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导游词的图书目录
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
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
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
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
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
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
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经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裕。
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
如今,长城在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畛さ姆烙
导游词(海职院的导游词)
海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坐落在美丽的滨海名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中心城区。
学校占地面积1500亩(含新校区)。
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实验实训中心、现代化图书馆、标准运动场和舒适的学生公寓;教学仪器设备齐全,馆藏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十分丰富;校园网络设施先进,信息系统完善,无线校园网络覆盖全校,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良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500多人。
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5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4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的重点专家。
校内设有经济管理学院、交通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涉外商务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超万人。
拥有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
校内实训实践基地43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实训基地16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2个,实践教学场所面积7.4万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40个。
所有经典导游词(全)
你最好是去导游论坛里面找相关的导游词,比如导游栖息地、张家界导游论坛、北京导游论坛。
另外各地旅游局很多都有官方的导游论坛的,如果你想要语音导游词,推荐古游网和好友随行论坛
导游证考试考的导游词是哪几个地方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导游XXX,很高兴见到你们。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我们的学校了
” “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是一所百年老校,占地约XXXX亩,建于XXXX年。
之类的历史你没有说清楚,。
”“大家请随我来。
” “这是小操场,也是低年级小同学做广播体操的地方。
” “那边是大操场,我们大同学在那里做课间操,同时也是我们大同学的乐园。
平时下了课,同学们都那打篮球,开心极了
” “如果想要更多地了解我们学校的概况,那请往这边来,这里有一个关于我们学校的简介,大家可以仔细地看一看。
” “这三座四层的楼房是我们的教学楼,粉红色的墙面,淡蓝色的栏杆,栏杆上还有好多海鸥在展翅飞翔。
很漂亮是吧
清晨,我们的教学楼沐浴在阳光中,显得分外亮丽。
”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有舒适的桌椅,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到教师节之类的重大节日时,我们就在黑板上亲手绘制美丽的图画,送给老师一份意外的惊喜。
” “大家再跟我来,看到这个美丽的小花坛了吧,它一年四季都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宛如一幅色彩鲜艳的风景画点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可喜欢它了
” “这儿是一座假山,你们看,池水多么清澈,还有可爱的小鱼在池里游来游去,多快活啊
”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现在大家可以随意地参观一下。
楼猪,你学校的历史啥的你自己在修改下,估计就这样了,你们学校还有啥就加上去,没有的就去掉,希望能帮到你喔,嘿嘿。
谁给我提供下五公祠或者海口市的导游词
《五公祠导游词》 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祠。
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东南部,由五公祠、苏公祠、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习以五公祠统称。
它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奇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
五公祠为该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两层木结构,单斗拱,面积560平方米,楼高9米,人称“海南第一楼”。
该祠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海南的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五位历史名臣而建。
祠内五公石雕栩栩如生,满面思绪。
楼上高悬“海南第一楼”金字横匾。
祠内柱上,清人长联落地有声:“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期楼。
” 五公祠右边有学圃堂和五公精舍。
学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讲学的故址。
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诗文之地。
两厢房均为素瓦红木建筑,典型明清风格。
庭园内花木繁茂,四季凝荫,景色绚丽,环境幽静。
郭晚香来海南时带书8000多卷,置五公祠楼供五公精舍学生研习。
郭晚香病逝后,五公精舍为五公祠图书馆,藏郭晚香遗书。
后来,历经洗劫,图书所剩无几。
而后,学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缮一新,陈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钟、黎族古代铜鼓、宣德炉等。
五公祠等古建筑群隔桥相望的是五公祠陈列馆。
该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是有8个展厅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仿古建筑,规模壮观、气势宏伟,1996年初建成并向游人开放。
馆中心二、三楼展出海南历代名人生平事迹,格调高雅,内容充实,为’瀛海人文’凭添风采。
补充: 《海口导游词》 朋友们
我们现在来到掩映在茂盛的椰林丛中 美丽城市 --海口! 她就是 海南省 的省会。
海口市位 于海 南岛的北端,北临 琼州海峡 ,总面积为2346.8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约150万。
海口市是海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海、陆、空交通枢纽,同时又是一座具有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外向型、国际性的 旅游城市 。
海口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汉 汉武帝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伏波将军 路博德征服 百越 ,在海南设置了珠崖、儋耳两郡;南宋时期朝廷在这里设置了海口浦,海口自此得名。
此后,海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南北贸易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并且于1926年开始设市。
1858年 《天津条约》 的签定后,海口被辟为商埠,先后有美、日、英、法等十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
老城区的中山路、博爱路及解放西路一带至今还保留着成片的法式 巴罗 克风格的建筑,那是当时外国领事和商贸机构集中之地。
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此后成为海南行政区公署的所在地,1988年4月13日海口正式设市,从此成为海南省的省会和 海南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海口市有 秀英 美兰龙华和琼山四个直辖区,在海口市的主要街道有:海府大道,它集中了 海南省委 、 省政府 的主要 职能部门 和办公机构;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有乐普生商场、DC城广场、第一百货商场和明珠商厦等大型购物商场;解放西路,以服装、钟表、皮具、珠宝和 音像制品 、电器为主的购物一条街;博爱南路,海口的小商品市场一条街;龙昆南路,以海鲜酒家和娱乐城为特色; 滨海大道 ,富于海滨特色,有众多的酒店及生生百货商场、海口市体育馆、 万绿园 、 滨海公园 等。
有人说海口是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规模和大城市的气派,这一说法概括了海口在较低 起点 上向着较高目标起飞的奋 斗方 向。
海口 世纪大桥 、 粤海铁路 通道火车站等浩大工程,展现了海口未来国际化都市的美好前景。
美丽的海口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她那迷人的风光、宜人的气候、沧桑的昨日、繁荣的今天,都值得我们探寻追求、 驻足 流连。
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海口明天会更好!
谁可以给我晋商文化游景点的导游词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原为古灵州城和金积县驻地,地处宁夏平原腹地,是宁夏沿黄河城市带核心区域。
毗邻陕、甘、蒙。
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
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总人口130万(2012年),其中回族66万人,占总人口52%,是中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吴忠滨临黄河,黄河穿城而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汇点。
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