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天池山旅游。
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33公里处。
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四个自然带。
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
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
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
湖水清澈,晶莹如玉。
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
有天山明珠盛誉。
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
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
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
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
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
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
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龙潭碧月 ??龙潭是指位于天池下方约2千米,海拔1660米,盘山公路西侧的“西小天池”。
传说是西王母当年用的洗脚盆,实则它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
池周塔松竞秀,满山苍翠,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树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静影沉壁,月影微颤,有诗赞曰“一弘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 ??南山望雪 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
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谢玉康)。
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魂。
??定海神针 传说齐天大圣在取到真经之后如约将金箍棒还给了东海龙王.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
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
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
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
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
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出定海神针投入湖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
那根金箍棒就变成了一棵榆树。
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
这棵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西山观松 天池西侧山势相对缓和又位处阴坡,由冰碛石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山坡比较疏松,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宜于林木的生长。
这里云杉林连峰续岭,浓阴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处。
“西山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海峰晨曦 ??清晨天池观日出,较之泰山观日出别有一番情趣。
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与色彩斑斓的湖水融为一体,使人犹如置身仙境。
有诗赞曰“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
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悬壶飞瀑 ? 天池下游东北方冰川终碛堤上建有人工水闸,天池泻水形成瀑布。
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瀑布于谷底冲出碧潭一方,人称“东小天池”。
此处环境极为幽秘。
东小天池北岸为断崖峭壁,泻水又形成一条高达百米的瀑布,流银泻玉,瀑声如雷,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
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
长白山天池导游词
天池导游新疆有美丽山,美丽的雪山上有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天池呵,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新新,我将带着你们走进天池,走进仙境,让你们感受天池的美丽。
天池约深90米,是由高山融雪化作的雪水汇聚而成的。
湖水清澈,水深之处望不见底。
我想,你们听我说一定不过瘾,还是我带你们亲自看一看吧
天池,又称瑶池,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云集之地。
相传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曾在这里饮酒作乐。
请看,天池多好像天山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在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的怀抱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这颗明珠是绿的,绿如碧玉,绿得幽深,绿得可爱,绿得醉人……。
天池四周,群山环抱,满目苍松高低错落,层层叠叠。
天池周围的景色我们已经领略过了。
越过松林,从天池由盘山路向下行200米。
哈,到了
这就是传说西王母洗脚的小天池了。
你看,这个池子小巧玲珑,池水青碧深邃,山崖上一条条飞瀑直泻而下,飞花溅玉,非常壮观。
哗哗之声不绝于耳。
身临其境你们,是不是别有别有一番风味呢
山绕着水,水绕着山。
雪山天池好比一幅精美的名画,几乎让人寻不出半点缺憾。
好了,今天的天池游就到此为止了。
欢迎再次光临我们的旅行社。
谢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再见
语文张老师的评语:你的佳作把天池的美景描绘得多姿多彩,充满情趣。
天山天池英文导游词
天山天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
博格达峰融化的积雪汇聚成天池。
、 在天池的风景非常美丽,绿绿的森林、蓝蓝的湖泊、清澈见底的小溪和碧蓝的天空。
早上,天池被薄雾笼罩着,透着几丝神秘的感觉,但透过薄雾,天池还是那样的美丽。
中午,虽然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天池,可是却并没有打破游客们观赏天池美丽风景的愉快心情。
晚上,还有一些游客没有走,他们可能是想住在旅店,明天继续观赏吧。
虽然旅客没有走完,但是,天池是多么的安静啊,静得能听到鸟叫的声音,再也不像白天那样热闹了。
天池是多么的美丽啊
宁武天池导游词300字
宁武天池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是一处高山群湖,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鸭子海、小海子、干海、岭干海、双海、老师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个,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处于海拔1771——1849米之间。
蓄水量800万立方米,水深20余米。
池里生存着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水生动物。
又名“汾源天池”
新疆天山天池解说词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素有“天山明珠”之称的天池。
天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阜康市偏东40余公里,距离乌鲁木齐110公里,驱车前往大约需要2小时。
天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0年又被评为国家四A级风景名胜区。
天池古时叫做“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
我国先秦时代《穆天子传》中记载:三千年前,周穆王久慕王母仙境,乘八匹骏马,来到西域,在瑶池受到西王母盛宴款待,席间,二人赋诗歌唱,宾主极兴欢娱,天子离别时不忍离去,相约重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不见穆王返回的身影,忧郁的西王母望着一潭碧水,哀怨叹息。
不少文人墨客以此神话作题材,赋诗作文,将这一美丽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传说天池是西王母的沐浴池,西小天池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东小天池则是西王母的洗脸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观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那么“天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1781年到1783年,阜康县境内连续三年大旱,农作物几乎没有收成,百姓生活陷入困境。
当时就任乌鲁木齐都统的明亮,是一个很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可是要怎么解决缺水的问题呢
他想到博格达峰上冰雪覆盖,每年夏季冰雪消融,他决定上山寻找水源,开山引水。
终于在博格达峰下找到了这个幽静的湖泊,一池碧水如同一块巨大翡翠,镶嵌在博格达峰的腰间,明亮也不禁被这美景震撼。
水渠凿成后,他在渠口附近立石碑纪念,在碑文中留下“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的句子,将“天镜、神池”两词各取一字,就是“天池”之名的由来。
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海拔1900余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1500余米,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
这样一个高山中的湖泊,大家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它是在第四纪冰川运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
大约200万年以前,全球第三次气候转冷,天山山区孕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运动,冰川挟带着砾石缓慢下移,巨大的冰川像一把巨铲对山体进行着强烈的挫磨和雕凿,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山谷成为巨大的凹地冰窖,冰舌前端则因挤压而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砾石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冰碛巨垅;随着气候的转暖,冰川消退,四周雪峰上不断消融的雪水在这里蓄水成湖,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池,天池北岸的天然提坝就是一条冰碛垅。
我们现在已到达天山脚下,今天这一路走过,我们将会看到四个自然景观带,低山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亚高山带和冰川积雪带。
公路右侧的这条河流就是三工河,它的水源便是天池,是天山之雪消融而来的,清澈流畅,养育着公路两边的农田。
现在这里是榆树沟,沟谷内密布着生长近百年的榆树,这景致虽然不能说是独一无二,但整齐的阵势的确是天山一绝。
也许再过几年,这里也会成为又一个旅游景观。
石门现在已经到了,石门又称石峡,是天池八景之一,被称为“石门一线”,它是天池水百年来冲击山体形成的峡谷,过了石门,我们就到天池风景区了。
同时也进入又一个自然景观带——山地针叶林带。
现在请大家望右看,我们的右手边有一潭碧水,它就是西小天池。
传说这就是西王母的梳妆水镜。
实际上是三工河在山间的低洼处形成的积水深潭。
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和树影倒映水中,倍觉幽静,这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龙潭碧月”。
走过了这么长的路,我们终于来到了天池湖畔,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游览。
天池水是冰川雪水融化而来的,温度很低,大家在湖边游玩和照像时一定要小心。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美丽的天池,在远处博格达峰的照耀下,近处苍松绿柏的辉映下,天池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热情而又温柔,美丽而又动人。
站在湖北岸,我们可以看到天池八大景中的三大景观: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山顶终年积雪不化,这一景被称为“南山望雪”。
大家再来看西岸,云杉延绵,浓郁遮日,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西坡和北坡的云杉林非常茂密,而东坡和南坡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天山的湿气流主要来自于西北气流,天山比较高大,可以阻留住较多的湿气流,而北坡和西坡是半阴坡,水汽丰盛,所以云杉比较茂密。
这一景就叫做“西山观松”。
好了,大家看左手方向,有一棵被围起来的古榆树,这就是被称为“定海神针”的神树,也是天池八景之一。
对于它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年,西王母在湖边召开蟠桃大会,邀请了各路的神仙,一时疏忽忘了请池中水怪,水怪气愤极了,兴风作浪,要淹没湖岸,西王母盛怒之下,拔下头上的玉簪直插下去,镇住了水怪,玉簪变成了这棵榆树。
而且,即使是春天水位涨高时期,也从没有淹没过榆树的根部,人们就更加相信这是它的功劳,所以就把它叫做“定海神针”了。
这棵树也是湖边唯一的一棵榆树,这里的海拔高度是不宜生长榆树的,不知什么原因,这棵树在这里扎下根来,并且生长了200年之久,这已经成为生物学上的一个迷。
如果日出时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火红的旭日抛洒着万道金光,给群山镀上了金边,冰峰、松林、湖面浮着袅袅的烟雾,这一景叫做“海风晨曦”。
在天池北侧,步行约20分钟左右的地方,可以看到天池之水经高山峡谷形成瀑布,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却也是银珠四溅,声如洪钟,水气扑面而来,这一景叫“悬泉飞瀑”,它的下游就是东小天池,也就是传说中西王母的洗脸盆。
沿着天池向西走,有三块巨石,样子就像三根蜡烛。
相传西王母用这三块巨石,顶住了因池中恶龙挣扎而倾斜的西天,这一景叫“顶天三石”。
古时候,山中道人在巨石上竖杆悬灯,以示太平,所以那里也叫“灯杆山”。
另外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各种宗教随经济往来在这里传播,天池也就成为佛家、道家弟子常来的一处净地,他们在天池附近修了娘娘庙、铁瓦寺等八大庙宇,但这些庙宇都毁于战火,遗迹难寻了。
近年来由于一些宗教信徒和旅游爱好人士的捐助投资,修复了“娘娘庙”,也就是西王母庙,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香火很旺。
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去那里上一柱香。
在岸边这么久了,大家一定发现了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有着点点繁星般的白色毡房,那是哈萨克牧民的房子,他们称之为“白宫”。
毡房是哈萨克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结合本民族的生活、生产特点发明创造的房子。
因为哈萨克族世世代代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而这种房子由围杆、顶圈、毡子、天窗、门等部分组成,便于拆迁,有经验的人可以在1小时之内支起。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做个家访,去感受一下独特的民族风情,还可以尝尝包尔沙克、奶疙瘩等民族风味食品。
到哈萨克人家里做客有些事一定要注意:一是进门时要让年长者先进门,按主人的安排就座。
二是主人双手奉上的东西一定要双手接过,单手特别是左手会被认为是极没礼貌的事;主人倒茶时应双手捧起碗,不能接过茶壶自己来倒;最好不要拒绝主人敬上的食物,就是不喜欢也要尝一尝,并要表示谢意。
第三,不能在主人的房子里来回走动,不能吐痰、打哈欠、擤鼻涕、掏耳朵、剪指甲等,如有事要离席必须从人身后走,绝对不能从餐布上跨过去更不能踩踏餐布,餐前会有人端上盆和水壶来请大家净手,净手时必须洗三把,也就是倒三次水,洗完手一定不要这样甩水,用手帕擦干或把水滴到盆内。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其余的大家自己感受吧,下面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如果有兴趣到牧民家里做客的话,请到我这报名,我组织大家集体行动。
景区内有骑马的项目,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但骑马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美丽的长白山简短导游词
著名的长白山坐落在我国东北部。
它既有泰山的雄伟,又具有庐山的清奇。
似仙女对镜梳妆,如直插云霄的明月宝剑,像展翅翱翔的雄鹰,真可谓人间仙境!大家向上瞧,那是美丽而神秘的长白山天池。
它坐落在中朝两国交界处,是一座巨大的活火山。
每到初春时节,天池周围的冰雪就会慢慢融化,流入天池,流向山脚。
仲夏来临,茂密的小草长满天池周围,看上去是那样富有生命力。
而在秋季,天池水在万里无云的天空映衬下,是那么清澈,那么宁静,偶尔清风吹过,池面就会泛起层层涟漪。
天池最美的时候是在冬季。
万里雪山围绕在天池附近,飘渺的云雾将它拥A怀抱,给人以朦胧之美。
一提到长白山天池,大家一定会想到那神秘的天池水怪。
也正因为如此,长白山天池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游客对它更加喜爱。
说不定,今天我们大家还可以看到天池水怪呢!
长白山的导游词
中文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长白山的山顶,我们的脚边,我们的眼前,就是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长白山天池。
它是长白山最具风姿,最为壮丽,最具有神秘色彩,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顶部,是一座破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而成糊。
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为东北地区最高的水体,中国最深的天然湖。
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0公里,东西宽3.37公里。
集水面积21.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11公里。
总蓄水量20.40亿立方米。
天池古有“图们泊”之称,那是万水之源的意思,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条大江的源头。
而这三条大江,就是滋润东北亚大地的主要水系。
天池的特别之处和神奇之处在于,它只有出水而没有入水,却千年不绝地流淌着。
古人说它的水来自海上,故称海眼。
天池还有一大奇迷,那就是天池怪兽之迷。
其传说和见闻早有流传,文字记载始见于100多年前,近年源源不断传出有人看到天池怪兽出没的消息,使得这个世界之迷和世纪之迷愈演愈烈,相关情况,我将专门向各位做介绍。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白山天池的顶礼膜拜,并不是因为人们对长白山的崇仰。
试想,长白山虽然威严如仪,统领东北亚众山和大地,但是,如果没有了山顶的天池,她能成为滋润东北亚大地的母亲一样的大山吗
没了源头就没了河流,没了河流就没了生命。
人们不远千里万里来看长白山,为什么非要历尽千辛万苦登上山顶呢
为的就是一睹这哺育大地万物乳的源头——长白山天池。
而天池里的水,也正像母亲的乳汁来自母亲的体内一样,来自大地的内部,源源不断,流淌不息。
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
难道这不是人类固有的寻根、寻母、寻找生命之源的情结所系吗
自古以来,人们崇仰长白山天池,敬畏长白山天池,是按国人最高的崇拜境界——对龙的崇拜——来崇拜天池的,称天池为龙宫的说法比比皆是。
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山冈志略》中说:有猎者四人至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
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均以为龙,故又名龙潭。
又云,池中雷声时作,音同炮弹,百里外犹闻其声,俗呼为龙宫演操。
又云,平时水声澎湃,响如鸣金戛玉,俗呼为龙宫鼓乐。
又云,每年三月间,陡有黑云自西北来,大雨雹至天池不见。
阅数日,忽由池中突起五色云,向东南而去,惟黑白两色居后。
迨十数日,见云自东南飞来,仍入池内,而黑云不在其中。
相传,黑龙江龙王会同天池龙王,朝宗东海云。
现在,根据所有资料表明,人们不仅是对龙的崇拜而称天池为龙宫,联系到当前所传的天池怪兽出没池中,再联系到世界上对于恐龙灭绝的定论已被我国中华龙鸟化石的出土所打破,加上天池怪兽又像恐龙,可不可以想象,天池里的所谓怪兽,就是亿万年前的恐龙的后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