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
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
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现共有住户1258户,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积淀,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
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间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语。
在清雍正开辟“新疆六厅”以前,西江基本处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
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
“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众、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
其中,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
“议榔”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
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
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
清政府在苗疆实施“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在西江千户苗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虽能养活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人口,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982年,西江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年11月“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
西江的苗族是以“西”氏族为主的多支苗族经过多次迁徙融合后形成的统一体。
距今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集团在向北扩张的过程中,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了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集团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
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
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
舜帝即位后,“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
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战国时期,秦灭楚以后,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
到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则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
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
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
“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
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
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了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目前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
,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
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才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
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
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
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西江千户苗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寨,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但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
西江千户苗寨已合并,根据原资料统计,各村的基本社会经济状况如下: 原羊排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345户,130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59.94万元,1510元,其中农业收入900元,劳务收入400元,旅游收入210元。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46亩,其中水田1225亩,旱地121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12kg。
原东引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308户,1318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43.30万元,为1460元,其中农业收入810元,劳务收入470元,旅游收入180元。
现有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面积692亩,旱地77亩。
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81kg。
原南贵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235户,899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9.92万元,为1458元,其中农业收入790元,劳务收入490元,旅游收入178元。
现有耕地面积640亩,其中水田面积564亩,旱地76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1.2kg。
原平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397户,1495人。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0.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80元,其中农业收入750元,劳务收入510元,旅游收入120元。
全寨现有耕地面积824亩,其中水田面积767亩,旱地57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66.5kg.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1500mm,年平均气温14~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当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等城市炎热难耐之时,这里却清凉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为一断层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寨而过。
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
西南侧山高坡陡,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得多,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侧向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虽然不大,却是西江苗族同胞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地方,盆地底部是成片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
西江千户苗寨四周的山地上,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尤其是苗寨西南部的山坡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
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桂等自然村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苗族居民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
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
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
西江吊脚楼不但造型美观实用,而且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
这种建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西江苗族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
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
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
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
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桂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
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
现在西江唯一的风雨桥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是在过去风雨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由于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虽然农业依然是西江千户苗寨的主导产业,但在过去十余年间,大量慕名而来的旅游者陆续前来观光,推动了西江旅游业的发展。
调查表明,除了本省游客以外,前来西江旅游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北京以及上海等全国各地,国外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英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
由于旅游接待设施不够完善,目前主要以一日游游客为主,一般上午到达,下午离去。
少部分多日游的客人,主要为前来写生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和从事西江研究的专家学者。
统计表明,在过去六年间,西江千户苗寨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2000年至2005年0.75万人、1.2万人、2.4万人、2.15(非典)、3.5万人,2006年猛增至7.5万人,国外游客也从2000年的200人发展到2006年的3000人。
目前,西江千户苗寨已有苗家乐100余家,旅游商品店铺30余家,已经开发出的旅游商品主要有银饰系列、苗族服装、刺绣系列等。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
在凤凰旅游,导游介绍的卖银的店(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卖的银子是真的吗
(999的30元\\\/克)
非遗讲解员都是假的,最后都会带去购物点,推荐当地的产品药材。
去旅游区买点吃的就好了,其他的千万别买。
所有说政府指点品牌,购物店的,没有明显标示牌的别信,基本都是假的
丽江本地人帮帮忙,关于丽江古城内银器
一、出发前准备首先是签证,必备资料网上都有介绍,很多网站说希腊签证很难,其实如果你有正式工作、且相关证明齐全,还是很容易过的,希腊使馆签证官有中文翻译,所以交流没问题。
签证费:600元\\\/人因为资料全部要翻译成英文,如果英文好的可以自己翻,嫌麻烦的就找家旅行社,大约会收取300-500元的手续费。
签证之前要先预订机票,早打听,但最好还是在要办理签证期间预订,因为一般的预定处只能为顾客保留一周的时间。
去雅典国航有直飞,不过价钱相对过高,可以选择阿联酋航空的航班,转机在迪拜,也可以选择荷兰航空,转机在阿姆斯特丹,转机时间最好选择大于3个小时,不然万一出问题,会很麻烦(况且机场免税店也可以逛逛,如果转机超过8个小时,可以在转签城市简单观光一下(如果出国经验少的朋友还是无需尝试了))。
小提示:阿航机票订好后可以在阿航中文网站提前选位和选餐点等,选择性很多,提前订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位置。
飞行时间:直飞14个小时左右,转机再加上转机时间啰:)订票电话推荐:大京航空010-51653000时差:6个小时左右签证、机票都ok,就是准备行李了(我写的如果能带务必带上,不带绝对后悔),首先方便面和榨菜之类是必须的,而且能多带就多带,不然老外那些我保证绝对吃不惯。
然后就是洗漱、服装、毛巾、拖鞋、插头转换器还有药品,常出去的同志也都应该知道。
最后我强烈建议带的包括眼罩、飞机上使用的一次性拖鞋以及一个小型电热水壶,可泡方便面,也可泡茶,老外都不喝热水哦。
小提示:英语不好的同志可以买个1000元左右的快译通就ok!或去书店买一本旅游英语小册备用。
俺就是这样干的,结果路上发现很多韩国游客,日本游客也是如此:)酒店(四星级)及船票(航空座椅):共计10534元二、 转机我们是10月5日晚出发,迪拜时间6日凌晨4:45到达迪拜机场,都说迪拜机场有世界最大的24小时免税店,可我们到了才发现名不副实,还没北京免税店大呢。
一条长廊从这头走到那头只需要10分钟左右吧,商品也都没有大牌货,最好的也就GUESS,阿玛尼、鳄鱼或是MCM等等,偶尔能找到几个纪梵希的包吧,化妆品和烟酒也没有首都机场便宜,只是在中间位置有个专卖阿拉伯商品的区域可以多看看。
阿航转机托运行李无需中途拿。
虽然已是凌晨,阿航机场的人还是很多,中国服务生也很多,和一个南方的女生聊了一会,她也表示其实迪拜没啥可逛,之所以网上介绍那么好,都是阿拉伯王子会宣传,包括那个超七星酒店,也不过如此,其实国内也能建,只是我们不能这么奢侈而已。
至于购物,香港的东西也足够我们消化了,价钱也合理。
小提示:转机超过8小时机场提供一顿免费餐;转机期间要时刻关注登机屏幕,以备登机口有变;登机口旁有可半躺的长椅,不过最好早点占位,不然都躺满了哦;迪拜机场可以用欧元、美元和阿币,不收硬币。
转机花费:买水+快餐+纪念品~30欧三、 雅典我们是10月5日晚出发,10月6日雅典时间下午2点左右到达目的地。
气温27`c——15`c 巨晴巨晒希腊出境不需要填出境卡,出口和北京差不多。
出去后公车站、地铁站和出租车站都有标志,很容易找。
我们打了辆出租车,司机很热情,一上车就先问我是否会说英文,我说会一点,他就用很简单的词和我介绍景点,尤其是开到了卫城、奥林匹亚体育场等景区,他也会提示我们,还告诉我们住宿的酒店到卫城走路只需10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从机场下来俯瞰雅典市区还没觉得怎样,可是当车开到卫城脚下,仰视高高在上的卫城,仿佛看到天神一般。
机场高速俯瞰雅典我们预定的酒店确实离卫城很近,旅行社说是四星级,但一入住,我们心凉了半截,和国内三星级的快捷酒店差不多,房间小的可怜,还算干净,晚上洗澡水忽冷忽热,老公觉得有点上当。
联系上我们的导游王伟,一个若干年前被中国中介骗到希腊的东北小伙,他告诉我们,希腊的酒店总体都没有中国的好,而我们入住的这家已经算很好了,让我们不要多虑。
雅典市区大多是小巷,比北京差远了。
不过车可以路边随处停,岛上也是如此,不收费哦:)这次希腊行主要是想休息,不想匆忙赶路看景,所以只选择了雅典以及希腊乃至全世界两个著名的岛屿——米克诺斯岛和号称亚特兰蒂斯的圣托里尼岛。
小提示:出国前打好酒店入住单。
以及船票机票等相关事项,有备无患;希腊中青年大多会说英语,所以会英语就ok;希腊自来水都是海水淡化,烧水都会有点咸不适合泡茶,最好还是买矿泉水;贵重物品和护照最好随身携带,现金最好不要超过400欧,当地有小偷专偷或抢中国人,尤其是地铁。
当日消费:机场打车40欧+水3欧+吃饭23欧+圣岛房费400欧\\\/4天~466欧第二天:雅典城区我们当天的行程是:卫城——卫城博物馆——宙斯神殿——奥林匹亚体育场——宪法广场看换岗——老城区街市逛街。
博物馆不能拍照,不过大多都是从卫城里搬出来的雕塑或是石碑石刻之类,可惜没有一件完整的文物,导游说这是国家不强大总被侵略的结果。
文物被毁坏的很严重,不过希腊的雕塑还是令人折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其结构和动态都精准且完美至极,甚至不亚于活物。
最难忘的是在三楼大厅里看播放的卫城摧毁模拟动画,看着当初叹为观止的卫城被土耳其人后来又被新的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推倒、重建再推倒。
博物馆三楼和一楼都有纪念品商店,根据古文物设计的银饰蛮有特色,就是价钱偏高,我们买了两个印有胜利女神发髻的鼠标垫作为纪念品。
宙斯神殿的门票,和卫城门票在一起,所以买一次就可以,从宙斯神殿出来后,大约2分钟车程我们到达奥林匹亚体育场,和图片上一样壮观,拍照留念后,迅速赶往宪法广场,看卫兵换岗。
他们好像是每小时或是半小时换岗一次,穿着传统的希腊民族服和带有线球的花边鞋的军人手拿刺枪,有趣的是,他们换岗的动作一点不帅气,有点像蜗牛漫步,又有点像小脚老太太挪步一样,极缓慢且难看,逗得我们一群外国人都笑出了声。
宪法广场上有很多鸽子,1欧可以买一包粮食喂,卖粮食的人硬是缠着我买,拗不过他于是买了一包,结果我被鸽子围攻了,胳膊上被踩出很多血道,直到如今都没好,不过菲林也被谋杀了不少,老公和我很满足。
不能进去,只能远远看看吧。
从宪法广场正对着的巷子往里走,不远就到了老城区标志性的教堂,与导游约好2小时候后这里集合,之后的时间便是我们自由逛街了。
老街走到头,又是个广场,那里又分出几条街道,其中一条就是雅典著名的老城区旧货市场,不过平日的东西没有周六日多,我们最后两天从圣岛回雅典后老公就死活要去看,在市场里买了几幅小油画,画的一般,比俄罗斯差远了,但价钱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流浪狗活的真是潇洒,不仅市民会喂吃的,而且还有专车不定日体检、打防御针和洗澡。
卫城上的流浪狗更牛,白天他们是招揽游客的“服务生”,晚上他们就变成保卫卫城的卫兵,谁要敢上去就咬谁,太有意思了。
随处可见的流浪狗,随便让人摸也不烦,女生脖子上还有红色标记标注:)后来我发现,不仅流浪狗,流浪猫也是随便进商店,都不会被哄出来,我家仔仔如果生活在这里,还不撒了花儿了
这条街走到头就是老城区旧货市场小提示:如果不是五星级宾馆,服务都没那么好,不用准备小费。
导游小费:20欧\\\/天。
不要导游自己玩就要准备好攻略,包括地铁和公车路线,打车很多雅典老司机不懂英文,所以要带好地图并标注清楚你要去的地方,如果只有一两天建议还是别省这点钱,找地接社约个导游吧,当然人越多越划算:)当日消费:卫城门票12欧\\\/人*3+水三瓶6欧+博物馆门票1欧+纪念品14欧+两顿中餐92欧+逛街购物80欧+导游小费20欧~240欧四、米克诺斯10月8日 巨晴、巨晒、风巨大卫城一天也就走马观花了,其实如果再多一天时间就足够看完所有景点。
不过米克诺斯和圣岛也很诱人,所以我们并不流连,第二天一早就坐着前一天让酒店叫好的的士奔赴港口。
雅典十月不冷,不过太阳升的晚,我们7点左右出门,结果还和夜里一样。
出租车不仅准时,提前15分钟就在等着我们了,迎着冷风,我们又开始了旅途。
雅典港口好像有两个,我们去的离酒店不远,10分钟车程就到了,到了港口,我和老公再再次被硕大的油轮震撼,哇了半天后,拖着行李上船了。
看看我们的油轮进口处吧,可以走各种车辆。
行李太多,服务生提示我们可以寄存在油轮一层的行李架上,雅典油轮的行李架是开放式的,没有人看管,也没有标记,全凭自觉,很多游客觉得不安全,会随身带行李,我们的包太大了,要随身带还要爬好几层楼梯,毕竟贵重的东西都在身上,我们就赌一把,随大流吧。
不过好在几次坐船都相安无事,在船上碰到了带大团的中国导游,老公也问到这个问题,导游告诉我们一般情况只会拿错,不会被偷,游客还都是挺自觉的,而到了岛上就更不用担心,东西放在门外一夜也没人拿,拿了也跑不掉啊:)呵呵,放心了,一路欣赏海景,想象着我们即将开始的岛屿漫游…… 一定要走到甲板看海景,很美
甲板也有酒吧和座椅。
大约不到5个小时,我们到站了。
米克诺斯岛,远远望去一片白色,我好兴奋,心想就这么看都觉得好美,那么到了圣托里尼我不是会被感动哭了么。
可是下了船,问题来了,没有出租车站,我和老公有点傻眼,看着游客都是预约出租来接他们,可我们怎么走呢。
哈哈,好在我有先见之明,在雅典,我就与导游王伟要了一个米岛的出租车电话,索性就打了过去。
还好我这个二半调英语居然出租车公司听懂了,挂了电话没过1分钟,出租车就迅速的来了,ok!一切顺利,let's go!到了米岛迫不及待和油轮合影,Blue Star希腊最大的油轮公司之一。
其实我们住的地方正是米岛最热闹的镇子——小威尼斯,白色的房子沿海而建,衬的海水更蓝(本身就很蓝),这里有蓝顶教堂、有著名的风车、还有海景餐厅。
米岛很多路口都有STOP标志(圣岛也有),如果正对着你走的路,表明你必须停下观察其他路有没有车驶来,如果有必须先让别人,然后你自己再走。
罗志祥在娱乐圈的经历
16岁就成为“”团员之一的,其实进入娱乐圈的时间更早,早在15岁那年,他就和好朋友大目一起,加入了舞团,成为专业的Dancer,为当时的歌手伴舞。
那是另一种疯狂,一堆人在一起HIGH,每天都要发明新舞步来秀一下,一群人,你学我的,我又超越你,都是超越体能和极限的事。
加入“”和“”,他又练了很多本事。
15岁那年一起跳舞的好哥们大目,现在已经是超级艺人御用舞团Dance Soul的首席舞者,也是老板之一。
24岁这年,和大目,两个好哥儿们再次联手,带领着整个Dance Soul的伙伴一起跳玩出来的舞蹈,SHOW出最新的超炫舞步,一定会让人耳目一新,再次掀起年轻人争相模仿的新兴经典。
Show Time 3 一场13亿华人的SHOW TIME 他已经准备好啦
从15岁出道,九年来曾经经历过的表演身份很多。
“如果我没有持续冲动,那就是退步
”这是24岁,其实还很年轻的罗志祥,在一次很轻松的采访中说的,让大家都很有感觉的话。
原来他一直都给自己这么高的标准。
天才小鼓手、舞者、偶像歌手、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我们与其花时间去定义这个全能艺人的身份,还不如说:他就是一个气氛的制造者。
就好比这张 专辑,他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做音乐、研究舞步,但最具体呈现给大家的,还是一种欢乐的气氛,是流行、是新态度,这样更实在和诚恳。
一直拥有好人缘与许多好朋友的罗志祥,最在乎的不是等待的三年,推出自己心爱的专辑,成为一个巨星。
他最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里,其实都看一个舞台,而你只要尽力去拼、做好这场生活里的表演,就是一场最漂亮的SHOW TIME
跪求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千户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
1285户苗家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弘。
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由于聚居着众多的苗族人,被誉为“苗都”。
在这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苗寨深处,隐藏着太多的传奇和神秘。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等到傍晚时分,寨子里炊烟四起,汇集在半空中如云如雾,那场景,就更加难以形容。
寨子座落于河谷,四面群山环抱,重峦叠嶂。
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过。
河水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连绵成片的红彤彤板壁,在阳光照射下,一片辉煌。
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制作具有极高水平。
苗族银饰如大角银、小角银、银冠、银衣等的珍品大多出自西江。
西江鼓藏节(苗年),闻名四海,小节年年有,大节13年一次,鼓藏节集中展现苗族的芦笙、铜鼓、银饰、服饰、挑花刺绣、婚嫁喜庆、斗牛、斗鸡、对歌、年饭等民族风情,是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
苗寨,就像一个现代的人走进一座历史博物馆,当抚摸着那些历史文物的时候,就想到咱们人类祖先的一种生存状态
广西玩七天
南方主要是看自然景观所以我觉得必看的桂林:1.漓江山水(坐船220元\\\/人或徒步都行,推荐你徒步),还有,尽管阳朔商业气息有点浓,但是还是值得一去的,不过切记要提前订房(网上搜索,很多的);2.龙胜,这是,唯一一个我去了3次还想再去的地方。
主要是龙脊梯田,也可以泡温优点是景点没人工痕迹,而且便宜。
住宿就20元\\\/人,门票好像几十吧,再加坐车。
而且那里的人非常纯朴。
这里值得一吃的是山上的野菜,至于土鸡是不土的,少吃肉吧,贵又不土3.如果你喜欢刺激和不怕累,就去资源县。
那里有漂流(五排河比较惊险;资江)和爬山(八角寨)。
这个地方消费也低,跟龙胜差不多,属于200块钱可以玩、住、吃又来回到桂林市)至于市内,个人觉得晚上看看两江四湖就行了,也不一定非看不可。
无非就是灯光等东西,人工做出来的没什么好看的北海必去的是银滩跟涠洲岛。
个人认为海底世界等地方,如果你之前有去过类似的就不用再花钱了,都差不多的费用参考:桂林住宿100元\\\/人左右。
(最好预订,黄金周桂林的住宿不是一般紧张,也有青年旅馆比较便宜);阳朔住宿200元\\\/人(普通都贵,预订);龙胜、资源20元\\\/人;北海70元\\\/人吃饭都是20一个人差不多了另:1.建议你在到网上论坛看看。
2.一般来说,旅途中会认识同一线路游客的,可以商量着一起住宿吃饭,既可交朋友又可压低价钱,我就每次都在桂林各线路旅游时认识朋友,车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