名胜古迹导游词的作文怎么写
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在洛阳南郊伊水河畔。
远远地,我看见一条犹如银丝带一般的大河穿梭于两座高山之间,高山之上一座座佛像清晰可见,大河两岸树木枝繁叶茂,几座古建筑若隐若现。
走入景区,我们登上一层层台阶,爬到山顶,我看见成千上万尊佛像映入眼帘,有尊大佛顶天立地,特别耀眼。
妈妈告诉我,那尊大佛是卢舍那大佛,通体高17.14米,耳朵长1.9米,头高4米。
气度不凡,撼人心魄。
我想:“古人能把一块块冰冷的岩石雕刻成活生生的石像,而且雕刻的惟妙惟肖,他们的手艺真好啊
”我为他们精湛的手艺叫好
我们又参观了很多石窟,我看见有很多尊佛像,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洗礼,大佛身上的颜色脱落了,被风化了,还有几尊佛像被后人毁坏了,或者盗走了,真让人惋惜。
通过这次来龙门石窟游玩,我知道了古代文物的重要价值,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吧
妈妈后记:五一小长假,我们领儿子去龙门石窟游玩,玩的很开心,儿子回来一气呵成这篇游记,大佛的高度由于当时没记住,回来查了资料。
因为这容不得错误,是真实的史料记载。
我觉得儿子能把结尾上升到文物保护上面去,我是没有想到的,为孩子口头嘉奖一次。
求四年级名胜古迹导游词作文,400字以上,急用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闻名天下的莫高窟。
莫高窟地处敦煌,它和鸣沙山、月牙泉一样是敦煌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是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29处景观之一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鸣沙山东麓。
洞窟始凿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结束,前后延续约一千年。
莫高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建筑,是绘画和雕塑之宫,是中国现在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石窟。
游客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莫高窟的大门,在我们眼前有二座双塔,背后整面山体都是一层层藏洞,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座高楼,一屋屋、一间间。
洞里藏有许多宝藏、经卷、文书等。
最多最醒目的是壁画,特别突出的是飞天壁画形象。
各位游客,你们有没有发现壁画大多是残缺不全的,那是因为一百多年前曾经遭到过几次劫难,被外国人盗走许多珍藏,现在给人们留下许多的遗憾。
我在这里也要呼吁大家都来保护好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好我们的民族文化。
各位游客,因时间关系,今天的游览就到此为止了。
希望大家不虚此行,通过这次参观游览,对莫高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想要更深地了解莫高窟,欢迎你们下一次再来。
假如你是导游,请选择家乡一处名胜古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解说词。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
于北宋皇?五年至嘉?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
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推荐用名有“洛阳潮声”、“洛水飞虹”。
有关风景名胜古迹导游词一段话50个字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西湖。
西湖主要有游览孤山、断桥和三潭映月几个著名小景点,下面大家开始起参观。
世界名胜古迹400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好像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 曲折绵延。
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 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
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
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
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
城台有高有低,高的 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 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
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
游客们
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就是长城
名胜古迹导游词的作文怎么写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作文,中国名胜古迹导游词怎样写,应该写那些内容?
庐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知道这两首诗,是写哪里的吗,对了,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了,那么,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从我下面的介绍中,也许能让大家略知一二。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西北,南接星子,北邻九江。
庐山虽然没有列入“五岳”之列,却又“庐岳”之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得),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赞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庐山草堂记》中,赞叹它是“匡庐奇秀家天下上”。
庐山的山体呢,呈长椭圆形,从高空鸟瞰,仿佛一个肾脏,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长约20公里,宽约16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庐山由99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那么庐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6000万年以前,这一地区是汪洋大海,经历了一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大致形成了今天的摸样,又在200万年前,又经历了第四纪冰川。
简单的说,就是地壳运动,褶皱隆起,断裂上升而成,地质史上称之为“地垒式断块山”。
那么庐山,是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宜人,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地势每升高1000m,温度会降低6度左右,而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这样的气候就形成了庐山:春天迟、秋天早,夏天短、冬天长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1度,历史上最高温32度,最低温,-16度,在炎热的夏天,庐山相对于山脚下的九江南昌南京武汉等几个火炉来讲,是一片热海中的清凉岛屿。
因此,庐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
常常有人问:庐山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打空调和大氧吧。
只有冬天才有暖气,为了防止近几年,随着宾馆档次的提高,一些四星级的宾馆也安装了空调。
庐山是平地突起的山中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庐山常年处于的云雾缭绕中。
庐山的烟云雾雨是庐山最美的景色之一。
庐山就是有个奇怪的现象:一年365天,有200多天是云雾天气,所以在山中,如果遇到了一场大雾,而看不清四周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遗憾,因为云雾正是庐山的一大特色,要不当年苏东坡,也不会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大家选择庐山呢,也是一种智仁双全的选择。
庐山不但山高景秀,水资源也很丰富,庐山相对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也就是庐山比较潮湿,特别是在梅雨季节,相当潮,家具都快发霉了,山上的居民商店宾馆都一样,大家在城里呆惯了,来到山区,可能对山里的潮湿不太适应,还请大家多多体谅,气候就是如此,没有办法。
在此,我先问一下,各位团友,吃不吃辣呢,庐山人比较能吃辣的,除了口味之外呢,还可以驱寒去湿,预防关节炎。
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
庐山有22条瀑布,著名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诗下的瀑布,还有庐山山顶上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瀑布,还有新开发的大口瀑布,都非常有名。
犹豫山中沟谷纵横,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 此外,庐山还有三座人工湖。
如琴湖,芦林湖,莲花台水库。
“高山出平湖”这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魅,山水相容,魅力无穷。
有人说,酒能让人古道热肠,茶能让人仙风道骨。
而庐山就生长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
庐山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因为他常年生长在云雾飘渺的山间,因而得名云雾茶。
一般懂茶的人都知道,茶叶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黑茶和红茶。
他们并不是茶叶不同,而是生产加工的过程不一样。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最早产于汉代。
宋代时开始,成为贡品。
外形条索紧结、翠绿多亳。
汤色:绿而透明。
滋味:浓厚、鲜爽。
号称是“香謦、味厚、色翆、汤清”四色。
所谓“名山出名茶,名茶自有名人夸”,唐朝茶圣陆羽就曾赞叹它是“天下奇茶”。
朱德元帅喝过之后,立马写了一首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古人也说过:早采为茶,晚采为茗。
茶叶呢,是谷雨前茶,清明前茶最好。
饮茶呢古往今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有人说:喝茶的女人,不一定有魅力,但绝对优雅。
喝茶的男人,不一定潇洒,但绝对从容。
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长喝茶,可以,清心养目,美容,减肥,抗衰老,防癌防辐射等等。
我们呢当地人对喝庐山云雾茶有个讲究就是: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也就是说,因为庐山云雾茶味道十分浓厚,第一杯是不喝的,称为,洗茶,第二杯,才开始饮用。
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的云雾茶,为了适应大众的口味,已经开发出了浓淡各异的品种。
大家在庐山期间,玩累了,可以泡上一壶庐山云雾茶,真可谓是“甘甜苦涩壶中煮,湖光山色闭中趣”。
除了云雾茶,在庐山的山谷小溪中生长着石鱼石耳石鸡。
称为庐山三石, 石鱼,生长在小溪中,通体透明,无磷,因为永远长不大,有俗称绣花针,是很有营养的补品。
石耳,常年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外形好似人的耳朵,故称为“石耳”。
正如大家所知,这蜗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而石鸡也不是鸡,而是一种麻皮青蛙。
野生的石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生长在山间的小溪中,因为它体肥柔嫩,味美如鸡,故称为石鸡,现在的石鸡大多是人工饲养,但价格昂贵。
以上三石一茶,石鸡石鱼石耳以及庐山云雾茶,就是庐山最主要的特产。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呢,可以在庐山品尝,也可以买回家馈赠亲朋好友,但是要注意辨别真假。
介绍了庐山的山水,大家的心中肯定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叫庐山,其实,他最早叫“敷浅源”,但后来改为庐山。
这“庐山”二字呢,最早出现在《史记》当中。
记得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庐山的得名就来自于一个和神仙有关的传说,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有一个叫“匡俗”的人约了7个弟兄在这座山上结庐炼丹,求仙成道,后来当时的周定王,欣赏他们的才学,就派出使者请他们出山,来辅佐朝廷。
后来匡氏兄弟成仙飞天而去,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他们曾经住的茅庐,所以当时老百姓把它叫做“匡庐”,又叫匡山庐山。
庐山的历史,在三国之后,大多有据可考。
在这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庐山一直以秀色吸引着众多游人。
史料记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庐山的名人是谁呢,西汉的司马迁,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他登上了庐山,来考察大禹治水的历史,在《史记》当中写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随后,名人墨客是纷至沓来,主要有晋朝的王羲之、陶渊明、慧远、陆修静。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
北宋的苏东坡、王安石。
南宋的岳飞朱熹 明朝的唐伯虎、徐霞客。
清朝的康有为。
明国的陈三立、徐志摩、胡适。
他们都曾被庐山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
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 由此可见,庐山是个文化名山。
可能,各位朋友去过不少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你在各大名山大川旅游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里有一座道观,那里有一座寺庙。
对不对,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教名山,那么在咱么庐山也不例外,并并且从古至今,宗教在庐山一直都很兴盛,但又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庐山是“一山有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
” 对于信仰宗教的朋友来说,我很幸运的告诉你,庐山有六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
佛教:东晋慧远净土宗 东林寺。
道教:陆修静。
1895年,英国人开始在庐山强行租地,建造别墅以来,西方列强纷纷染指庐山,并且带来了他们的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并修建了教堂。
所以说,庐山是个名副其实的宗教名山。
大家知道,古代主要来庐山,是游历、隐居和读书。
但后来,南唐的时候,在庐山设立了庐山国学,南唐中主李灏曾在庐山开先寺读书,至今还有当年的读书台。
到了南宋,朱熹在庐山创立了白鹿洞书院,它也是中国第一座讲学式的书院。
正是由于庐山的历史悠久,人文活动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当然庐山的名气,除了它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外,它还和政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1895年,英国人李德立来到庐山,就被庐山美丽的风光所吸引,于是强行租借庐山牯岭到长冲一带,租期是999年,并且把租借内的土地划分为130块地皮在上海拍卖,获得暴利。
此后,美德法日等西方列强的传教士,外交官也纷纷来庐山租地,并建造了大量的别墅。
也许大家对李德立这个人并不熟悉,但是他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身影。
李德立是靠卖庐山的地皮发财之后,又积极政治发展。
在辛亥革命后,他充当了政治调解人。
1935年,中国政府无条件收回了牯岭租界,不过现在的庐山仍保留 各种风格 的西方别墅千栋,都是西方列强殖民的产物。
所以说,庐山山上的牯岭,又被誉为“万国别墅群”。
提起庐山的政治,就不能不提蒋介石。
有人说:庐山,浓缩着一部蒋介石的兴衰史。
1926年12月,蒋介石第一次登庐山,就露出了要分裂大革命准备反共的真面目。
从1926年到1948年这十几年里,除了抗日战争几年外,他每年都要上庐山,把庐山变成了南京之外的第二中心,从此,庐山成为了国民党的“夏都”。
1937年7月1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由各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
要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这就是著名的庐山谈话会。
1939年4月16日,日军开始攻占庐山,4月18日,完全占领庐山,占领时间长达6年,给庐山造成了数千年以来最大的浩劫。
烧毁了最古老的归宗寺,名人真迹,有的被抢,抢不走的就被毁掉了,其他名胜古迹被毁掉的不计其数,让人深感痛心。
1945年5月18日,庐山解放。
然后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1961年,庐山中央工作会议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
美庐 所以说,庐山还是个政治名山。
上庐山三条路: 一蒋:好汉坡 二毛:1953年有了第一条公路,北山公路36公里与九江相连。
三林彪:1971年第二条公路,南山公路25公里与南昌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