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武当山金顶的导游词 (300字)
武当山金顶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来宾,您们好
欢迎来到道教福地武当山。
我是金顶景区的导游员肖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相关的讲解服务。
我非常乐意为各位解决游览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好了, 现在就请各位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随我一起与去参观名扬中外的武当山金顶。
经过半天的游览,相信各位已经游完了武当山的六大景区中的玄岳门、太子坡、南岩、琼台和五龙宫五个景区。
秀丽多姿的山水,雄浑古朴的建筑,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一定给您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但要说武当山的精华,就是下面我们将要游览的金顶景区了。
它位于海拔1612米的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主要包括朝天门、太和宫、紫金城、灵官殿、金殿等景点。
从朝天门起,登完号称三百六十级的天梯,进入朝圣门,眼前那片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建于明朝永乐十四年(公元1616年)的太和宫了。
它的全称是“太岳太和宫”,位于紫金城天门外万丈峭壁上,原有殿堂楼阁五百余间,由于种种原因,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等。
太和宫是人们做早晚课的地方,内供真武神像,旁立金童玉女,左右各设钟楼、鼓楼。
钟是全山最大的一口饰龙纽八卦铜钟,击之万山会应,如滚惊雷。
前面挂着一幅对联,写的是“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朱鱼清朗唤觉孚世追梦人”。
里面立着一块铜碑,碑文是皇帝造工部右侍郎陆杰前来致祭的祭文。
与太和宫正殿正对的小莲峰上,安置了一座小铜殿。
它为元朝天德十一年,由湖北河南等地的信徒募资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铜殿。
它本放在天柱峰顶,但因其规模太小,便被后来的金殿所代替,转置到这里了,故名“转运殿”或“转展殿”。
相传只要环绕铜殿转一圈,便可转运得福。
所以数百年来,凡上山的香客,都会为了交上好运而来此一试。
用英语介绍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导游词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兰州兴隆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兰州兴隆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
唐宋时,兴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称“洞天福地”。
清代时,这里庙宇楼阁,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画栋雕梁,飞檐红柱,甚为壮观。
后大多被毁,仅存清代所建飞跨兴隆峡的云龙桥(卧桥)一座。
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shadow© 2014 Baidu-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
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
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篇二:兰州兴隆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兴隆山。
由于天热,早上天刚麻麻亮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山脚下抬头一望,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高大耸立的松树像巨人一样挺拔着身姿,保护着兴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时它们也见证了兴隆山风风雨雨的历史。
顺着石阶我们一点一点往上爬,鸟儿在我们的前方带路,溪水从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见底,周围还有许多参天大树,路上真是欢快极了。
当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于时我们找一块平地,平地上有2棵参天大树,我们挂上吊床,躺在吊床上,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滋润。
阳光隔着树叶洒下来,照在身上无比舒服暖和,几阵轻风从身边拂过,让我感受到一丝清凉和,惬意极了。
我们继续往上爬,快爬到山顶时,我也浑身顿感有力,加紧了爬山的步伐,终于爬到山顶了,我在心底呐喊着。
山顶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远”。
往下望山脚下的商店、汽车、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时虽没有“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无比的强大。
石碑旁边还有一帘瀑布(山间的溪水就是从这个瀑布飞泻下去的),山间竞相开放着野花,让瀑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站在观云台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触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小猫,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在下山的路上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像是在演唱优美的歌曲,几只小松鼠在林间小道上快活的蹦来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朴素中绽放着华丽的光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像一个个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
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游览兴隆山的。
我爱你,兴隆山。
篇三:兰州兴隆山相关传说 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重臣刘伯温斩西北龙脉的传说老少皆知。
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6.8公里处。
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
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
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经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
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 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
而栖云主峰建有混云阁、朝云观、雷袒殿阁;兴龙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
山上曾有位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
” 在兴龙山与栖云峰中间有座形似弥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这里青松如云,苍翠欲滴,鸟飞蝉鸣,宛如一处仙境。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一年,镇海仙童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镇海仙童打下天宫,镇海仙童摔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仙人峰。
龙王的两个太子听到,起来相劝,也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兴龙山和栖云峰,将仙人峰团团围在当中。
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风水宝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金代和元代时的榆中县,有一个身世显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个当过国公、将军之类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国公蒲察俊最有名。
过了若干年,当朱元璋坐天下的时候,蒲察氏败落改为蒲氏。
此后连个知县、把总之类的文武小官都没有了,只出了一个精通地理勘察风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孙蒲察世禄。
孙蒲察世禄为巩昌路都元帅,金兰会都元帅,阖州安抚使;曾孙蒲察谊,明代列为贡生,为榆中的贤达。
相传,在明初洪武年间,榆中县蒲家庄蒲阴阳,为了夺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国各地察访风水宝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见很多地方虽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巩固,所以不停地选又不断地放弃。
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见西面的兴隆峡谷紫气氤氲佛光普照,一束龙脉徐徐从兴隆山谷腾空而起,不禁大惊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兴龙山,面对高耸的栖云峰,内含腾飞之势,外有登天之举,谷中清流沿着山际涓涓而去,宛如玉带,三山低头,五峰朝供,此处作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万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阴阳当即进山,在兴隆山中盘亘数日,并在龙脉出没的地方为自己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怀中埋下一枚麻钱(古币),将来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阴阳还是不放心,又让自己略微懂得风水的儿子四处察访墓地。
结果儿子也选准了这块地方,将一枚绣花针穿根红线扎在地上。
第二天,父子俩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选的坟址是否相同。
儿子顺着红线刨开黑土,见绣花针扎于铜钱方孔之中,蒲阴阳十分高兴,吩咐儿子说:“儿呀,爹爹大限已到,没能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我死后不能给我挂一针一线,你若见到蛇打鼓、马摇铃、驴骑人,就把我埋在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
那时候,你朝着东方连射三箭,必将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业。
”蒲阴阳的儿子半信半疑,不几天,蒲阴阳死后,儿子便按其遗嘱,不给死去的爹爹穿一针一线,而他的妻子为了遮羞,硬是给老人穿上了一件裤头。
儿子便让村里人将灵柩抬到墓穴等待时机。
没料到老天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
这天天刚放晴,山后一个阴阳在谷中歇息,无意中将阴阳扇鼓压在一条蛇上,棺材抬进兴隆峡谷时,蒲阴阳的儿子碰巧看见这条蛇用尾巴敲打着卧龙桥头的一面石鼓玩,他大为震惊,渐渐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赶马走来,脖胫里的铜铃铛响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荡无穷。
蒲阴阳的儿子更加惊奇,想看看爹爹说的驴骑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见此怪事,蒲阴阳的儿子内心犯起了嘀咕,驴怎么会骑人呢?突然峡谷乌云四起下起瓢泼大雨,一农夫的驴恰巧产下一小驴驹子,农夫怕小驴驹子被雨淋坏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阴阳的儿子一见大喜过望,连忙将老父亲葬在这里。
可是挖开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着三枚麻钱, 安葬好蒲阴阳后,儿子便再没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遗嘱,开始昼夜不间断地为爹爹守坟。
但是在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坟不是件容易事。
天一黑,周围的山就像一块黑幕蒙在眼上。
狐鸣狼叫,怪兽出没,加之淫雨不断,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
这天红日刚出东方,他的妻子送来饭,见他住的窝棚里雨水还在滴落,心疼地说:“你整天守在这里,让我天天走几十里路送饭,我走路不要紧,就是天天担心你会不会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没人照顾,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样了!”他的妻子边说边抹着眼泪,又接着说:“现在只差一天了,俗话说‘有个九十九,没个一百一’,你就照爹说的,照日头射上一箭我们回家吧!” 蒲阴阳的儿子听了妻子的话,心想只差一日,也无大碍,便心急火燎张弓搭箭朝着东方连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銮殿的金柱子上。
据说刚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宫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声巨响,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龙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无疑!朱元璋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掐指一算,连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刘伯温手执朱元璋御赐上方宝剑,带着三千人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访龙脉,每到一处,将有龙脉的地方挖开口子斩断脉气。
最后刘伯温一直寻到兰州榆中兴隆山,见两峰系马衔山支脉,如龙飞跃,前有凤凰岭如同屏风立于峡口,藏精聚气,一派帝王之象。
能掐会算的刘伯温深知,兰州历史上曾出过黄金,故又有“金城”之名。
古代风水堪舆理论,将山与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五类,以论地之吉凶。
刘伯温断定兰州为一大都会,皋兰山坐南朝北,开八扇威屏,如大将屯军,黄河水自西而东,环绕而去,其形如玉带缠腰,水口紧锁,明堂开阔。
太祖为秦岭山脉,千里来龙,千里结作,少祖为黄土高原第一峰马衔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势峻险,方圆数百里,终年积雪,雄踞陇右。
其脉向东北而出,结兴隆山阴宅穴场,能产王侯将相、真龙天子,故曰“兴龙”,其脉向西北而去,结皋兰山兰州省城,与黄河水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兴国立都。
刘伯温带几百号人凿挖兴隆山山石,取出栖云山半山的蜡烛(两锭黄金),确定兰州的黄金在兴隆山。
进一步确定西北的龙脉便在此处,随后开始斩龙、伏龙。
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间又会长平,一连挖了十几天还是原来的模样。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个老士兵的烟袋掉在了挖取出来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寻找。
听见挖开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说:“快点长!快点长!老士兵把这件事告诉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禀报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便下令轮班斩挖,昼夜不停。
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个芦草根,士兵们将其斩为两段,芦苇中不断涌出鲜血,一直流到兴隆山峡河边,离峡水河边一指宽的地方有个牛蹄窝,血流到蹄窝中刚满就凝固住不流了。
刘伯温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芦苇中的鲜血流到峡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龙’,东山再起。
”有位当地老人讲了蒲阴阳儿子守父亲坟的事儿,刘伯温听后更是大吃一惊:“就因为少守了一天的缘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
刘伯温还听到蒲阴阳临终前嘱咐儿女不要给他穿一针一线,可是儿媳妇不忍心,给穿了一条裤头。
刘伯温听后暗暗窃喜,如若没有给穿那件裤头,他定能乘马飞腾,助儿子成事,给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刘伯温听说了常有恶龙盘踞在兴隆山上,担心会留下隐患,便将恶龙的一条腿斩下,落在地上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根攀岩在半山坡上,颇像龙爪。
现如今,闲暇时,邀朋友和家人去爬兴隆山时,还偶尔会听到其他游客谈论龙爪松,会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老树前拍照留念,当人们抬头看时,发现它的树根真的酷似龙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老少能详,“刘伯温斩断龙脉后,出现了这一道河谷,马衔山的水从分水岭被“榆七兰三”分成两股,有三分水从柴沟河流入了兰州汇入黄河,七分水分成两股从上庄、羊道沟和白家堡、红庄子、马坡、卧龙窝流下汇合在龙头峰一处,向峡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汇入桑园子峡的黄河内。
武当山古建筑群导游词
各位游客: 好,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及热情的江城人民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姓x,到家叫我x导就好了,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你的放心、开心。
在此预祝大家旅途一帆风顺
今天我将带大家起游览武当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
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
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
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
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
传说武当山金顶原来被无量佛占着,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真武大帝相中了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
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
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
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
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三十三个大型建筑群落。
建筑线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顶,连绵四十华里,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米,宫观庵堂两万余间。
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护他这个北方起兵夺位的皇帝。
据说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批发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
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
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当山名声大震,成为我国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游人香客到处观光朝拜。
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
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
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名带著名道士张三丰,这点我想喜欢武侠的朋友可能通过小说了解了一些。
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说了怎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
……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
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冈峦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
殿内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时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
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
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几丈长的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
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
至于它为什么要飞来这里,我想可能也是为这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 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
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
石梁悬空深出2。
9米,宽只有30厘米。
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
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
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
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
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
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
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象是浑然一体的。
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
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
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
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抄。
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
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细细的品味这里绝妙的建筑和美丽的风光。
我们四点钟的时候再见。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武当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再见。
*****************************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
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
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
正脊两端铸龙对峙。
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
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
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
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
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
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
坛前设香案,置供器。
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
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
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金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
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紫霄宫: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
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
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
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
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
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
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
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
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镂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
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
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
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
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
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
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
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
观门侧开9Jr匝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
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
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
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
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
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
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
坊柱高6.4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
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
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
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
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武当山草药资源丰富。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1800多种草药中,武当山有800多种,且多为名贵药种,不愧拥有“天然药库”的美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导游解说词!一定要详细啊~拜托~!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
市 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市依托独特的地理条件,成功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如今,这个标志性工程已成为兰州的“城市名片”,引起国内外游客的瞩目。
兰州市修编制定了黄河兰州市区段及其两岸地区规划设计,规划东西长近50公里,面积约27.44平方公里。
规划基于兰州城市“两山一川”的骨架,提出了“飞天锦带串明珠”的总体设想,使黄河兰州段的桥梁建设、游乐项目建设和景点改造开发统一起来,融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和现代化风格于一体,集旅游、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鲜明的兰州地方特色。
至目前,在黄河风情线上已相继建成西游记、水车园、绿色希望、黄河母亲、近水广场、彩色喷泉、中华《龙源》雕塑园、文溯阁与皋兰文庙、丁香园等景点,这些景点像一串明珠点缀在百里长岸。
初步完成了城区段24公里的绿化美化改造,总投资达14亿元。
今天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一条绿色飘带与黄河交相辉映,整个风情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廓、树伴流水”的美丽风貌,被中外游客和兰州市民誉为兰州市的“外滩”。
白塔山在甘肃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白塔而得名。
岗阜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
山下有金城、玉迭二关,为古代军事要冲。
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重建,七级八面,上置绿顶,下筑圆基,通高约17米。
山上一、二、三台建筑群,依山势升高,参差错落,绿树丛中亭榭回廊连属,四通八达。
风林香袅排坊、罗汉殿、三宫殿、三星殿、迎旭客阁、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
等临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黄河九曲,气象万千。
东、西北三山之巅各有东风亭、喜雨亭、牡丹亭。
此山原为荒山,解放后,引水上山,植树造林。
1958年辟为公园。
五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温克自治旗大雁境内。
景区内湖光潋滟,浮光跃金;泉水潺潺,曲折回环;风吹草低,芳草萋萋;森林激荡,涛声阵阵,是一处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天然公园。
景区内的五泉山、敖包山和大鹏山,气势恢浑。
神明泉、天谷泉、贲幽泉、风木泉、命门泉群日夜喷涌,冬暖夏凉,可饮可浴。
经有关部门化验表明,此处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宝贵自然资源。
进入冬季,五泉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温暖的泉水在树丛中雾气升腾,形成美丽的树挂。
泉水在沼泽地里结冰成塔,形状各异,别有情趣。
夏季的旅游旺季,旅游点主要以餐饮、娱乐、观赏为主业,辅以职工休养。
景区内还有游船码头、动物园、渔场、牧场、敖包、别墅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蒙古包、欧式风格的修养所等。
交通方便,通讯便捷,有公路直达五泉山下,是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