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导游解说词!一定要详细啊~拜托~!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
市 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市依托独特的地理条件,成功建设“百里黄河风情线”,如今,这个标志性工程已成为兰州的“城市名片”,引起国内外游客的瞩目。
兰州市修编制定了黄河兰州市区段及其两岸地区规划设计,规划东西长近50公里,面积约27.44平方公里。
规划基于兰州城市“两山一川”的骨架,提出了“飞天锦带串明珠”的总体设想,使黄河兰州段的桥梁建设、游乐项目建设和景点改造开发统一起来,融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和现代化风格于一体,集旅游、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鲜明的兰州地方特色。
至目前,在黄河风情线上已相继建成西游记、水车园、绿色希望、黄河母亲、近水广场、彩色喷泉、中华《龙源》雕塑园、文溯阁与皋兰文庙、丁香园等景点,这些景点像一串明珠点缀在百里长岸。
初步完成了城区段24公里的绿化美化改造,总投资达14亿元。
今天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一条绿色飘带与黄河交相辉映,整个风情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廓、树伴流水”的美丽风貌,被中外游客和兰州市民誉为兰州市的“外滩”。
白塔山在甘肃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白塔而得名。
岗阜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
山下有金城、玉迭二关,为古代军事要冲。
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重建,七级八面,上置绿顶,下筑圆基,通高约17米。
山上一、二、三台建筑群,依山势升高,参差错落,绿树丛中亭榭回廊连属,四通八达。
风林香袅排坊、罗汉殿、三宫殿、三星殿、迎旭客阁、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
等临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黄河九曲,气象万千。
东、西北三山之巅各有东风亭、喜雨亭、牡丹亭。
此山原为荒山,解放后,引水上山,植树造林。
1958年辟为公园。
五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温克自治旗大雁境内。
景区内湖光潋滟,浮光跃金;泉水潺潺,曲折回环;风吹草低,芳草萋萋;森林激荡,涛声阵阵,是一处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天然公园。
景区内的五泉山、敖包山和大鹏山,气势恢浑。
神明泉、天谷泉、贲幽泉、风木泉、命门泉群日夜喷涌,冬暖夏凉,可饮可浴。
经有关部门化验表明,此处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宝贵自然资源。
进入冬季,五泉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温暖的泉水在树丛中雾气升腾,形成美丽的树挂。
泉水在沼泽地里结冰成塔,形状各异,别有情趣。
夏季的旅游旺季,旅游点主要以餐饮、娱乐、观赏为主业,辅以职工休养。
景区内还有游船码头、动物园、渔场、牧场、敖包、别墅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蒙古包、欧式风格的修养所等。
交通方便,通讯便捷,有公路直达五泉山下,是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黄河的古往今来导游解说词
【河流】黄河(Yellow River)——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长度5464 千米,源头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2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旧孟津。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
【相关文化】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
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编辑本段]【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黄河[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欢迎下次再来兰州的导游词
兰州水车园地处滨河中路东段黄河南岸带状公园,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西连黄河母亲、绿色希望;南依西湖公园;北与九洲台,白塔山公园隔河相望,与黄河白马浪为邻,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园中之园。
兰州水车是古老黄的提灌设施。
她巧取黄河之水,灌溉农田,为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各项生产的发展。
兰州水车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
段续,明嘉靖二年进士,曾任云南道御史。
云南多水且用简车灌田,段续回故里后借鉴云南简车致力于水车的创制。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第一轮水车在广武门外黄河北岸制作成功。
历经四百余年,段续所创水车日臻完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她雄浑粗犷,悠悠旋转,日复一日倒挽河水灌溉万亩良田。
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轮水车林立黄河两岸,流水欢歌不绝于耳,蔚为壮观,给金城增添了独特风韵。
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
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重建兰州水车,再现水车雄姿。
兰州水车工程建设得到国家旅游局、甘肃省旅游局、半州市政府的重视和资持,水车园占地14588平方米,由带状绿地、泥沙冲积岛、柳荫滩地三部分组成。
规划设计主要建设项目为:直径16.5米仿古水车两轮,两层水榭式综合服务厅一座,并辅之以建筑小景。
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动工兴建,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峻工,前后历经七年,水车园已陆续完成了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完成了对水车园周围环境的治理和改造。
清洁卫生死角,铺设地砖,广种花木,使水车园全园面貌焕然一新。
一九九八年先后新建了水磨坊、友谊商店、水车摄影部、水车茶社服务部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娱乐项目。
尤为一提的是,以水车主体风景为依托的水车茶社,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周到的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光顾。
水车园已经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兰州兰山公园的导游词八百字
皋兰山海拔2129.6米,是兰州城南的天然屏嶂和第一高峰,古代这里一直是荒山秃岭,后来经过兰州人民上山植树,终于将这里变成一片绿树葱郁、万紫千红的人工山林。
公园就位于山顶制高点上,绝对高度近500米。
占地5200亩。
它东起龙须老狼沟,西至龙尾山枇杷岭,沿山脊有公路相通,公路两侧依山布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公园内依次建有山门、蝴蝶楼、龙尾山庄、小牌楼、叠翠园、望河楼、钟院、六角亭、三角亭、石牌坊、游乐城、跑马场、龙首山庄等仿古建筑群。
山顶公园气势雄伟,远眺俯瞰,兰州全景尽收眼底。
兰山公园就位于山顶制高点上,远眺俯瞰,兰州全景尽收眼底。
公园依山布景,整个山脊有公路相通,低处始自五泉山东侧的枇杷岭,高处至三台阁,占地面积5200亩。
山上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红柱碧瓦,相映成趣,是人们纳凉赏景的理想场所。
园内三台阁是兰州市南屏障的顶端建筑。
高三层,上建一亭,气势雄伟。
在此俯瞰市容,黄河穿城而过,市容尽收眼底。
傍晚时分,远山云蒸霞蔚,市内万家灯火,场景壮观。
公园曲径蜿蜒,游乐城娱乐项目齐全,小跑车、八卦阵、迷宫、彩宫、魔窟等游乐设施使人们流连忘返。
公园附近有四千多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清代军事防卫墩台,解放兰州的营盘岭战场等文物古迹。
到兰山公园旅游,可乘车直达,也可以在五泉山公园东门口乘缆车扶摇直上,该缆车行程长度和爬高程度均属全国第一。
缆车一车可坐2人,起于五泉山下东侧,止于三台阁西侧,单程约需10分钟。
步行登山者可由索道旁小径拾级而上,虽路陡弯急,但道捷距短;也可在西北民族大学西侧拾级漫上,穿过林带,步出伏龙坪,入山门后,可沿公路而行。
游兰山公园以日落前最佳。
关于兴隆山的介绍70字左右的导游词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兰州兴隆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兰州兴隆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
唐宋时,兴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称“洞天福地”。
清代时,这里庙宇楼阁,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画栋雕梁,飞檐红柱,甚为壮观。
后大多被毁,仅存清代所建飞跨兴隆峡的云龙桥(卧桥)一座。
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shadow© 2014 Baidu-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
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
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篇二:兰州兴隆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兴隆山。
由于天热,早上天刚麻麻亮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山脚下抬头一望,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高大耸立的松树像巨人一样挺拔着身姿,保护着兴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时它们也见证了兴隆山风风雨雨的历史。
顺着石阶我们一点一点往上爬,鸟儿在我们的前方带路,溪水从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见底,周围还有许多参天大树,路上真是欢快极了。
当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于时我们找一块平地,平地上有2棵参天大树,我们挂上吊床,躺在吊床上,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滋润。
阳光隔着树叶洒下来,照在身上无比舒服暖和,几阵轻风从身边拂过,让我感受到一丝清凉和,惬意极了。
我们继续往上爬,快爬到山顶时,我也浑身顿感有力,加紧了爬山的步伐,终于爬到山顶了,我在心底呐喊着。
山顶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远”。
往下望山脚下的商店、汽车、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时虽没有“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无比的强大。
石碑旁边还有一帘瀑布(山间的溪水就是从这个瀑布飞泻下去的),山间竞相开放着野花,让瀑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站在观云台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触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小猫,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在下山的路上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像是在演唱优美的歌曲,几只小松鼠在林间小道上快活的蹦来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朴素中绽放着华丽的光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像一个个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
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游览兴隆山的。
我爱你,兴隆山。
篇三:兰州兴隆山相关传说 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重臣刘伯温斩西北龙脉的传说老少皆知。
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6.8公里处。
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
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
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经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
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 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
而栖云主峰建有混云阁、朝云观、雷袒殿阁;兴龙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
山上曾有位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
” 在兴龙山与栖云峰中间有座形似弥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这里青松如云,苍翠欲滴,鸟飞蝉鸣,宛如一处仙境。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一年,镇海仙童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镇海仙童打下天宫,镇海仙童摔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仙人峰。
龙王的两个太子听到,起来相劝,也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兴龙山和栖云峰,将仙人峰团团围在当中。
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风水宝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金代和元代时的榆中县,有一个身世显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个当过国公、将军之类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国公蒲察俊最有名。
过了若干年,当朱元璋坐天下的时候,蒲察氏败落改为蒲氏。
此后连个知县、把总之类的文武小官都没有了,只出了一个精通地理勘察风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孙蒲察世禄。
孙蒲察世禄为巩昌路都元帅,金兰会都元帅,阖州安抚使;曾孙蒲察谊,明代列为贡生,为榆中的贤达。
相传,在明初洪武年间,榆中县蒲家庄蒲阴阳,为了夺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国各地察访风水宝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见很多地方虽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巩固,所以不停地选又不断地放弃。
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见西面的兴隆峡谷紫气氤氲佛光普照,一束龙脉徐徐从兴隆山谷腾空而起,不禁大惊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兴龙山,面对高耸的栖云峰,内含腾飞之势,外有登天之举,谷中清流沿着山际涓涓而去,宛如玉带,三山低头,五峰朝供,此处作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万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阴阳当即进山,在兴隆山中盘亘数日,并在龙脉出没的地方为自己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怀中埋下一枚麻钱(古币),将来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阴阳还是不放心,又让自己略微懂得风水的儿子四处察访墓地。
结果儿子也选准了这块地方,将一枚绣花针穿根红线扎在地上。
第二天,父子俩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选的坟址是否相同。
儿子顺着红线刨开黑土,见绣花针扎于铜钱方孔之中,蒲阴阳十分高兴,吩咐儿子说:“儿呀,爹爹大限已到,没能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我死后不能给我挂一针一线,你若见到蛇打鼓、马摇铃、驴骑人,就把我埋在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
那时候,你朝着东方连射三箭,必将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业。
”蒲阴阳的儿子半信半疑,不几天,蒲阴阳死后,儿子便按其遗嘱,不给死去的爹爹穿一针一线,而他的妻子为了遮羞,硬是给老人穿上了一件裤头。
儿子便让村里人将灵柩抬到墓穴等待时机。
没料到老天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
这天天刚放晴,山后一个阴阳在谷中歇息,无意中将阴阳扇鼓压在一条蛇上,棺材抬进兴隆峡谷时,蒲阴阳的儿子碰巧看见这条蛇用尾巴敲打着卧龙桥头的一面石鼓玩,他大为震惊,渐渐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赶马走来,脖胫里的铜铃铛响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荡无穷。
蒲阴阳的儿子更加惊奇,想看看爹爹说的驴骑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见此怪事,蒲阴阳的儿子内心犯起了嘀咕,驴怎么会骑人呢?突然峡谷乌云四起下起瓢泼大雨,一农夫的驴恰巧产下一小驴驹子,农夫怕小驴驹子被雨淋坏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阴阳的儿子一见大喜过望,连忙将老父亲葬在这里。
可是挖开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着三枚麻钱, 安葬好蒲阴阳后,儿子便再没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遗嘱,开始昼夜不间断地为爹爹守坟。
但是在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坟不是件容易事。
天一黑,周围的山就像一块黑幕蒙在眼上。
狐鸣狼叫,怪兽出没,加之淫雨不断,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
这天红日刚出东方,他的妻子送来饭,见他住的窝棚里雨水还在滴落,心疼地说:“你整天守在这里,让我天天走几十里路送饭,我走路不要紧,就是天天担心你会不会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没人照顾,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样了!”他的妻子边说边抹着眼泪,又接着说:“现在只差一天了,俗话说‘有个九十九,没个一百一’,你就照爹说的,照日头射上一箭我们回家吧!” 蒲阴阳的儿子听了妻子的话,心想只差一日,也无大碍,便心急火燎张弓搭箭朝着东方连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銮殿的金柱子上。
据说刚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宫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声巨响,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龙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无疑!朱元璋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掐指一算,连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刘伯温手执朱元璋御赐上方宝剑,带着三千人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访龙脉,每到一处,将有龙脉的地方挖开口子斩断脉气。
最后刘伯温一直寻到兰州榆中兴隆山,见两峰系马衔山支脉,如龙飞跃,前有凤凰岭如同屏风立于峡口,藏精聚气,一派帝王之象。
能掐会算的刘伯温深知,兰州历史上曾出过黄金,故又有“金城”之名。
古代风水堪舆理论,将山与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五类,以论地之吉凶。
刘伯温断定兰州为一大都会,皋兰山坐南朝北,开八扇威屏,如大将屯军,黄河水自西而东,环绕而去,其形如玉带缠腰,水口紧锁,明堂开阔。
太祖为秦岭山脉,千里来龙,千里结作,少祖为黄土高原第一峰马衔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势峻险,方圆数百里,终年积雪,雄踞陇右。
其脉向东北而出,结兴隆山阴宅穴场,能产王侯将相、真龙天子,故曰“兴龙”,其脉向西北而去,结皋兰山兰州省城,与黄河水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兴国立都。
刘伯温带几百号人凿挖兴隆山山石,取出栖云山半山的蜡烛(两锭黄金),确定兰州的黄金在兴隆山。
进一步确定西北的龙脉便在此处,随后开始斩龙、伏龙。
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间又会长平,一连挖了十几天还是原来的模样。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个老士兵的烟袋掉在了挖取出来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寻找。
听见挖开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说:“快点长!快点长!老士兵把这件事告诉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禀报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便下令轮班斩挖,昼夜不停。
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个芦草根,士兵们将其斩为两段,芦苇中不断涌出鲜血,一直流到兴隆山峡河边,离峡水河边一指宽的地方有个牛蹄窝,血流到蹄窝中刚满就凝固住不流了。
刘伯温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芦苇中的鲜血流到峡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龙’,东山再起。
”有位当地老人讲了蒲阴阳儿子守父亲坟的事儿,刘伯温听后更是大吃一惊:“就因为少守了一天的缘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
刘伯温还听到蒲阴阳临终前嘱咐儿女不要给他穿一针一线,可是儿媳妇不忍心,给穿了一条裤头。
刘伯温听后暗暗窃喜,如若没有给穿那件裤头,他定能乘马飞腾,助儿子成事,给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刘伯温听说了常有恶龙盘踞在兴隆山上,担心会留下隐患,便将恶龙的一条腿斩下,落在地上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根攀岩在半山坡上,颇像龙爪。
现如今,闲暇时,邀朋友和家人去爬兴隆山时,还偶尔会听到其他游客谈论龙爪松,会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老树前拍照留念,当人们抬头看时,发现它的树根真的酷似龙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老少能详,“刘伯温斩断龙脉后,出现了这一道河谷,马衔山的水从分水岭被“榆七兰三”分成两股,有三分水从柴沟河流入了兰州汇入黄河,七分水分成两股从上庄、羊道沟和白家堡、红庄子、马坡、卧龙窝流下汇合在龙头峰一处,向峡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汇入桑园子峡的黄河内。
刘家峡的导游词
刘家峡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内,这里是青海与甘肃交界处,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西南约80公里。
刘家峡水库有一个很大的水利发电站,可供应陕、甘、青三省的用电。
水库东起刘家峡大坝,西至炳灵寺峡口,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接东乡、临夏县,北连永靖县,湖岸线长55公里,水面最宽处6公里,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7亿多立方米,正常水位1735米。
向阳码头以东,10里河岸白沙展露,绿柳婆娑,被称为“十里柳林”,景观奇妙,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
1964年建成后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被誉为黄河明珠,每年将57亿度的强大电流,送往陕西、甘肃、青海。
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达54公里。
拦河大坝高达147米,长840米,大坝右岸台地上,修建有长700米,宽80米的溢洪道。
大坝下方是发电站厂房,在地下大厅排列着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
5万,达到年发电57亿度的规模。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
水库大坝处有电厂和刘家峡旅游公司提供各式游船,游客可乘船直达水库西南端的炳灵寺石窟参观游览。
一般游程约需二至三个小时,坐快艇约需一个半小时。
8、9月份是刘家峡旅游的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宜人。
黄河向西流是这里的一个奇特景观。
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了刘家峡,却来了个大回转,向西流去,所谓九曲黄河,在刘家峡就能够看到一曲,电站的拦河大坝就锁在这段河谷中,站在黄河单拱第一桥面上,电站主坝一览无余。
主坝高147米,长100米,如同天门紧锁在悬崖峭壁之间,巨大的龙门吊矗立在坝上,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9月份是电站的汛期,电站届时都要提闸排洪,黄河水像被囚的雄狮冲开了闸门,汹涌咆哮,弥天水雾白茫茫直冲霄汉,惊心动魄,叹为观止。
从大坝乘坐仿古游艇到库区游览,驶到洮河口,携有大量泥沙,浑浊不堪的洮河水注入水库,立即与清澈的黄河水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水流,但浊流很快被清波吞没,这也是一个奇景。
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飞舞;进入峡谷后,但见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变化多端,足可与桂林山水、长江的巫峡相媲美。
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刘家峡交通线路从兰州汽车西站有车到刘家峡水电站,约需要2小时的车程。
刘家峡门票价格门票:20元\\\/人,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浪花,峡谷后两岸奇峰对峙,可与桂林山水比美。
快艇80元一人,满10人才开。
有一导游解说建坝过程。
刘家峡导游黄河上游河段,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