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非洲动物的导游词一百字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南部,赤道横穿大陆。
西北部有部分地区以及岛屿伸入西半球。
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
非洲现有53个独立国。
非洲是古老的。
说它古老,是由于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非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在200万年以前,南部非洲和东非的“南猿”即开始使用石器工具。
不少地区纪元前就建立了治理完好的奴隶制国家。
彩色的非洲导游词200字
概况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洲名释义: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热带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 面积: 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人口: 2000年人口达7.94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2.9%,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非洲的自然增长率居世界第一.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 000人.撒哈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带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种族: 大部分居民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非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最复杂的洲.非洲有700多个民族和部族.
非洲作文导游词200字
彩色的非洲植物、动物、日常生活、自然风光、艺术品、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等介绍了非洲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有没有介绍花果山的导游词
花果山位于连云港市南云台山中麓。
花果山景区是国家级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1]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 、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旅游胜地”、“美丽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3] 花果山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计有植物种类1700余种,其中药物资源就有1190种,金镶玉竹、古银杏等都是省内罕见、国内少有的树种和水帘洞,栖身之、唐僧崖、古树名木,是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吸引了国内许多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
[4] 唐宋时称苍梧山,亦称青峰顶,为云台山脉的主峰,是江苏省诸山的最高峰。
李白:“明日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与苏轼:“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写的都是云台山。
被誉为:“海内四大名灵”之一。
介绍三峡的导游词
介绍三峡的导游词【篇一:长江三峡的导游词整理】重庆长江三峡两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讲解的景点是长江三峡,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罗,大家可以叫我小罗,非常荣幸今天可以陪伴各位游览壮丽的长江三峡
1、长江情况介绍首先,我为大家先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基本概况。
说到长江三峡,我们就不得不提长江。
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全长6300km,它不仅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长江流经了我国的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
长江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将近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习惯上,人们依据长江干流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划分为三段。
其中上游是源头到湖北省宜昌市,中游是从湖北省宜昌市到江西湖口,江西湖口到长江入海口就是下游。
2、长江三峡介绍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km。
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每一个峡谷都有自己的特色,瞿塘峡以“雄”著称,巫峡以“秀”为特色,曾经的西陵峡则以3唐尧时有一御医巫咸深得尧心,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故以巫为地名。
此峡因在重峦叠嶂的巫山怀抱之中,故称巫峡。
巫峡谷深峡长,日照时短,峡中
介绍钱塘江的导游词25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去钱塘江看大潮。
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历史,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每逢八月十八,来观潮的人,成群结队。
这时,两岸边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们那焦急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不一会儿,忽见人群骚动,只见远处出现了一条白线,由远而近;霎那间,壁立的潮,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震耳欲聋。
大家可能想问为什么会那么壮观,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这和当地的地质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东面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
涨潮时,海潮从湾口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的挤压,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勇澎湃的壮观景象。
华清池导游词
陕西西安华清池导游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04-10-18 各位游客: 您可知“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吗
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县)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
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并以其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汉、隋、唐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华清池,现浴池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时沐浴。
温泉水每小时流量110余吨,水温达43度。
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
下面就请大家前去游览一番吧
【杨贵妃雕塑与生平—华清宫】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
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
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
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
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1991年9月,华清池向西安临控首届石榴节献礼的项目,可以说她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在突出华清宫文化内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为大家观赏留影的热点。
说起杨贵妃,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
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后随父入川。
父亲死后,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学会了优雅的言语举止,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
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
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
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
册封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为杨贵妃建筑了海棠宫。
杨贵妃36岁生日时,唐玄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进行祝寿,仅乐工就有120名,满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岁万福。
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
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现在游览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华清宫。
这里是它的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
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
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
”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么游客们会问:唐华清宫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
”它的范围南至骊山西乡岭第一峰,北到老县城的北十字,东至石瓮谷,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
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山下展开,布设了各类不同的楼阁亭谢,栽植青松翠柏,娇烧万分,似人间天堂。
可惜的是唐华清宫随安史之乱渐遭破坏,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遗址了。
【九龙宫—飞霜殿】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
走进后大家便看到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
许多游客一定想问:此处湖、宫为何都以九龙为名
其实原因十分简单。
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
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一亭谢相映成趣。
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树。
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既然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那么他们一定在这里建有演绎人间最浪漫的爱情的宫殿。
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飞霜殿。
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
这里红柱挺立,回廊环绕,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东西两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错落有致,加上门前石龙盘阶,石狮和石牛相衬,再配以龙风大缸及花木点缀,更显皇家气派。
【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尚食场—太子汤】 华清官分为西区和南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南区,即文物区。
大家请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仿唐建筑便是1990年建成开放的御汤遗址博物馆。
里面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一座无与伦比的浴池。
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给杨贵妃的一件珍贵礼物。
浴池被设计成一朵正在慢慢盛开的海棠,那6片绽放的花瓣轻轻地拥美人于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温泉水,这是何等高雅、何等艺术的爱情点子,且来自六十几岁的唐玄宗
无论称海棠池也好,或叫贵妃池也好,我们都可以想象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由此可见,唐玄宗用心之诚、爱情之真,在当时来讲可不容易啊
我们再来看浴池的用料。
浴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
这种青石磨时称墨石,其最大优点是美观,还有防滑作用。
浴池分上下两层,是台式结构。
上层可扶可坐,共由18组券石组成。
整个浴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生理特点。
浴池的整个结构可谓用。
心良苦,设计精到。
你们看池中间有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
底座上边接有莲花喷头,下边接通陶水管,与泉水总源相通。
水从莲花喷头喷出,飞珠走玉,水雾漫起。
可以想象当唐玄宗和杨贵妃共洗鸳鸯浴时,不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哪番动人情景吗
但真正证明这是唐玄宗赠送的爱情礼物的是池中间的一块条石。
这条石是贵妃沐浴时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着一个“杨”字。
各位游客,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另一个充满神秘的古浴池。
从形状上看,想必大家已经猜出它叫什么了。
如果说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话,那么眼前这座池被称作“莲花”便也合情合理了。
仔细观察,这汤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莲花
此池古来又被称作御汤和九龙殿,无论前者或后者都与这个汤池供皇帝沐浴有关:御就是皇帝,九龙也是指皇帝。
如果说莲花池和海棠池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后者比前者大两倍以上。
莲花池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
除此之外大家发现没有,莲花池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座,比贵妃池多一个。
还有一个不同的是池岸周围有双排石础,这些双孔、双座、双排应该是有并蒂莲的寓意,正应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后几个皇帝沐浴的汤池,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
星辰汤离水源最近,水质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没有管道,水直接涌进汤池。
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皇帝近臣及为嫔妃服务的尚食局官员沐浴用的池子,面积约30平方米,南北有对称的两个台阶。
这个池子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还曾维修过,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时间最久的一个池子。
在南北两排殿宇的空旷处,夹有一个石栏围成的浴池遗址,是用青石铺砌的长方形喷池,规格虽小,但结构精雅,是专供太子沐浴的场所。
【晾发台】 各位游客,参观完5座珍贵的古汤池后,请大家跟我走出御汤遗址博物馆。
先得介绍一下,我们所处的是华清池的东区一南北部,叫作环园,为解放前的华清池,包括御汤遗址博物馆。
我们站在小楼上可以瞧见九龙湖,无论是龙吟榭,还是八龙吐水,都尽揽眼底。
在穿过门洞还未到五门厅之前,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庭院式建筑,依山势而建,林木茂盛,亭台楼阁高低错落,给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觉。
此时,你们大概注意到了西边有座主建筑,被满塘荷花簇拥着,像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
于是有人给花中之楼取了个雅名,叫作荷花阁。
一座荷花阁自然显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对称美,于是设计者又在它的西边建起一座方形的飞霞阁。
顾名思义,只要你来得正当时,譬如说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际,便能看到阁周围一派飞霞流彩的景色。
其实它还有个真名称晾发台,因为建阁的实际目的是给一代美人贵妃娘娘沐浴后晾发。
大家或许要问,为什么杨贵妃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晾发呢
其实不远,因为在御汤遗址博物馆建成之前,晾发台的下边就是原先设置的贵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样。
【骊山温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温泉】 各位游客,你们进景区后,一定急着想提一个问题:这骊山温泉既然如此出名,那么其果水从何而来呢
大家跟我来。
这里已是华清池著名五汤之一星辰汤的南面。
我们先看到的是一块碑石,上面写着“骊山温泉”4个字,其旁用木栏挡着一个洞,这里就是骊山温泉的源头了。
也就是说无论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沐浴,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享用的温泉就来源于此。
大家走近看,这洞像个潜井,里面洞洞冒着水花,井面腾着热气。
如果在9.10月间,温泉水便会从潜井里溢流出来。
找到了源头,大家也想知道骊山温泉的成因吧
地质学家是这样向人们解释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层中储存起来,由地热增温效应,形成热水,再向上运动,由断裂通道涌出地面,于是形成了温泉。
中国有许多温泉,尤其近年随旅游业的发展,温泉景区开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人欢迎。
如浙江宁海、武义,吉林的长白山,云南的腾冲等等,但华清温泉至今被称为天下第一温泉。
其水质优良,颇具医疗功效。
华清温泉水温为42.5度至43度,总流量每小时113.65立方米,极适宜沐浴,一旦完浴后可谓“冬走十里不凉,夏走十里不热”。
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到陈列室内去看《第一温泉》的诗碑。
上面写道:“洗心千古快重游,月白水香谁与传。
洗尽人间无垢体,不得清冷混常流。
”诗人无非是在向大家证明一个论断,那就是华清温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当之无愧,完全可以列为全国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间厅】 好了,游客们,现在我们步上了荷花池南边的高台。
大家已经看到了一字排开的8问清代建筑的厅房。
再分一下,东边有3间,叫桐荫轩,也叫三门厅。
而西边那5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
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想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就住在五门厅。
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12日凌晨6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游客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
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
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
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
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看完了五门厅,华清池景区的游览就将结束了。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半小时后集中,我们去下个景点。
谢谢
我介绍花果山,我的导游词怎么写 5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个风景怡人的花果山和大家相识,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是你们今天花果山游览的导游,希望大家能在花果山玩得开心,过一个愉快的日子。
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游览, 大家不比拘束,大家可以在游玩过程问我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
………… 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云台山,也许你们会问为什么要介绍云台山而不是花果山呢
因为花果山只是云台山其中的一座山罢了,打了比方就如同介绍一位科学家 或文学家,总要先介绍其家庭一样,我先介绍云台山,可以让大家对花果山有一 个更深刻的了解。
云台山,也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是江苏的两大山脉之一,也 是最高山,所以我们现在等于是在江苏省海拔最高的山脉上,大家应该有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过这只能在江苏省使用
首先我会向大家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海战便发生在花果 山,大家一定很奇怪:海战是在海上进行的,花果山怎么能进行海战呢
因为在 17世纪以前,花果山,当然还有云台山,都是在海中的,所以当时连云港是个岛 上的城市,花果山也是海中仙山,所以才能孕育出那么多钟秀的风景,如果大家 有机会去连云港码头的话,就会看到海中的一个岛――东西连岛,它就是云台 山的一部分,连云港的名字也因为介于东西连岛和云台山之间才得到的。
下面我开始向大家介绍一下花果山。
花果山旧称青峰顶,苍梧山,是云台山诸峰之一。
它的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唐宋明清各代先后在这 里筑塔建庙,大家从这里能看到的那座塔,便是雄伟的阿育王塔,这座塔里还保 存着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花果山曲洞幽深,花果飘香,有东海胜境之誉,山上有 著名的郁林观石林,其中有很多唐宋的石刻,此外在花果山中部,有一片36座单 位建筑的三元宫,已有1300年历史,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
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可能看过《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它便是吴承恩创作的原型,许多名胜都和《西游记》中的故事紧密连接,如孙悟空降生的女娲造石,栖息 之地水帘洞,天工巧成的八戒石,勾倚参差的七十二洞以及照海亭,一线天,小 蟠龙,九龙桥,南天门,各有特色,神奇迷人,当年吴承恩游云台山时,正是因为看到了这座海上仙山的奇观异石,灵泉湖天所启发,才有了灵感,才创造出一 系列故事,要是吴承恩没有此伤,我想大家也没有机会欣赏这风景了。
下面我们到孙悟空的老家水帘洞去,水帘洞洞水宛如堂奥,清泉纷挂,难分天上人间,洞口涯缝滴水点点坠落,恰似水晶玉珠,串以成帘,而且甘甜可口,大家过一会,可以品尝一下,保证会有一番感觉,大家可以向前看,会看到很多石刻,如水帘洞,灵泉等题刻,大家再往上看,神泉普润,高山流水二块石勒,是明代著名工匠根据曹显手书而刻,气势雄深豪放,西侧还有一道御碑,这上面的印心石屋四个字是道光帝为两江总督陶澍亲笔题写。
不过可惜的是,18世纪时,云台山由海上诸岛变成了陆上群山,真可谓沧海便桑 田,不过这个变故,使得年那个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也看不到了,更可惜的是 ,原来那块的石碣也找不到了。
虽然如此,但慕名而来的中外客人仍然络绎不绝,失去了水色的古老花果山,仍然能以自己独特的奇石怪台来迎接来宾,足可见花果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