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笑一笑,十年少,所以听相声可以心情舒畅,能消除疲劳,忘了烦恼。欢迎大家前来查阅李金斗《武松打虎》的相声
甲:京剧是我国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
乙:对,所以大家都喜欢听。
甲:我对于京剧就很有研究。
乙:您是唱哪工儿的?
甲:我是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文武、昆、乱全能来,拉幕、打旗儿、扫后台。
乙:嘿,你全行啊!
甲:客气,我是个多面手儿。
乙:那今天咱们两个人合演一出怎么样?
甲:可以,咱们唱哪出?
乙:咱们唱一出《武松打虎》。
甲:好,你演谁?
乙:我演武松。
甲:那我呢?
乙:你不是多面手儿吗?你来个一赶四:前面的酒保儿,中间的虎形儿和猎户,后面再赶个阳谷县令怎么样?
甲:没问题。
乙:你帮我把桌子往后搭一下儿。
甲:划出表演区来。
乙:我武松上场,你给我打家伙。
甲:好。(用嘴打家伙)
乙:(唱)“别离了柴家庄将还故里,为兄长哪顾得戴月披星,提哨棒绕街巷家乡来奔。”
甲:“好酒哇——”(尾声有气无力地)
乙:这位还没吃饭呢!
甲:……(打家伙)
乙:(接唱)“耳听酒保喊连声。酒保!”
甲:“来啦!门外有挂酒幌,三碗不过冈,您喝酒吗?同志!”
乙:同志?应该叫我客官。
甲:噢,你客观,我主观?
乙:我是武松。
甲:那我是肉松。
乙:我是松花。
甲:我是小肚儿。
乙:别唱啦!你这出戏是跟谁学的呀?
甲:那你是跟谁学的呀?
乙:我跟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学的。
甲:咱们差不多。
乙:你跟谁学的?
甲:李谷一。
乙:咳!你得说:“客官您喝酒吗?”
甲:“客官您喝酒吗?”
乙:“正是。”
甲:“请到里边。”
乙:“带路。”
甲:(嘴里打家伙,引路,乙过场入座)“客官,您想用点什么?”
乙:“俺要饮酒。”
甲:“不卖。”
乙:“?”
甲:牙疼?
乙:“难道怕俺无钱不成!你来看,俺这里有散碎的银两。”
甲:“银子?”
乙:“正是。”
甲:您有外汇券吗?
乙:啊?武松能有外汇券吗?你得说戏词。
甲:“客官,您有所不知,景阳冈如今出现了一只老鼠。”
乙:耗子呀?
甲:“对啦!”
乙:是一只老虎。
甲:“对啦,出现一只老虎。”
乙:“有虎怕它作甚?俺这里有哨棒岂能容它!”
甲:“哎呀!我的客官爷,这老虎您可打不得呀!”
乙:“为什么?”
甲:“它可厉害着哪!”
乙:“怎见得?”
甲:“怎见得?……就象您这样的,还不够它吃顿夜宵的哪!”
乙:“那就更应该将它除掉。”
甲:“我劝您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呀!”
乙:(笑)“哈哈哈……”
甲:(误解)说到心眼里去了。
乙:“哼!”(拍桌子,甲吓一跳)“真真岂有此理,既然景阳冈出了猛虎伤人,俺要多吃几杯酒,多增几分力量,倘若上了景阳冈将虎打死,俺要为民除害。酒保!”
甲:“有。”
乙:“你就抱酒来?”
甲:“是!”(嘴里打家伙,将塑料啤酒升举出)“客官请用!”
乙:(莫名其妙地看啤酒升)“啊!酒家,这是什么?”
甲:“青岛啤酒。”
乙:有武松喝啤酒的吗?
甲:“那你打算喝什么酒哇?”
乙:“我得喝白酒。”
甲:“您想喝白酒,还有个规矩。”
乙:“什么规矩?”
甲:“得搭菜。”
乙:“搭菜?搭什么菜呀?”
甲:“五斤花生豆儿,十斤象皮鱼。”
乙:“啊!这菜比酒贵多了。”
甲:“怕贵别喝呀!”
乙:“不要这样罗嗦,快将上等好酒取来!”
甲:“要喝上等好酒少了不卖,起码三升。”
乙:“为什么?”
甲:“这叫三升不过冈。”
乙:不对,应该是三碗不过冈。
甲:“我这儿论升卖。”
乙:啊?你打算把我灌醉喽哇?
甲:“醉了更好,省得你上山打虎去啦!”
乙:你怎么老怕我打虎哇?
甲:“这里有县里告示一张。”(取出一张纸)
乙:“拿来我看!”
甲:“客官主看。”
乙:(念)“老虎吃人,大家留神,不可妄动,违者罚银。真乃胡言乱语!”(撕碎扔在地上)
甲:“哎?您怎么给撕啦?客官,您喝酒吧!”
乙:“好,(举起啤酒升)待俺痛饮一升!”这多别扭哇!
甲:您喝了就不别扭啦!
(举起啤酒升饮酒。甲蹲在乙身下张口接滴酒)“真乃美酒也!”(唱吹腔)“一壶浆,不由人神汪气爽,消愁解闷痛饮一场(将酒升放下有醉意),好酒!”
甲:“好酒。(站立不稳)不是好酒我能这模样吗?(拿起酒升看)噢!喝干啦!这位可真够能喝的,您再来一升吧。”
乙:“酒家,俺要去了!”
甲:“客官!景阳冈可真有老虎哇!”
乙:“酒家,俺此番到了景阳冈,当真遇见猛虎,俺再回到你这酒店来。”
“怎么着,您到了景阳冈遇见老虎您再回来?对啦!您回来啦老虎也跟着回来啦。告诉你,本县有指示,山上有虎,不许客往行人单独通过。”
乙:“多少人方可放行?”
甲:“最少一个连武装保护,您还得给保护费。”
乙:“一百多人在哪儿住哇?”
甲:“我们这儿景阳冈大酒店里边有高间儿。”
乙:“高间儿?”
甲:“那真是光线好,木板地、席梦思软床、花墙壁、鸭绒枕头丝绒被,要想洗澡有淋浴,电话空调收音机,打开彩电能看戏,冬天有电扇,夏天有暖气。”
乙:啊!我热死啦!
甲:“不,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
乙:这还差不多。
甲:“怎么样”?
乙:“他们敢情拿老虎赚钱呀!”
甲:“那您就住下吧”!
乙:“俺要走了!”
甲:“您当真要走?”
乙:“当真要走。”
甲:“那咱们就姑大白啦!”
乙:什么叫姑大白啊?“走也!”
甲:(拿起啤酒升当报话机用)“001,001我是003,我是003。”
乙:他这儿还有电台哪!
甲:“请注意,请注意,有个打虎之人正向你处流窜。望你严加防范!严加防范!”
乙:这倒好,不防老虎,防武松!
甲:“他要除掉老虎,我们就没法赚钱了。”
乙:看起来他们全勾着呢。
甲:“001,001……”
乙:别喊啦,你这虎形儿该上场啦!
甲:你打阴锣吧!(乙打家伙,甲学虎形上场打哈欠)“今儿个又起晚啦!”
乙:它还真能睡!
甲:“哎哟!这家伙够肥的啊!”
乙:它嘀咕什么哪?
甲:“看样子一顿饭吃不了,没关系,剩下的放在我的电冰箱里。”
乙:这老虎它们家也电气化啦!(冲甲亮相)
甲:“慢着,看这个大汉身体健壮,手提哨棒,又粗又胖,脑门儿发亮。”
乙:嘿!这老虎还会赶辙哪!
甲:“别吃不了他,再叫他把我揍喽。(冲乙打招呼)哈喽!姑得猫宁!”
乙:噢,外国老虎哇!
甲:“首先
乙:“哥们儿?着打!”
甲:“嘟……暂停,你要真打我可就要吃你啦,不吃掉你对不起保护我的'这帮弟兄。”
乙:噢,这老虎跟他们一码事儿。
甲:“嗷儿——”(虎叫)
乙:“着打。”(二人开打,三拳将虎打死,武松收势)
甲:(伴死又活了)“武松!”
乙:(吓一跳)“哎?你怎么又活了?”
甲:“告诉你:打死我,你也成不了英雄。”
乙:“怎么?”
甲:“你破坏了生态平衡!我死了他们也饶不了你!”
乙:别喊啦!猎户该上场啦!
甲:好,您再亮个相儿吧(乙亮相儿)(数板)“电话接到了,急忙往外跑。哎!别打了!”(用倒口)
乙:(莫名其妙地)“怎么回事?”
甲:“我问问你,这个老虎骂你啦?”
乙:“无有。”
甲:“它偷你东西啦?”
乙:“无有。”
甲:“它第三者插足啦?”
乙:啊……这老虎还伸腿呢!“也无有。”
甲:“那你为吗打它呢?”
乙:“只因猛虎吃人!”
甲:“废话!老虎饿了不吃人吃什么?我看出来了,你是想出风头,想当先进,想当英雄,你想……”
乙:“想什么?”
甲:“想起来再说。”
乙:好嘛,没谱儿。
甲:“这只虎哪儿都不许动!”
乙:“俺就是要摸摸老虎屁股。”
甲:“那个地方是随便摸着玩儿的吗?那是禁区!”
乙:“禁区?俺已将老虎打死啦!”
甲:(一愣)“噢,死啦!俺来晚了。(大哭)哎呀!你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了吗?我的老虎哇!”
乙:你哭什么呀?
甲:“老虎一死俺们就失业啦!”
乙:“失业啦?”
甲:“自从有了这只老虎,俺们这些人可就有了饭碗子啦。县里向上级打了报告要了专款,月月领工资,天天拿补助哇!每天上班就保护这只老虎哇。站累了坐着,坐累了蹲着,蹲累了跪着,跪累了躺着,躺累了趴着,趴累了拿大顶。”
乙:我看你们是吃饱了撑的?
甲:“现在我们正想找一只母老虎哇!”
乙:干吗呀?
甲:“结婚配对儿呀!”
乙:配对儿?
甲:(唱)“树上的老虎成双对儿。”
乙:老虎都上树啦!
甲:“树下的老虎有一堆。”
乙:哪儿那么些小老虎呀?
甲:“大老虎下了小老虎,小老虎再下小小老虎;我儿子接我的班儿,我的孙子接我儿子的班儿,我们子子孙孙是无有穷尽的。”
乙:一群懒汉!
甲:(把乙拴上)“走!”
乙:“哪里去!”
甲:“到县晨打官司。”
乙:“想俺武松,连虎都不怕,还怕见官!”
甲:“少说废话,你走吧。”
乙:“我打虎倒打出漏子来啦?我招谁惹谁啦?”
甲:(走一个圆场)“到了,待俺去击鼓。”
乙:去吧。
甲:“咚咚咚!”
乙:这鼓怎么这个味儿呀?
甲:“叫我给打漏啦!”
乙:谁叫你使那么大的劲来啦!您这县官该上场啦。
甲:我叫板你打家伙!“啊哈!(乙打家伙)(数板儿)”昨日,昨日我做了一个南柯梦,满头大汗心翻腾,左眼跳,右眼蹦,今天恐怕出事情,出事情。”(转身入座)“何人喊冤哪?”
乙:这是什么鸟叫哪?
甲:“你是何人哪?”
乙:“小人姓武名松。”
甲:“猎户因何状告于你?”
乙:“只因景阳冈猛虎伤人,被小人打死了!”
甲:“你待怎讲?”
乙:“被小人打死了!”
甲:“打死了?!”(抽搐)
乙:“老爷醒来!”
甲:“不要紧,我这有硝酸甘油。”
乙:“这老爷冠心病犯了!”
甲:……(掏出药扔进嘴里)
乙:“我说老爷,你至于吗?”
甲:“嘟!胆大!胆大!胆大包天!天津包子!”
乙:咳!
甲:“你知道吗?这老虎是县里的摇钱树。”
乙:“县里也指着老虎活着呢。”
甲:“那是不假,上面年年给虎灾求济,灾民补助。以及防虎开销,添人进虎……”
乙:“添人进虎?”
甲:“虎多救济多。”
乙:“那添人呢?”
甲:“驯虎女郎。”
乙:“谁呀?”
甲:“潘金莲。”
乙:嗐!您瞧找这人儿。
甲:“再者说,老虎是我的聚宝盆,有了它,猎户给我送礼、上供,酒保送我兼职费。……”
乙:“那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甲:“老爷我是景阳冈大酒店的名誉董事长。”
乙:这位是后台。
甲:(委屈)“这下全完啦……”(哭)“街役三班全体肃立。”
乙:干吗?
甲:“为了我们大家所依赖的老虎它老人家的不幸逝世默哀!”(把孝帽子戴在头上)
乙:这是什么德行啊!
甲:(嘴里哼着哀乐走到中间)(唱)“老虎今年六岁半,一生为县里作贡献,今天无辜被打死。,永远活在我心间。”
乙:嘿!他把哀乐填词啦。
甲:“武松你可知罪?”
乙:“小人何罪之有?”
甲:“你且听了!”
乙:“你说吧!”
甲(唱西皮流水板)“武松你作事无道理,路过本县你破坏规矩,吃醉酒大胆闯禁区,把那虎爷置于死地,那老虎与我有情义,它、它、它……没有招你,没有惹你,没有吃你,没有伤你,没有害你,没有骂你,老实巴交死呀死得屈。现如今,猎户酒保齐来告你,他们的收入就成了问题,为了我县经济利益,你、你、你……你给我——头戴虎帽,腮插虎须,口安虎牙,身披虎皮,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件件打扮齐,押上山去把老虎代替。你若是不依……”
乙:“怎么样啊?”
甲:“哼哼!你给我下个小老虎。”
乙:啊?
甲:“我就饶了你。”
乙:去你的吧!
有关莲花的歇后语
向阳的雪莲 ———— 不怕动;不怕冻
瞎瞎莲菜 ———— 坏心眼
望乡台上打莲花落 ———— 不知死的鬼;不觉死的鬼
望乡台上唱莲花落 ———— 不知死的鬼
塘里的莲花 ———— 根连着根
死莲结藕 ———— 世上少有
死莲花有藕 ———— 世上少有
说得口吐莲花现 ———— 花言巧语
水莲寨打窨子哩 ———— 井够了
释迦佛下莲台 ———— 忍无可忍
沈梦莲见陆和 ———— 一帖药
三十黑了吃藕 ———— 一年不如一年;一莲不如一莲
三寸金莲走路 ———— 摇摆勿定
秋后的莲藕 ———— 满是私心;满是丝心
秦香莲告状 ———— 哭都找不着调
潘金莲要奸夫 ———— 来一个上一个
潘金莲立牌坊 ———— 假正经
潘金莲煎药 ———— 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害亲人 ———— 另有所图
潘金莲害亲夫 ———— 另有所图
潘金莲飞眼 ———— 卖弄风流
潘金莲对付武大郎 ———— 不是对手
潘金莲的竹竿子 ———— 惹祸的根苗;惹祸的根由
潘金莲的竹竿儿 ———— 惹祸的根苗
潘金莲的脚趾头 ———— 一个好的没有;一个好的也没有
潘金莲的脚指头 ———— 一个好的也没有
潘金莲的干娘 ———— 不出好主意
潘金莲的
潘金莲不在家 ———— 没人伺候武大郎
藕发莲生 ———— 必定有根
莲子芯儿就黄连 ———— 苦上加苦
莲子芯 ———— 苦人;苦仁
莲子心中苦 ———— 梨儿腹内酸;离儿腹内酸
莲子不叫莲子 ———— 藕豆;殴逗;讴逗;殴斗
莲叶装水 ———— 装也不多;无福;无壶
莲叶上的水珠 ———— 不占;不沾
莲生水中 ———— 不扶自直
莲蓬子不叫莲蓬子 ———— 怄人;藕仁
莲蓬头下洗澡 ———— 冲人;充人
莲蓬头下长大的 ———— 心眼儿多
莲蓬结子 ———— 心连心;配偶;配藕
莲蓬结籽 ———— 心连心;心连着心
莲蓬梗打人 ———— 丝尽断;私情断;丝尽情断;思尽情断;私断;丝断
莲蓬秆打人 ———— 丝情不断;私情不断
莲藕有节又有礼 ———— 似通不通
莲藕孔里过风 ———— 半通不通
莲藕孔过风 ———— 半通不通
莲藕炒豆芽 ———— 勾搭;钩瘩
莲藕不切节 ———— 两头都不通
莲花梗打人 ———— 丝尽茎断;思尽情断
莲花出水 ———— 一尘不染
莲花池里下饺子 ———— 异想天开;水分太多;水份太多
莲花并蒂 ———— 偶成双;藕成双
莲抱腿子发气疼 ———— 不关心上的事
口吐莲花 ———— 多吃藕了
叫化子唱莲花落 ———— 穷开心
叫花子唱莲花落 ———— 穷开心
脚底莲花 ———— 步步生
火烧莲花寺 ———— 庙灾;妙哉
火烧红莲寺 ———— 庙灾;妙哉
火里莲花 ———— 折了根本
活虾煲莲藕 ———— 入窟出窟都是死
活金莲熬药 ———— 暗地里放毒
荷花不结籽 ———— 没脸;没莲
禾虫煲莲藕 ———— 人窟是死,出窟也是死
嚎天犬夺宝莲灯 ———— 干打的合神
光摘水上的荷叶,不挖泥里的莲藕 ———— 抓不到根本
罐子里栽莲花 ———— 沤死了;藕死了
观音菩萨坐莲台 ———— 高高在上
观音的佛座 ———— 莲花
刚出水的莲藕 ———— 鲜嫩
断根的莲叶 ———— 水上漂
独只筷子吃莲藕 ———— 专挑眼
洞庭湖的莲藕 ———— 土产货
刀切莲藕 ———— 思不断;丝不断
大雁吃莲扦 ———— 直脖子
大雁吃莲秆儿 ———— 直脖儿了
大雁吃莲杆 ———— 直脖子
打横切莲藕 ———— 太多心
吃多了莲菜 ———— 尽操空心;尽炒空心
苍蝇戴个莲蓬帽 ———— 人小脸面窄
冰山上雪莲 ———— 冻了心
冰山上的雪莲 ———— 冻了心
扮潘金莲的没卸装 ———— 谁没见过油头粉面
坐在磨子上吃莲藕 ———— 看得穿想得转
转莲秸抵门 ———— 孬棍
八月的莲藕 ———— 又鲜又嫩
啄木鸟飞上黄莲树 ———— 自讨苦吃
一根筷子吃莲菜(用作蔬莱的`藕) ———— 专挑眼;尽挑眼
潘金莲敬酒 ———— 丑话说在前
潘金莲的信条 ———— 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胖大海掉进黄莲水 ———— 苦水里泡大的
潘金莲偷汉子 ———— 本性难移
潘金莲上庵堂 ———— 假正经;假装正经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 ———— 别有用心
潘金莲的裹脚布 ———— 臭货;肮脏货
潘金莲熬药 ———— 暗中放毒
拿着黄莲当箫吹 ———— 苦中取乐
米汤炒莲藕 ———— 糊了眼
霉烂了的莲藕 ———— 坏心眼
霉烂了的莲耦 ———— 坏心眼
莲藕有节又有孔 ———— 似通非通
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 ———— 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莲藕炒粉条 ———— 无孔不入
莲花并蒂开 ———— 恰好一对
莲藕生疮 ———— 坏心眼
莲藕吹风 ———— 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莲梗结籽 ———— 心连心
莲梗打人 ———— 思(丝)情不断
黄豆芽炒莲藕 ———— 尽钻空子
虎坐莲台 ———— 冒充善人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 ———— 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高山上的雪莲 ———— 不可多得
大雁吃莲秆 ———— 直脖啦
池塘里的莲藕 ———— 嫩的好
成熟的莲子 ———— 心里苦
陈世美不认秦香莲 ———— 喜新厌旧
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书真的精彩极了,我对书中的人物也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英雄好汉。
林冲:
林冲本来是个性格平和谦虚随和的人,本应生活舒适恬淡,但是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一生,最终成为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
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
林冲性格特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宋代“乱自上作,乱自下生”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从郑屠户一类的地痞流氓到陆谦一类的恶吏,以及梁中书一类的贪官,还有蔡京、高
武松: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后来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武松为了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被迫大开杀戒。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
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
《水浒传》里还有很多英雄好汉,你们喜欢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