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侠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导游词700,字
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馆创建于1980年5月,原址在南郑县城关镇南大街,1990年迁往南湖湖心岛。
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
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位于汉中市西南25公里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内。
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240平方米。
馆背景编辑川陕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奇袭猫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涌现了陈小平,陈浅伦等一批革命英烈。
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红色交通线创建及活动情况;红25军、红29军、红二方面军、359旅、巴山游击队等在汉中的战斗情况;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汉中籍人物、事件、遗物;20年代至汉中解放在汉中境内的各地方革命武装开展斗争的事件情况介绍,重要人物生平事迹。
爱国主义教育广场陈列了川陕革命将领及英雄半身雕像、重大事件浮雕及雕塑群。
另人雄伟、庄严、肃穆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将士纪念碑伫立景区。
该馆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辈为该馆的题词题诗共19条;二,中代陕南地下组织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四,革命英烈生平事迹介绍;五,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
汉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川陕苏区通往中共中央的“红色交通线”,在传递情报、运送伤员和武器弹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时地保护和恢复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遗址、遗迹等重要文物。
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使汉中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靴文化历史文物资源有机结合,形成了陕南独特的旅游品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革命老区人民快速脱贫致富。
红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二十九军在此有过长达数年的活动, 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汉中生活和战斗过。
同时,汉中通往川北的著名“红色交通线”在革命战争年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 汉中市境内留存有革命遗址、遗迹1800处, 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近2万件, 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哪位导游大神给个红寺湖的导游词嘛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红寺湖。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红寺湖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25公里处的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是汉中境内最大的生态旅游区景区面积54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40多万平方米,林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
有鸳鸯、白鹭、锦鸡、鱼、虾等20余种野生动物,松、杉、枫、楠竹、茶树、油茶等近20余种植物。
红寺湖以其山水交融、植被丰茂、珍禽栖息、乡情浓郁的自然风光形成了水域、自然、人文三类景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客。
红寺湖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相传汉王刘邦为了成就帝业,在汉中休养生息时,常率张良、萧何、韩信等将士在红寺林演兵习武,操练军事、图谋关中;东汉未年,张鲁在汉中称王,经常活动于此,聆听“汉山樵歌”,传播“五斗米”教义;唐宋诗词名家,杜甫、岑参、陆游等都曾在此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
潮水庵、永福寺、王坟岭、红寺庙和五龙庵遗址近在湖区,临近景区的祈儿寨是“白莲教”舍生取义的最后一个山寨,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顶礼膜拜。
急求汉中三国景点日语导游词,古汉台,拜将坛,武侯祠,武侯墓,马超墓,张良庙,古栈道
陕西简介吗
这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我的家乡,现在我将把陕西的概况介绍给大家..... 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位于黄河中游, 南部跨汉水上游, 北部跨黄土高原, 中部为关中平原。
南北资源兼备, 多种景观俱全。
公元前28世纪左右,黄帝、炎帝就曾在陕西活动过。
自周开始又有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80年。
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个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赫连夏在定边、长安建都24年。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
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地,所以又称“三秦”。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全省拥有各类文物景点3.5万余处,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7处,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省会西安市,是七大古都之一, 在1000多年间, 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马迁墓、勉县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墙、佛教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法门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风法门寺塔、高陵三阳寺塔、泾阳的崇文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子长县钟山石窟以及蓝田县水陆庵雕塑、西安碑林、耀县碑林、略阳碑林、摩岩题刻的代表陕南的石门栈道题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骏、汉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桥陵石刻、以及众多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唐代艺术馆、咸阳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乾陵博物馆、临潼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耀州窑遗十博物馆、司马迁纪念馆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
再加上陕西的民俗文化艺术:安塞腰鼓、陕北的剪纸、各地的农民画、以及民俗的布艺等,更进一步促进了陕西省旅游业持续稳步的发展。
上庸城导游词
上庸为古代地名。
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据《尚书。
牧誓》记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战于牧野。
庸国位居八国之首。
春秋中期,“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
公元前611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灭,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
成语“庸人自扰”因此而来。
此后,楚人吸收庸国的先进文化,国力大增。
梁启超曾就此评价说:“楚庄即位三年,联秦、巴之师灭庸,春秋一大事也。
” 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
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
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
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以前,人们对庸国不是很了解,以为庸国是楚国的附属国。
实际上,庸国包括麇(jūn)、儵(shū)、鱼、夔等附属小国,其东部含古麇属地,东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县,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是古代夔国的领地,当然也是庸国所属。
历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归人,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
事实上,商汤至周早期的庸国疆土还应包括现今的荆州市及荆门市的南部到今钟祥一带。
楚国国都原本在丹阳(今河南淅川)。
今天所说的楚国都城郢(现荆州市北纪南城),原本应为庸国所属,后被楚国侵占。
庸国的南部包括今天重庆的东北地区,含万州、开县、梁平以北各县。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今重庆梁平)皆其地也。
” 庸国的西部应包含现今的陕西省汉中市大部分属地。
《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
”也就是说,汉中原本是庸国属地。
庸国的北部包含今天的湖北郧西县、陕西旬阳县及商洛东部。
郧西县古称上津县,隶属金州(今安康市)。
《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都说,金州“于周为庸国之地。
”在史书的记载中,陕西商洛一带在夏商时期的归属并不明了。
大概其东部部分地区也属于庸地。
据《魏书》记载:“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为上庸郡。
辖商、丰阳二县。
”上庸郡就是商洛东部丹凤、商南、山阳一带。
名为庸郡,可能与曾经是庸国属地有直接的关系。
庸国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
这样大的一个独立古老国家,被误解成楚国的附属,是非常可笑的。
疆域广大的庸国并非是徒有其表,其国力也非常强大,地位、声望都很高。
庸国在商朝时期,是群蛮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集在庸国的麾下。
这与庸国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实力、威望是分不开的。
庸国在春秋时期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
最后的庸楚之战,楚如果不联合巴、秦,单靠某一个诸侯国想灭掉庸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庸国不仅国力强大,其爵位也很高。
《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
”“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庸即为伯,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庸国大事记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时,周武王联合西土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和方国,进攻商国。
庸国名列于八国之首。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庸国趁楚国闹饥荒之际兴师进攻。
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反攻,灭亡庸国。
武陵俊桃花源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