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湖 导游词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
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
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
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
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
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
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
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
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关于古诗《灵隐寺》的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寺的山门前。
大家请看,这堵赭红色墙的照壁上写着“咫尺西天”四个大字,就是说,我们再走进一步,前面就是佛国世界了。
进入寺庙我们还要走一小段路,沿途要经过合涧桥、春淙亭、壑雷亭和冷泉亭,趁这个机会,我来简单介绍一下灵隐寺的建寺情况。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名刹之一。
灵隐寺比少林寺的创建要早170年(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
关于灵隐寺的创立·,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
风水蕴藏着灵气,于是就把对面的这座飞来峰比作天竺(印度)灵鹫山的一座小岭,不知何时飞来,认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就在此驻足,建立寺庙,取名“灵隐”。
起初山门寺额,题名“绝胜觉场”,到了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题为“景德灵隐禅寺”,明朝后直名为“灵隐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历朝以来,寺院屡毁屡建先后14次,现在的殿宇,是19世纪重建的。
目前灵隐寺可供游人游览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云林藏室等;各位,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寺的第一个寺院——天王殿。
大家请看殿屋重檐下悬挂着两块横匾,“灵鹫飞来”金匾是黄元秀居士的题字,还有一块“云林禅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
这就是康熙皇帝将“灵隐寺”改为“云林寺”的由来。
那么,灵隐寺为什么又叫云林寺呢?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民间,传说在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
有一天,康熙喝得酩酊大醉,前呼后拥,一路游到灵隐。
寺庙住持和尚深知这位皇帝喜欢作诗题字,于是就提出想请康熙重题一块寺额,康熙也就乘着酒兴,满口答应。
不料因酒误事,落笔太重,把“灵”字上半截的“雨”字头写得太大,下半截的三个“口”和一个“巫”字,再也写不下去。
康熙一慌,’急得汗如雨下,、酒都醒了。
正在为难之际,旁边有位大学士名叫高江村,急中生智,在手掌心上写了“霎林”二字,然后假装磨墨,向皇帝暗示,康熙也就随机应变,把“灵”字写作“雩”字,于是“灵隐寺”也就变成“云林寺”。
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
”,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了“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特别关照:到灵隐旅游,一定要到飞来峰最大的石刻--大肚弥勒佛前照个像,餐饮:游灵隐,看飞来峰,可别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在领略佛教文化之后,你可以到合涧桥畔的天外天菜馆重食人间烟火。
涧水在楼前潺潺流过,古刹钟声隐约可闻,在此品尝美味佳肴,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啊?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天王殿入口的弥勒佛坐像,已有200年历史。
弥勒佛背后的护法天神韦驮像为南宋时作品。
大雄宝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9.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19.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
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
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
清康熙皇帝曾题“云林禅寺”四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
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
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
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
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
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鸳鸯湖导游词300
鸳鸯溪位于周宁邻县屏南双溪镇宜洋村境内,距城区约30公里,这里海拔800米,林深谷幽,溪净泉碧,环境十分宁静,是鸳鸯栖息之地。
鸳鸯溪为白岩溪中的一段溪流,长约14公里,溪流平缓,有直余个形状各异、水碧镜的深潭,供鸳鸯栖息戏水;溪岸各色野果累累,可供鸳鸯觅食,而山林中栖息着娄百只猕猴,当鸳鸯的天敌——老鹰出现时,群猴即嗷嗷嘶叫,提醒鸳鸯飞避密林岩洞或潜入水中,成为鸳鸯天然的“卫士”。
因此,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鸳鸯栖息的乐园。
第年秋季有娄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平这里越冬,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自然保护区。
鸳鸯溪的主要游览景点有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其中景具特色的是白水洋和鸳鸯溪。
白水洋一带林木葱郁,环境清幽,溪中三块巨石平铺水底,最在的块面积竟达4万平方米。
水漫其石,仅深寸余,溪水清悠,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亦称“水上广场”或“十里水街”。
鸳鸯溪两岸峰峦叠嶂,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布山野。
碧水潭中戏水的五彩鸳鸯,密林中嬉戏跳跃的猕猴,给这幽静的溪谷增添盎然微微生机,是一外奇绝的大自然旅游观赏点。
鸳鸯溪一带还有一处为“漈水成烟”的百丈漈水帘洞,洞深穴秘,瀑帘挂壁,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其景色之奇丽,令人啧啧赞叹。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
总面积78.8平方公里。
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鸳鸯鸟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水鸟。
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
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
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5个游览区。
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为鸳鸯溪四大景观之一,除溪流两岸的大小飞瀑和岩洞之外,最使人称绝的为“十里水街”,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块达4万平方米。
人行其上,水恰淹脚背,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
白水洋平坦宽敞,上面可骑自行车,可驾驶汽车。
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伤肌肤,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
鸳鸯溪游览区,该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潭、雾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丈祭水濂洞”,它已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
清代宜洋武举张朝升称之为“祭水成烟”,它的特点是落差大、瀑面宽、水量足且不枯竭,并可进洞仰看水濂。
杭州灵隐寺导游词
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灵隐,灵隐位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可谓“不可不去”。
相传始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
”,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
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993年,灵隐景区新辟了“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它借飞来峰山林之势,把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经典造像(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微缩于此,值得一看。
特别关照:到灵隐旅游,一定要到飞来峰最大的石刻--大肚弥勒佛前照个像,取景费1元。
餐饮:游灵隐,看飞来峰,可别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在领略佛教文化之后,你可以到合涧桥畔的天外天菜馆重食人间烟火。
涧水在楼前潺潺流过,古刹钟声隐约可闻,在此品尝美味佳肴,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飞来峰前,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十刹”之一。
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天王殿入口的弥勒佛坐像,已有200年历史。
弥勒佛背后的护法天神韦驮像为南宋时作品。
大雄宝殿高33.6米,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殿内正中有贴金释加牟尼像,净高9.1米,加上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高达19.69米,坐像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细而庄严。
大殿两侧分列“二十诸天”和“十二圆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殿后侧有海岛立体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
大雄宝殿、天王殿两侧有五代时所建的石塔和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所建经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
清康熙皇帝曾题“云林禅寺”四字。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
”故称“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
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
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
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
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
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湖北省十大景点导游词
湖北十大景点:1、湖北武当山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代表海外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叫xx,就好人们常说的那样,相逢就是缘分。
能和大家相逢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非常荣幸。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将尽力为您解决。
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你的放心、开心。
今天我将带大家起游览武当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
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
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
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
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
传说武当山金顶原来被无量佛占着,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真武大帝相中了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
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
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
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
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三十三个大型建筑群落。
建筑线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顶,连绵四十华里,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米,宫观庵堂两万余间。
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护他这个北方起兵夺位的皇帝。
据说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批发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
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
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当山名声大震,成为我国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游人香客到处观光朝拜。
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
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
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名带著名道士张三丰,这点我想喜欢武侠的朋友可能通过小说了解了一些。
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说了怎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
……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
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冈峦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
殿内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时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
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
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几丈长的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
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
至于它为什么要飞来这里,我想可能也是为这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
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
石梁悬空深出2。
9米,宽只有30厘米。
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
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
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
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
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
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
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象是浑然一体的。
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
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
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
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抄。
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
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细细的品味这里绝妙的建筑和美丽的风光。
我们四点钟的时候再见。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武当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2、湖北大别山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大别山游览观光。
经过长途的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
我叫**,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这位是司机赵师傅,他开车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乘坐他的车,请大家放心。
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会竭尽所能的为你们服务。
愿我的服务能够让你们渡过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说到大别山,我想大家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据地。
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其实,大别山还是一个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已经被开发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
在这里不仅可以让你饱赏奇峰、险岭、怪石、云海之神奇,还可以让你尽情领略天堂秀水的风韵。
3、湖北神农架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神龙架林区,我是大家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
在旅途中有什么需要或要求大家请尽管提出来,我会尽力帮大家解决。
同时也预祝大家旅行愉快。
在到达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神龙架林区吧。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神龙架林区也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我想大家都是奔着神龙架的神秘而来的吧。
确实,神龙架有很多不解之谜,比如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和野人之迷,还有它地处内陆却有保存完好如初的原始森林,而且原始森林中还有金丝猴、大鲵、白化动物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以及举世罕见、神秘莫测的佛光圣景,这一切都具有令人心驰神往、一睹为快的巨大诱惑力。
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就赶紧进进去瞧瞧吧。
这里就是神龙架里最具有特色的神龙顶景区了,区内最高海拔神农顶3105.4米,称之为“华中第一峰”。
最奇特的是里面拥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大多数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只要大家环顾一下四周就知道的确是名不虚传,这里到处都是奇珍异宝。
神龙顶景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修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平衡及整个华中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华中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有“绿色宝库”、“植物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百草药园”、“频危动植物避难所”的美誉。
我们现在来到了神龙顶景区的第一站——大龙潭。
这里是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大本营;同时也是金丝猴生活习性的重要观察点。
所以说这里是野人和金丝猴出入最频繁的地方,曾经就有野考队员在这里目击过野人出入,呵呵,现在不知道我们是否也有幸看到我们期待已久的野人呢。
接着就到了与大龙潭相对的小龙潭了,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站。
站内设野考工作展览室,反映国家对神农架野人两次考察的主要成果。
还有野人分布图、目击者照片、现场获取的野人毛发、粪便、竹窝,现场灌制的野人脚印以及中科院等单位的分析鉴定材料,这些都证实了神农架野人的存在不可忽视。
站内还有各种动植物的摄影展,不过阵容最强大的要数神农架金丝猴组照,它们都是现场拍摄的,内容从猴王,猴群到哨猴;从迁徙,觅食到午睡;从母子嬉戏到夫妻交欢,无不应有尽有,简直就是金丝猴的专辑。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仔细看看。
如果大家玩累了可以到小龙潭的茶社去喝杯茶,吃吃神龙架内特色点心。
现在,我们来到神农架风景区的核心部分神农坛,这里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祈求神灵保佑的场所,大家看上面的那座神农塑像高大威严,头像21米,象征着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宽35米,与高加起来刚好56米,意味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
它头上两只牛角传说是牛首人身,实际上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大家是否发现这和一些古装电视剧里的金銮殿的造型很相似,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
又因为9在古代为阳数之首,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每边的台阶共有243步,从下往上分解开来分别是9步,72步,63步,54步, 45步。
台阶下就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和香炉,这里长年香火不断,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这儿祭拜祈福。
神农架一般于重阳节左右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公祭炎帝神农氏仪式,祭祖仪式结束后,在广场上演出《光华千秋》等大型祭祀歌舞,据说自神农坛建成以来,每次祭祀中途,便天降甘露,非常灵验。
如果大家那个时候来游览的话说不定能看到这一奇观哦。
从神农顶门口往前走3公里,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
然后沿着石阶而上,穿过一片箭竹林,就可以到风景垭口。
风景垭海拔2785米,由于地层深切错动致使风景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而分布于风景垭南坡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长年累月的风蚀作用,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奇观。
石林周围到处都是苍松劲柏,还有鲜红的杜鹃花,置于流云飞雾之中,故有“石林云雨”之称。
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细细品味,摄影留念。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的神龙架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再次希望大家旅行愉快,期待再次与各位合作。
4、湖北古刹归元禅寺归元禅寺系佛教禅宗寺院,为清顺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师在清朝汉阳寺人王氏葵园旧址上兴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其与宝通寺、莲溪寺、正觉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
寺院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汉阳钟家村,占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余间,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
寺庙建筑、佛教经典、全身佛像洁白无瑕的玉佛,历经“文革”浩劫而幸存完整,其中尤以罗汉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罗汉为该寺的重点特色之一。
归元寺开山祖是白光、主峰两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
他们游方到汉阳兴国寺研究藏经,同时行医,行善三载。
汉阳富商孙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动,故此民间出钱修建归元禅寺。
“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
“禅”是“思维”、“静虑”、“弃恶”等意,禅宗是佛教大乘教与儒学相结合的派别之一。
寺内林木苍郁葱笼,与巍峨的殿阁建筑协调一致。
分东、南、西、北、中五个院庭,现存殿堂楼阁二十八栋,俯看平面布局是“袈裟”形状。
山门内便是中院(即正院),只见左右耸立钟鼓二楼,正门上有一块红府匾额,上书“归元古刹”四个金字。
门两旁有对联一幅:大别临江侍,江城荷日朝。
门两厢有花坛种有海桐、夹竹桃等绿叶红花植物,与粉墙映衬,色彩鲜丽。
门前有座用石栏围圈的长方形水池,为观鱼池。
池中立有掇石假山,绿叶红莲,金鱼穿插其间。
观鱼池的北面,过翠微妙境圆门,便是北院。
院内梅花、玉兰、紫薇、桂崐花、笔柏和棕榈等花木,红绿相映,五彩缤纷。
院内有翠微山、翠微泉、翠微古池和翠微一亭、二亭、三亭。
与北院形成对景的是南院,南院洞门题额法相庄严虽不及北院场地广阔,但也是一处引人入胜的院落。
寺庙以弘扬佛法闻名于世,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几百年来一直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中外游客游玩的名胜。
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及首脑,柬埔寨西哈努克国王、美国国务卿基等政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日本首相中曾康弘等先后来此观赏游玩,对其赞不绝口。
5、湖北三峡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三峡参观。
我姓张,是武汉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呢,可以叫我小张或者张导。
路上呢,大家如果有问题或者建议,可以尽量的提出来,我会在合理和可能的情况下,尽力满足大家的。
那么,希望大家能在这次旅途中玩的开心
在我们到达景点之前呢,我想先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峡的概况。
长江三峡是我们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她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我们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
全长193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
之所以称为三峡呢,是因为她是由著名的三段峡谷组成的,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而她们又分别以“雄伟,秀丽和险峻”而著称。
三峡的风景是非常漂亮的,而其人文景观和地域的历史文化更令她增色不少。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就曾三过三峡,并留下《朝发白帝城》这首千古名诗。
三峡不光是楚文化的摇篮,也是巴文化的发祥地,而这两种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交融,早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楚文化。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就是楚乡人民为表的对屈原的崇敬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还有巴东的背篓世界和土家族人的独特婚俗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
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峡地区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曲艺,像花鼓,评书啦。
而三峡民间工艺的美术魅力则主要体现在:服饰,首饰,雕刻,建筑等方面了,建筑艺术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吊脚楼”和“回水归池”的天井屋了。
那么接下来的旅程呢,我们会一一的感受到三峡非同凡响的魅力所在。
游客们朋友们请看,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三峡第一个峡谷,瞿塘峡了。
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到大溪镇。
这是峡谷入口处,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两面隔江对峙的绝壁,组成了一道天造地设的大门,这就是夔门。
夔门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雄”的美称。
过了夔门,我们就进入了瞿塘峡。
瞿塘峡虽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两岸的风景名胜却非常的多。
像,风箱峡、石栈道等等。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风箱峡。
大家请看前面那个黄褐色的峭壁,上面有一道裂缝,裂缝上放着几个好似风箱的东西,风箱峡便由此得名。
那么那些酷似风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竟是古代的棺木。
据考证,那些悬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至于古人是怎样把这么重的棺木挂上悬崖,至今仍是一个谜。
游玩了短暂的瞿塘峡之后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巫峡。
巫峡横跨重庆湖北两地。
从重庆巫山县的大宁河口一直延绵到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
全长有45公里,是三峡中最完整的一个峡,因此也被称之为“大峡”。
巫峡两岸的群峰以12峰为奇。
而其中最俏丽者为神女峰了。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
请大家抬头看,在群山的峰顶旁有一人形石柱,大家看那像不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深情地俯视着长江呢
而关于她的来历也有一段感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渔夫出江大鱼,不幸遇到暴雨,最终船毁人亡。
而他的妻子每天都会来到峰顶守望,盼望着丈夫的归来,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妻子则一直在那等待着,直到今天。
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神女峰也因此成为了夫妻间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美好象征。
现在呢,我们的船也已驶出了巫峡,大家有没有觉得江面顿时开阔了不少呢
而前面丘陵连绵,沟壑纵横的就是著名的香溪宽谷了。
这就是古代大美女王昭君的家乡了。
相传,昭君出塞之前,曾回乡探亲,船经过香溪时,她想在香溪中洗脸,可一不小心将脖子上的项链弄丢了,珠宝撒落在香溪中,从此,小溪就变得清澈见底,芳香四溢。
人们就称这条小溪为“香溪”。
除了昭君,这里还孕育了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而如今这里又出现了一位“名人”,那就是曾轰动世界的神农架野人。
时间呢,过的非常快,我们现在来到了三峡最后一个峡,西陵峡了。
西陵峡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76公里,她是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的。
西陵峡呢,有三个之最。
首先她是三中最长的一个峡,自上而下,共分为四段;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西陵峡下段峡谷。
其次,她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一个峡,北宋著名政治文学家,欧阳修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最后呢,她是三峡的最险处。
过去,这一带触礁沉船的事故层出不穷。
青滩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积死难船工的尸骨而得名的。
当然现在的西陵峡经政治后早已今非昔比了。
西陵峡的主要景观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和灯影峡。
这就是著名的“西陵四峡”了。
但我今天主要介绍的是西陵峡的灯影峡了。
灯影峡是以形取景得名的。
山上有四块石头,非常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满载而归的生动形象。
而每当到了夕阳夕照的时候呢,从峡中远远望去,他们就像皮影戏中的人物一般,非常有意思。
所以这个峡就被称之为灯影峡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的旅程也马上就要结束了。
游历一次三峡仿佛游历了一次人生。
曲折之后总会是平坦的。
那么在这里呢,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有缘能和大家再次相逢
祝大家万事如意,再见
6、湖北黄鹤楼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在这里要代表**旅行社,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叫***,是**旅行社的导游。
这位是司机**,驾驶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各位在旅游途中可以放心地欣赏窗外武汉的美景。
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刚过了九月九重阳节,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
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的山地、湖边以及江边建造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吟诗的最佳场所,像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但是黄鹤楼开始建筑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用的。
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
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
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更在黄鹤楼的历史留下了非常特别的痕迹。
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几个人
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了,这是崔灏的,大概也是关于黄鹤楼最有名的诗句了。
那么还有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写的。
说到他们两个,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
据说崔灏在黄鹤楼题诗后不久,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
李白是个豪放而又浪漫的诗人,登上黄鹤楼,看滚滚长江东流去,诗兴大发,也准备写首诗,可是正当他要题笔时,突然看见了崔灏的诗。
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
所以李白就写了一首打油诗,然后搁笔走了。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听到这首诗大家也可以知道,面对如此美景,却没有写出好诗,李白的心中肯定是非常惆怅的了。
所以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与崔灏比个高低。
后来,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来到黄鹤楼,分别之际,他依依不舍,满怀激情的写下了一首送别诗,也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
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有因仙得名和因山得名两种说法。
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
有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然本小利微,但是他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看见老道很可怜,就慷慨地答应了。
酒足饭饱以后,老道非常感谢辛氏。
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而辛氏则有求必应。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款待老道,老道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
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就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吧。
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起来,不一会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是黄色的,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
画完以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
辛氏一听,非常高兴,看老道画好的鹤,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这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了老道的话,拍手一试,黄鹤竟然真的一跃而下,引颈高鸣,偏偏起舞,舞毕又跳回到墙上。
客人看着非常有趣。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
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发了财。
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问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赚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没有
”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我现在很富有。
”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
对着墙上的黄鹤吹了一首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随着笛声唱歌跳舞。
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飞走了。
从此以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
辛式为了纪念老道和他的黄鹤,于是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是最大的。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从西而东依次有黄鹄山,殷家山等,全长二千多米,好象一条伏蛇,所以有蛇山这个名字。
黄鹤楼建在其中的黄鹄山山顶。
古汉语中,鹄和鹤两个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
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废。
最后一座“清楼”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在这之后近百年没有再重修过。
一直到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才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
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既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
重建的黄鹤楼因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所以离开了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的西坡上,离江边大约有一千米。
虽然相对于它的故址离长江远了许多,但是因为楼的地面标高比江面高出三十多米,加上山高楼更高,气势雄伟,视野开阔,气势实际上更胜于旧楼。
黄鹤楼建筑群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等组成,分布在三层平台上,沿中心轴线逐层升高。
第一层平台是黄鹤楼公园的西大门,中央是胜象宝塔。
第二层平台上的牌坊,就是我刚刚提到过的“三楚一楼”牌坊。
两侧是曲廊和南北配亭。
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亭间这个巨石上,是一组黄鹤归来的铜雕。
一只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
第三层平台的中央耸立着黄鹤楼。
飞檐有5层,里面其实有九层,是取长长久久,或者说是天长地久的意思。
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和文物等。
一会儿我们可以在里面细细地观赏。
而登楼远眺,三镇风光尽收眼底,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怀。
好了,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的要去感受一番了吧。
我们先在这里解散,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
两个小时后还在这里集合。
希望大家玩的开心,不过还想提醒各位的是不要太开心而忘了时间哦。
朋友们,都到齐了。
我们今天的游览到这里也要结束了。
梦导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配合。
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指出来,以便我改正,以后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希望今天的游览可以给大家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谢谢
7、湖北东湖东湖位于武昌东郊,取其方位命名为东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
东湖烟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鸟翻飞,游船如织,湖岸曲折,港叉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称。
东湖风景区由听涛、磨山、落雁、白马、珞洪、吹笛六大景区构成,其中听涛区景点比较集中。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种植各种树木200多万株。
东湖的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不断开放,其中尤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著名,武汉的市树——水杉,也分布于东湖的各个地方。
点缀风景区中的景观有泽畔行呤、碧潭观鱼、水天一色、曲堤凌波、湖光浮阁、朱碑耸翠、雪海香涛、翠帷蕴谊、常春花苑等,已建成的沙滩浴场,将使你领略南国海滩的美好景色。
8、夜游长江9、湖北省博物馆10、红楼写不下了……
三分钟湖南导游词
1、洞庭湖: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
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
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
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
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
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
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
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
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2张家界:武陵源南部的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70年代才被发现,相传,汉高祖时留侯张良慑于“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教训,效法春秋战国时越国的范蠢功成身退、隐居江湖的办法,来到大庸,因而留下了张氏子孙,故取名张家界。
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山奇、水秀、桥险、洞幽,蕴含着毫无修饰的自然美。
风景明珠张家界素有“峰三千,水八百”之誉。
碧涛连山,蔚然如海,在莽莽苍苍的林海内珍藏着红豆杉、香果等珍稀树种、名贵药材和各种奇花异草、珍禽怪兽。
据统计,张家界的树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多出一倍以上。
密林深处,藤蔓交织,清流汩汩,优美迷人。
数千座石峰拔地而起,淙淙浸水、蜿蜒曲折,林木花卉满山遍野。
张家界的风光山色,具有秀丽、原始、集中、奇特、清新五个特点,堪称“五绝”。
真是“五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
张家界市市长鲁平益形容张家界是“三千奇峰,峰峰标异,八百秀水,水水妩媚;挟泰山华山之雄险,兼桂林黄山之秀奇”。
张家界的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境内数以千计的石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巍然屹立与金鞭溪、索溪谷等峡谷两侧,峰上奇颂挺拔、灌木丛生,时而有云雾缭绕。
武陵源景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以各自独特灿烂的文化组成了一幅异彩纷呈的风景画。
武陵源风景区已经被联合国列入>名录。
主要景点有: 黄狮寨 腰子寨 黄狮寨为作守界诸峰之冠,也是张家界诸景之冠,早有“不登黄狮寨,枉到张家界”之说。
黄狮寨海拔1200米,四周峭壁削立,唯前卡门与 后卡门两条独路可通寨顶。
在攀登前卡门的路上,但见千峰插地,怪石如林,有海螺峰、一线天、天书宝匣、南天一柱等景点。
“天书宝匣”乃一长方形巨石横卧峰顶,巨石一端平抽出半节盖子,活脱脱一部“天书”被盗走的空匣。
而黄狮寨的绝景是在山顶的环形观景台上,那里晴日远眺群山,但见密森深处窜起股股白烟,如妖神的森森鬼气;接着是柱状白烟逐渐消融,而云团、云带从山腰涌起,扑向山头,蔚为壮观。
那里雨后鸟瞰整个张家界全景,但见峡谷升起的白雾,在山峰间翻滚飞腾,如群魔乱舞,愈来愈大,愈来愈浓;最后整个黄狮寨淹没于茫茫云海,只有点点孤峰,飘浮于云海之上。
还有黄狮寨周围那群山连绵的屏障,间以奇花异草的深沟幽谷,与黄山景观大异其趣;那无际的原始森林,至今仍有待人们去寻幽探险。
腰子寨的“天桥”更是鬼斧神工之作,人称“天下第一桥”(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
两座相连的山峰间,腰部有一弧形门洞,形成一座天然石桥。
桥高20余米,桥洞弧长三四十米,远望如彩虹、如新月、如洞天仙境的门楣。
从“桥”的一侧的石级登上长有排排古松和铺地苔花的“桥”顶,天风料峭,桥脊窄险;特别是从“桥”另一侧向下俯视,但见石壁直落千丈,并围成圆桶状,桶底石峰如剑似笋,如指青天,更衬出天然石桥的高险。
桶底还有一座石峰顶端托起一方天然的石盒,盒内长有几棵杜鹃花,构成景内之景,令人惊叹不置。
下“天桥”登腰子寨顶峰,又可见到石峰上天然衍生出的石殿城堡式建筑,其轮廓类似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有些像西藏的布达拉宫,当地人称之为“镇妖群塔”。
金鞭溪 金鞭溪号称“天下第一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
金鞭岩如一鞭指天,呈金黄色,倒映水溪,宛如金鞭挥动。
这是一条绵延十多华里的风景线,突兀的奇峰,参天的古木,石板小路与独木小桥,古朴别致的竹楼,盛开鸽子花的拱桐,倾斜超过比萨斜塔的怪石,错落拥立于曲曲折折的溪流两岸;山影树影,重重叠叠映入走碧流玉的溪水中:构成“五步一处景,十步一重天”的诗情画境。
溪水时而哗哗如孩重嬉戏,时而轰鸣如万马奔腾,时而叶步如悠悠琴声,似而窃窃如细语倾诉。
索溪峪 宝峰湖 黄龙洞 武陵源的南部为索溪峪,主要景观有宝峰湖与黄龙洞。
宝峰湖是在索溪峪主流上筑坝而修成的高峡平湖,水深达72米, 游程逶迤10余里。
泛舟湖上,但见奇特多姿的石峰,夹着曲曲折折的湖岸,茂密的林木花草,从湖岸一直铺到峰顶;每座石峰的顶上,虬曲的劲松撑起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每面垂直的壁面上,藤葛翠蔓,古松倒挂,构成“崖绿树”的奇观。
沿途逐处可见的飞瀑,往往一泻数叠,飞珠溅玉,恰如银瓶乍破,铁骑突起,声震幽谷。
湖光山影,瀑泉响流,使游人恍若置身瑶池,似赴蓬莱。
武陵源群峰之下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溶洞群。
现已探明的溶洞有 14个,有 600万平方米万石笋立、如梦似幻的地下世界;其中黄龙洞所拥有的珍奇,被地理学家评价为整个东南亚溶岩景观的缩影。
黄龙洞有四层洞府,两层地下河,全程10公里。
洞里有宽12,000平方米的龙宫厅,矗立着大小龙柱1700余根,堪称中华第一洞府。
大厅中央有称之为“龙王宝座”的钟乳石巨柱,高42米,腰围30主,直经9米,住座”上可容5人并坐。
进入黄龙洞,就家走进了迷宫,绚丽的色彩,闪烁的光影,扑朔迷离,使人不辨东西。
而千奇百怪的石笋,或优雅、或险峻、或富丽堂皇,令人目不暇接。
清远飞来湖公园写一篇作文400字左右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一)同学们通过走进大自然,从而加深了解大自然,关心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清远故乡里文化主题公园环境优美,布局有特色:既有旧时代常见的酒坊、打棉胎铺、打铁铺、织布场……又有一系列反映旧时代各种户型人家生活风貌的村居.各种村居大致按照旧时人家的家庭格局进行布局,里面有丰富的反映乡村民俗风情的图片,大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二)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环保意识.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文明行为:整然有序地上落车;不随便扔垃圾;见到同学身体不舒服,能主动关心,互助互爱;活动时井然有序…… 同学们既玩得开心,又收获丰富.
长白山的导游词
中文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长白山的山顶,我们的脚边,我们的眼前,就是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长白山天池。
它是长白山最具风姿,最为壮丽,最具有神秘色彩,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顶部,是一座破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而成糊。
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为东北地区最高的水体,中国最深的天然湖。
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0公里,东西宽3.37公里。
集水面积21.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水边周长13.11公里。
总蓄水量20.40亿立方米。
天池古有“图们泊”之称,那是万水之源的意思,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条大江的源头。
而这三条大江,就是滋润东北亚大地的主要水系。
天池的特别之处和神奇之处在于,它只有出水而没有入水,却千年不绝地流淌着。
古人说它的水来自海上,故称海眼。
天池还有一大奇迷,那就是天池怪兽之迷。
其传说和见闻早有流传,文字记载始见于100多年前,近年源源不断传出有人看到天池怪兽出没的消息,使得这个世界之迷和世纪之迷愈演愈烈,相关情况,我将专门向各位做介绍。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白山天池的顶礼膜拜,并不是因为人们对长白山的崇仰。
试想,长白山虽然威严如仪,统领东北亚众山和大地,但是,如果没有了山顶的天池,她能成为滋润东北亚大地的母亲一样的大山吗
没了源头就没了河流,没了河流就没了生命。
人们不远千里万里来看长白山,为什么非要历尽千辛万苦登上山顶呢
为的就是一睹这哺育大地万物乳的源头——长白山天池。
而天池里的水,也正像母亲的乳汁来自母亲的体内一样,来自大地的内部,源源不断,流淌不息。
这难道是一个巧合吗
难道这不是人类固有的寻根、寻母、寻找生命之源的情结所系吗
自古以来,人们崇仰长白山天池,敬畏长白山天池,是按国人最高的崇拜境界——对龙的崇拜——来崇拜天池的,称天池为龙宫的说法比比皆是。
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山冈志略》中说:有猎者四人至钓鳌台,见芝盘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
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均以为龙,故又名龙潭。
又云,池中雷声时作,音同炮弹,百里外犹闻其声,俗呼为龙宫演操。
又云,平时水声澎湃,响如鸣金戛玉,俗呼为龙宫鼓乐。
又云,每年三月间,陡有黑云自西北来,大雨雹至天池不见。
阅数日,忽由池中突起五色云,向东南而去,惟黑白两色居后。
迨十数日,见云自东南飞来,仍入池内,而黑云不在其中。
相传,黑龙江龙王会同天池龙王,朝宗东海云。
现在,根据所有资料表明,人们不仅是对龙的崇拜而称天池为龙宫,联系到当前所传的天池怪兽出没池中,再联系到世界上对于恐龙灭绝的定论已被我国中华龙鸟化石的出土所打破,加上天池怪兽又像恐龙,可不可以想象,天池里的所谓怪兽,就是亿万年前的恐龙的后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