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介绍三峡的导游词
天下第一武侯祠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誉的——汉中勉县武侯祠。
汉中勉县武侯祠位于勉县县城以西3公里处,前依108国道,后濒汉水,坐南向北,占地30余亩,由7院60余间殿宇房舍组成。
建筑雄伟,布局严整,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
为什么称其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这是因为在全国众多的武侯祠中,汉中勉县武侯祠修建时间最早。
它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同时,它是由后主刘禅亲自下诏修建,是全国唯一的官祠,其他的武侯祠均为民间集资兴建。
进入景区来到武侯祠的标志性建筑——牌楼前,您首先千万不要小看脚下这条青石板小道,它东连金牛道,西通褒斜道,是当年出秦入蜀的必经要道。
从古至今,来此之人,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座高10米、八角上翘重檐两滴水的高大牌楼。
牌楼正中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诏谥亮为忠武侯(《谥法》危身奉上、险而不辞难曰“忠”,威强敌德曰“武”)。
三国时封爵之制,皆以本郡邑为封土。
诸葛亮,汉末徐州琅琊阳都武乡人,封侯拜相时,其家乡属曹魏领地,恰巧汉中也有一地名武乡,“借地封侯”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与其说是巧合,还不如说是命运永远垂青于那些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
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 穿过牌楼南行便为“琴楼”,为券洞式城门建筑,钟、鼓楼居其两侧,楼中设一石榻,上置一古琴,相传为诸葛遗物。
此楼为后人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段附会其说而建。
琴楼正中上书“高山流水”四个大字。
高山流水典出《列子 汤问》:“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子期亡故,伯牙愤摔谣琴再不复弹。
” 高山流水由此便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为什么要将高山流水题写于此呢
您可能认为它比喻诸葛亮与刘备的知音相遇之意。
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真正的知音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真正造就您、促使您成就大事的,往往不是您的朋友,而是您的敌人。
暮年的康熙在千叟宴上举杯讲到:我这一杯酒不敬别人,敬的是鳌拜、吴三桂、葛尔丹,我希望他们来世再与我为敌
2002年世界杯期间使小小的塞内加尔一战成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强劲对手——上界冠军法国队。
为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发出“即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仍要去江东吊孝
一方面是为了吴蜀联盟,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此少了一个强劲对手,幸皇天不负,又来一位司马懿,否则孔明先生岂不要成为东方不败、独孤求败了吗
过琴楼,穿戟门,便来到了拜殿,又名献殿。
殿内遍悬慕倾之匾,为祭拜诸葛亮之地。
在拜殿左侧有一个醒目的石碑,上书“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於遗迹万古清高”,为冯玉祥将军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行营所题。
想必许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敢弄险。
客观的来看,当年诸葛亮小心谨慎有三个原因:1、从人口来看,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当时,北魏人口504万,东吴265万,而西蜀仅94万人。
2、从人才来看,西蜀建国最晚,当时天下一流人才均为魏吴所有,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3、从局势来看,成立仅两年的西蜀因刘备怒而兴兵,国力受到重创。
东吴伺机报复,北魏欲借机吞蜀,南方蛮夷拥兵叛乱,蜀汉局势恶化。
此时此刻,诸葛亮怎能不小心谨慎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小心谨慎与冒险并不矛盾。
诸葛亮一生都在冒险。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不见,他是在冒险
他在冒“与狼共舞”的险
刘备如非明君,此生孔明先生可真要在隆中与狼共舞了
公元208年,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孙刘联军区区三万之众凭长江天险与曹操百万大军决战于赤壁,他同样是在冒险
从公元227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以西蜀五万精兵为主力,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使魏军“畏蜀如畏虎”,他还是在冒险
不过,诸葛亮的冒险,是三思而后行的冒险,是深思熟虑、综观全局的冒险,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冒险
正如大殿门前的一幅对联所讲: “扶汉心坚惟谨慎乃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绰云霄” 过拜殿便为武侯祠的大殿,正中神龛上为诸葛亮的塑像,羽扇纶巾,鹤氅方裾,潇洒睿智,栩栩如生。
大殿后为崇圣祠。
正门有清代王鼎丰所题对联一副“兵在攻心三分聊竭解悬力,鱼如得水六出诚为尽瘁哀”。
我们先看上联,《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讲道: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赵,谋不过孙糜简,势单力薄,可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从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到公元219年刘备攻占汉中,短短12年间,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诸葛亮靠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虽明知“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于之争锋。
”,仍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之志;虽明知三分天下后,西蜀无论政治、经济、军事与北魏均相差悬殊,仍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虽明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中华民族智慧象征的孔明先生,他为的是什么
图的又是什么呢
——“鱼如得水”
您细细品味这四个字,无水之鱼为死鱼,无鱼之水为死水。
鱼与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不正如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良好的投资环境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掩卷长思,不竞为其“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所折服,他就象中华民族在漫漫文明长夜里的一盏孤灯,如同苏武牧羊时那根没有旗旄的光秃秃的节杖一般,永远萦绕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求一篇南京概况导游词要好玩一点的~
我们现在来到了南京,也许大家早就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苏州确实是风景美如画啦,南京没有苏杭那么漂亮的风光,但是,她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有非常浓重的文化底蕴。
她是一个古都,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这些都是说的我们南京。
大家看古装剧的时候,老是看到以前的读书人说“我们要进京赶考,进京赶考”,这个“京”也许就是指的我们南京,而非今天的首都北京。
北京虽然有故宫,有一千年的文明史,但她仅仅是明清两朝的都城所在地,而我们南京呢
我们南京讫今为止有多少朝代在此建都呢
大家可以跟着我数一数: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
。
。
。
。
(列举十个朝代)。
数过了吗
有整整十个朝代是建都在南京的,整整两千五百年的沧桑历史。
所以,发展到如今,南京也拥有了比其他城市更多的名字,比如:。
。
。
。
。
。
(可以让客人说,一般人都会听说过几个,像金陵,建业,应天府等。
)那么,有谁知道,我们南京建城至今,到底有过多少名字呢
(可再次调节一下气氛,搞个有奖竟猜)告诉大家,我们南京发展至今,用过的名字有七十多个。
大家肯定会惊叹吧
是啊,我们今天南京的一条路名,一条河名,一个小区的名字,也许都曾经作过这个城市的名字,但是,她也有一个千百年来固定不变的名字,知道是什么吗
——“石头城”。
大家看过《红楼梦》吗
中国明清四大小说之一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当时就是生活在我们今天的南京城,他的小说中很多的地形,环境,风俗,人物,都是参照的南京城,是以这个城市作为创作的背景的,大家还记得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江宁织造府”吗
金陵,江宁都是南京的旧称啊
江宁织造府,其实就是当时曹雪芹的家,你知道他的家有多大吗
整整占到了当时大半个南京城啊,有房屋几百间,有几百口人,权倾朝野。
大家知道江宁织造府是干什么的
就是负责整个江南的丝绸刺绣的,杭州的丝绸,苏州的苏绣,历来就是朝延的贡品,皇帝的龙袍,嫔妃的霞披,可都是从江南上贡的,而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也早有规定皇帝穿绫,大臣穿罗,商人穿绸,百姓穿布(故名“布衣”)。
。
。
。
。
。
[稍作丝绸铺垫,点到即可]。
清朝的两个皇帝康熙和乾隆一共十三次下江南,到南京全都是住在他家,你说他的家大不大
所以,小说实际所写的是曹雪芹自己家的事,是他们家祖先的事,他们家是后来才败落的。
那么,他当时给这部小说取名字的时候,并不是叫《红楼梦》的,《红楼梦》是我们后人为这部书取的名字,他自己取的名字叫什么呢
就叫《石头记》。
因为,南京是一个石头城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因为讲南京的话历史是最重要的,只讲历史可能会很烦燥,这样通过“石头城”这条主线,可以很好的穿起来,讲起来比较生动一点,也显得内容比较丰满,又可以铺垫一些东西,大家还可以穿插更多的东西,比如:南京的天气,军事地位,工业,风俗。
。
。
。
。
。
。
关于三峡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东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鸟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一篇家乡景点导游词
其次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游览廊坊,下面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全名***朋友们就叫我小赵就可以了,旁边这位司机师傅姓孙,孙师傅已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坐他的车您大可放心,本次活动由我和孙师傅一起为大家服务,旅途中大家遇到什么困难或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出来,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同时虚心接受您的意见。
由于这次行程主要参观游览开发区、市区的一些代表性建筑,而且这些景点之间又彼此较近,所以就要辛苦咱们这双脚了要靠步行,关于景点的游览时间,我会根据大家的意愿而定,当然这其中如果我有什么照顾不周或者讲解不到的地方请大家谅解,我也会尽自己所学所知及以往的带团经验尽最大努力让各位听好、看好、玩好,也希望廊坊浓厚的现代气息、清新的自然美感、优雅的园林式风光能够给您带来轻松与快乐。
大家既然来到了廊坊就请听听小赵讲讲自己的家乡——这座年轻的旅游城市——廊坊,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两区(广阳区、安次区)两市(三河市、霸州市)六县(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幅员6429平方公里,人口385万,廊坊毗邻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既得近海开放之利,更占京津辐射之先,具有得天独厚得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素有京津走廊明珠的美誉,在我们旅游行业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赞扬廊坊的佳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了京津,就是廊坊”,关于廊坊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廊坊本是安次县是一个小村,始建于明朝初期,在现在的保龙仓附近有个香火及其旺盛的小寺庙,被称为“琅珐寺”,后来有一批来自山西大槐树村的村民迁到了这里,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人们就根据小寺庙的名称,取名为“琅珐寺”,这里的人们从此过着虽然贫苦但还悠闲的生活,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寺院里的小和尚不知什么原因犯了法,于是官府就下来捉人,但小和尚却闻风而逃了,官府抓不到人于是就焚寺解气,当然最受牵连的就是当地的百姓,被逼无奈,只好往北迁,迁到了现在的服装街附近,人们觉得村名不吉利,于是取他的谐音改名为“郎房村”,到了1898年修建了京奉铁路在廊坊设立的站牌,有识字的人觉得那两个字写错了,于是请教当地名医侯怀玉老先生,当时老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改成廊坊好,成了有走廊的街坊”,于是廊坊这两个字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廊坊市委、市政府坚持“环境建设也是生产力”的新概念明确提出“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定位,全力建设“科技教育之城、会展旅游之城、生态环保之城”,大家现在看到的郎房的一草一木,都是在这次口号下的成果体现,相信廊坊在政府支持下,全市人民努力之下,一定会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廊坊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达400多处,有三河孟各庄新石器遗址,战国时期燕国南长城遗址,有被史学家称之为“地下长城国之瑰宝”的宋辽时期的古栈道等等。
说了廊坊的名胜古迹,还要听听廊坊的新景,有气势恢宏的香河第一城、霸州茗汤、深邃博大的东方大学城、异军突起的国际会展中心、中西合璧的新世纪步行街、整洁典雅的时代广场、华北地区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充满了大自然气息的自然公园、建市以来最大的公共园林设施——文化艺术中心、底蕴厚重的文明中华城十大景观。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廊坊市区的东北方向,距市区6公里,距北京市40公里,距天津市60公里,距首都机场70公里,距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天津新港105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穿越开发区,并在开发区有一出口,为廊坊出口,凭借京津塘高速公路驱车可半小时进京下卫,1小时上天出海。
家乡美景的导游词——诸城少一点,50——150个字左右
去百度上搜索一下“浦江仙华山”,再加工一下就出来了,很简单的。
赞美长江的导游词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
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
在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
我预祝大家的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
谢谢大家!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从朝天门出发,就开始了我们的三峡之旅。
大家都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
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
”在我们的三峡之旅开始之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整体情况。
一开始讲长江三峡,就不得不说说长江。
众所周知,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我国青海,西藏,云南等11个省市,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长江自西向东流淌,在重庆境内约长683千米。
长江流经重庆奉节时,冲破了那里的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即将见到的,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及中间的峡谷地带组成,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横穿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和宜昌5个县,全长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
杜甫的诗句“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讲的就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
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巫山大溪镇,全长8千米,是三个峡中最短的,却是最雄伟壮观的。
第二个峡是巫峡。
巫峡西起巫山大宁河口,东到湖北巴东关渡口,全长45千米,以幽深秀丽著称,固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来赞美巫峡。
最后一个峡便是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湖北秭归香溪口,东到宜昌南津关,全长70千米。
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而著称,但由于三峡工程蓄水的原因,这里的水势已变得平缓,高峡出平湖,除部分景观淹没库底之外,多数绮丽风光依然如旧。
位于西陵峡内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坝高185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蓄水位为175米。
三峡工程具有发电、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游客朋友们,在我们的这次三峡之旅的途中,我们会经过像白鹤梁,丰都名山,石宝寨等等,著名的名胜遗迹,接下来,我们就去云阳的张飞庙看一看。
张飞庙又名张桓候庙,始建于三国蜀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经沧桑,经久不衰。
但是,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张飞庙会被淹没水底,于是,国务院为张飞庙量身定做了搬迁的保护项目。
从1998年开始,经过了6年的艰辛工作,终于将张飞庙从云阳的飞凤山搬迁至现在的盘石镇。
张飞庙现在90%的构建都是从老庙拆迁来的材料,仍然保持着老庙的地理特征。
张飞庙有“巴蜀一胜境,文藻一胜地”之誉。
这个称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张飞庙是一组完美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取势,坐岩临江,层层叠起,错落有致,庙内殿宇巍峨,古朴厚重,有“巴蜀一胜境”之誉,当之而不愧。
文人骚客,每每游览了张飞庙之后,都会为张飞庙之美景所触动,于是,挥毫赋诗,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画碑刻、楹联等在张飞庙里,所以,人们就称张飞庙为“文藻一胜地”。
讲了关于张飞庙的这么多,我想大家已经知道,张飞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建。
蜀将张飞,刚毅勇猛,一代英雄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
很多游客朋友可能要问,为何张飞庙会建在云阳,这儿与张飞南征北战的地方都没有明显的联系?相传,三国时期,吴蜀交战,关羽战败而死,当时张飞正驻守阆中,听闻自己的兄弟被杀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马,准备出征伐吴,为关羽报仇。
他的部下张达、范疆知道这次出征很难胜利,可他们又害怕张飞的威武,于是,趁张飞醉酒睡着之时,将其杀害,并取下头颅,准备投奔吴国。
殊不知,吴蜀谈和了,两人听说后,惊恐万分,将张飞的头弃之长江。
当天,一渔夫在打渔时打捞起了张飞的头颅,便将他的头葬在岸边。
后来,当地的百姓还为其修建了寺庙,就是最早的张飞庙。
因此,就有了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奇妙传说。
张飞庙内的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正殿、旁殿、助风阁、杜鹃厅等。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结义楼”,顾名思义,它是以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命名的。
这是一个三层的木结构建筑,红柱黄瓦带藻井,典型的盔顶式建筑。
进了结义楼,大家请看我们的右边,我们抬头可见台基上:刘、关、张三人高举酒杯,仰天长望,结义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
这组雕像,形象生动的将当年三位英雄洒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时的那份慷慨、悲壮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禁想感叹三位英雄的豪爽。
现在,请大家在看看我们的左边,映入眼帘的是宋代书法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壮丽的长江三峡,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
长江,我国最长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长江至奉节奔腾而下,便形成了我们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峡就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他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三段峡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峡是雄伟险峻,西起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最短的;巫峡是幽深秀丽,从重庆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涫渡口,全长45公里;西陵峡是滩多险急,西起湖北巴东涫渡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0公里。
说到三峡,不得不提到让世界瞩目,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三峡工程了。
他于1994年破土动工,历时17年,是座长达600多公里,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坝高185米,蓄水位175米的峡谷型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游客朋友们,先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宁河小三峡即为著名的巫山小三峡。
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流经重山峻岭和大小峡谷,一路容纳百川清流,穿过巫溪、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注入巫峡西口的 浩浩长江。
大宁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过去长期隐匿无声,近年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鸣惊人。
有人赞颂它“不是三峡,胜似 三峡”,“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
大宁河小三峡是龙门峡、铁棺峡和滴翠峡的统称,它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
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全长约60公里。
龙门峡,从巫山县逆水而上,第一个峡谷就是龙门峡,峡长约3公里,峡口犹如瞿塘峡中的“夔门”,峡口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峰峰相对,形若一扇扇铁门,雄奇壮观,故有“小夔门”之称。
进峡后,两岸峰峦耸立,绝壁摩天,悬崖上翠竹垂萝,摇曳多姿。
河东岩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称“龙门泉”;河西绝壁上可见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余公里直到黑水河,这些石孔即为古栈道的遗迹。
铁棺峡,出了龙门峡,就是著名险滩“银窝滩”了。
这里山回水转,滩险流急,实为航程上的险途。
过了险滩即进入铁棺峡。
铁棺峡长约10公里,这里两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组组天然雕塑,个个妙趣横生。
东岸崖壁上有一金鳞闪闪的长岩,很像从天外遨游归来的巨龙,且龙首已经进洞;对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块黄色圆石,犹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悬崖下有串串倒悬的钟乳石,其模样像是两匹骏马,其头已进山,但马尾和后腿还在山外。
于是人们就给它们分别取名为龙进、虎出、马归山。
此外在河东岸离水面四五米高的绝壁石缝中还有一具黑色的悬棺,俗称“铁棺材”,铁棺峡一名即由此而来。
据考这“铁棺”乃是战国时期巴人的悬棺,其并非铁铸,仅因其色相似而言。
目前悬棺群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县东北25公里的荆州坝,那里有24具黑棺。
滴翠峡,继续前往就是小三峡中最长、最迷人的滴翠峡。
滴翠峡长约20公里,峡中钟乳石遍布,石石滴水,处处苍翠,故名滴翠峡。
峡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体赤黄生辉,小木船从其脚下经过,犹如巨人足旁的蚂蚁,这就是宁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红色崖壁上挂满莲花般钟乳石的就是“红屏翠莲”;那直立江心的“关门岩”恰似巨扉锁关,使船无路可行,紧逼岩前却见大门开启一缝,然刚挤过门缝,回头一看大门又合了起来,真令人惊奇。
好了,小三峡我们就游览到此,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我们的下一站——大昌古镇,请大家做好下船的准备。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三: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
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
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南津关 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
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
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
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空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
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
仙人桥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
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
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
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
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
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
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
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感慨黄牛一名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
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
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协助。
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
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越,愤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天崩地裂,响声如雷鸣。
民女吓的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
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
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
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有这样的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影象现焉,鬓发须眉,冠堂宛然如彩画者。
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壮。
“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也?”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
黄牛助禹开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黄牛庙来四时祭祀;今日,在这里投资3.9亿元的国债支持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正在抓紧建设。
中堡岛---三峡大坝坝址 船过西陵长江大桥,就到了三峡大坝坝址。
这里原来是个长方形的小岛,成为中堡岛,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大坝坝址。
中堡岛是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
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的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中“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崆岭峡 船驶过三峡大坝后,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了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这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
崆岭峡峭壁耸立,如斧削刀劈一般。
此峡又称空冷峡,全长约2.5公里。
据《舆经纪胜》描述,它: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船),然后得过。
两岸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
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
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
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个打字“对我来”。
航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便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它撞沉。
1900年,有一艘外国轮船开进峡江,船长不知其中奥妙,又不听峡江水手告诫,结果被礁石撞沉。
解放后,经过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这块礁石。
葛洲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险滩也不复存在。
航船到这里安然无虞,只是少了一处够刺激的景观。
牛肝马肺峡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
全长4.5公里。
在九畹溪入长江处,对岸(北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边还有一块肺状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叫牛肝马肺峡。
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下半部残缺不全,这是清光绪26年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同时也留下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
郭沫若诗留下: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谴责这个罪行。
兵书宝剑峡 船过新滩,便到了兵书宝剑峡。
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象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
经过考古学家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是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
宝剑石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峡谷还有两段传说:其一说诸葛亮将他一生的用兵经验写了一本书,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环顾周围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剥,照本指挥作战,死守老本,便选了险要之地把这部书放在难于攀登的峭壁上,让后世有才智的人去取。
另一说是秦末张良的兵书。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峡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
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
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
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桥梁。
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达到屈原故里---乐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