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书名言大全
1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2、书籍是灵工具。
——雨果3、书类进步梯。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藏克家1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1、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名人名言
够不够,还有~~~【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9】读一书,增一智。
【10】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11】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13】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4】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6】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7】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已。
【22】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23】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24】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2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27】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28】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9】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
【30】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3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32】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
【3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34】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35】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3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38】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39】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4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4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4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3】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4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减。
【4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46】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47】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48】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49】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5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已。
1.Study English in order to apply it. 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for communication. 学以致用。
语言是用来交换思想,进行交流沟通的
2、Th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practice speaking it as often as possible. 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量多地练习说。
3、A great man once said it is necessary to dill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e more you apply it in real situations, the more natural it will become. 一位伟人曾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就变得越自然。
4、Learning any language takes a lot of effort. but don't give up. 学习任何语言都是需要花费很多努力,但不要放弃。
5、Relax! be patient and enjoy yoursel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should be fun. 放松点
要有耐性,并让自己快乐
学习外语应该是乐趣无穷的。
6、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Work harder and practice more. Your hardworking will be rewarded. 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
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勤奋地操练,你所付出的一切将会得到报答。
如果你班上有同学不喜欢读书,你会用哪些名言警句来劝说他?
逊父子,分获19061937年诺物理父亲J. J. 汤姆逊(1856~1940)1906年度独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儿子乔治·汤姆逊(1892~1975)1937年度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J. J. 汤姆逊因在气体放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奖,他称x射线使气体导电的现象为“电离”,并通过电离现象的研究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很小的带电粒子。
他发现这种粒子的荷质比约为法拉第发现的最轻原子的荷质比的2000倍,从而首先提供了电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是物质结构最小单位”的观念,揭示了电的本质。
同时,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它的发现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因此发现电子的汤姆逊被后人誉为“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科学家”。
乔治·汤姆逊因实验上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干涉现象,与戴维逊分享了193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作为英国最受爱戴的物理学家J.J.汤姆逊爵士的独生子,乔治一从他剑桥出生便受到极大的关注。
以后他就在那里的珀塞中学和大学读书。
后来他跟着父亲研究物理学,和父亲一样,他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和爵士封号,也曾担任剑桥学院院长,而且父子俩都是在84岁高龄去世的。
在J. J. 汤姆逊的成长过程当中,父亲产生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父亲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当中深刻体会到与学校无缘的痛苦以及知识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所以下定决心要在儿子身上弥补自己的终生遗憾,父亲没有条件上学。
从小就靠走街串巷地卖报纸为自己谋生糊口,后来长大一些,就开始在街上摆了个书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才逐渐改变窘迫的状况,成为一位有名的书商。
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更为了儿子能有好的前途和未来。
老汤姆逊从儿子小时候开始,就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让他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儿子学会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来学习知识,还努力培养小汤姆逊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更不惜重金为儿子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来指导他的学习。
而J. J. 汤姆逊日后对于儿子乔治的培养,便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得到很多启发。
他一边严格督促儿子,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防止孩子已取得进步就骄傲起来。
如果乔治感觉学习累了,他就陪着儿子弹钢琴,让儿子得到松弛和调节以后,再鼓励儿子继续坚持学习。
就是在父亲这样认真的帮助和监督下,乔治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学习训练,不仅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还养成了认真刻苦、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来不把学习当作是一件辛苦的负担,而是锻炼大脑的过程,从中能够得到无限的乐趣,这一切都为乔治后来取得累累硕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父亲的坚定支持下,乔治在良好的基础知识学习当中得到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再加上先天的资质聪颖,他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
14岁的时候就考入了著名的曼彻斯特大学,20岁的时候就被免试保送到英才辈出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30岁时,乔治就被任命为阿伯丁大学的自然哲学教授。
1927年,他和里德(A.Reid)第一次观察到当电子束在真空中通过薄金属箔时产生的圆环条纹。
尽管他们的实验不是为此目的而做的,但乔治发现了箔中电子的干涉现象(戴维逊和革末观察到的是被镍晶体反射的电子的干涉现象),为德布罗意把波系与运动粒子联系起来的理论提供了一个证据。
1924年,乔治与阿伯丁大学校长的女儿布坎南结婚,他们生有两儿两女。
到了1930年,乔治到了伦敦大学,在此之前,该大学已有一个小组在研究慢中子反应。
后来,汤姆逊被任命为蒙德委员会主席,以研究裂变现象在战争中可能的应用。
他一直支持美国建立一个世界性原子能权威机构的计划,他也赞成在适当控制下,尽最大可能进行国际协作,以便为和平的目的发展原子能事业。
他把杜鲁门总统1947年关于向其他国家开放放射性同位素的决议,说成是“上一代为生物学和医学进步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w·汤姆逊,即开尔文(1824~190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原名叫威廉·汤姆孙。
他从小热爱数学,小时候就随其父亲在格拉斯哥大学旁听数学课,表现出天资聪明。
后来他考入了剑桥大学,于1845年毕业,由于成绩突出获史密斯奖章。
第二年他回到自己的母校格拉斯哥大学,并应聘为该校的教授,在这里任教五十三年。
他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法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过五年皇家学会会长。
由于他在科学和工程上的成就,被封为开尔文勋爵。
从被封后他就改名叫开尔文。
后来他的很多科学成就和发表的论文,都是以开尔文的名字提出和命名。
开尔文是杰出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学家。
他在电磁学和热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用莱顿瓶的振荡实验推导出了电磁振荡频率的公式;设计、制造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电磁学测量仪器,如静电计、镜式电流计、双肩电桥等,这些仪器为电磁学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条件。
为了航海的需要。
他改进了航海罗盘,制造了潮汐预报器和潮汐分析器。
开尔文领导完成了从爱尔兰到纽芬兰的海底电缆铺设。
这一伟大的工程,使他出了名。
在热力学方面,他创立了热力学温度,目前已成为国际单位中测温的基本单位。
他还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奠基人之一(另一人是克劳修斯),他提出的“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的说法,被认为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标准说法。
他在热电效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和焦耳合作研究气体通过多孔塞后温度发生变化,提出了“焦耳—汤姆孙效应”,这一成果成为以后制造液态空气的理论根据。
开尔文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很多使人佩服的成就,同时他还有很值得人们学习的科学研究的思想、态度和方法。
他很重视实践,能把理论和生产、工程结合起来,把教学、科研和生产建设联为一体;他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善于与别人合作,并能使自己的学生也参加到自己的科学研究中去;他谦虚、谨慎,不怕前进中的困难和失败,始终保持致力于科学事业的乐观精神。
他一生中也提出过很多“失败”的见解和理论,但他不回避自己的错误,而是从中取得经验教训,因此也发表了许多为以后的科学研究者铭记的“名言”。
他在科学的道路上克服了很多困难,他自己认为“我们都感到,对困难必须重视,不能回避;应该把它放在心里,希望能够解决它。
无论如何,每个困难一定有解决的办法,虽然我们可能一生没有能找到”。
在1896年为他举行的任教五十年大会上,开尔文曾这样说过:“我在过去55年里所极力追求的科学进展,可以用‘失败’这个词来标志。
我现在不比50年以前当我开始担任教授时知道更多关于电和磁的力,或者关于以太、电与有重物之间的关系,或者关于化学亲合的性质。
在失败中必有一些悲伤;但是在科学的追求中,本身包围的必要努力带来了很多愉快的斗争,这就使科学家避免了苦闷,而或许还会使他在日常工作中相当“快乐”。
这反映了一个伟大科学家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乐观态度和宽阔胸怀。
约瑟夫·约翰·汤拇逊(Thomson,Joseph John。
1856——1940),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
他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险室主任。
一幅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的肖像挂在实验室的麦克斯韦讲演厅里。
看上去,他不善于具体操作,但对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却是非常敏捷的。
他发现了电子,并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