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峡写一段导游词
旅客朋友们,接着我们将进入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了,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这儿,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
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
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请大家赶快进去看一看吧
苏轼关于杭州西湖的诗句
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有关的唯美山水风光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新昌县穿岩十九峰文\\\/李者也穿岩入云十九峰,奇姿异态各不同。
低者玲珑若盆景,高者上与白云逢。
碧者苍岭欲滴翠,艳者丹霞染画屏。
幽时花开亦可听,喧时千鸟竞相鸣。
晴时江山丽日照,雨时空谷烟雨濛。
十九峰峦可踏尽,风光细品却难穷。
【注】穿岩十九峰,位于浙江省新昌县。
由十九峰、千丈幽谷、重阳宫、台头山、倒脱靴五个风景区组成,丹霞地貌。
雅、幽、奇、险,景区内有绵亘山脉、高峻台地和蜿蜒江溪,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小溪碧潭、幽谷洞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有“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荡之奇”,被称为“浙东张家界”。
沈从文“最后的枕水人家”全文
初秋九月,金菊飘香。
笔者来到了乌镇,走近了“”。
的乌镇地处苏、杭、沪之间,是个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印记的。
千百年来,乌镇的原住居民随水而生,伴水而眠,由此被誉为“中国最后的”。
“”实际为“枕河人家”,“枕河人家”一词源自唐末诗人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说的是古苏州民居的风貌。
在中,有人这样形容: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如黄昏的一帘幽梦。
乌镇枕水人家的安静、恬淡,任凭时光流逝,还是那份永远不变的从容和自信。
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
内河水系将乌镇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栅区,东栅是最早开发的,而时下最受游客青眛的是近几年来开发的西栅。
比起古老的东栅来,更显江南水乡的妩媚秀色,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
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形态各异的古石桥6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古镇之最,傍河而建的民居,增添了乌镇更多生活的气息。
西栅的布局体现了的和谐,主干道西栅大街与西市河平行延伸,民居窗棂雕刻精细,图案迥异,悠长的巷子静谧不宣,街面长条石板洁净坚实,凸凹中承载着沧桑岁月的痕迹。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特的风貌。
水阁是沿河的居民房子,有半间屋的面积或一个廊房的面积,建在水面上,房子下面是木桩或石柱钉在河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因而称为水阁。
乌镇居民就这样世代伴水而生,枕水而眠。
水阁的先决条件是有水,有河但不宜太宽太深。
相传,乌镇有句俗语叫乌镇北栅头,有天无日头。
这是因为北栅市河两边都是水阁,当年市河狭小,宽不盈丈,两岸的水阁房子将整条市河遮得终日不见阳光,所以有了乌镇北栅头有天无日头之说。
乌镇人家它把房子延伸到河里,有点象文学家故乡凤凰古城的吊脚楼,不过凤凰吊脚楼的脚是木制的,瘦长的,立在河边的坡石之上的。
而乌镇水阁的脚是矮脚,用长方形的条石砌成,架空在河面上,它的脚是立在河水中的,看起来更空灵剔透一点。
当年茅盾先生在一篇名为《大地山河》的散文里,曾无限深情地写道: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涯;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乌镇的水阁的初建年代今无从考证,但修建的年代已经遥远。
据说,造型古朴水阁建筑的来历,与当地南栅浮澜桥旁一家豆腐店老板,私自扩大面积违章依水而建有关。
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许多历史都已烟消云散,但这集生活的实用与享受于一体的建筑形式,伴随着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
导游说,水阁可以方便人们在河中汲水、提水、洗涤和晾晒;水阁人家可以在水阁中尽享水和阳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
水阁人家开窗见水,临阁餐饮,品茗小酌,悠哉乐哉也。
在冬天里,他们可以临阁晒晒太阳,暖暖身子;而在夏天,他们又可以临阁乘风纳凉,欣赏悠悠流淌不息的一河碧水。
等河中有船只过往时,他们可以招呼过往的鱼船、瓜船、菜船,买到新鲜的河鲜、瓜果和蔬菜。
水阁人家还在临水处摆上盆花、鸟笼,有时还在阁中临河垂钓、对奕、读书、挥毫,好一幅洒脱、惬意的水乡风情画卷。
在乌镇水阁中,还有许多人家在水阁中砌以灶头,便成了水乡别具特色的水上厨房,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水阁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给人想象的文化。
坐在乌蓬船里,欣赏乌镇的美景,仿佛是船在水中行,人在画里走。
清凉的秋水擦着船体缓缓地流,那水波层层叠叠,一波依着一波,绽开浅浅地笑,自然有一种消魂的怡然,没有城市的哪种喧嚣声,只有绿波荡漾和悠远的橹声。
乌蓬船悠悠划过,催发思古悠情,为游客打开尘封的记忆,冥想着祖辈生活的幽静空间,彰显一派朱门白壁枕湾流、家家门外泊舟航的动人景象。
入夜,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远远看去,煞是壮观。
走在乌镇,我们悠然自得地踏着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阵阵的小雨滴石板上显得湿漉漉的,在夕阳余辉的斜映下油光发亮,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老人,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老人们悠闲地坐在门口,只是轻轻地打着招呼,时间仿佛停顿。
营业的店铺摆满了衣服,背包,珍珠的挂坠,手链,还有各种食品,三珍斋的酱鸡,姑嫂饼,杭白菊……所有商品及包装都融入了现代化元素,却又好像没有与世隔绝,仍过着悠然自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