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石门山石窟的佛教题材主要有哪些
宝顶山的大佛湾呈马蹄形,长500多米,岩高15~30米。
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依次为柳本尊正觉像、圆觉洞 、牧牛图、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猫鼠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舍利宝塔、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经变相、锁六耗图、地狱经变相、柳本尊行化道场、十大明王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极富趣味性和故事性。
在每幅作品中,多数刻有经文、偈语和颂词等,宛如一幅幅图文并茂的连环图。
大佛湾大都为密宗造像,大部分雕刻具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和特有的蜀乡情趣,为宋代石窟造像代表作之一。
重庆大足石刻有啥子好玩的
秽刚,应称“除刚”,大怒金刚”,梵文 Vajra Krodha Mahābala Ucchu?ma, 全称大力威怒金刚乌刍史么。
秽迹金刚神咒(根据梵语录音整理)唵。
咈咶啒鲁。
摩诃般罗。
很那冔。
ong bi hao gu lu(颤舌音)~ ma ha ba la kun na hu吻汁吻。
醯摩尼。
微咭微。
摩那栖。
wu ji bu xi ma ni wei ji wei ma la sei唵。
斫急那。
乌深暮。
啒鲁。
ong zhe ji la wu chu shi me gulu~(颤舌音)吽吽吽。
泮泮泮泮泮。
娑诃。
hong hong hong pa pa pa pa pa suo ha(咒语并没有专门的戒律和其他禁忌,遵循戒律心清净,自然念咒效果会更好,但没有遵守的,也可以念,其他疑问可以去参考秽迹金刚的经文) 唐代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
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
” 慧琳国师解释说:唐云「大力」。
以大悲力犹如炽火,烧除秽恶生死业缘,故名「大力」也。
除秽金刚为「密教」及「禅宗」所奉祀的忿怒尊之一,为北方羯磨部的教令轮身,其字有「爆裂的声音」、「忿怒除秽」、「焚烧秽恶」的意思。
此尊金刚又有“火首金刚”或“火头金刚”的称谓,寓意以火燃烧一切烦恼污秽而达清净之地。
在古印度也曾被当作火神的别名。
出世因缘 除秽金刚是佛教的一位殊胜本尊,据大足石窟所标示的铭文为:大除秽迹金刚,本师释迦牟尼佛化。
据《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经记载:佛于中印度拘尸那伽罗城外伐提河边的娑罗双树间入涅 秽迹金刚盘。
此时有无量百千万众的、人、非人等,大家都围在佛的四面哽咽涕泣悲恼而住。
还有无量的诸天大众及释提桓因等也都来供养佛陀。
这时只有螺髻梵王不来供养佛,而且与千万亿众的天女在共相欲乐。
于是大家派遣了百千众的咒仙前往收服,结果百千众的咒仙去到螺髻梵王宫殿处,见到宫殿外围都以种种不净污秽物作为「天堑」,众咒仙们见此污秽物,各个犯咒而死,于是又改驱策无量的「金刚圣众」持咒而往,结果七天之中,也没有一位「金刚圣众」能将螺髻梵王给降伏押回,大众见此情形,更加感到悲哀,而同声说偈言:苦哉大圣尊,涅盘何太速
诸天犹决定,无人追唤得。
痛哉天中天,涅盘如火灭。
此时佛陀怜悯大众,即以大遍知的神力,从佛的左心化现出一尊「不坏金刚」(除秽金刚)立刻在众中从座而起说:「我有大神咒,能取彼螺髻梵王」。
除秽金刚即在大众中显现大神通,大地六种震动,天宫、龙宫及诸鬼神宫殿全都被除秽金刚神力给摧伏崩落。
然后腾身前往螺髻梵王宫殿住处,才用手指一指,所有「丑秽不净」立刻变为清净大地
稍用指一指,螺髻梵王当下「妄情尽消,秽垢皆净」,随即发菩提心与除秽金刚同归佛涅盘之所。
除秽金刚即报告说:「若有世间众生,被诸天恶魔一切外道所恼乱者,但诵我咒十万遍,我自现身,令一切有情,随意满足,永离贫穷,常令安乐」。
持咒之前发大愿:,于如来灭后,受持此咒,誓度众生,令佛法不灭,久住于世。
悟道方法 在中,释迦牟尼佛让菩萨及阿罗汉们介绍各自悟道的因缘,第十八位起来介绍者即大力威怒除秽金刚:“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即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 由此可见,淫欲心重的乌刍史么,按照空王佛的教诲,集中心思,谛观身中冷暖之气,用此方法将淫心化成智慧之火,三昧火光外延升腾,因此被诸佛称为“火头”,也由于这种火光三昧的力量,终于契入佛道,证得阿罗汉果,并且发愿化现力士、护持佛法、亲伏魔怨。
护法金刚 除秽金刚具大慈悲心,发弘誓愿,以护持佛法、保佑信众为己任,尤其是的忠实卫士,在此经中他被称为“火首金刚”,原文如下:“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除秽咒语 在《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中,佛世尊及大力威怒除秽金刚为了佑护众生,说了驱除魔障、去除染秽、医治疾病、消灾延寿的咒语,长短不等共有六段,其长度大概不亚于楞严咒,若无明师传授指点,则难以正确诵持而获益。
但病魔缠身、不堪身心污秽重负者,也不妨抛弃后顾之忧而大胆一试,靠着自己的至诚之心与大力威怒除秽金刚的感应,也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力威怒除秽金刚明王心真言曰: 怛低也(二合)他(引),唵(引),哇至(二合)啰,科噜(二合)驮,摩哈(引)播乐,贺呢,得贺,钵者,末他,尾枳罗,尾特宛(二合)瑟野,折低乐,朗包得罗,乌刍史么(二合), 科噜(二合)驮,吽(引),帕特,遏,阿(引去),鸯(鸟刚反),恶(入),[牟*含](引),醯(引),斯哇(二合)哈(引)
Tadyathā, Om, vajra krodha, mahābala, hana, daha, paca, matha, vikira, vidhvamsaya, jatila, lambodara, Ucchu?ma, krodha, hūm, phat, a, ā, am, ah, mām, he, svāhā
修持功德 一般人持诵「除秽金刚咒」的功德无量,因为神咒乃诸佛秘密真言,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犹如虚空,不可尽数。
下面就从、《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佛说陀罗尼集经金刚乌枢沙摩法》……等相关「除秽金刚」经典,整理出下列种种功德,供各位参考。
一、降伏情欲 佛临涅盘时,有螺髻梵王跟千万亿众的天女共相欲乐,佛弟子们派了百千众的咒仙前往降伏螺髻梵王,可是咒仙们就被螺髻梵王欲乐之处那些「淫秽不净」之物给打败,各各犯咒而死。
此时如来的左心化现了「除秽金刚」,后前往降伏,用手一指,那些「淫秽不净」立刻转化「清净」。
由此可知除秽金刚咒具有降伏破坏淫秽之功。
云:「乌刍瑟摩……多淫人,成猛火聚。
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佛弟子如果有淫欲深重的习性,可修除秽金刚法辅助。
女众亦应修持除秽金刚来护身,以防暴力侵害之事。
「除秽金刚」的本愿就是要护持清净正法,庇护众生,不受任何淫污之害。
二、去染除秽 如果我们要前往殡仪馆、停尸间、火葬场、不净屋、鬼怪地、死尸处,或有血光不祥等等污秽之处,都可以持诵「除秽金刚」咒来保护自己。
诵咒修行的人,在持其他诸法时,对于诵咒者,或诵咒地点皆要求应以「清净」为宜。
唯有修持「除秽金刚法」,能使「染」为「净」,无所禁忌,乃至有人在不净处默念亦可,或处于厕所默念亦可,或女人经期时诵念此咒亦可。
经文有云「若人能去诸贪杂染,其法更好,所有功能不可具论」。
三、方便修学 一般修法皆需作坛城或结界,方能如法受持。
但修持除秽金刚咒者则不需作坛,只需刻「金刚榼杵」于佛塔或静室中供养,然后随力持咒即可。
四、聪明智慧 修持「除秽迹金刚咒」能得智慧辩才,能让根性愚钝者得慧。
五、得大福德 修持除秽金刚咒可得世间福报圆满,远离贫穷。
依《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云:「若有世间众生,被诸天恶魔一切外道所恼乱者,但诵我咒十万遍,我自现身令一切有情随意满足,永离『贫穷』,常令安乐。
」 六、降魔鬼病 因佛陀入灭后,除秽金刚现身,诸天鬼神揭发愿要护持诵念除秽金刚咒的行者,所有鬼神妖魔皆不能害,且要对持咒者恭敬礼拜。
七、延寿消灾 经典提到相关「符印」法的使用,但作印法前须先诵满十万遍咒语,与本尊相应后,才能如法作法,否则不得效验。
这些符印咒法不仅可以治病,更有甚者可让人延年益寿,愿修此法者勿生贪心,一切以平常心去持咒修法。
八、治瘟疫病 经中讲述持诵除秽金刚咒能去除瘟疫之法,经云:「若欲令『行病鬼王』不入界者,于十斋日,诵我此咒一千八遍,能除百万衰患。
」 九、治夜惊怖 经说如果晚上睡觉常常会有「惊怖」的情形发生,那只需持「除秽金刚咒」二十一遍,然后用水或手轻弹睡眠者(加持的动作),从此即可免除惊怖恶梦
十、灭诸罪事 经典上说:如果有宿世的恶业及冤亲债主,勤持除秽金刚咒定能除去恶业。
如果能彩绘除秽金刚像,并持诵金刚咒,亦能除去阿鼻地狱罪。
十一、防蛇毒兽 如遇「蛇蝎猛兽」、「恶狗狼犬」或「狮子虎狼」时,专心持诵「除秽金刚」咒,即可使这些动物不敢伤人,乃至解脱畜生道之业报。
如果持咒加持水,再将咒水洒于房屋周遭,蚊鼠蟑螂恶虫都会离开。
十二、免除盗贼 若平时行住坐卧间,随时随地持诵「除秽金刚咒」,能免除盗贼偷窃之事
十三、治儿夜啼 经典有芸,拿一条素色布,然后抄写除秽金刚咒文在布上,后持除秽金刚咒,每持一遍,就打一结,持108遍同时打108个结,然后将布系在小孩子的颈子下,这样小孩就不会夜夜啼哭,去除鬼神干扰
十四、治百万病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救疗『万病』者,诵上咒四十万遍,见有病者治之有验,无问净与不净,随意驱使,我当随从满一切愿。
又行住坐卧心口常持诵除秽金刚咒,能治诸病,及妖精怪、蛊毒阴崇等鬼难病。
至于因前世害他众生命,今生因宿业而得的冤债病,朱书秘咒亦能永远除瘥去。
十五、子息易得 经云:无子息或是妇女怪病,或有鬼胎影响者,如果结「都摄印」持诵除秽金刚咒的话,那么很快就可以把妇女病、鬼胎病给除去,进而获得子息
十六、见亡者事 如果我们很怀念已逝的亲人,很想见他们一面,在亲人的忌日当天禁食,然后到佛塔供养诸佛,请诸佛加被。
再选一净室,专心持诵除秽金刚咒,即可以于梦中见到亲人
十七、众神庇护 如果我们行住坐卧都能心念口诵这个除秽金刚神咒,路边庙中的众神,或路上迎神赛会的诸神都会礼敬你,甚至追随保护着你
十八、超度解脱 六道众生只要听闻除秽金刚咒音皆可速得解脱超生。
十九、本尊梦感 修持金刚法的人可以在禅定中或梦中亲见释迦牟尼佛或大权力士神王佛,凡愿必能速获满足。
二十、本尊相随 如果我们时时持诵除秽金刚咒,那本尊会时时随身保护着我们,不会有盗贼、水火、五兵之难,得以延年益寿。
如果遇到不净的食物,可以先念咒加持七遍,则可避免诸毒
二十一、授记作佛 除秽金刚法门能于末法时期利益众生,让自己发菩提心、证菩提路。
就算持咒未达「清净」之境,十方诸佛听闻你持诵的咒音,也会为你授记,将来成佛无疑
修持「除秽金刚咒」的功德本来就不可穷尽,《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云:「本咒功能说之不可尽,精严加持诏示诸神异,水涌波动宝杵横飞转,像仪光出言语端的奉」。
从经典中我们大略可以整理出约「四十二种功德」: 一、位尊得贵 二、降伏情欲 三、去染除秽 四、通染通净 五、方便修学 六、聪明智慧 七、得大福报 八、离贫得富 九、降魔鬼病 十、延寿消灾 十一、治瘟疫病 十二、治恶疮病 十三、疗冷寒症 十四、治百万病 十五、治夜惊怖 十六、夜梦吉祥 十七、令得安乐 十八、灭诸罪事 十九、画像灭罪 二十、防蛇毒兽 二十一、辟诸毒食 二十二、防水难患 二十三、止雹息雪 二十四、辟兵灾横 二十五、辟官诤讼 二十六、免除盗贼 二十七、治儿夜啼 二十八、众神庇护 二十九、鬼神礼敬 三 十、诸王贵敬 三十一、金刚侍卫 三十二、子息易得 三十三、生产顺利 三十四、得善姻缘 三十五、超度解脱 三十六、见亡者事 三十七、本尊梦感 三十八、本尊相随 三十九、证总持门 四 十、得宿命智 四十一、速获菩提 四十二、授记作佛。
真的有鬼吗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
(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
加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为十斋。
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
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
宜持长素.作诸功德。
)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
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
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
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
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
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
光吃了面食,则精旺,气力充足,音声高大。
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
麦比参力,尚高数倍。
大磨麻油,亦补人。
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
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
【黄豆豆油补料最多。
宜常服之。
见续编复鲍衡士书。
】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
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
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
六道轮回。
猜1——16之间数字
呵呵
我猜就是16,6就是"六",1扣一个"道"字,题面要求猜1到16间的数字,那么我们从1开始猜,到16猜不出来就又回到1重猜,所以叫"六道轮回"。
嘿嘿
脑筋急转弯式的解释,望釆纳
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佛教引用,佛教把婆罗门教称为外道。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
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
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
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释义轮回是婆罗门教概念,原始佛教只有五道轮回(人道、天人道、地狱、恶鬼、畜牲),中国佛教徒添加了一道阿修罗道,一切有情,皆以诸欲因缘,自作自受,如车轮回转不已,生死于六条道趣,接受制裁。
所谓六道,即:人道(人)、天人道(天人)、阿修罗道(魔)、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三恶道)。
然在六道中,却以人道为中心,因人心的善恶观念而随心所欲的去追求,造成报果。
如人在日常中的语言、动作、思想,守法实践持三戒(五戒:不杀生、偷盗、邪淫、妄言、饮酒)以上者,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五戒圆备者,即生大富大贵之家,长寿而扬名于世。
修持五戒,加行十善(身:不杀生、偷盗、邪淫。
口:不恶口、妄言、绮语、两舌。
意:不贪、瞋、痴。
),即生天人界,天人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上述五戒加十善,乃生欲界天,再加修正观坐禅,证初禅至四禅,即生色界天。
趋入四空定,即生无色界。
但虽至非想非非想天,还是降伏业惑而已,无法脱离生死轮回,故古人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如果人于日常生活中,虽有十善心布施,但带有名利好胜,即生阿修罗界(须弥山腰),阿修罗是具天福而缺天德,因地污曲所致。
如果人于日常中,失去道德戒行,生起悭贪心,即堕饿鬼道界,生起瞋痴心,即堕畜生界,犯五逆十恶者,即堕地狱界。
以上释义引自《君友会、六道轮回卷》综上:六道轮回的善恶报趣,尽在人心的一念,能趋于善,即上升天人界,起一念恶,即堕恶道,因果昭彰。
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
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
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信众带来福报,所以佛称其“多牛,多马,多珠宝”。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
众生依此断恶修善得真实利益。
随着众生的烦恼逐步减轻智慧得以开启之后,才在《中阿含经》、《入楞伽经》、《众许摩诃帝经》、《频婆娑罗王经》中开启真实法义。
六道者:1、天人道(化生);2、阿修罗道(魔);3、人道;4、 畜牲道;5、饿鬼道;6、地狱道。
“天人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六道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佛教借用之后,根据果报所具福报大小划分的。
人道和天神为善道,行善可成天人,其中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
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天人道”指的福报,和道教的“天道”是不一样的,道教的“天道”指的是规律和真理,运行法则。
人死后可能成为饿鬼,也可能转入“天人道”享受天神的“福报”,人死后成不了规律。
阿修罗魔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
并因此福报衰减,堕入人、畜牲、饿鬼道中;而造作地狱业因的则会堕入地狱道中。
畜牲、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
其中地狱众生唯苦无乐。
六道的真实情形甚深不可言说,佛通过种种譬喻让大众对六道的苦乐有一个直观感受,让众生找到离苦得乐的正确方向。
而智者则由譬喻得佛甚深真实义,成就大悲心,救度众生永离烦恼生死。
具体去往何处是由所造诸业决定的。
畜生的业因主要为痴、邪淫(于男女和合之乐受有贪着是为邪淫)、吸毒。
饿鬼的业因主要为贪、偷盗、赌博。
地狱的业因主要为嗔、杀人、毁谤正法及佛。
不造做严重的贪嗔痴以及其他三恶道的业因就是人的业因。
天人道的业因主要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听闻正法、不妄语、不两舌(诤斗)、不恶口、不绮语(戏谑嘲笑)、不贪、不嗔、不痴、调服断除乃至越欲贪、离欲恶不善念而喜、一心觉观诸业苦乐不依喜、断喜念、离苦乐观唯留正念清净、不作诸色想、不作诸识想、不作想想、非想想。
业报身的生死不完全等同于色身的生死。
色身的死亡必然导致当前业报身的结束,但色身不死业报身也可轮回。
或是当下业报身福报耗尽而灭;或是新的业力取而代之而灭。
这个过程或一念或一日、两日乃至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
上一个业报身又称前阴身,下一个业报身又称后阴身,中间称中阴身。
佛之所以一开始不点明这一点,是随顺众生心念,令众生易于接受断恶修善得真实利益。
后来当众生烦恼逐步减轻,接受正知见的能力增强了。
才说明真实法义。
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为什么是一念或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呢——当业力足够强时,一念即生;若业力较弱或新业力尚未形成,则还有一个业力在中阴身期间逐渐成就的过程。
业力的成就以七日为单位是一种表法:1.初造新业;2.遇缘再次造业导致新业业力增长;3.业力继续增长无外缘也造作新业;4.欢喜造作新业甚于旧业;5.无缘不复造作旧业;6.遇缘也不造作旧业但业力仍现前;7.旧业业力不复现前、新业力成就。
一种业力成就后可能会在外缘的染污下再次经七步演变为新的业力,辗转多次乃至无量次。
故言“乃至七七四十九日”来加以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