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美丽的望天湖》600字
“嗡嗡”,勤劳的小蜜蜂在采蜜。
周末闲着无聊,所以,我们一家来到了揭阳白塔的望天湖。
刚进大门,我就已经闻到了花香,我急忙向香味发出的地方跑去。
哇,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七色花海,一朵朵花被一株株草簇拥着,像穿着绿色的裙子,风一吹过,花便摇一摇,像是在跳舞;一只只蜜蜂,一会儿落在那朵红花上,一会儿落在那朵黄花上。
花衬托蜜蜂,蜜蜂衬托花,整个画面显得更美。
走过七色花海,再爬过一段小山坡,我们就看见了一座小木屋,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野猪林”。
我感觉很奇怪:野猪林不是水浒传里的情节吗
而且也不是这儿呀。
这时,我看见楼梯上有一块牌子,一看才知道,因为有人在这里捕获了几只野猪,所以,这里叫野猪林。
“哒哒”,我跑上楼梯,仔细搜寻着野猪的踪迹。
终于,我在一个楼梯转角处看见了一只野猪。
那只野猪的鼻子要比家猪的鼻子长,喜欢用鼻子拱这应该是野猪的习惯吧。
听导游说,野猪的生长速度比家猪慢,我们现在看到的猪,餐桌上摆的,都是几千年前人类把野猪驯化成的家猪。
再往前走,还有一群梅花鹿,有一只小鹿离我们很近,它一边看着我们,一边吃蔗。
后面还有很多奇妙的动物,有一种动物叫羊驼,就是大家说的草泥马。
今天,我见到了许多可爱、神奇的动物,真让我大开眼界。
揭阳望天湖生态园作文450字
望天湖的风景美,萦绕人间,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关注生活,你会感叹——人间何处无风景。
人间何处无风景。
读,厚重的文化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是一道风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伤感惆怅是一道风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自信是一道风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肠如水是一道风景。
厚重深邃的文化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
瞧,人类智慧的结晶。
雄伟壮观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一道风景;神奇诡异文明奇迹的金字塔是一道风景;无限广阔的宽带世界是一道风景;飞向外星的宏伟蓝图是一道风景。
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人间何处无风景。
听,生活的回音。
一位青年掏出百元大钞递给一个不足1米的乞丐。
半晌,乞丐一瘸一拐地走向30米远的捐款箱边,把百元大钞塞进箱中,还从自己的衣兜中掏出几枚硬币放进箱中。
那硬币发出的声响,正是那乞丐善良真诚的心声,生活的回音,内在的心声,是人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睁开双眸,以发现美好的眼光和热烈的情怀去回观世界,你会发出感叹——人间处处是风景。
家乡的望天湖作文350字
我的校园是充满快乐的,这里让许多小学生快乐长大,洒下快乐的小苗;我的校园是充满智慧的,这里令许多小学生感受智慧的源泉,洒下智慧的根基;我的校园是充满温暖的,这里使许多小学生在温暖的怀抱下成长,洒下温暖的种子.在我学校的东北角是一座花园.花坛里的花五颜六色、色彩缤纷,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真是争芬斗艳啊!用鼻子一闻,就闻到了花儿那沁人心扉的芬芳清香,令人神清气爽.旁边一群“花仙子”扇动着晶莹剔透的衣裙着.左边有一个长亭,亭子里全是鹅卵石,走在上面,忽然精神百倍.拾起一片落叶,你会看见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捡起一块鹅卵石,轻轻敲击,听见了它那惊天动地的吼叫声,令人震耳欲聋.在我学校的北方有一座桥,它叫玉成桥.玉成桥上有许许多多精致的雕工,有:展翅飞翔的老鹰,有五彩缤纷的孔雀等.在桥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古诗.读着诗,看着画,就好像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桥下有一座清澈的小池,池上有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有未开苞的荷花,就像一位还未长大的少女,我在它身上,似乎看见了它往后精彩的人生.在学校的最北方就是后操场了.我们学校的操场是用塑胶做的,五颜六色.远远望去,就像一道彩虹,绚丽夺目.操场前边,是宽大的主席台,在这个主席台上,充满着我第一次朗诵的回忆.主席台左边,是升旗台,红旗迎风飘扬,在这个红旗上充满的是多少英雄革命为中国流出的宝血?让多少中国人民感受到骄傲与自豪?我仿佛看见,操场上,同学们一队队整齐的排好,带着红领巾和校徽向国旗敬礼,望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的情景.在操场的左、右边是一排排大树,它们个个挺得笔直笔直的,像保护校园的哨兵不怕风不怕雨,日日夜夜、傲然挺立在周围,随时做好着准备.
望天湖作文100字
一进门便看见水花四溢的喷水池,走下去,一片美丽的花海映入我的眼帘。
置身于花海中,这可是每个女孩的公主梦啊
我忙走过去。
哇
只见一朵朵不同颜色的花摆放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有趣的图案。
每一朵都盛开着,露出笑脸来迎接我。
轻轻地抚摸一下花瓣,嫩嫩的,柔柔的,舒服极了。
阳光照射到地面上,反射到我脸上,我洋溢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时,一只可爱的小蜜蜂吸引了我,只见它不时到这朵花吸蜜,不时到那朵花洒粉,一刻也没停止,真是只勤劳的蜜蜂啊
我暗暗赞叹道。
无锡渤公岛导游词……
渤公岛又称渤公岛公园,位于环湖路大南侧与鼋头渚公园处,是结合退渔还程在原犊山大坝东侧围筑而成,西与管社山相望,南端与充山对峙,占地面积约37公顷,南北长约1700米,犊山路贯通南北,北由渤公桥与梁湖路相接,南由犊山桥连接鼋头渚。
渤公岛生态公园,集水利工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融于一体,是蠡湖36公里环湖观光带继蠡湖公园后又一免费开放的主题公园,为纪念治水先贤张渤而取名。
渤工岛绿化工程是无锡市最大的人工岛屿,绿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整个工程集水利工程和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于一体。
一条延绵上千米的宽阔大道,加盖上长长的棚架,贯穿于临湖的渤公岛间。
这条由13种藤本植物“搭”建,被专家称为——国内最长的藤本植物长廊。
渤公岛藤本植物观赏长廊已显雏形,最终这里将形成一个全长1.2公里的绿色长廊。
在渤公岛生态公园内,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香菱湾、荷花港、芦苇荡、三友小筑等处风光旖旎,“芙蓉亭”、“曲荷堂”、“清莲桥”、“掬月轩”则是古朴雅致。
园中亭、台、楼、堂、轩、榭等取名,均取材于东汉张渤治水的民间传说,其中望天亭、观水亭、流云亭等生动演绎了当年张渤观天象、察水情的治水情景。
以张渤女儿取名的“晓风楼”、“浞雨楼”、“润雪楼”,则透现着古老文化的气息,与承露台上的张渤化身猪婆龙雕塑像、景墙等一起,组成一个个人文景观,共同凸现以张渤治水为主题的丰厚的人文生态底蕴。
在公园北端,还建有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蠡湖史馆,以传承蠡湖文化,展现蠡湖的历史沿革、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进程,将成为科普知识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渤公岛原始原来是一条长1700米的堤坝(犊山大坝),扼蠡湖西部汇入太湖的出口,南端过犊山桥就是深入两湖之间的无锡最著名的风景区——鼋头渚公园,在渤公岛各处都可清晰地望见鹿顶山;北端过渤公桥接梁湖路,过大渲桥可达无锡另一处著名景区——梅园。
堤上建有包括四座节制闸的梅梁湖泵站,是太湖、蠡湖和梁溪河的多向调水工程。
堤内自1950年代后陆续开辟了3000多亩鱼塘。
2004年,无锡市结合退渔还湖工程,在原犊山大坝东侧开始围筑总面积37公顷的这座生态公园,到2006年5月1日建成开放。
望天湖作文400字草稿
美丽的望天湖 “嗡嗡”,勤劳的小蜜蜂在采蜜。
周末闲着无聊,所以,我们一家来到了揭阳白塔的望天湖。
刚进大门,我就已经闻到了花香,我急忙向香味发出的地方跑去。
哇,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七色花海,一朵朵花被一株株草簇拥着,像穿着绿色的裙子,风一吹过,花便摇一摇,像是在跳舞;一只只蜜蜂,一会儿落在那朵红花上,一会儿落在那朵黄花上。
花衬托蜜蜂,蜜蜂衬托花,整个画面显得更美。
走过七色花海,再爬过一段小山坡,我们就看见了一座小木屋,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野猪林”。
我感觉很奇怪:野猪林不是水浒传里的情节吗
而且也不是这儿呀。
这时,我看见楼梯上有一块牌子,一看才知道,因为有人在这里捕获了几只野猪,所以,这里叫野猪林。
“哒哒”,我跑上楼梯,仔细搜寻着野猪的踪迹。
终于,我在一个楼梯转角处看见了一只野猪。
那只野猪的鼻子要比家猪的鼻子长,喜欢用鼻子拱土,这应该是野猪的习惯吧。
听导游说,野猪的生长速度比家猪慢,我们现在看到的猪,餐桌上摆的,都是几千年前人类把野猪驯化成的家猪。
再往前走,还有一群梅花鹿,有一只小鹿离我们很近,它一边看着我们,一边吃蔗。
后面还有很多奇妙的动物,有一种动物叫羊驼,就是大家说的草泥马。
今天,我见到了许多可爱、神奇的动物,真让我大开眼界。
清东陵导游词六百字作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4A级景区清东陵。
我是东陵导游XX。
也许有人认为,来清东陵参观,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参观完毕,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因为清东陵在历史上占地幅员辽阔,曾经达到过2500平方公里。
这个大的陵区分为两个部分,以燕山余脉昌瑞山为界,昌瑞山以北为后龙地带,北接承德,西接密云,过去有重兵把守,防火防洪,封山育林。
没有任何古建筑,昌瑞山以南至金星山为陵墓地,占地80平方公里,在这80平方公里内。
共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
埋葬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
共计161人。
前方车行左侧有一天然形成的陵口叫做兴隆口,因为经常有鲤鱼跳出来!老百姓把那个地方叫做是龙门口。
当年的棺木就是从那个位置抬进来的!正前方的建筑叫做“石牌坊”。
高度12.48米,宽度31.35米。
是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
风风雨雨300多年。
共经历了两次地震。
一次是在康熙18年。
震中在北京密云,震级6级以上。
第二次地震就是在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
虽然经历两次地震却没有丝毫破损,成为清东陵标志性的建筑。
绕过石牌坊在车子的右方可以看到一座陵寝。
这座陵寝只剩下明楼和宝鼎了!而埋藏的却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祖母、顺治的母亲。
那么,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为什么被埋葬到风水墙之外了呢?暂且打下伏笔,适当时间解答。
正前方出现的门户叫做“大红门”,是清东陵的总门户,进入大红门就进入清东陵陵区了!大红门的两侧都有风水墙,风水墙全长40多华里,西至民长城,东至上关湖水库。
右方出现一个院落,这个“具服殿”,顾名思义,就是换衣服的地方,皇帝在这里换上白色的孝服并且做短暂的休息!在具服殿的后面有一个净房,也就是所谓的茅厕。
2500平方公里陵区内只有这一处有茅厕。
那么大家肯定十分惊讶了!皇帝也是人啊!在陵区内要方便的时候怎么办呢?皇帝在陵区内上厕所的时候用的是“官房”也就是可以移动的厕所,太监们顶到头上,皇帝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当然,现在的厕所有的是。
前侧高大的建筑物,高度33.33米。
名字叫做“圣德神功碑楼”,里面是一块石碑,石碑上是满汉合璧洋洋洒洒5000多个汉字镌刻了顺治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碑楼的四周有四根华表,华表的顶端有四个小动物。
这个小动物叫做“蹲龙”,也叫做“望天吼”。
南面的脸朝南,北面的脸朝北。
意思是“盼君出、望君归”意思是皇帝贪图皇宫生活,要时常出去体察民情, 同时也希望皇帝不要过分留恋南方美景。
早点回来料理朝政。
因此,清朝的皇帝从历史角度讲没有昏君。
清朝入关后共经历10位皇帝。
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共有5位皇帝有功德碑楼,因为在道光年间割地赔款所以以后的皇帝就没有资格建功德碑楼了!前方低矮的山丘叫做“影壁山”是清东陵的案山,就像是皇帝办公桌一样,虽然不大,却是天然形成,是清东陵风水学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清东陵游览可以涉及到很多领域,建筑学,哲学,美学,风水学,天文地理。
佛教道教儒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前方出现的就是一系列的石像生。
石像生在汉代叫做“翁仲”秦朝大将,当年抗击匈奴,用来看门户的,明清两代增加石兽。
这18对石像生由北向南分别是:文官,武将,马,麒麟,大象,骆驼,狻猊(suan ni)狮子,和望柱.狮子是百兽之王,给皇帝看守门户,外面的游魂野鬼是不能够进入的,也就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员,狻猊区别于狮子的是毛发,狻猊的是直发并且在头上有独角,也叫独角兽,官方成为獬豸(xie zhi)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他面前就可以说明白了!没理的人当时就被吃掉了,所以清朝有一级官员的官服上就是绣的獬豸,相当于想在的检察院院长。
然后就是骆驼,被喻为沙漠之舟,性格比较温顺,代表皇帝拥有忠臣良将。
大象代表和平,取“和平有象,天下太平”之意。
麒麟,有麒麟送子之说,保佑皇家子孙兴旺之意,然后就是马了,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马至今都是满族图腾,所以马肉,狗肉满族人都是不吃的文臣武将的品级大小按照胸前补服判断。
龙是亲王等级。
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燕、五品鸿、六品白鹇、七品鸳鸯,八品鹌鹑,九品麻雀然后就是龙凤门了!像是西游记的南天门,这里曾经是西游记的外景地,据说皇帝的棺木穿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到极乐世界了!
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作文
位于柳江北岸市中心的柳候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
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主要景点有:罗池、柳候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迹和山水来归盆景园、动物园、儿童乐园。
罗池 游人进入柳候公园,沿着林荫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
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
罗池原来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在罗池旁而名声大噪。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游柳州时,还专程访问过罗池呢
柳候祠 绕过罗池花径,便到了柳候祠。
该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朝,大门上的门联是郭沫若的手笔,门联是清代杨翰书写的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
头进荟集了明清以来的石刻三十余块,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中厅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宋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石刻中以“荔子碑”最为著名。
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
此诗赞颂柳候,字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
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
此外厅里还陈列着一块“龙城石刻”,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
此碑出土于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时一直被挖出来的还有一把短剑,所以人们又叫它“剑铭碑”。
现存的“龙城石刻”,是1933年柳州周耀文根据民间流传的拓本勾勒上石的。
祠的第三进是正殿,中央端坐着柳宗元的塑像,他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正手执狼毫,在凝神出鬼没攻读。
柳宗元衣冠墓 在祠后东侧,这里松柏拥翠,肃穆雅静。
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柑香亭 柳候祠左面隔着罗池,有一座六角长亭,这就是“柑香亭”。
当年柳宗元曾在这里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后人因此修建此亭。
它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桂花丛中,颇具特色。
交通:可在市内乘2路、6路公交车前往。
门票:现在已经免费了。
柳侯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占地15.52公顷。
始建于1906年。
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
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
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
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
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柳侯祠”原叫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
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
因而纪念柳宗元的祠堂称为“柳侯祠”。
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
柳侯祠古朴轩昂,塑有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陈列有文物、图表、书画,详尽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祠内还有柳宗元书写的“龙城石刻”和苏轼书写的“荔子碑”等啤刻40余方,脍炙人口。
柳侯公园内还有人工湖、盆景园、假山凉亭、曲桥回廊、儿童乐园等可供人们休闲游玩。
05年上半年,柳侯公园清除人工湖淤泥,对园中的景观进行了改造。
取柳州市名石之一的柳江县百朋镇的太湖石,改变了人工湖滨驳岸的人工痕迹,形成曲折有致的湖岸线; 将园中的道路统一为自然质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砖路,呼应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风古韵;原柳侯公园内的动物园,已于05年“六一”前搬迁至帽合公园,那里有着宽敞、较为舒适的居住条件,适合动物们生活,将动物园搬迁出公园,搬至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改善了动物的生活环境,游人的游园质量。
能不能给分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