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导游词200字,不要太多了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
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
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
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导游词 大足石刻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
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就最辉煌。
砖影壁后面是个小外院,自成体系,有三处灰顶小房,一为厕所,二为贮藏室,三为正房两间。
正房坐北朝南。
由男孩住,兼作老舍先人私人秘书南仁芷先生白天的办公室,也兼作外地客人的临时客房。
这个外院正好坐落在里院南房的位置上,将里院勉强在外形上凑成一个四合院。
外院有一街门通向今灯市口西街,但从不使用。
关于去西安旅行的英语作文加翻译(初中60词)
I'm very happy that we visited Xi'an last year.We enjoy those days in Xi'an very much.Xi'an is a great city,it has long history and great views.We went to the Xi'an museum,and the great two towers.I also saw the great ancient soldiers,and a lot of wonderful things.Xi'an also has clean and wide streets,high buildings and a lot of good food.I love the noodles!Xi'an is so lovely that a lot of people go to visit it.I also saw many foreign visitors,they' were all very interested in Xi'an.I was so proud about xi'an,and our great country.更多作文:分享君英语作文网 原文带翻译网
开封清明上河园导游词
上河园 时光倒汴州,东京梦华一日游。
游友们,现在我到了开封大型民俗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熟悉中国历史和艺术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图中描绘了宋代京都的繁荣生活和景象。
而清明上河园则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图中布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按照1:1的比例复原,集中再现了原图中的风物景观和风土民情,使您“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在观看了隆重的开园仪式后,我们来到了清明上河园内,走进园内,迎面看到的是一座长16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浮雕前是汉白玉巨石人像雕像《情系东京》,一代名师张择端手捧恢宏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欢迎您的到来。
接下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吧。
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年轻时游学京师,擅长绘画,曾任翰林图画院侍诏。
他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园》真实的描绘了北宋东京的繁荣景象,是我们研究宋代经济,政治,风俗,建筑,科学等珍贵的历史资料。
原作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幅长525厘米,宽25厘米的画卷中,有各种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船25艘,既有巨商富贾,也有街头小贩;既有城楼红桥,也有行舟路人,就连算卦先生也看得到,专家们还在店铺中发现了算盘,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器。
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整个园区分为南苑北苑两个部分。
南苑重在表现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北苑重在表现皇家园林,宫廷娱乐。
园内可看景物繁多,让我们先去看看著名的虹桥吧。
虹桥犹如一道彩虹,横悬于汴河之上,在展阅《清明上河图》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造型优美的木质拱桥,据专家研究,图中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始建于1050年,为当时北宋京城的水路运转畅通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毁于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虹桥是按照原图建筑的。
仿虹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面上共设有三个行道;左右两边的为步行道,供路人行走,中间的为马道,供车马通行。
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站立白鹤,可以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叉木,可以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了,这个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虹桥飞架在汴河之上,据史书记载,汴河始凿于战国时候的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通的经济大动脉,各地所产的粮食所收的赋税,各种奇珍异果都是沿着这条河运到京城来的。
汴河对于当时的北宋可谓是立国之本。
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汴河两岸店铺林立,河中舟船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今天的虹桥下面就是东京码头,诸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揽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好了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清明上河园南苑的讲解暂时先告一段落。
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和拍照的时间,半个小时候在原地集合,小张将带大家去参观北苑的拂云阁,宣德殿和宣和殿。
秋天的告白作文600字
萧瑟的秋风吹落一片叶子,落下的叶子在半空中飘起一个最美的弧度,然后落下,这就是秋天。
婆婆曾对我水果她最爱的季节是秋天,而她的对我的爱也和秋天一样,深沉。
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婆婆就肩负这照顾我的“重任”,那时她已经年过半百了,脸上的沧桑日益俱增,可我却觉得婆婆是最美的人。
我就像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贪婪地吮吸着婆婆源源不断的爱。
我五岁的那年秋天,我得了一场大病,在家里呕吐不止,全身发热。
由于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工作,家里只有婆婆一个。
婆婆不像打扰爸妈,便独力背起我到医院。
我趴在婆婆佝偻的背上,婆婆背着我一直走,我仿佛感受到婆婆那急促的呼吸声,有好几次她好像想停下来歇一会儿,可只是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走去。
婆婆那瘦骨如柴的身躯竟然像山峰一样高大,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
婆婆日益衰老,而我日益长大。
以往每年秋天总会牵着我的手去中山公园,而有一年秋天,却是我搀扶着婆婆到公园。
我们坐在一张石凳上,地上已满是落叶了,空中还飘着几片,有一片落在了我的肩上。
婆婆轻轻拨走那片叶子,对我说:“婆婆文化低,一辈子只学过这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你要听话,不要和爸妈定罪,他们都是爱你的,知道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次从中山公园回来后,婆婆的身体越来越差,可她坚持不去治病,还要回到她的家乡,她说:“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婆婆是秋天离开人世的,她最终还是回到她朝思暮想的家乡。
我们去送殡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家乡的风夹杂了一些风尘,我的眼泪忍不住往外流。
妈妈告诉我,婆婆的一生充满了崎岖与艰辛。
我没有看到婆婆的最后一面,不知道她是否安详地离去。
落叶像一只只黄蝴蝶飞上空中,风还在候着,树枝胡乱地摆动着,仿佛在做无力的挣扎。
耳畔仿佛有一把声音在歇斯底里地歌唱,在低吟浅唱着这个秋天的安魂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
写一篇榆次老城作文300字
很早以前说过“看历国,到榆次老城句俗语。
10月4日,我们一家三口满怀着求知和渴望的心情,来到榆次老城,来欣赏这座闻名遐耳的古城。
首先,导游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榆次老城:以城隍庙为中心的榆次老城,从清虚阁至北大待牌楼,南北长一千二百余米,形成一条主轴线,左右商铺居民建筑对称排列。
占地约一百万平方米,建筑与园林面积六十万平方米。
各个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的特有的明清风格的宏伟建筑。
现在我们顺着万般迷人的街道,来到了城隍庙。
这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它占地约6000平方米。
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抵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灵籍之神,是古代“人神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跟着导游,也不由自主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保佑平安幸福。
看到了此情景,我不由想到了当时城隍神英勇斗恶魔,保卫城隍庙。
一股热浪涌上心头。
……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已经悄然离去,我们走到了最繁华、最热闹的地区——商业街。
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古朴典雅,是一条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后坊”、“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
老街的店铺字号、文化色彩甚浓,体现了当时晋商的特点。
明清商业街已经成为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步行商业区。
沉醉在美景中时,不由地掏钱买了一份明清时代的古玩物,作纪念品,感觉心中踏实了许多。
观看了榆次老城美景,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山西商业经济多么发达,更想到了中国一座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丰富,使我更加热爱晋城,更加热爱祖国
英语作文北京之旅100词
This winter holiday I have been to BeiJing for a travel. it was a great journey! we have went to see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m let me feel that I was proud to be a Chinese. The Imperial Palace noted the history. there were many antiques which we could espy the great culture . From the great wall,it was a well-known wonder in the world.it is made of big stones which was too heavy to bring even uesing it to buil a construction of ruggedization. what a great grandeur! 翻译:这个暑假了北京旅游.这是伟大的旅程!去参观了故宫和长城,他们让我觉得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 故宫的历史.有许多古董,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伟大. 从长城,它是世界著名的奇迹是由大的石头太重,甚至利用它建立带结构加固.真是个好宏伟 My traveling plan I hope to go on a trip to Beijing,but my mother always tells me you can't.She thinks I am too young to go to Beijing,and I am too busy at school.This term is over,To my surprise,my mother will take me to Beijing.I am very excited!Then I have a traveing plan for this trip:firstly I will go to the tian'anmen square,I will take many pictures,then I am going to the palace museum,I can see many old builds there.secondly,I am goingto the wangfujing street,we will buy many things,for example,foods,clothes and some books.then I will go home. I think I will have a great trip to Beijing 翻译:我的旅行计划我希望去北京旅游,但是我的妈妈总是告诉我“你不行”.她认为我太年轻,去北京,和我在学校太忙了.这学期已经结束,让我惊讶的是,我妈妈会带我去北京.我很兴奋!然后我有一个旅游计划这次旅行:首先我要去天安门广场,我会拍很多照片,然后我要去故宫博物馆,在那里我可以看见许多旧的基础.其次,我去王府井大街,我们会买很多东西,例如,食物,衣服,有些书我会回家.我想我将有一个伟大的北京之旅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甘谷县大象山作文
甘谷大象山是一处石窟艺术与古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胜地,殿宇窟龛错落有致、疏朗自然,亭台楼阁、斗拱飞檐,是传统古建艺术珍品;雕塑自然、书画壁画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型艺术的独特风格,自古闻名遐迩。
石窟东距著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100公里,西去武山水帘石窟40公里,三处石窟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和长期的历史背景相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甘肃东部佛教石窟寺艺术的特有风格和体系。
甘谷大象山,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
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
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
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
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300多年。
甘谷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积淀。
据甘谷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鲵鱼彩陶瓶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图腾——龙的雏形以及被列为“四大汉简”之一的甘保汉简、精美的北魏石造佛像、造像塔到华贵浪漫的唐三彩风首壶;从万民敬仰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七十二贤之一的孔门弟子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到“行完而洁”的翰林学士巩建丰等名贯千古的陇上先贤,无一不反映甘谷文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映衬出甘谷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这里自古商贸活跃,汉唐时期为古丝绸之路商旅重镇,宋有“茶马大市”之盛名,明享“商旅之家”的美誉。
三大景观 据《甘谷史话》记载:甘谷境内的文化景点大致可分为石窟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三大类,按其分布,可用“一廓两线”来概括,即:古冀文化长廓、石鼓山风景旅游线和礼辛镇古遗址旅游线。
“古冀文化长廓”主要包括以大象山为中心,沿渭河一线分布的蔡家寺、渭水峪遗址、南山寺及毛家坪遗址等多处遗址。
石鼓山风景旅游线包括尖山寺森林公园、古坡海潭寺、九墩牧场及石鼓山等多处自然景观。
礼辛镇古遗址旅游线包括新兴姚仲纪念址、贯寺青砖牌坊和礼辛镇遗址等。
文旗山是秦岭山脉西端的一条余脉,东西走向。
山体挺拔,毓灵峻秀,巍峨多姿。
文旗山与东侧的簸箕山遥相呼应,统称旗鼓山。
文旗山因其巅悬崖上开凿塑造的一尊通高27.3米的释迦牟尼大佛像,而称作大佛寺,为甘谷县八景之一。
有民谣说:“佛乡有个大佛寺,顶得蓝天咯吱吱。
”甘谷县八景中称之为“悬崖大象”。
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
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大都平面近方形。
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
“乘象入胎” 大象山横岭之上楼阁鳞次,祠宇相望。
自山脚攀登而上,经韦陀殿,再穿越飞栈阁道直上至最高处三圣殿,上有石刻:“白云封处”。
山上楼阁殿宇建筑,依山就势,密布山岭,层层楼阁,座座殿院,逐台登高。
有墨翟殿、伏羲殿、鲁班殿等。
相传鲁班殿为大象山建筑全部竣工后用所剩零块木料拼凑为梁架而建造,殿宇结构奇巧,玲珑剔透,独具匠心,充分显示了精湛的建筑技艺。
窟龛以大象窟为中心向左右罗列,西侧紧倚飞云岩,有七窟,东侧攘连松花崖,有十四窟,大佛洞窟两旁依山势建有长长的走廊将窟龛相连。
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
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从此正式命名为大象山。
大象山是历代文人墨客前往览胜,赋词作诗赞颂之地。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有庙会,游人络绎不绝,热闹不凡。
登山屹窟北望,渭水烟波东泻,铁路、公路横贯渭川、通济渠水畅流,渭北山丘莽莽,景象秀丽壮观。
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
建寺久远 凿窟习禅,流行于我国北朝时期,大象山石窟至少能为研究我国北方佛教宗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线索。
据史料记载,甘谷大佛石窟造像可远溯至北魏,具体年代已经无从稽考。
现存释迦牟尼大佛像始凿于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趋完美。
大佛石胎泥塑,身高23.3米,腰阔10.4米,高大魁梧,温顺善良,坐于30米高的石窟内,栩栩如生。
据史料记载,大象山石窟大规模开窟造像大约始自姚秦,佛事活动盛行于北朝以后,鼎盛于唐。
甘谷大象山永明寺设戒碑有云:“陇右密迩关中,襟带五凉,当姚秦北周之际佛教盛行于禹城。
而大陕西来吾陇甘谷为必经之地。
窟像设之胜若麦积崖,大象山直遥应敦煌而无逊色,而2000年来高僧大德传胜衍绪亦不亚东南。
” 大象山不但因大佛、古建筑群而闻名,更为独特的是每至古历四月八“浴佛节”前后,满山遍野的紫丁香花争相怒放,香味益人。
寺院里,梵钟声声,香烟袅袅,木鱼笃笃,佛号声声,神光赫赫。
商贾游人慕名前来,为陇上名山增添了又一道风景。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悬崖有大象一躯,身长九丈。
自山巅至山下一千二百三十丈,有阁道可蹬,盖自古为胜迹矣。
”明清时期,大象山的宗教活动更为兴盛,佛、道、儒三教并存,各凿洞窟,各建庙宇。
游客四时不断,特别是每年四月八日的浴佛节,数以万计的游人,参加春游盛会,热闹非凡。
大象山石窟以其丰润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华夏的人文景观,成为甘肃省东南部三个主要石窟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悬崖大象” 和国内诸多石窟雕刻不同的是,大象山石窟群都凿于高出地面约300米的悬崖峭壁上。
包括大象库、睡佛窟等。
大象窟即6号窟,亦称大佛殿,是大象山石窟的主窟。
窟内石胎泥塑大佛像是全国大型造像中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从造像技法圆润流畅、丰满细腻的特点看,当为盛唐时期作品。
宋、明、清各代都有维修和重妆、挂彩。
大窟周壁有小龛70余个,龛前有金刚、白鹤童子、人面鸟等悬塑小像。
大象窟檐原为木结构三重檐楼阁建筑,经年久风雨侵蚀已坍塌,现拱型龛楣为1985年国家拨款建成;同年还补塑了大佛的手足和膝下衣纹等残损部分。
如此巨大的造像,在甘肃东部地区所有石窟中仅有此例,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也是全国大佛开凿相对高度最高的造像。
填补了这一地区唐代造像的不足。
其余石窟大多为平面近方形,不少洞窟都是带有僧房的禅窟,这些以僧人为主的佛窟,在内地的各石窟中比较罕见。
睡佛窟位于三星福、禄、寿洞东侧。
北向,平面长方形。
前壁紧靠小禅窟右上角辟明窗。
清代重塑莲叶观音像,以高度夸张手法,塑造了一尊宁静善良而又悠然自得、半卧莲叶之上的观音菩萨。
造像超越佛教规范,失履半卧。
艺术家用泥巴塑造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劳动人民所敬仰的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