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乐山大佛,导游词
最好是下午到螺髻山,到的时间早的话可以去温泉瀑布,玩了瀑布到镇上住下,第二天一大早上山,就不会和别人一起挤了,时间充足,回西昌。
住宿推荐镇上的螺髻雅韵客栈,干净整洁,环境很好,还有好吃的乳猪烧烤。
从镇上去瀑布只有十多公里,随时有车,很方便,一般包车来回100元,泡澡的地方就在瀑布下面,瀑布门票40元。
第二天上山坐索道,门票70元,索道来回140元,坐在索道上一样可以欣赏美景的,不用担心错过。
山上的景点都很别致优美,建议都去看看,免得遗憾
仙人洞在另一个方向,要从西昌过去。
你们想当天返回西昌市,来得及。
声律启蒙
闲暇的时侯,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到这里游玩.该句出自:袁宗道极乐寺纪游全文及翻译如下:【明】袁宗道【1】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2】作六桥【3】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释:【1】袁宗道(1560-1600), 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2】进贤冠: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份的缁布冠。
【3】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风景优美。
从高梁桥往西,河水开始进入到迂回曲折、变化多姿的状态。
河岸时宽时窄,河面也随之或宽或窄;河底或平坦或起伏,水声也随之时而喧响时而静谧。
岸边有的地方种了数行柳树,柳枝垂到水面,附近有极乐、真觉等寺庙临水而建,再往前有广源闸调节水流,上有麦庄桥跨越水面,于是这一段河水多姿多态、疏密有致、明暗相间。
过了桥,水已相当深了,有的地方水势汹涌漫衍,于是在这里形成了湖。
以长堤为界隔开,湖水在堤南侧,稻田豆场在堤北侧。
之所以称它为“西堤”,因为它是在城西边。
西堤,是官堤,百姓没人敢在上面筑亭,也不敢在附近泛舟、捕鱼。
荷花年年盛开满湖,没有人敢采撷。
大凡荷,其藕根不喜石和水,其茎不喜泥,其花蒂不喜流水,其花和叶不喜水而喜阳光。
所以水太深而且水流急,以及泥太深或太浅的地方,都不能开出荷花。
而站在西堤上眺望湖面,没开花的地方只有几处罢了。
荷花,赏花即是赏叶时,荷花美在红艳,荷叶美在碧绿。
荷花,风赋予它姿态,雨赋予它韵致。
姿态在风起时,花瓣如红羽轻摇,荷叶如白扇翩舞;韵致在雨落时,花更艳,叶更碧,雨滴溅落、聚合,倾流而下。
荷,含苞未放时笔直挺立,开花后则多或俯或仰,因为荷花花朵常常略重,叶柄大多细弱,荷叶又常在旁挤挨着它。
湖面上又有菱芡茂盛生长,有慈菇点缀其间。
鸥、鹭等水鸟时而浮游漫步,时而入水捕鱼,想必荷会因此感激但鱼却忧愁了吧。
沿着西堤走八九里,有座龙王庙。
庙旁为黑龙潭。
隔着湖也有一堤,两边各有一块水域。
再走一里,西堤才到了尽头,才靠近湖岸,荷花香气也才渐渐消散。
向右看有村居百余家,向上过青龙桥,就到玉泉山脚下了。
万历十六年,皇上拜谒先帝陵墓回来,到了此湖,乘龙舟游览。
在此之前,管理池苑的官员已经在下游关闸蓄水,使湖水与堤齐平。
宫内太监暗中在水里拴了些大鱼,每一处都做上标记,等皇帝来到时就上奏请求拉网捕鱼,于是就有许多大鱼在水面跳跃翻腾,鳞光闪烁,皇上很高兴。
(二)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
河水如千匹白色飘带一般,微风吹过水面,水面涟漪就像罗纹纸。
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
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树,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柳条有一丈多长。
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远。
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边的风景也很好。
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
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大的约有七八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
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
”黄思立也认为是。
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