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名连串在一起,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导游词。
(汉中市的)
这个很简单吧。
我来帮你起个头。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南湖风景区,我是各位本次南湖之旅的导游某某某,很高兴能为各位服务。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将和大家一起,尽看南湖的旖旎风光,尽听欢快的莺歌燕舞,尽享自然的清新拥抱。
南湖风景区属于国家AAA级旅游区,景区水域面积1109亩,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爽;景区地貌复杂,山势优美,七沟八梁、六十八个山岭上绿树成荫、四季常青。
松、柏、竹、杉、桂、茶树等遍布山坡,与碧绿的湖水相呼应,孕育出了“青山碧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接下来的词,随景点变换而变,你自由发挥吧)。
。
。
。
。
。
。
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汉中武侯祠和古汉台,的导游词,要实地讲解的那种,不要和背书一样
天下第一武侯祠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誉的——汉中勉县武侯祠。
汉中勉县武侯祠位于勉县县城以西3公里处,前依108国道,后濒汉水,坐南向北,占地30余亩,由7院60余间殿宇房舍组成。
建筑雄伟,布局严整,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
为什么称其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这是因为在全国众多的武侯祠中,汉中勉县武侯祠修建时间最早。
它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同时,它是由后主刘禅亲自下诏修建,是全国唯一的官祠,其他的武侯祠均为民间集资兴建。
进入景区来到武侯祠的标志性建筑——牌楼前,您首先千万不要小看脚下这条青石板小道,它东连金牛道,西通褒斜道,是当年出秦入蜀的必经要道。
从古至今,来此之人,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这座高10米、八角上翘重檐两滴水的高大牌楼。
牌楼正中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诏谥亮为忠武侯(《谥法》危身奉上、险而不辞难曰“忠”,威强敌德曰“武”)。
三国时封爵之制,皆以本郡邑为封土。
诸葛亮,汉末徐州琅琊阳都武乡人,封侯拜相时,其家乡属曹魏领地,恰巧汉中也有一地名武乡,“借地封侯”的典故就由此而来。
与其说是巧合,还不如说是命运永远垂青于那些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
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 穿过牌楼南行便为“琴楼”,为券洞式城门建筑,钟、鼓楼居其两侧,楼中设一石榻,上置一古琴,相传为诸葛遗物。
此楼为后人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空城计”一段附会其说而建。
琴楼正中上书“高山流水”四个大字。
高山流水典出《列子 汤问》:“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子期亡故,伯牙愤摔谣琴再不复弹。
” 高山流水由此便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为什么要将高山流水题写于此呢
您可能认为它比喻诸葛亮与刘备的知音相遇之意。
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真正的知音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真正造就您、促使您成就大事的,往往不是您的朋友,而是您的敌人。
暮年的康熙在千叟宴上举杯讲到:我这一杯酒不敬别人,敬的是鳌拜、吴三桂、葛尔丹,我希望他们来世再与我为敌
2002年世界杯期间使小小的塞内加尔一战成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强劲对手——上界冠军法国队。
为什么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发出“即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仍要去江东吊孝
一方面是为了吴蜀联盟,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此少了一个强劲对手,幸皇天不负,又来一位司马懿,否则孔明先生岂不要成为东方不败、独孤求败了吗
过琴楼,穿戟门,便来到了拜殿,又名献殿。
殿内遍悬慕倾之匾,为祭拜诸葛亮之地。
在拜殿左侧有一个醒目的石碑,上书“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於遗迹万古清高”,为冯玉祥将军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行营所题。
想必许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敢弄险。
客观的来看,当年诸葛亮小心谨慎有三个原因:1、从人口来看,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
当时,北魏人口504万,东吴265万,而西蜀仅94万人。
2、从人才来看,西蜀建国最晚,当时天下一流人才均为魏吴所有,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3、从局势来看,成立仅两年的西蜀因刘备怒而兴兵,国力受到重创。
东吴伺机报复,北魏欲借机吞蜀,南方蛮夷拥兵叛乱,蜀汉局势恶化。
此时此刻,诸葛亮怎能不小心谨慎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小心谨慎与冒险并不矛盾。
诸葛亮一生都在冒险。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不见,他是在冒险
他在冒“与狼共舞”的险
刘备如非明君,此生孔明先生可真要在隆中与狼共舞了
公元208年,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孙刘联军区区三万之众凭长江天险与曹操百万大军决战于赤壁,他同样是在冒险
从公元227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以西蜀五万精兵为主力,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使魏军“畏蜀如畏虎”,他还是在冒险
不过,诸葛亮的冒险,是三思而后行的冒险,是深思熟虑、综观全局的冒险,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冒险
正如大殿门前的一幅对联所讲: “扶汉心坚惟谨慎乃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绰云霄” 过拜殿便为武侯祠的大殿,正中神龛上为诸葛亮的塑像,羽扇纶巾,鹤氅方裾,潇洒睿智,栩栩如生。
大殿后为崇圣祠。
正门有清代王鼎丰所题对联一副“兵在攻心三分聊竭解悬力,鱼如得水六出诚为尽瘁哀”。
我们先看上联,《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讲道: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赵,谋不过孙糜简,势单力薄,可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从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到公元219年刘备攻占汉中,短短12年间,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诸葛亮靠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虽明知“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于之争锋。
”,仍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之志;虽明知三分天下后,西蜀无论政治、经济、军事与北魏均相差悬殊,仍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虽明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中华民族智慧象征的孔明先生,他为的是什么
图的又是什么呢
——“鱼如得水”
您细细品味这四个字,无水之鱼为死鱼,无鱼之水为死水。
鱼与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不正如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良好的投资环境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掩卷长思,不竞为其“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所折服,他就象中华民族在漫漫文明长夜里的一盏孤灯,如同苏武牧羊时那根没有旗旄的光秃秃的节杖一般,永远萦绕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求一个陕西旅游导游词
陕西简介吗
这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我的家乡,现在我将把陕西的概况介绍给大家..... 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位于黄河中游, 南部跨汉水上游, 北部跨黄土高原, 中部为关中平原。
南北资源兼备, 多种景观俱全。
公元前28世纪左右,黄帝、炎帝就曾在陕西活动过。
自周开始又有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80年。
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个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赫连夏在定边、长安建都24年。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
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地,所以又称“三秦”。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全省拥有各类文物景点3.5万余处,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7处,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省会西安市,是七大古都之一, 在1000多年间, 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马迁墓、勉县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墙、佛教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法门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风法门寺塔、高陵三阳寺塔、泾阳的崇文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子长县钟山石窟以及蓝田县水陆庵雕塑、西安碑林、耀县碑林、略阳碑林、摩岩题刻的代表陕南的石门栈道题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骏、汉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桥陵石刻、以及众多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唐代艺术馆、咸阳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乾陵博物馆、临潼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耀州窑遗十博物馆、司马迁纪念馆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
再加上陕西的民俗文化艺术:安塞腰鼓、陕北的剪纸、各地的农民画、以及民俗的布艺等,更进一步促进了陕西省旅游业持续稳步的发展。
上庸城导游词
上庸为古代地名。
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据《尚书。
牧誓》记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同巴师八国,共同伐纣,战于牧野。
庸国位居八国之首。
春秋中期,“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
公元前611年,庸国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不料反被楚庄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灭,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
成语“庸人自扰”因此而来。
此后,楚人吸收庸国的先进文化,国力大增。
梁启超曾就此评价说:“楚庄即位三年,联秦、巴之师灭庸,春秋一大事也。
” 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
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
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
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以前,人们对庸国不是很了解,以为庸国是楚国的附属国。
实际上,庸国包括麇(jūn)、儵(shū)、鱼、夔等附属小国,其东部含古麇属地,东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县,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是古代夔国的领地,当然也是庸国所属。
历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归人,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
事实上,商汤至周早期的庸国疆土还应包括现今的荆州市及荆门市的南部到今钟祥一带。
楚国国都原本在丹阳(今河南淅川)。
今天所说的楚国都城郢(现荆州市北纪南城),原本应为庸国所属,后被楚国侵占。
庸国的南部包括今天重庆的东北地区,含万州、开县、梁平以北各县。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今重庆梁平)皆其地也。
” 庸国的西部应包含现今的陕西省汉中市大部分属地。
《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
”也就是说,汉中原本是庸国属地。
庸国的北部包含今天的湖北郧西县、陕西旬阳县及商洛东部。
郧西县古称上津县,隶属金州(今安康市)。
《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都说,金州“于周为庸国之地。
”在史书的记载中,陕西商洛一带在夏商时期的归属并不明了。
大概其东部部分地区也属于庸地。
据《魏书》记载:“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为上庸郡。
辖商、丰阳二县。
”上庸郡就是商洛东部丹凤、商南、山阳一带。
名为庸郡,可能与曾经是庸国属地有直接的关系。
庸国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
这样大的一个独立古老国家,被误解成楚国的附属,是非常可笑的。
疆域广大的庸国并非是徒有其表,其国力也非常强大,地位、声望都很高。
庸国在商朝时期,是群蛮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集在庸国的麾下。
这与庸国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实力、威望是分不开的。
庸国在春秋时期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
最后的庸楚之战,楚如果不联合巴、秦,单靠某一个诸侯国想灭掉庸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庸国不仅国力强大,其爵位也很高。
《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
”“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庸即为伯,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庸国大事记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时,周武王联合西土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和方国,进攻商国。
庸国名列于八国之首。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庸国趁楚国闹饥荒之际兴师进攻。
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反攻,灭亡庸国。
三峡导游词(40、50字左右)
长江三峡是指在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