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交通线路
我来当导游 我的家乡是福建莆田,大山环抱着它,远远看去,蒙蒙胧胧的,若隐若现,可美呢。
不信就跟我走吧
我的家乡有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每天清晨,你都可以听见公鸡“喔喔喔”的鸣叫声,好像在说:“快点起床,太阳晒到屁股啦
”然后,你便会看见老人们赶着一群顽皮的鸭子穿过田间的小路。
说它们顽皮,还真不夸张呢,它们东跑跑,西窜窜,“嘎嘎”地叫着,你仔细听听,就像大乐队在演奏哩
不过,老人们真有一套,顽皮的鸭群在他们的管理下,不一会儿就乖巧极了,可惜好景不长,不一会儿就又忍不住了,又开始扭着屁股乱跳。
你见了,准会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儿。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
你到那儿去,会被这浓烈的气氛感染。
走在田间小路上,能看到一大片金黄的麦子,麦子很多很多,一望无边;麦子很高,都快追上你了呢
快到中午时,你就会看到几个小孩子,手里拿着偷来的苹果,在窄窄的小路上奔跑。
一不小心,就有一个孩子摔了个狗啃泥,苹果也不翼而飞了,他也不急,看着你,然后“哈哈”地大笑,那样子有趣极了,你又会忍不住想笑了。
紧接着,他们就会在麦田里玩躲猫猫,笑啊,跳啊,闹啊…… 我的家乡,不像城市那样交通便利,可它却有独特的气息。
它永远热闹,永远美丽,会永远让你感受到生活其中的温暖,你不会孤独,因为那儿永远洋溢着欢乐
风景名胜的介绍^~^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龙5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
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峨眉山四川旅游资源丰富,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
贡嘎山,海拔7559米,不愧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西岭雪山雄峻美丽;若尔盖、阿坝、红原大草原广袤无垠;“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夔门天下险”久享盛名;大足、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观中外驰名;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寺更比作“童话世界”“天上瑶池”。
四川不仅有以大熊猫为主的各类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还有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川菜、川酒享誉海内外,四川已成为中外旅游者瞩目的旅游胜地。
来过四川的游客,一定会为四川雄、奇、险、秀、幽、野、古、绝的自然风光所倾倒。
四川主要由四个文化区域组成 巴文化区: 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和广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直辖市重庆,重庆简称渝,故重庆称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蜀文化区: 绵阳、自贡、遂宁、德阳、成都、雅安、眉山、资阳、乐山、宜宾、泸州和内江十二市(秦政府建立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政府之前,巴国和蜀国是中国西南仅有的两个文明国家) 攀西文化区: 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统称为攀西) 川西高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 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的高原区域)四川省有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蒙顶山、峨眉山、白云山、凤凰山、凌云山、金城山、夏衍山、西岭雪山、窦圌山、华蓥山等著名山峰。
成都从古至今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因为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因为它地处于龙门、邛崃山脉之中,独特的自然历史环境,孕育了整个川西平原。
成都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很多。
如: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宫、孟知祥墓、朱悦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彭大将军纪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桥烈士墓。
另外还有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园,有以引种一百多种竹子、被称作“竹的公园”的望江楼;装饰、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的百工堰;年年举办“灯会”“花会”的文化公园;以饲养和繁殖大熊猫著名的成都动物园、以锦江绿化带为背景的滨江公园和以“人和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
成都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中心城市。
1998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市区的旅游环境。
成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因而构成了成都独特的旅游三大特色,即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
“蜀汉文化”源远流长。
成都有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国古迹--武侯祠,有位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有保存完好的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之墓--永陵,有驰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同时,成都精湛的传统工艺也蜚声海外,银、漆、绣、竹、锦等工艺品堪称一绝,川剧、川菜、茶馆、名小吃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熊猫故乡”称之无愧。
全世界仅存的一千只左右大熊猫,80%分布在成都及附近地区,成都有国家森林公园3个,有崇州市鞍子河、大邑县黑水河、都江堰市龙溪--虹口3处大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此外,在成都还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其大熊猫繁育研究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成都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文化,在成都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还可以追寻大熊猫的踪迹。
“天府风光”之美名,因为这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青城山,有雄伟多姿的九峰山、九龙沟、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天台山,有秀丽多姿的朝阳湖、龙泉湖、桂湖、古色古香的黄龙溪。
成都平原的农家田园富饶美丽,民风古朴,民俗遗存丰富,体现了特殊的旅游文化内涵。
古诗有云: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这四句话道尽了成都的风光。
别名: 锦里介绍: 在武侯祠旁边有个高约7米的门楼,这就是是锦里的入口。
锦里全长约340米,主要依托成都武侯祠,北邻锦江,东望彩虹桥,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古老的祠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锦里古街目前主要包括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等几大部分。
走在锦里,所有的东西都体现着三国文化与川西文化:三顾园、诸葛连弩、曹营坝咖啡吧……从玩的、看的、住的、买的,到三大炮、军屯锅盔、白家肥肠粉、牛肉焦饼、三过荞面、米酒等精致的小吃、饮料,锦里作为一个了解四川文化的窗口的地方被称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是成都之旅的一个亮点。
地址: 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 素享“天府”盛誉的四川省,拥有秀丽的山川和辽阔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历史的发展进程,它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之一。
四川省博物馆初建于1941年,时称四川博物馆。
创办伊始,设备简陋,经费不敷开支,专业人员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仅近万件。
解放初期,该馆更名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
经过三十年来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全部藏品达十六万件之多。
四川省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省级历史博物馆。
在过去的四十年内,该馆曾发掘、清理了数以千计的古代遗址和墓葬。
目前这里除经常陈列展出三千三百多件古代和近、现代文物外,还举办各种临时性或纪念性的专题展览。
通过这些陈列展览对群众进行生动形象的历史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使人们从中了解四川历史发展简况和地方文化的特征。
黄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
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镇内还有 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
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 九和九月初九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古镇的喧闹场面。
幽深的老街,弯弯曲曲,街道两旁有众多小饭店,门前大多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酒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在风中不停地舞 动着招徕着客人。
古镇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几乎每家都会做,但又各有特色。
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 牌,透着浓浓古意。
古镇上,最有特色的还有它的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 景。
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那是与吃饭并列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他们用本地产的茉莉花,冲在盖碗里,一些茶馆有时也有上好的竹叶青、峨眉雪蕊这样的好 川茶。
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兼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旅游资讯 交通:川南古镇黄龙溪是中国十大古名镇之一,位于四川省双流县南部,距成都市区42公里。
成都新南门车站有直达黄龙溪的班车,8:00—16:00,每隔1小时一班,票价8元\\\/人,1个多小时可到达。
抵站后可乘人力三轮车或步行就可逛古镇了。
闽东名人有谁
薛令之(682~756) 字君珍,号明月先生,祖籍河南高阳,其祖上薛贺曾为粱天监年间(502—515)光禄大夫。
唐神龙二年(706年),24岁的薛令之赴京应试,一举登科,成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唐朝开元中(713—741)薛令之历任左补阙兼太子侍讲。
后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李林甫。
玄宗对薛令之下逐客令。
薛令之心灰意冷,便托病告老还乡,以全晚节。
唐肃宗李亨即位后,十分挂念薛令之,下旨召他回京任职,可惜薛令之已经病故。
唐肃宗为薛令之的清廉所感动,敕封石矾津为“廉村”,村前小河为“廉水”,村后山岭为“廉岭”,从此“三廉”名扬远近。
后唐(923—936)时,有陈姓从福州连江与薛联姻后迁入廉村。
如今村人多姓陈。
而薛令之后人则一部分迁往邻近的高岑村,一部分迁往厦门,成为开发厦门的先人。
谢翱(1249~1295) 南宋末散文家、诗人。
字皋羽,晚号[日希]发子。
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生于福安穆阳白云山北麓的晓洋村福,后迁霞浦县,其诗传于今者约200余首。
19岁时,应进士试不第。
景炎元年(1276)七月,文天祥起兵,他率乡兵数百人投效,署谘议参军。
文天祥被俘遇难,他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
南宋亡国前后,散文焕发光彩,谢翱是其中代表作者之一。
黄宗羲赞扬他的文章,是天地间的至文(《吾悔集》卷一《谢皋羽年谱·游录注序》)。
他的《登西台恸哭记》,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为哭祭文天祥而作,曲折地表达了他满腔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
他的写景之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
其文风格 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
谢翱师法李贺、 孟郊,其奇崛处可追步孟郊,幽险处可颉颃李贺。
郑虎臣(1219~1276) 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于福建路长溪县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头村),德佑元年(1275年)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尉。
其父郑埙,宋理宗时任越州同知,遭奸臣贾似道陷害,流放至死。
郑虎臣受株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
后郑虎臣在押解大奸臣贾似道途中将其诛杀,为天下除奸。
事迹被载入《闽都别记》。
翌年,贾似道的同伙陈宜中逃至福州,拥立赵獉g,捕杀郑虎臣。
郑虎臣遭害后,葬于南山村的馆园旁,乡人及其后裔在村前建祠纪念他。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明代王紫衡也就郑虎臣诛贾一事写诗云:“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方曝日奔。
谁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
” 缪氏子 - 神童诗人 福建福安人,从小聪慧。
七岁应试时做诗《新月》,从小就有大志。
表达了经世济民的气概。
所著作《新月》《赋新月》收编入《全唐诗》。
著有《缪氏子诗选》等 新月诗:‘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至今仍流传甚广。
詹羽 字翔父,福安赛歧(今属福建)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特奏名,官主簿。
事见明嘉靖《宁德县志》 詹镐 按福安县志:镐,字德。
武廪生,鹿斗人。
城陷杰然不慑,贼入门缚之,奋拳捶骂剐死。
在唐末宋初就有赛公后裔五子登科的记载,受到宋理学家朱熹:“学易楼前观万象,登科榜上看群龙”赞誉。
及至明清时期,学风不减、人才辈出。
如詹羽、詹绪、詹坤、詹汶、詹提、詹镐等,不仅潜心举业、学有所成,而且为官清正,名垂史册。
到了近现代,福安詹氏的表现更加突出,如詹如柏烈士,在闽东第一个拿起枪杆子带领人民闹革命,被推任为闽东特委代理书记;又如詹毅市长的父亲詹茂山,早年参加革命,生前曾被选为福安县人民政府第一届副县长等等。
福安詹氏先辈的传统美德和光辉业绩,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疑都是激励后辈不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