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概况导游词
洛阳概况导游词【篇一:导游词洛阳概况】一、洛阳市概况1.洛阳简介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配洛阳在中国地图、河南省地图上显示的地图)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神都。
[1]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
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当地人还把水席看成是各种宴席中的上席,以此来款待远方来客。
大家有机会的话不妨品尝一下。
王城公园导游词200字
给分我给你写一篇
保证你满意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石刻宝库之一。
龙门西山五大洞窟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刻艺术。
首先:宾阳三洞,代表的是北魏时期的雕刻艺术,是北魏的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太后祈福所雕刻的。
其中中洞的帝后礼佛图是石刻中的精品。
可惜解放前被盗走,先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还有宾阳北洞及宾阳南洞。
其次:莲花洞再次:万佛洞奉先寺
等
洛阳龙门石窟的意大利语导游词
洛阳关林庙导游词关林庙位于洛阳市郊区关林镇。
相传是三国蜀将关羽首级的葬地,冢前有关羽祠庙,俗称关帝庙。
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羽褒崇至极,尊奉为关圣帝君,同文圣孔丘并提,称为武圣。
按《后汉书》说,东汉建安十五年,蜀将关羽镇守荆州。
遭到东吴孙权的偷袭而败走麦城,于湖北当阳被东吴将校俘杀。
孙权怕刘备作复仇攻伐,而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以图表明进攻荆州杀死关羽是奉曹之指令,从而嫁祸于曹,孙权的这一阴谋被曹操所识破,曹反以王侯之礼,把关羽之首级葬于城南,称之谓关帝冢,即今天的关林。
关林广场中央的舞楼,是祭祀关羽时献戏的舞台。
舞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突出的部分为前台,不设山墙,从建筑形式看,它把前台的歇山式顶和后台的硬山式顶组合在一起,又在上面巧妙地加似歇山式顶,使整个建筑的外观宛如一座重榴楼阁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如此巧思设计,精妙构筑的舞楼,殊为罕见,是中国早期舞台的精华之作。
关林大门建于清代,两边的八字墙上篆书"忠义仁勇"4个大字,昭示着关羽精神不朽。
朱漆大门镶嵌九排九行八十一颗金黄色乳钉,标志关羽的至崇地位。
门外这对白色大理石石狮,雄健威武,是洛阳地区现存明代石狮中最大的一对。
请再往大门东西两侧60米处看,高高耸立的是对称的三门道石牌坊坊额上都是颂扬关羽的题字。
关林始建何时已无从稽考,现存的关
明堂导游词(不超过350字)
明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轴群上著名的“七筑”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为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
明堂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改名。
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
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
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
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
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
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
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
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和天堂,是隋唐城大遗址宫城核心区保护展示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保护展示工程于2012年4月初步落成。
明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
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