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导游解说词50字
日月潭的导游解说词大家好,我叫黄欣,很荣幸能当大家的向导,为大家讲解。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台湾美丽的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
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深超过西湖10多倍。
台湾省天然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
它水域面积9平方公里,平时水深30多米。
日月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所以这个小岛被叫做“珠子屿”,现在也叫光华岛、拉鲁岛。
以这个岛为界,湖的北半部分圆圆的像太阳,湖的南半部分弯弯的像月牙,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日月潭导游解说词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台湾唯天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积约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长约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优美画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日月潭有小岛远望好像浮水面上颗珠子名珠子屿(光华岛)此岛界北半湖形状圆日南半湖形状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阿里山的导游词,阿里山所在位置,还有阿里山的景物,还有阿里山的民间故事,都说清楚,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临玉山山脉与玉山“国家”公园相邻,四周高山环列,气候凉爽,平均气温为摄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气温6.4度。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西靠嘉南平原,北接云林、南投县,南接高雄、台南县,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全部属于“国有”林班地,总计面积高达1400公顷。
阿里山在台湾省台中市、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县、嘉义县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相传250多年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常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人们十分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一般俗称的阿里山,正确的说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组成,涵盖了阿里山山脉的主要山系。
若以地形来说,阿里山山脉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区隔。
阿里山又是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
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阿里山山脉属玉山支脉,西临深谷与小塔山对峙,东有祝山、对高岳隔着陈有兰溪遥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万岁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
阿里山涵盖范围虽大,但一般所指为沼平公园一带(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阿里山景观多元,春可赏花、夏能避暑,秋冬观日出、看云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观,高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更号称阿里山五奇。
二年级的有关日月潭的导游解说词有什么
1、日月潭。
日月潭几乎是台湾风景的代名词,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葱笼,潭水晶莹剔透,上下天光,湖中有小岛浮现,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其海拔760米的高度,造就日月潭宛如图画山水的氤氲水气及层次分明的山景。
2、阿里山风景区。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同富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现在新中横公路已将阿里山与玉山风景区串连起来。
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而邹族原住民人文资源给阿里山更增添了许多奇趣。
3、清境农场。
清境农场远离城市,清新、自然与静谧,加上常年雨量充沛、云雾缥缈,被誉为“雾上桃源”。
导游清境农场导游图清境农场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大同村定远巷,面积约有760公顷、海拔约为1748米,坐拥在群山之间,视野广阔 众信旅游很好的
“清水断崖”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还有哪些是台湾八景呢
清代在清代,1696年(清康熙35年)的《台湾府志》中,就有台湾八景的描述。
那时选出来的八景分别是:安平晚渡:安平位於昔日凤山县境,即今台南市安平区。
沙鲲渔火:沙鲲为位於昔日凤山县境台江内海上的七个海上沙洲,分为称为「一鲲鯓」至「七鲲鯓」,即今台南市安平区与南区的海岸地带。
鹿耳春潮:鹿耳指鹿耳门,位於昔日台湾县境,即今台南市安南区鹿耳门一带。
鸡笼积雪:鸡笼位於昔日诸罗县境,地点有寒冬有可能下雪的七星山与大屯山,以及雪机会极小的鸡笼山(今台北县基隆山)、大鸡笼屿(今基隆市和平岛)、彰化等不同说法,亦有可能纯为文人想像而无实景[1]。
东溟晓日:东溟位於昔日诸罗县境,实际地点不详,疑似文人为求与「西屿」对仗的想像之作。
西屿落霞:西屿位於昔日台湾县境,即澎湖群岛的渔翁岛。
斐亭听涛:斐亭位於昔日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台厦道衙署後院,为高拱乾所建。
澄台观海:澄台位於昔日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台厦道衙署後院,为高拱乾所建[2]。
由於当时台湾已开发的地方不多,因此取景也自然而然地受到限制,大部分景色均位於今台南市附近。
以今日的观点而言,实难以代表全台湾的景色分布状况。
[编辑]日治时代1927年 (昭和二年) 8月,台湾日日新报举办透过民众投票方式,选出「台湾八景十二胜」[3] [4],另加「二别格」。
所选出的台湾八景如下:基隆旭冈 淡水 八仙山 日月潭 阿里山 寿山 鹅銮鼻 太鲁阁峡 - 另有一说选出的台湾八景为:乌来 淡水 八仙山 日月潭 阿里山 八卦山 台南安平 垦丁 - 票选出的台湾十二胜为:草山 新店 大溪 角板山 五指山 狮头山 八卦山 雾社 虎头埤 旗山 大里简 太平山 - - - - - 「别格」二处则为台湾神社与新高山(玉山)[5]。
[编辑]民国时期1953年,台湾省政府重新制订台湾八景如下:双潭秋月 玉山积雪 安平夕照 阿里云海 大屯春色 鲁谷幽峡 清水断崖 澎湖渔火 不过随著时空变换,其中的一些景色已经不复旧貌。
因此在2005年,交通部观光局重新票选出台湾八景如下:台北101 台北故宫 日月潭 阿里山 玉山 高雄爱河 垦丁 太鲁阁峡谷 [编辑]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