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介绍古城邯郸的导游词

介绍古城邯郸的导游词

时间:2018-09-19 07:39

关于河北名胜古迹的导游词,4个以上,谢谢了

赵邯郸故城 在邯郸市。

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

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

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

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

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

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丛台 在邯郸市内。

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为阅兵与歌舞而建。

原名武灵台,登台纵览古城,楼阁园林,湖光山色,尽收眼帘。

台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榭,以战国时燕将乐毅号望诸君命名。

台北有七贤祠,内有燕赵名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的塑像。

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

  学步桥 在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

据文献记载,原为木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桥。

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

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谓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燕国寿陵的少年前往学步,不但没有学会赵国的步法,反而连自已固有的步法也忘记了,弄得不会走路,只好爬了回去。

  左权墓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

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南艾铺十字岭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安葬在涉县石门村。

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郸。

  响堂寺石窟*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

分南北两窟。

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迩。

和村东石窟始建于北齐。

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邺都(今临漳县),一是晋阳(今太原市)。

响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

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此营造宫苑,凿窟建寺。

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

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河北赵县赵州桥,我是你们的导游**。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洨河之上,距石家庄市东南区域仅有45余公里。

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此桥全长64.40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拱矢高7.23米。

这座桥建得精巧新奇,造型优美,通体为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组成单孔孤形大桥横跨在洨水两岸。

桥大拱两端之肩上又各设两个小拱,这些敞开的小拱减轻桥身重量的同时,又起到了减少流水冲力、加速畅洪的作用,设计可谓非常科学合理。

当时,使用这种敞肩拱还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次,属于开先河之举。

  因赵州桥属于“鬼斧神工”之作,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此桥是神仙鲁班祖师修建的。

其实,赵州桥是我国隋代杰出的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集体建造的,有史记载。

保持1400年屹立风姿,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游客朋友们,赵州桥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不用感谢本大人了,呵呵

导游证考试考的导游词是哪几个地方

驰名中外的杨、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禹襄故居,更能让您直接体验到这座古城的丰富内涵。

你现在看到的那一带高耸的城墙,就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传奇色彩的永年广府古城了。

(广府古城)广府城也称永年城,位于永年县政府所在地临洺关偏南25公里处,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12米、宽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

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

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

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

城外的护城河,两岸遍植垂杨柳,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

外可御敌,内可防洪,进可攻,退可守。

广府城也因此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战火烽烟连续不断,可谓历尽沧桑,饱经战乱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府城因为易守难攻,成了华北平原最后一座被解放的城镇。

现仅东门和西门存有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

在全国来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见的。

况且广府古城是一座水城,周围是万亩洼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加上这里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名城,这些特点更是其他古城无法比拟的。

下面我们先从北门登城,沿城墙游览到东门,参观瓮城,再从东门下来,参观武禹襄故居,再乘车到东门外参观弘济桥,南门外参观杨露禅故居。

(北门)内可以祛邪消灾,百病不生。

不过这个习俗倒真的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我刚才已经说了,它曾经是曲梁侯国的国都。

秦汉时又先后为601年),因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广年为永年,所以此城又称永年城。

桥不但是冀鲁两省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座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之桥。

(东门)好了,我们已经到了古城的东门了,大家看到的这种由两道城门形成的环形城外城结构就叫瓮城。

这座古城在东、西、南、北四座门外都建有瓮城,也就是外城。

因为瓮城的城门上也有城门楼,所以这座城就有了四门八楼之称了。

有时故意打开瓮城的城门,将敌人放进去,然后把瓮城的门闸一合,就形成“瓮中捉鳖”的形势。

在消减水灾方面呢,因为永年城地势低,四面都是水,雨水多了,河水就进入城区。

来水时,就用土袋把内外城门一堵,水就进不来了。

所以几次发大水,永年城都幸免于难,于是就有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筑城的时候,四个城门下面,各藏有一只卧着的神牛,它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广府城不被水淹。

有一次,有个很有神通的老鼋精领着虾兵蟹将,带着东海的大水,铺天盖地地来淹广府城。

这时,神牛惊醒了,它们用自己的身躯共同抬起了府城。

老鼋精把水涨一寸,神牛就把城墙抬高二寸,水再涨一尺,城竟升高一丈。

最后,老鼋精用尽法力,也没有办法,只好鼓着肚子气冲冲回东海去了。

可是后来神牛不知被谁盗去了三只,只剩下一只拐牛还留在北城墙底下,所以现在北城地势仍比其它三面要高一些。

人们为了纪念救城的神牛,就把广府城也称为卧牛城了,并为卧牛雕了石像,供在了东城门外。

旧城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

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

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

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

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

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

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

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

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

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

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

从此太原又称并州。

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

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

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

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

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

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

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

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

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

关于导游词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较大的市。

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东界山东聊城,南临河南安阳,西连山西长治,北接邢台。

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冬西最大横距180公里。

总面积120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3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公里。

总人口844万,其中城市人口134万。

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朝鲜、布依、苗、壮等少数民族。

  早在7500多年前,邯郸的先民就在武安、磁山一带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部落。

邯郸城兴起于殷商后期,是商王朝的离宫别馆和京畿内地,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

西周时,邯郸属赵、魏地。

春秋时,是卫、晋的主要城邑。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经8代国君,历158年。

邯郸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国都,是黄河以北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秦为邯郸郡郡治。

西汉时,为所封赵国的都城,经济繁荣,与洛阳、临淄、宛(今南阳)、成都并称五都。

东汉时属冀州魏郡。

  元代为中书省治下。

明清时为直隶省广平府辖区。

辛亥革命时属冀南道,后归河北省管辖。

其境内的邺城,曾是曹魏至北齐时期的六朝故都,大名也是隋唐以后的北方重镇。

194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邯郸地属冀南区和太行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邯郸市。

1946年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首府。

1949年建邯郸专区,辖邯郸市和14个县。

1958年邢台专区并入,1961年又分开。

1970年邯郸专区改为邯郸地区。

1983年邯郸市划为省辖市,邯郸县并入邯郸市,1985年武安县划归邯郸市。

1992年国务院批准邯郸市为全国较大的市。

1993年邯郸地、市合并。

邯郸市现辖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峰矿区、武安市、邯郸县、永年县等4区1市14县。

  邯郸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是赵国都城,汉代仍为中国五大古都之一。

邯郸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历史和人文景观丰富,拥有名胜古迹千余处,被定为国家级的名胜古迹有七十七处。

最具特色的有代表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磁山文化遗址,国内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战国 时期的赵王城遗址,可与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媲美,开凿于北齐时期的响堂山石窟,至今仍作为古城邯郸之象征的武灵丛台公园,与悬空寺相类似的娲皇宫,驰名中外的黄梁梦吕仙祠。

三国时代曹操为检阅军事训练,娱乐而建的邺城三台遗址,驰名中外的宋代民间磁窑--磁州窑等,都是值得您观赏游览的好景点。

邯郸人民热情的欢迎您的到来......

河北省和四川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著名景观,交通,各色小吃等旅游知识

今天,我的心情无比地激动,因为我学校要去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景色半城湖”之美称的邯郸永年县广府古城采风。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迈步在广府古城,首先闯入眼中的是那一湾芦苇丛生的绕城碧水,当穿行于城内狭窄的长长小道,走上斜斜的上马坡,仿佛还可以听到古时战马的铁蹄声和嘶叫声。

看到古城之内很多的历史遗存,如文庙大殿遗址、武氏故居、状元楼等。

还参观了太极一代宗师的故居,据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潜心习武18年,创造了一百单八式杨式太极拳。

清光绪皇帝的老师还曾为他撰写一副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

现在的广府城内研习太极还蔚然成风。

  走到广府古城东关,看到与赵州桥相同规模和形制的“姊妹桥”——弘济桥,桥面虽很陈旧,但细心俯看,上面有大量的角石类、三叶虫类的化石,使这座古桥陡增了文化的色彩。

抬头仰望,桥大券正上方“弘济桥”三个大字映入眼帘。

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及飞龙飞凤,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栏板上的狮、猴等兽,形态逼真。

低头看到大洞顶上的一龙头正威然凝视着前方。

再往下看,桥下流水潺潺,悦耳动听……  我边走,边看,边听,边记,慢慢地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让我深刻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多么地不易

太原市导游词

太原市旅游...最好 ..一卡通”售价每卡50元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

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

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

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

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

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

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

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

以唐代最多,达15窟。

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

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

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

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

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