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导游词里的温馨提示语

导游词里的温馨提示语

时间:2018-01-05 04:19

奥林匹克公园的导游词怎么写,没导游带过,写不好啊

大家好,我叫XX是大家本次在这次出游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XX,很高兴在这茫茫人海中与大家相遇,我相信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

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希望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温馨的感觉,谢谢大家。

导游的欢送词 要优美点的诗句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旅行组织的**(地点)*日游。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车的师傅姓*,有多年驾龄,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了解**。

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肘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

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请大家在上下车 是注意识别。

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欢迎,我给大家向上一首歌,唱得不好请大家谅解。

好像一般带团都是这一套词,有创意也得结合团队的实际情况才行啊,只有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团队的特点,再加上自己良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和那么一点点幽默,才能成就一段有创意的导游词, 1、因客人不同,每次都有变化,了解客人第一手资料,因人而致,要第一时间收服客人,欢迎词的重要性就在这里,所以欢迎词要具备这些作用:让客人第一时间感觉到你的能力和专业,让他们知道你是来为他们服务的,并且要听从你的安排才能得到最完美的旅行,同时给他们感觉你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树立自己在团队中的形象, 2、欢迎词里切记包含:行程的详细安排,记得要通报给每个客人让他们了解所有行程安排,细心提示一些细节,可以给以后省去麻烦,细节上的提示还会让客人觉得温馨,因为客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信任的人就是你,你的提示可能能给他们以安全感哦, 3、介绍司机的时候最好让客人和司机有互动,这样能让司机感受到你的诚意,也能带动一个团的氛围,有利于你和司机的沟通,并且让司机能和你有所配合,虽然大部分的时间是我们在和客人交流,但是司机也会和客人交流,如此方便开展工作, 4、告之他们,自己会尽自己的努力开展工作,尽量带领大家度过一个美好假期,毕竟大家出来就是开心的,但是如果工作有欠缺的地方也请大家务必指正,共同探讨解决,这样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带团水平。

这样讲,为以后打下伏笔,毕竟不是每个团都能顺利,而且你这么讲会给客人一个受重视的感觉,他们也会感觉到你的努力,即使有事情发生,也能和平解决,让客人了解到你在做,比你说再多都有用。

很搞笑的导游词,必须名字是郑江昊,关于长城,比如,我姓郑,大家可以叫我……

内容要好,但是问候或介绍的话要多,一定要说的明了。

问候的话你可以再上车时和大家问好,然后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如果这地方危险,你可以说小心啊,什么之类的话。

这样你这个做导游的一定会很好,非常全面的和大家交流了。

祝你导游词通过。

另外我也写了一片,我可以给你照样: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们就到了闻名中外的长廊。

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看也看不到头,长廊竟然有七百多米长呢

长廊两边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惟妙惟肖的人物、山水、花草,几百幅竟然没有两幅有相似之处,真让人惊叹。

走在长廊上,人们会非常自然地想起以前的画工来,情不自禁地钦佩他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走在长廊上,我们还可以闻到一阵阵香味。

你也许会问:“这是什么味道

”告诉你吧,这是花草树木的香味。

因为长廊两旁都种有花草树木,从昆明湖上吹来的风就把花草树木的香味带到了长廊上。

而且,长廊两旁的花多得数也数不清,这种花还没凋谢,那种花又开了。

所以,在长廊上,一年四季都能闻到美妙的花香。

大家可以尽情欣赏。

走完有名的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

抬头一望,一座三层高宝塔形的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美丽的佛香阁。

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漂亮的排云殿。

登上美丽的万寿山,站在佛香阁上向下望,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葱葱郁郁的树木,掩映着黄的绿的房顶和宫墙;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给人纯净、完美的感觉;湖面上,还有很多古色古香的船缓缓驶过,真是美极了。

颐和园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等着大家去欣赏

祝你玩得愉快

啊,好酸啊,我的手啊,终于打完了。

加油,以后可要自己干哦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何况是学习。

886

双桂堂导游词怎么写

双桂堂旅游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您们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欢迎各位宾客来到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双桂堂

我叫张三,大家叫我小张就是了,由我来负责今天的解说,为您们服务是我最大的荣幸,我会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争取让你们有没白来的感觉。

旅游之前先敬告大家三件事,好让您的这次旅游含金量更高:一是梁平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希望各位能够入乡随俗注意环保卫生;二是到双桂堂烧香拜佛活动肯定不会少,无论高香短烛,安全问题是个大事;三是要注意保护好双桂堂的文物,不要乱摸,乱画。

现在我先介绍一下双桂堂的概况:梁平双桂堂是由破山海明禅师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创建,当时兴建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年代,由明朝最后一个著名反清复明将领姚玉麟将军资助修建,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现在是全国重点寺庙、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桂堂位于梁平县城10公里处金带镇万竹山,占地120余亩。

因明末清初,西南地区寺院绝大多数毁于战乱,战后破山法师嗣法弟子散布到西南各地恢复重建寺院,比如四川的昭觉寺、峨眉山的报国寺、重庆的华岩寺等等均为双桂堂的接法寺庙,故有“西南佛教禅宗祖庭”之美誉,双桂堂因两株桂花树而得名。

纳入国务院重点保护寺庙全国共有282个,但唯有双桂堂寺庙叫堂、不直接称庙,双桂堂为什么称为“堂”呢

原来双桂堂创建伊始,就是以“学业禅堂”的模式建立的十方丛林,即佛教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也就是佛教弟子传戒受戒拿毕业证的地方,现在相当于全国一本重点大学。

过去的就不说了,仅2001年、2002年和2007年的传戒法会,受戒毕业弟子遍布全国,多达近千人。

双桂堂又名福国寺、金带寺、双桂禅院,还有蜀中丛林之首”、“第一禅林”之雅称。

现在大家下榻的地方是双桂堂现在进庙的山门殿,位于西方。

建庙之初一直就是进庙的山门,后因种种原因把这个门封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年,方丈释身振法师率众僧及信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开了山门殿,并修建了这个海明佛光广场。

重开山门殿工程奠基那天发生了一件很神秘的事:2009年5月10日山门殿奠基这天早上六点钟,天上乌云密布,并下着密密麻麻的细雨,方丈身振法师率众僧100余人在现在的山门殿前诵经念佛,祈求开山大吉,寺院香火兴旺发达,6点25分,奠基仪式即将正式开始之际,大山门殿后方天空突然佛光万丈,雨过天晴,奠基典礼结束,天空又开始下着豆大的雨点了,你们说神不神奇

前面是镇守在山门前的一对石狮,这对石狮威武有力,象征着神圣、庄严。

这石梯是照相的好地方,请大家照个相吧,把“双桂堂”三个字照在里面。

前面的店铺是出售香烛和纪念品的地方,愿者请请香(在寺庙内不说买香,把买香叫请香),在这里温馨提示一下,烧香烛要自己付钱才最灵验。

山门正前方“双桂堂”三个大字是由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亲笔提字,现在的方丈释身振法师是他的关门弟子。

在往里面走之前先介绍一下“佛门”: 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

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

所谓三门者,是指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分别代表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空门往往指的就是寺庙,常说某某顿入空门,就是指他已出家进入寺庙当和尚了。

所以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

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了。

现在请大家跟我走,去真心实意地求佛吧,前面是关圣殿。

关圣殿是双桂堂第一重大殿。

门上楹联:二株嫩桂久昌昌,正快时人鼻孔;数亩荒田暂住住,稍安学者心肠。

万竹山前逢野衲,话虚心高节;三家村里学老农,得广种博收。

这是开山祖破山所作,并亲笔书写。

这首对联说明双桂堂创建之初,这里既是竹林茂盛,遮天蔽日的万竹山,同时周边又是荒野的田地,破山提倡农禅结合制度,使禅理寓于农活的方方面面,既修了行,又种了田,与少林禅武结合同出一辙。

下面请进关圣殿内,你们看,殿内正中塑有身着戎装,面露忠勇,刚正不阿的关圣全身彩绘立像。

他左手扶腰,右手理须,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他就是三国赫赫有名的蜀汉将领关羽,佛教将他收为护法神,尊称为关公,关帝或关圣帝君。

为什么一个忠义果敢,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受到历代统治阶级和民间普遍尊重的关羽一下成了佛教护法神了呢

传说关羽兵败麦城后,他的头被斩下送至曹营,成了一无头孤魂野鬼,夜里四处游荡,常喊还我头来还我头来,一过就是四百年。

到了隋朝,他遇到佛教高僧智者大师,智者大师说,你整天就喊还你的头,那你杀了那么多人,该不该还人家的人头呢

经智者大师为关羽说其三世因果并施以佛法教化后,关帝求受五戒,正式成为佛教弟子,发誓愿为佛教护法,故佛教徒尊称关公为“伽蓝菩萨”,从此这位英雄人物,与韦驮菩萨并称为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

护法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公安部长,保安部长之类的职务。

关圣殿后面是放生池,每逢四月初八等佛教传统节日,寺中僧人和善男信女都要来此放生,因池中所放之物,没人敢动,所以池中有达300年以上的老龟。

放生一定要注意的是放什么,今后就不能吃什么。

这座桥的廊柱雕刻精美,人物花草栩栩如生,你们猜是谁雕的

其实这是达县的一个农民艺术家不用设计,不用图纸,平空想像雕出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只对他进行了农转非,当年李鹏总理看后赞叹不已,并突发联想问庙谈方丈说,你们佛教寺庙怎么在这桥上雕些道教、儒教的东西

方丈立即答到,不管佛教、道教,还是儒教,在中国都受你们共产党领导...大家看前面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这是佛教里的文明用语,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是:向阿弥陀佛致敬

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你好或吃饭没有”的意思。

放生池后面是双桂堂第二大殿—弥勒殿。

按佛教寺院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的弥勒佛,民间称他为笑罗汉,过奈何桥的紧张后进入弥勒殿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他面带喜悦,心宽体胖,憨态可掬,嘻笑之余,把世俗生活中的烦恼丢得干干净净,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弥勒佛现在是菩萨,将在未来成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是未来的佛祖,相当于现的后备干部。

大殿内两侧,分塑身材魁梧,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

按照中国的习惯,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

这尊面北站像,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他就是韦驼天将,与关公一样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

韦驼菩萨对双桂堂的兴盛还有特别的贡献呢

传说第四代方丈觉知和尚到浙江天童寺寻根云游在外,夜里梦中得知双桂堂要遭遇灭顶之灾,于是他立急起身收拾行囊出发,正准备动身时,恰逢门口有一胖头和尚说,我看你为人耿直,你闭着眼睛,双手抱稳,我背你回去。

觉知依言而行,只觉有起飞降落之感,不一会儿,胖和尚说你在这里歇一歇,我屙泡尿就来。

觉知睁眼一看,自已已在一石柱之下,胖和尚正转身到石柱的另一边去屙尿。

觉知和尚一等再等,找了几圈,喊了半天也不见人影,此时天色已明,觉知定睛一看,原来双桂堂就在眼前。

浙江与四川相隔千里,不料片刻工夫,就回到双桂堂了。

觉知和尚便径直向双桂堂走去,到了大雄宝殿外,猛一回头,只见神龛上的韦驮菩萨喘息末定,满头大汗。

方知他就是那个胖头知尚。

觉知迅速化解了灾难,并励精图治,使佛门由衰转盛,韦驮菩萨背着觉知和尚到双桂堂外歇脚屙尿的地方,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从梁平到双桂堂必须路过的屙尿坪。

大家看前面是大雄宝殿了。

大雄宝殿供奉着佛教的教祖释迦牟尼金身像,左右是阿难和迦叶的金身立像,上悬“佛国西天”和“三界大师”匾额。

大殿左右塑有十八罗汉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

相传2000多年前,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迦毗罗王国净饭王的儿子乔答摩。

悉达多面对人世间无穷的灾难和各种矛盾十分困惑,感到再多的钱,再大的权,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生老病死的困扰,于是他在29岁时,不顾父王劝阻,毅然别离妻子,舍弃太子位,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出家修行,出家后的悉达多经过十磨九难,艰苦修行,最后来到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双腿结跏趺坐,经过七天七夜,顿感心里平静,一切烦恼不再从心头生起,心情豁然开朗,终于觉悟成佛,成为佛教鼻祖。

大雄宝殿最为精华的是建筑,它为一座三层的斗拱式宫殿建筑,处于双桂堂的中心,历经1653年创建、1758年改建、1822年扩建、1889年重修,方具今日规模。

大殿由52根完整的石柱支撑,每根长约9米,直径0。

7米,八角形体,重20吨,从采石、搬运到竖立均为人工操作,被建筑学家誉为“清代建筑瑰宝”。

大殿前面的阶梯下是较为宽阔的青石海坝,是烧香拜佛最好的地方,左面有请香的地方。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讲烧香拜佛的基本动作,请大家跟我学...要祈愿对面有祈愿牌,请你们在这烧香祈佛吧。

在这里自由活动时间为30分钟,到时我在这里等大家。

下面请大家跟我走,去看双桂堂的碑刻。

双桂堂既是一方佛教圣地,又是一座文化殿堂,历代过往的高僧大德和骚人墨客有很多诗文书画题赠寺庙,遗留至今,其中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开山祖破山的自作诗文书法。

请看这个碑:善法堂前拟圣流,南泉牧得一头牛,欲将骑往西方去,唯恐西方不肯留。

这是破山自作诗文书法,他是集佛学、文学、书法于一体的大师,这个碑最能展现一代高僧的风彩。

还有这个碑的字,你们看象谁的字,是不是象他老人家的字,仍一代伟人,在书法上现在称其为毛派,他吸各家之长,看来他也曾学过高僧的书法。

丈雪、圣可、竹禅、朝鲜的宝光和尚、民国的吴佩孚等人在这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令人赞叹不已。

大家看到的这个长长的象鱼的东西,你们猜一猜是干什么的呢

这是木鱼,木鱼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

木鱼有两种一种为圆形,刻有鱼鳞,和尚念经时敲敲,以调音节。

又说,鱼睡眠时是不闭眼的,提醒和尚念经时要集中精力,不要闭眼入睡。

另一种象这个为长形,悬于寺院斋堂之前,早、中二时粥饭击之,禅僧呼之为“梆”。

顺便介绍一下僧众吃饭的常识:僧众的早餐和午餐叫做“过堂”,晚上的用餐叫做“药石”,僧众用斋的地方叫做“斋堂”,斋堂的门口挂着“云板”和“楗槌”(又叫做梆子),“云板”是门口悬挂的一块胡禄样铁板,“梆子”就是刚才说的大木鱼了,所以这两样东西都敲不得,否则会打乱僧众的生物钟。

下面继续往前面去看文殊殿。

文殊殿位于大雄宝殿之后,破山祖师石塔之前,为两层木结构歇山式大殿,是双桂堂最早修建的建筑,这座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屋梁尚有破山弟子记录修造事宜题记。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携研究生对此殿进行了专门考察研究,他是梁启超的儿子,他说这座殿在建筑史上堪称“中国奇迹”。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在大乘佛教中是司智的菩萨,也就是现在的教育部长之职,由于辅佐释迦最为得力,位居诸菩萨之首,与司理的普贤菩萨共同作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肋侍。

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凡希望子女学业有成,希望自己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者都可拜一拜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一般会满足大家的愿望,因为佛教界也在为培养人才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

文殊菩萨后面正中,朔有菩提达摩之象。

达摩是传说中中国佛教禅宗始祖,他本是印度僧人,在南朝时期东渡来到中国,经广州到嵩山少林少面壁九年。

达摩在中国所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

下面看破山塔。

破山塔里长眠着开山始祖破山海明。

破山生于1597年,圆寂于1666年,俗名蹇栋宇,四川大竹县人,19岁出家为僧。

出家后曾到湖北、江西、浙江遍访名师,最后皈依于当时佛门天童最大法派,成为密云圆悟的嗣法弟子,临济正宗传人。

由于他看不贯当时错综复杂的佛门争斗,便毅然回归巴蜀大地。

此时的四川正面临改朝换代的洗涤,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破山身逢乱世,生系生民,四处奔走,劝止杀人。

1653年,破山在经过数十年的流亡生活后,来到梁山,在南明王将军姚玉麟的资助下,创建了双桂堂。

破山海明集佛学、书学、文学于一身,他以70年的人生经历,跨越16、17两个世纪和明清两个朝代,最后以梁山为中心,通过30余年的弘法活动,怀慈航普度之心,藏伊尹治世之志,身居明末清初动乱时局,不顾已身安危,出入刀枪剑戟丛中,救民于水火,被世人誉为“小释迦”。

其法嗣弟子87人传布川、楚、黔、滇、陕西省,远至海外东南亚地区,据考证当时贵州高僧121人,其中破山法派占110人。

双桂祖庭被誉为“西南丛林之最”,它使西南地区的佛教兴盛达到历史的顶点。

这个塔呈六角形,高二丈,直径一丈二尺,三层雨厦石塔,正面镌刻“传曹溪正宗第三十五代破山海明禅师之塔”铭文,上刻“偶留”两个大字,亭前竖一巨石屏风,左右置石狮一对镇守,中供香案、铁鼎,以祀香火。

塔后建古雅石坊,中刻清四川总督李国英书赠“灯传无尽”四字,左右各一联。

左联曰:继往开来久矣,人间轨范;超凡入圣诚哉,佛祖权衡。

右联曰:智通无累弘济万世;神测未形典御十方。

横下竖刻《破山塔铭》全文。

中心刻破山遗墨七绝一首:长生不如无生好,识得无生人不老。

不老拟同春复秋,年年此日惊花鸟。

石坊背面镌刻破山手迹“衣钵流芳,万峰法派”,署名双桂老人。

塔的两边是两株桂花树,双桂堂因两株桂花树而得名,这两株桂花树有一个传说。

传说双桂堂这两棵桂树是月宫中的嫦娥亲手培育,嫦娥借观音的净瓶水为之浇灌,遣神燕去天河衔来肥泥为之壅土,用王母娘娘的云剪为之修剪,在嫦娥的精心护理下,这两株桂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在一个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嫦娥将它们抛向人间。

这两棵桂树带着满枝的清香荡在宁波天童寺院内。

天童寺密云和尚的弟子破山海明学成后,准备云游四海,广开法化,在天童寺辞别时,他的尊师密云就以这两株嫩桂相赠,嘱咐道:“桂树在哪里落根,哪里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地和功德圆满之所”。

破山依言而行。

但道行大江南北,途经千山万水,仍不见桂树落地生根。

他只得遵从师命,小心护持着二株嫩桂,不停地游走,一日,破山来到山清水秀的梁山境内。

这天晚上他仍象往常一样,将桂树放在座位前面的地上之后,自已闭目打坐,参禅入定。

午夜时分,突然霞光万丈,佛光普照大地,四方之人纷纷赶来,只见一个相貌不凡的高僧正旁若无人的盘腿静坐,二株桂树也生根挺立,芬芳四溢,众人觉得此僧一定不是凡人,于是拥而尊之,并建庙立堂,一座规模宏大的双桂堂就这样神奇地建了起来。

1990年,曾珍藏于双桂堂的十一世纪印度梵文写本《贝叶经》被盗后,两株桂树中的一株金桂一夜间凋谢枯死,万竹山的白鹤也一夜飞走,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双桂树一大一小。

金桂死的当年银桂树既开白花又开黄花,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双桂堂有灵气,很神奇,用纯唯物主义论的观点无法解释这些现象。

好大家给我走去看观音殿。

观音殿又名大悲殿,位于破山塔青石牌坊后。

观音全称叫观世音,“观”指观照、观察,“世”指所有众生,“音”就是众生苦难的声音。

按照佛经的说法,千千万万的芸芸众生遭遇种种灾难,蒙受种种苦恼时,只要认为观音菩萨存在,念其名字,观音菩萨就能及时听到这声音,并要察其缘由,使其得以解脱。

由于观音菩萨这种大慈大悲的德行和寻音救度的能力,在民间影响最大,信奉者最多。

这座观音殿建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扩建重修。

殿内横匾“普度群迷”出自清朝兵部尚书勒保之手,正中千手观音像,高一丈八尺,盘腿合掌座于莲台之上,从身上伸出16只给予世人帮助的大手,以慈悲之情注视着前来拜谒的人们。

每年二月十九的观音生日、六月十九的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圆寂日是双桂堂最热闹的日子。

在观音殿里抽签很灵,所以自由活动十分钟,望大家都抽到上上签。

好,请各位跟我走去看藏经楼。

藏经楼建于1850年,为两层木石结构的歇山式建筑。

因当时竹禅大和尚云游归来,将五台山所赠佛骨舍利子和平生所所藏《贝叶经》奉献给双桂堂,使得各方轰动,于是共助双桂堂修舍利塔安放佛骨,修贝叶楼存储贝叶经,同时开辟经室为藏经楼,存放雍正、乾隆御赐《大藏经》,这样楼中有塔、塔上有楼,将贝叶楼、舍利塔、藏经楼合而为一,三位一体,其规模仅次于大雄宝殿。

藏经楼是双桂堂收藏历代字画法器的博物馆和陈列佛教典籍的图书馆,是僧人参学悟禅的必到之地。

藏经楼原为吴佩孚所题。

北伐军攻克武昌后, 吴佩孚1927年5月,率卫队逃向四川途经梁山时曾驻足双桂堂达半月之久,通过短时间的修身养性,双桂堂使一个杀掳成性的北洋大军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他走出双桂堂后就遣散了卫队回天津,从此他再也没有披挂上阵了,他的书画作品至今完好保存于双桂堂。

现在大家跟我走,到万竹山去......天下名山僧多占,万竹因僧而成名。

双桂堂不依附繁华的都市,不借重名山大川,在平平常常的万竹山中却名震佛坛,万竹山也成为了四方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山前是布局严谨的殿堂,刚才大家都一一看到了,双桂堂后面的平山缓坡之中,只见古树参天,绿竹滴翠,空气清新,雀鸟嘻叫,一种红尘远离之感随之而来: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因为有了万竹山,双桂堂才出了个以爱竹画竹闻名的第十代方丈竹禅,他曾有诗道:竹解虚心叶似个,我不成佛也是错。

相传竹禅一次浪迹京华时,恰逢慈禧太后降旨,说若能在五尺长的宣纸上画九尺高的观音者,进宫表演,将有重赏。

竹禅二话不说,扯下告示,便要进宫。

画友们上前劝阻说皇宫不是随便哪个想去就去的地方,不要白白去送死,竹禅将袖一丢照去不误。

进宫后,只见慈禧满脸沧海桑田,幸有美女穿梭提神助兴,竹禅挥毫泼墨如入无人之境,动作十分潇洒,由于竹禅灵巧构思,以观音左手执净瓶,用右手弯腰插柳的姿势来表现,不一会儿,一个体态娴静,身高九尺,正弯腰插柳的观音栩栩如生,活脱脱地出现在五尺长的宣纸上。

慈禧看得出神,当头便拜,随后以竹禅为法师,以居士的身份皈依了佛门,从此里里外外都称她为“老佛爷”。

往这边走是部队营房,1970寺庙有部队进驻,据说主要是周恩来指示保护寺庙的部队,然而在进驻期间天王殿和观音殿被其毁坏,1983年国务院将双桂堂确定为重点保护寺庙后,部队还赔了损失的。

要说全国寺庙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时期。

那次双桂堂也显遭噩运,只是时任第十五代方丈的妙谈和尚头脑机灵才免遭劫难。

他买了很多围席,将一尊尊佛像围起来,又用白石灰将各殿堂的墙壁、门柱糊满,再在围席和石灰上用大红油漆写满最高指示,当红卫兵们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进双桂堂时,不料寺内除了毛主席语录就是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整个寺庙都处在“红海洋”的包围之中,红卫兵哪里还敢乱说乱动,只得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了,由此双桂堂躲过了一场浩劫...再过来大家看到的就是白莲池了。

莲花是有名的观赏花卉,在这里是佛教名物,是高洁的象征,佛教从来就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秽土污泥,其目的就是要人们不受污染。

相传释迦牟尼出世前,池沼内盛开如车盖的莲花。

白莲池水面小桥楼台相连,池边有曲廊水榭相通,更有翠竹古木,遮天蔽日,芬芳扑鼻,游人在其间闲庭信步,或品茶聊天,如入人间仙境,在这里坐一坐就如同佛菩萨坐“莲花座”,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的至高境界。

下面去看双桂堂的罗汉堂了。

在中国,「五百罗汉」这一名词几乎家喻户晓,人们把他们视为吉祥与力量的象征,双桂堂的罗汉堂于1998年初兴建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里面供奉着500尊彩塑罗汉像,姿态万千,俯视众生。

数罗汉是流行于民间的一个有趣习俗。

人们根据首先踏进庙堂的那只脚(左脚或者右脚)确定数罗汉的方向,然后随便选定一尊罗汉为起点,依照自己的年龄顺序默数,一岁一尊,数到自己的岁数为止,看这尊罗汉所表现的喜怒哀乐,预测一年中的吉凶祸福。

如是长眉罗汉,便为长寿;如是伏虎罗汉,则身体健壮。

为了方便广大信众和游客由来以久的数罗汉祈福的风俗,双桂堂于2002年在罗汉堂推出了佛卡预测 民俗娱乐活动。

全套佛卡(即罗汉卡)为五百张,佛卡正面为罗汉图像,背面为该罗汉的文字简介,游客可以选取自已数中的那尊罗汉的佛卡留作纪念,并随缘乐助功德若干,具体数目不限,解卡费为10元。

请大家继续跟我走。

在这间屋里面有两块碑可看,这边是嘉庆皇帝为双桂堂颁发的“土地证”,当时天下之土,莫非王土,所以这么一点地就要皇帝亲自御赐,清朝灭亡了,现在土地证也作废了。

清初土地管理并不严格,县太爷就可以随意批地,传说破山建立双桂堂时,曾向县衙门申请土地,那位自以为是的县太爷没正眼瞧瞧破山,就从牙缝里哼出几个字说:“要多少”

破山见他这副德行,不是酷吏就是庸官,便有意识地捉弄他,故作卑微地说:“贫僧岂敢贪心,一袈裟地足矣”。

县太爷心想,我堂堂一个县令,有的是肥田沃土,一袈裟之地又何足挂齿,于是招来三老七贤,当众宣布同意将一袈裟之地送给破山,以示自已的善行懿德。

于是县太爷和众人紧随破山之后,去看看他那一袈裟之地究竟有多大,破山不慌不忙来到一个山坡上,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甩,顷刻间,袈裟遮天蔽日,骄阳似火的天空一片昏暗,县太爷和众人吓得四处逃窜,跑到外面一看,这一袈裟之地足有两千亩,又是本县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这时县太爷当作众人的面又不好失言,更拿破山没办法,只得承认他这一袈裟之地,这就是现在双桂堂所在的地了。

这边这块碑是双桂堂“廉洁碑”,当时寺庙僧众说住持贪污功德香火钱,住持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这里公开了详细的收支账务,现在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到政务公开就是学的这个住持的做法。

走出这间屋,前面就是三块碑,一块是1983年国务院批的“全国重点宗教保护寺庙”碑,一块是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一块是199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这三块碑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寺庙及文物的保护政策,对双桂堂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请跟我走山门殿返回。

今天我们看了西南佛教祖庭,全国重点宗教寺庙双桂堂,回顾一下,共看了全寺的七殿 、七堂、四塔、四亭、三池、二十八天井海坝、六十六花圃兰台,有何感想,一句话:与佛有缘。

从这边出去,在出去之前,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边双桂堂有个和尚很会算命,算你过去现在和将来,非常准的,价钱五十元以上,具体全看自己掌握。

出去就是大门,谢谢大家的支持配合,欢迎各位下次光临,阿弥陀佛

长城导游词的意义是什么

长城导游词评语3篇:长城导游词评语篇1:这篇导游词语言十分亲切,按照一定的参观顺序,让游客对万里长城有深刻的印象,通过讲故事,更加吸引游客,结尾也不错,很温馨的提示,读者也仿佛一同游览了万里长城。

长城导游词评语篇2:这篇状物的文章小作者以导游的身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万里长城。

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对长城顶端的介绍,采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让人一目了然。

长城导游词评语篇3:这篇文章作者把自己定位于导游,带领大家游览了八达岭的美丽景色。

构思新颖奇妙,不落俗套。

用了长龙来比喻长城恰到好处,中国的确是条腾飞的长龙。

文章详略得当,引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故事,把烽火台在古代的作用介绍的非常清楚。

写导游词的格式

先是开头:自我介绍: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景区:这里是***景区。

内容:总述:具体数字:包括高度,宽度,数量。

分述:抄几段资料:来历,传说等结尾:温馨提示。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