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著中的《热风》的一篇文章和一句名言
随感录38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
——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
除精神病学上的夸大狂外,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2〕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3〕。
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
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
多幸运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
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
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4〕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
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
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
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
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不幸中国偏只多这一种自大:古人所作所说的事,没一件不好,遵行还怕不及,怎敢说到改革
这种爱国的自大家的意见,虽各派略有不同,根柢总是一致,计算起来,可分作下列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
”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依据张之洞〔5〕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化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
”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
”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
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
……(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
”〔6〕这比“丁”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传》中牛二的态度〔7〕。
五种之中,甲乙丙丁的话,虽然已很荒谬,但同戊比较,尚觉情有可原,因为他们还有一点好胜心存在。
譬如衰败人家的子弟,看见别家兴旺,多说大话,摆出大家架子;或寻求人家一点破绽,聊给自己解嘲。
这虽然极是可笑,但比那一种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夸示于众的人,总要算略高一步了。
戊派的爱国论最晚出,我听了也最寒心;这不但因其居心可怕,实因他所说的更为实在的缘故。
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
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
法国G.LeBon〔8〕著《民族进化的心理》中,说及此事道(原文已忘,今但举其大意)——“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
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目上就万不能敌了。
”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昏乱的人,定然不少:有讲道学〔9〕的儒生,也有讲阴阳五行〔10〕的道士,有静坐炼丹的仙人,也有打脸打把子〔11〕的戏子。
所以我们现在虽想好好做“人”,难保血管里的昏乱分子不来作怪,我们也不由自主,一变而为研究丹田脸谱的人物:这真是大可寒心的事。
但我总希望这昏乱思想遗传的祸害,不至于有梅毒那样猛烈,竟至百无一免。
即使同梅毒一样,现在发明了六百零六,肉体上的病,既可医治;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
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
只希望那班精神上掉了鼻子的朋友,不要又打着“祖传老病”的旗号来反对吃药,中国的昏乱病,便也总有全愈的一天。
祖先的势力虽大,但如从现代起,立意改变:扫除了昏乱的心思,和助成昏乱的物事(儒道两派的文书),再用了对症的药,即使不能立刻奏效,也可把那病毒略略羼淡。
如此几代之后待我们成了祖先的时候,就可以分得昏乱祖先的若干势力,那时便有转机,LeBon所说的事,也不足怕了。
以上是我对于“不长进的民族”的疗救方法;至于“灭绝”一条,那是全不成话,可不必说。
“灭绝”这两个可怕的字,岂是我们人类应说的
只有张献忠〔12〕这等人曾有如此主张,至今为人类唾骂;而且于实际上发生出什么效验呢
但我有一句话,要劝戊派诸公。
“灭绝”这句话,只能吓人,却不能吓倒自然。
他是毫无情面:他看见有自向灭绝这条路走的民族,便请他们灭绝,毫不客气。
我们自己想活,也希望别人都活;不忍说他人的灭绝,又怕他们自己走到灭绝的路上,把我们带累了也灭绝,所以在此着急。
倘使不改现状,反能兴旺,能得真实自由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做野蛮也很好。
——但可有人敢答应说“是”么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署名迅。
〔2〕Nordau诺尔道(1849—1923),出生于匈牙利的德国医生,政论家、作家。
著有政论《退化》、小说《感情的喜剧》等。
〔3〕“国民之敌”指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剧本《国民之敌》的主人公斯铎曼一类人。
斯铎曼是一个热心于公共卫生工作的温泉浴场医官。
有一次他发现浴场矿泉里含有大量传染病菌,建议把这个浴场加以改建。
但市政当局和市民因怕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极力加以反对,最后把他革职,宣布他为“国民公敌”。
〔4〕mob英语:乌合之众。
〔5〕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末大官僚,洋务派首领之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见他所著《劝学篇•设学》:“其学堂之法,约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
”又在该书《会通》中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 〔6〕这里的“思想昏乱”“是我们民族所造成的”等话,是针对《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通信》栏任鸿隽(即任叔永)致胡适信中的议论而发的,该信中有“吾国的历史、文字、思想,无论如何昏乱,总是这一种不长进的民族造成功了留下来的。
此种昏乱种子,不但存在文字历史上,且存在现在及将来子孙的心脑中。
所以我敢大胆宣言,若要中国好,除非人(疑“使”字之误)中国人种先行灭绝
可惜主张废汉文汉语的,虽然走于极端,尚是未达一间呢
”等语。
按任鸿隽,四川巴县人,科学家。
这里所引的话,是他为了反对当时钱玄同等关于要废孔学、灭道教,驱除一般人幼稚、野蛮、顽固思想,必先废灭汉字的论点而发的。
〔7〕牛二小说《水浒》中的人物。
他以蛮横无理的态度强迫扬志卖刀给他的故事,见该书第十二回《汴京城杨志卖刀》。
〔8〕G.LeBon勒朋(1841—1931),法国医生和社会心理学家。
他在所著《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即本文所说的《民族进化的心理》)一书的第一部第一章中说:“吾人应该视种族为一超越时间之永久物,此永久物之组成不单为基一时期内之构成他的活的个体,而也为其长期连续不断的死者,即其祖先是也。
欲了解种族之真义必将之同时伸长于过去与将来,死者较之生者是无限的更众多,也是较之他们更强有力。
他们统治着无意之巨大范围,此无形的势力启示出智慧上与品性上之一切表现,乃是为其死者,较之为其生者更甚。
在指导一民族,只有在他们身上才建筑起一个种族,一世纪过了又一世纪,他们造成了吾人之观念与情感,所以也造成了吾人行为之一切动机。
过去的人们不单将他们生理上之组织加于吾人,他们也将其思想加诸吾人;死者乃是生者惟一无辩论余地之主宰,吾人负担着他们的过失之重担,吾人接受着他们的德行之报酬。
”(据张公表译文,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四月初版) 〔9〕道学又称理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以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
〔10〕阴阳五行原是我国古代一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
它用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和“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起源、发展和变化。
后来儒家和道家将阴阳五行学说加以歪曲和神秘化,用来附会解释王朝兴替和社会变动以至人的命运,宣扬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11〕打脸传统戏曲演员按照“脸谱”勾画花脸。
“打把子”,传统戏曲中的武打。
当时《新青年》上曾对“打脸”、“打把子”的存废问题,进行过讨论。
〔12〕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参看本卷第196页注〔10〕取自《热风》,随感录38。
名言:“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
热风鲁迅好词好句
鲁迅《朝花夕拾》好词好句好段摘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
题目的意思是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事情。
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
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朝花夕拾》好词摘抄:千山万岭 千山一碧 青海青山 穷追猛打 群山簇立 忍俊不禁 若无其事 撒娇卖乖 山高树茂 山清水秀 山石壮胆 耸立云霄 随心所欲 逃之夭夭 挺胸碘肚 玩耍嬉戏 万山丛中 瓮中捉鳖 无忧无虑 舞刀弄棍 嘻嘻哈哈 油腔滑调 幼稚可笑 云雾缠绕 指手画脚 装聋作哑 装模装样 装腔作势 爱不释手 呆头呆脑 调皮捣蛋 谷下有谷 鸡飞狗跳 愣头愣脑 屏声息气 奇山秀水 千姿百态 青山绿水 清逸秀丽 山势雄伟 天真烂漫 巍然屹立 胸有成竹 牙牙学语 左右逢源 抱头鼠窜 寸草不生 得心应手 东跑西颠 峰上有峰 鸡犬不宁 尖声尖气 乱作一团 满身泥浆 你追我赶 奇峰耸立 追来逐去 自以为是 自由自在 《朝花夕拾》好句好段摘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
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
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
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
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
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
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
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
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
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
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在阳光中我学会欢笑,在阴云中我学会坚强;在狂风中我抓紧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紧理想;当我站在中点回望,我走出了一条属于我的生之路。
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得要的是有一份十足的勇气和一个创业的胆量。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
相信自己,希望总是有的,让我们记住那句话: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
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
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
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借”来。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
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
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
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
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
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
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
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
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我们在河边急三火四地脱光衣服,扑进小河里,立刻开始打水战,追逐嬉戏了。
你看,我们分两队,一队为“敌人”一队另是“红军”。
一双双小手掌把水往对方泼去,泼得人人脸上满是晶莹的水珠。
水把眼睛弄模糊了,我们便各自退到一边,用手拭去,然后再猛烈“进攻”。
整个小河立时一片喧哗,叫喊声,欢笑声此伏彼起,汇成了快活的交响曲。
水仗打累了,就在河里追逐嬉戏。
一个追,一个跑,在水里穿来钻去,小身子像条泥鳅一样滑,怎么也抓不到。
河面上的欢歌笑语,在和两岸远远的荡开了。
几个小朋友光着小脚丫,正冒着大雨踩水玩呢
唱歌的是红红,她一边唱,一边用双手接从天而降的雨水。
跟在她后面的小雨和丁丁一边“啪哒啪哒”的踩着地上的雨溪,一边有节奏地摆动着胳臂,还不时仰起头,任凭雨水劈头盖脸的冲刷。
这时,我心里痒痒的,急忙甩掉鞋子,挽起裤脚,冲出房门。
刚跑到红红的身后,“扑通”一声,我摔了个仰面朝天,溅起的水花纷纷落到红红身上。
红红转过身,“嘻嘻嘻”的笑着说:“快打落水狗
”说完,用脚划起水向我击来。
我顾不得爬起来,连忙用双手捧起水向红红的脸上扬去,嘴里还乐呵呵地大叫着:“来呀
来呀
”红红招架不住了,“哎呦,妈呀”地叫着,急忙用手挡住脸,扭头向后退去。
“援军来了
”随着欢快的叫声,小雨和丁丁向我发起了攻击。
我立即手脚并用,把一道道水柱向小雨和丁丁泼去。
“嘻嘻嘻——
”“哈哈哈——
”茫茫的雨幕中回荡着我们愉快的笑声。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 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 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 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 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鲁迅名句:有一分热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出自鲁迅的哪篇文章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从一封匿名信里看见一句话,是“数麻石片”(原注江苏方言),大约是没有本领便不必提倡改革,不如去数石片的好的意思。
因此又记起了本志通信栏内所载四川方言的洗煤炭。
想来别省方言中,相类的话还多;守着这专劝人自暴自弃的格言的人,也怕并不少。
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
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不许说话;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
这一种人,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连累邻居;现在却不过是几封匿名信罢了。
但意志略略薄弱的人便不免因此萎缩,不知不觉的也入了“数麻石片”党。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
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
但冷笑的人,虽然反对改革,却又未必有保守的能力:即如文字一面,白话固然看不上眼,古文也甚提得起笔。
照他的学说,本该去“数麻石片”了;他却又不然,只是在莫名其妙的冷笑。
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我想,人猿同源的学说,大约可以毫无疑义了。
但我不懂,何以从前的古猴子,不都努力变人,却到现在还留着子孙,变把戏给人看。
还是那时竟没有一匹想站起来学说人话呢
还是虽然有了几匹,却终于被猴子社会攻击他标新立异,都咬死了;所以终于不能进化呢
尼采式的超人,虽然太觉渺茫,但就世界现有人种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圆满的人类出现。
到那时候,类人猿上面,怕要添出类猿人这一个名词。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尼采说: “真的,人是一个浊流。
应该是海了,能容这浊流使他干净。
” “咄,我教你们超人:这便是海,在他这里,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
”(《札拉图如是说》的序言第三节) 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横竖都是水,可以相通。
几粒石子,任他们暗地里掷来;几滴秽水,任他们从背后泼来就是了。
这还算不到大侮蔑——因为大侮蔑也须有胆力。
北岛等人的名人名言
有一分光 发一分热【解释】谓有多大能力,就贡献多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