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导游词考试评语

导游词考试评语

时间:2018-06-19 12:31

游客评价、导游好评怎么写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兵马俑坑。

我先来介绍一下这里:秦兵马俑,秦始皇陵的陪葬陶俑。

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

好了,我就先介绍到这里,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

给导游的表扬信50字

浙东旅游航空服务公司的导游: 你们好

我在去年暑假参加了大连的旅游团。

来到美丽的大连,得到了旅行社导游热情、周到、耐心地接待,他对我们吃、住、行、游、购、娱都安排得非常周到、贴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

我们非常满意导游的工作,特写信以表谢意。

导游见到我们后,不但赠送了我们一份精致的纪念品,还特别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幽默风趣的开场白让我们在笑声中把全身的疲惫抛到了九霄云外,大家在瞬间放松了心情。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在酒店吃了早餐,早餐也挺好的,还有水果品尝。

用完餐我们上车赶路,他还担心地问我们吃得习惯吗

我们听了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后来每次吃饭的时候就能看到导游跑前跑后张罗着,他真诚、热心温暖着我们。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游玩很多景点,观看了精彩的四维电影。

导游专业的介绍和引导,让我们大开眼界,美丽的风景和动人的传说让我们流连忘返。

在车上,大连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特色物产在他的嘴中说出来就是动人的故事,格外引人入胜,让我们在开心中也慢慢地认识了大连。

每到一处,导游始终和我们大家在一起,一路上任劳任怨,永远都把游客人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也跟我们说过,他不仅要做一个称职的导游,还要做一个有感情的导游。

他是优秀的导游代表,他向我们导游、讲解、传播大连文化,他把大连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让我们从这次旅游中再次认识了大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谢旅行社为我们派出了这么优秀的导游。

兵马俑导游词50字左右

秦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的一个陪葬坑。

    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始皇。

秦始皇姓赢名政,他“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

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世袭,所以自称“始皇帝”。

为了巩固政权,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统一国家的法律、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在统一全国之后,对内发展农业,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

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秦始皇虽然勤于政务,但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焚书坑儒”,为了享乐,曾募集70万刑徒修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公元前210年,在出巡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

秦始皇也不例外。

他在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

秦始皇陵墓南靠骊山,北面与渭水相邻。

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据史书记载:“骊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黄金”,秦始皇正是贪其美名而葬在这里的。

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设上都遵循:“虽死犹生”的思想,而秦始皇陵就是依照当时的秦咸阳宫的规模修建的。

那么秦陵地宫的内部到底埋藏多少奇珍异宝呢

据《史记》记载:秦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只对秦陵内部做了大概的描述,陵内的实况,我们只能等到陵墓发掘的那一天了,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轰动。

1974年3月,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杨志发在距离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陶人碎片,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兵马俑坑。

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

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

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0780平方米。

这一发现震惊中外,为了妥善保护这些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在遗址上修建了秦兵马俑博物馆。

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留言:“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这段话广为流传,现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为秦俑的代名词,这里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生动地描述了秦军的气势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整个军阵的主体,也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

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个2.5米宽的夯土隔墙,把整个俑坑分为中间9条直通道、四周回旋相同的坑道。

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

一号坑按实战军阵排列,为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一个长方形的军阵,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

我们现在看到的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侧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

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这就是主体部分。

从这里也体现了古代军阵布阵的一个重要原则“前锋必锐,整体必宏”。

也就是说把一个军阵比喻成一把剑,如果一个军阵没有精锐的前锋,那么这个军阵就像是一把无锋的剑,便失去了杀伤力,可见前锋部队的重要了。

  一号坑以北20米,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了。

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平方米。

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军阵,由4个小阵组成,这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自我保护能力强,反应迅速,可以说是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

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有三个单元配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仍为作战的主要兵种。

  三号坑在一号坑以北25米,面积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仅出土了4马1车和68个陶俑。

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与一、二号坑完全不同。

一、二号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而三号坑则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三号坑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不同。

一、二号坑中陶俑所持兵器有远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

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

在北厢房内还发现了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告活动的场所。

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应该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秦俑坑当中既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将领,可见其思虑严密,布局严谨了。

秦俑坑不仅是一座不朽的艺术宝库,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库,出土的兵器,都雄辩地说明了:在2000年前,中国的冶炼金属工艺以及技术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经是世界第一流的了。

好了,那么秦俑坑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参观铜车马展厅。

  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

前者把我们带入兵戈相交的战场,而后者则使我们感受到了舒适的宫廷生活。

他们虽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但是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的铜车马。

按照当时发现的顺序,他们分别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他们都被埋在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

据考证,这两乘车的体积均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它们处处都依照真人、真车、真马制造。

当年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时,这两乘车就是车队中的两乘。

两乘车都是驷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叫“高车”,也叫“立车”,赶车的御官和乘车人都站在车上。

二号车叫“安车”,亦称“辒辌车”,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

御官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

乘室前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车窗,后面留门。

门窗都可以灵活启闭,窗上的小孔可以调节空气,从中外望。

车上有椭圆形伞状车盖,而这圆形的华盖和方形的车厢,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

此车通体施以白色为底色的彩绘,显得华丽富贵,可能是供秦始皇的嫔妃乘坐的。

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剑、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说明这辆车是用来开道和保护后面二号车安全的,所以也叫立车。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车队共有“九九八十一”辆车,而秦始皇乘坐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安车,而是由六匹马驾辕的一辆纯金的马车。

它很可能也被作为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品埋在了秦陵附近。

说不定到不久的将来金车也会被发现。

希望到时候各位能够再来一睹皇家车队的迷人风采

武夷山导游词

武夷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风景秀丽的武夷山旅游。

我是今天的导游**,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面积约70平方公里。

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和美景,古有云: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

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

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我们今天主要游览有章堂涧,天车架,鹰嘴岩,流香涧,九龙窠。

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小溪叫“章堂涧”。

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长山涧。

它流香涧合流后,往东穿出霞滨峡口,融入崇阳溪,长约7.5公里。

现在,请大家抬头往上看,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车架,大家请看在丹霞嶂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中有几幢小木楼就崖构架,抬头望去,俨然一幢空中楼阁。

观赏至此,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明明县楼,为何叫天车架呢

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

悬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来起重机械的架子。

于是当地人就称之为“天车架”。

各位游客们让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巨岩,叫鹰嘴岩。

它那光秃秃的岩顶,东端向前突出,尖曲如喙。

非常奇特的是,鹰嘴上竟然生长着一株干虬的古老刺柏,为鹰嘴岩增添了几分飘逸,几许神采。

沿岩顶直削而下,岩壁白里透红,微微拱起的岩脊,却是一片苍黑,隐约地现出一条条裂纹,宛如丰满的羽翼。

从我们现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见它兀立峰巅,翘首蓝天,振翅欲翔,搏击苍穹。

继续往前走,过慧苑寺前石桥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涧。

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

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涧水,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崇阳溪。

唯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称为倒水坑。

涧中有一巷谷,两旁危岩耸立,水流其间,仅容纳一人。

夏日处身其中,凉爽无比,因此名为清凉峡。

现正值夏日,酷暑炎炎,游客们可以一一进去体验一下这夏日的清凉。

那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就到了九龙窠,九龙窠是一个幽奇深邃的峡谷,九认嶙峋的山峰,犹如九条腾空而起的游龙。

在九龙窠最后一窠岩壁间,用石块垒成的盆景似的茶园,上面生长着几丛茶树,它就是闻名于世的“茶中之王”——大红袍。

大红袍之所以能够获得茶中之王的誉称, 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

大家请看,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罅滴落。

而随水流落的还有苔藓等有机物,因而这块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

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化不大。

再加之茶农平时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选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别的器具。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自然就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著的药效。

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有的说天心庙的老方丈,用生长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进京赶考举人的病,后来举人得中状元,为感谢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人便给茶树取名为“大红袍”。

但更多的人认为大红袍茶树是因为早春时节,叶牙勃发满树艳红。

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

大红袍茶树仅有四株,来武夷的旅游者,无不想一睹大红袍茶树为快。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在此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心想事成

辽宁导游考试现场考试由哪几部分组成

好像是两个部分吧, 第一部分是导游服务规范100题,抽签,今年是4道,每道10分。

第二部分导游词,也是抽2篇导游词,1篇是省内景点,一篇是你所在城市的景点。

我也是第一次考,但是听以前考过的人是这么说的。

另外,也有问题要问你,那就是你口试交费成功了吗

我一直不成功,所以很着急,看到请恢复我一下,谢谢了。

一下是具体要求: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改革导游人员资格、等级考核及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工作的意见》(旅人教发[2000]37号)对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的规定,“导游服务能力”一科采用现场导游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从事导游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服务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等,是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试方式、时间 现场导游考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室内模拟考试或实地考试的方式进行。

为了全面准确地测试考生的基本能力,室内模拟考试时间中文类考生每人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外语类考生每人一般不少于30分钟;实地考试每位考生所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考试程序 1、考生在指定时间到考试签到处签到; 2、考生按照准考证号顺序和当日考试安排,进入候考室(区)候考,提前5分钟抽取“景点讲解”题; 3、考生进入考室,将准考证、身份证交主考官;各考官在《评分表》上登记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事项; 4、开始考试,考生景点讲解一般到第11分钟时,主考官举牌示意“最后一分钟”,至第12分钟必须结束讲解;不足10分钟或超过12分钟者,考官在评语中注明,每少或多1分钟扣3分。

语速200--220字\\\/分钟。

5、考生抽签进行“导游规范”和“应变能力”的考试,外语类考生随后再抽签进行口译考试。

6、考试结束,考生取回准考证、身份证,退出考室; 三、考试要求 1、考生抽签后,不得要求更换考室和景点题目,并不得离开候考室(区)。

2、考生抽取“景点讲解”题后,准备5分钟;“导游规范”和“应变能力”题,由考官根据考生抽签提问,考官还可根据考生的回答情况适当进行其他提问。

3、外语类考生现场抽取“口译”试题卡,对题卡内容阅读后进行口译。

每位考生必须进行“中译外”和“外译中”两个要素的考试。

4、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全程进行现场导游考试。

导游资格证是职业考试,所以应该要按职业要求化淡妆,这是基本礼貌,但切记不要浓妆艳抹,衣服以舒服、便于服务为好。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