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导游词讲的生动,让人感受到景点的点睛之处?
欢迎各位游客来观光.七百里三峡,雄起,清幽秀丽,四季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青波回,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婉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设计一段杭州西湖的导游词,100字左右,要求热情、生动
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杭州之美在西湖,苏东坡赞美西湖留下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西湖又叫“西子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位温柔婉约的“西子湖”有多迷人吧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
湍急的江流,闯入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
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
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
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即将建成的三峡大坝水电站正位于西陵峡中部宽敞处,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夜航西陵峡,可见两岸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下行至南津关,见江面豁然开朗,这就是长江三峡的出口。
北岸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宜昌三游洞景区,比邻气势恢宏的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共同构成环大坝平湖风景区,使宜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起点或终点城市,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
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
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一个完整导游词需要哪些要素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的讲。
其作用有三:引导游客观光游览,二传旅游景点. 一、强调知识性。
有丰富的内容,溶入各类知识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引人人胜。
这篇导善于运用有没的形容词和对偶的诗句如“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如青螺伏水,水似碧海浮动。
” 二、讲究口语化。
导游语言是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这就是说,在导游创作中要注意多用日语词汇和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词汇。
三、突出趣味性。
(1)语言生动形象,用词丰富多变。
主动形象的语言能将游客导入意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导游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手法,可使静止的景观深化为生动鲜活的画面,揭示出事物的内在美,使游客沉浸陶醉。
如这篇导游词中使用了“咬”、“托”、“绕”这些拟人化的动词 四、要有针对性。
通过导游词的魅力进而提高旅游景点的魅力
为三峡写一段导游词
马鞍山概况 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
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区、芜湖县、宣城市接壤。
至芜湖市区30公里;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距南京市中心45公里,距上海不到300公里,是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进东向发展和长三角城市向内地延伸的重要门户。
马鞍山为安徽的东大门,水路交通便利。
宁铜铁路、宁芜高速公路、205国道、313、314省道穿过本境。
长江“黄金水道”与国内外港口通航。
马鞍山是全国距离南京公路里程最近的城市,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8公里。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绍兴百草园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快快快,明天要交了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
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
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
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
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
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
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
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
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
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
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
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