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代英雄人物的事迹
黄继光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岭战役反击中,他所在的部队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
眼看就要天亮,如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
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阵亡了,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
联合国军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联合国军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董存瑞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8年在国共战争时期在河北省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阵亡。
邱少云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为什么说黄旭华赫赫无名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今年87岁的黄旭华院士,在默默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后,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口口相传。
在战乱中成长黄旭华,我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原籍广东省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
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
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母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8年抗战时期,学校搬到了揭阳办学。
上课就坐在空旷的草地上,听到飞机响就赶紧躲起来,等到飞机飞走又继续上课。
之中,还经历了半年的停课期。
在家乡读过初中,为了跳级进入有名的省立高中,年少的他步行数百公里跋山涉水去广东梅县辗转广西桂林求学。
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让少年黄旭华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坚定了一颗爱国主义的心。
因为家乡在海边,他对海有很深的感情,战乱中目睹日军的舰艇炮击沿海城市,他就暗下决心,要为振兴祖国造船事业作出贡献,也为日后研制核潜艇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
黄老后来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
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
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
”1949年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
没想到自己会和核潜艇连在一起1958年,聂荣臻元帅以战略家的勇气向中央请求搞核潜艇,党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
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核潜艇研制马上进入准备状态。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开始对中国施加压力。
这一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
赫鲁晓夫傲慢地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耗钱多,你们搞不了。
只要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
”赫鲁晓夫的傲慢,令发出巨人的怒吼: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黄旭华是新中国最早参加核潜艇设计的29个人之一,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从这一时刻起,黄旭华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潜艇拴在了一起。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工作30多年。
这一年开始,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高度保密,黄旭华开始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联系,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诉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工作单位、地址和具体内容一个字不能透露。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故乡
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因发明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分获1956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化学家鲍林因为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领域并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并致力于核武器的国际控制并发起反对核实验运动而荣获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由于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而分获1958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还有中国的钱学森、钱家祥、李四光等等他们都具有居里夫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