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行宫导游词大纲
位于米脂县北的盘龙山上,盘龙山原名马鞍山,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行宫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李过奉命回米脂修建的。
行宫依山据险,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
中文名称李自成行宫地理位置米脂县气候类型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区景点级别省级简介李自成行宫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
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人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来。
李自成行宫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李过奉命回米脂修建的。
行宫依山据险,前后2层90级台阶,将秀丽别致的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联结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巅。
在山顶一块空阔的平地上建有巍峨、富丽的启祥殿和兆庆宫。
其建筑雄奇挺拔,气势壮观。
据《明史》记载,李自成起义后曾先后两次回到家乡。
一次是在崇祯九年(1636)四月,李自成起义军活捉了延绥总兵俞脚霄、打败明军后在延安开过庆祝会。
北上回到米脂,驻兵马鞍山。
传说米脂百姓见李自成归乡,无不欢声载道,纷纷头顶香炉,手提酒浆,如迎王师。
为不惊扰父老乡亲,他下令不许攻城,并亲临城下,唤出知县边大授,对他说:“此吾故乡也,勿虏我父老。
”随后又留下白银3万两,让其重修文庙,兴办义学,培养家乡人才。
颐和园资料(30字)全都说出来,字越少越好。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北海淀区,占地290公顷(合4400亩),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园林和清朝的行宫。
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于光绪年间,曾属于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之一。
颐和园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是中国园林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
1998年12月2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二届会议上,北京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搜集颐和园景点(苏州街、大戏台、智慧海、谐趣园的图片文字资料)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美誉。
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沛县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泗水亭、歌风台、高祖原庙、射戟台等历史景点驰明中外。
较高价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风歌碑、汉化石像、汉代陶器等均为国家稀有文物。
沛县民风淳厚刚毅,崇文尚武,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唢呐之乡。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沛县文物古迹众多。
县博物馆珍藏文物两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战国时代的陶器,有汉画像石。
沛县被列入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汉代大风歌碑、汉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汉代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汉代泗水亭、汉代吕布射戟台、明代张贞观墓、明遗民阎古古墓、清代晓明寺中西合璧建筑群等。
汉高祖原庙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风,当时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宫,后称沛宫。
刘邦去世后,他儿子刘盈继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诏,将沛宫改建为“汉高祖原庙”。
前殿有高祖庙,后有寝宫,春秋享祭。
历经两千多年,屡圮屡修,直至清末咸丰年间被黄水冲没,1996年重修。
现庙门额为当代大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大殿“乐沛殿”为徐州书协主席王冰石题写。
大殿塑高祖刘邦镏金巨像,两侧有两汉24帝画像。
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汉高祖原庙铭”碑。
汉街 为十字形仿汉街,总长近1000米,石板铺路,两边全部为青砖黑瓦的仿汉建筑。
古玩店、书画店相对集中于此,漫步汉街,可以观光旅游,可以休闲购物,可以品尝特色小吃,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仿汉商业街。
吕母冢 即吕后父母的合葬墓。
原墓封土极高,周围植苍松古柏,墓前有众多石碑、石龛、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诗》中“蔓草寒霜吕墓秋”的景象已不见了。
樊井和吕母冢两处古迹县政府正准备重新修复。
吕布射戟台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相互兼并。
淮南王袁术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击刘备以夺沛县,再图虎踞徐州的吕布,派大将纪灵率精兵三万直取沛县。
刘备名为豫州刺史,实只沛县一地,兵将不足万,自料不敌,便向吕布求救,吕布扎营西南。
次日一早,吕布在营中设宴,召纪灵、刘备共饮,并劝双方罢兵。
纪灵不敢应允,吕布怒令左右,植戟于辕门百步之外,说:“吾若一箭射中戟枝,当各散兵;不中可留决斗。
有不从我言者,并力拒之
”语毕取箭登台,一发即中戟枝。
纪灵惧怕吕、刘合力攻己,遂罢兵而去。
这就避免了沛县境内的一场战祸,为此,沛人将此台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了下来。
沛县汉城:沛县汉城 位于沛城中心地段,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楼等组成,多是仿汉建筑,古色古香,古朴壮观,集餐饮游乐、购物览胜、访古探幽于一身。
占地989亩,投资1.5亿元,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楼等大型仿汉建筑群组成,是一座集游、购、娱、吃、住、行等配套一体的“城中之城”。
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上的风景名胜区。
上图画面为沛县汉城鸟瞰图。
汉城公园 占地508亩,陆面300亩,水面208亩,投资近5000万元。
花木扶疏、绿草如茵、杨柳飘拂、松柏劲拔。
少儿区的各类设施可供孩子们游玩嬉戏,青年区的舞厅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区可供老人琴棋书画,水面可以观鱼、游泳、划船。
两座虹桥把各区连缀起来,给人以迥环曲折、美不胜收之感。
在苍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后有老子的隐居著书处。
公园核心部分为汉魂宫区,有汉阙、望楼、汉魂宫、沛宫、配殿、仙人承露台。
各宫殿均有匾额楹联,为书法名家手书,组成了古意盎然、雄伟壮观的仿汉建筑群。
东西两厢为碑廊,东为捐资碑廊,西为咏沛古诗碑廊,名家手法。
汉魂宫下层深入地下,可供表演汉代歌舞。
二层大殿有“汉高祖刘邦坐殿”蜡像群塑。
汉高祖刘邦端坐龙椅,背后二宫女随侍,左前有一执圭常侍(俗称太监)。
阶下右为萧何、张良、王陵、陈平,左为周勃、樊哙、曹参、韩信。
君臣各俱情态,现商讨治国安邦大计状。
汉魂宫四周墙壁用巨型青石浅浮雕镶嵌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更增加了汉魂宫的庄严肃穆。
沛宫中央有巨型高祖头盔、宝剑、盾牌的雕塑,东西山墙镶嵌大型浮雕,西为垓下之战图,东为还乡歌大风图。
汉魂宫和仙人承露台都有喷水设施,银色水柱和清滢涌流伴着音乐般的水声,令人赏心悦目。
与汉城公园隔路相望的是汉街、歌风台、汉高祖原庙。
这之间还预留着大片空地,错落有致地栽种着绿草花木,可容上万人聚集,被人们称作文化广场。
沛县汉魂宫:为汉城公园七大景区之一,由沛宫殿、东西配殿、东西望楼、仙人承露台、汉阙、碑廊等一系列汉代建筑组成,是典型的汉代皇家园林建筑。
沛县汉魂宫取意于《史记》记载。
刘邦日“吾虽都关中、万岁后魂魄犹乐思沛”。
今人为弘扬大汉精神、于是1996年建造。
汉魂宫上下四层、内有刘邦与群臣“金殿议事蜡像”、展览厅、演艺厅等。
上右图为汉魂宫夜景。
微山湖:景色秀丽,百里荷花闻名遐迩。
大沙河四季常绿,花卉繁多,流水清澈见底,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是较为理想的旅游景点。
泗水亭公园:离汉城不远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公园。
公园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
泗水亭为汉高祖刘邦“试为吏”时的遗迹。
乾隆版《沛县志》谓“汉高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
实际上是沛人为纪念刘邦任过泗水亭长,建亭作纪念的。
《水经注》载:“县治南垞上,东岸有泗水亭”。
《地道记》称“沛县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
”可见亭为汉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
明代诗人王玙《宿沛县泗亭驿》诗有句“千古龙飞地,令人感废兴”。
园内还有沛县的另一著名古迹琉璃井。
琉璃井群众又称作八宝琉璃井,井石栏内有数不清的勒痕。
有关它的传说很多,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说是秦始皇所凿。
《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东游,为压天子气,凿井浚沟,以断王脉。
”对此,历代诗人都有吟咏。
二是传说李三娘打水之井。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微时来沛县娶李三娘,国灭后三娘回到沛县,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
三是刘邦回乡歌大风时,军队人多,把石栏勒出道道绳痕,明诗人阎尔梅诗曰:“军多汲尽琉璃井,无数绳痕泐石干。
”以小巧玲珑、古香古色、江南风韵为特色、与汉城公园遥相呼应。
公园内有“樊井”、“泗水亭碑”等多处古迹,泗水亭碑记载了刘邦起义前在沛县的前半生,吸引了国内外汉学家纷沓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