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的优秀读后感800字1
一位文静而又瘦弱的小女孩,手拿着一朵橘黄色的小花,静静地走在大河边,刚下过雨的天空显得格外的蓝。一路的草,叶叶挂着水珠,几只丹顶鹤在快乐的嬉戏着……这幅唯美的画面,让我不禁打开了这本曹文轩写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男孩子与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男孩子叫青铜,女孩子叫葵花。在一个特别的机缘,让生活在城市的女孩葵花和住在乡村的哑巴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但在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一个不会说话的他,在芦苇的尽头,在女孩消失的地方,竟大声的说出了女孩的名字:“葵——花!”
这本书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爱——至爱,将爱写的充满生机与情意。它告诉了我们: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灾害、人类的野蛮本性等。我们每天都在目睹着与耳闻着这些苦难。当东南亚的海啸在人们淬不及防的时,以十分短暂的时间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将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人们在沉浸在欢声笑语里,突来的地震让无数人死亡,让无数的楼房倒塌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些又算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琐碎的却又无边无际、无所不在的心灵痛苦,更是深入而有持久的。跌落、失落、波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雪上加霜……这差不多是每一个人的一生写照。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宝石必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罗曼·罗兰曾说:“我们应当正视痛苦,尊重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的伟大灵魂。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会她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是啊,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青铜葵花》的优秀读后感800字2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到处都是美好的,其实还有很多痛苦。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与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这一个故事可谓是可悲可泣。
青铜与葵花的家虽然十分贫穷,十分苦难,但是他们快乐。故事中的场景很美,人物外表很美,人们的心灵更加美。在这一个故事中,时时有着一股爱,一股充满生机与情意的爱。作者将苦难,美和爱写得漓淋尽致。写得十分感人,以至于当我第一次读时眼睛竟会红了一圈。
有的人也许会说:“现在的科技那么发达,生活那么美好,不会再发生故事中所讲述的事了。”那么就大错特错了。不管你生活在哪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痛苦,痛苦其实并不是只有以前或者现在才有,以后也是会有的。我们在小的时候就应该有一种敢于正视痛苦的勇气,或是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活我们才会有可能成为一个强者,社会中的强者。
所以,现在如果我们遇到痛苦,我们用不着为自己的痛苦而大惊小怪,更不应该以为只是从我们这一代,只有我自己才有苦难与痛苦。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要继续延伸下去。
在这个时代,有一些孩子甚至是一些成年人会因为某种压力而选择轻生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看上去很深刻,很人性化的社会,其实所有的人都因该对其承受苦难的能力进行反思。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一种享乐主义,那是我们在面对苦难,痛苦时的怯懦表现,是一种对生命缺乏深刻体验与理解的必然选择。
《青铜葵花》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要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是值得我们赞美,痛苦不也值得我们去赞美吗?欢乐与痛苦不停地锻炼人类展开伟大的心魂。是力,是生,是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欢乐与痛苦都喜欢上的人,就是都不爱,只有能够真正体味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与离开人生的甜蜜!
《青铜葵花》的优秀读后感800字3
读完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使我明白了:我们要成长,就避免不了要与苦难结伴而行。就如一块玉石,要想成为美玉,就得经过千雕万琢的打磨一样。不经历黎明前的黑暗,就没有旭日高升。
《青铜葵花》讲述的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家人相互扶持,从容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乐观的生活着。但是,在12岁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城里,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苇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我肯定选青铜。虽然它是个哑巴,但是我却十分敬佩他。当葵花需要一条项链时,他就给葵花千方百计的制做了一条美丽、纯净、光亮的冰项链;“三月蝗”到来之时,家里吃的东西不多了,大家忍受着饥饿,他就想办法挖芦根、抓野鸭,让全家人吃了顿野鸭肉;寒冷的冬季到来时,他依旧冒着风雪在镇上卖“芦花鞋”……无论他遇到多大的险阻,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苦难。
这使我联想到了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没有畏惧,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披挂出征。最美逆行者演绎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中国人勇敢的战胜了困难,彰显了大国精神。我不由得想到了罗曼罗兰的一段话: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
因为经历了艰难困苦,我们成长了。
我也要像青铜一样有一颗勇敢面对痛苦的心。这让我想起了,那次爬乌龙山的经历。我就是因为中途休息了一下,导致落队了。当我精神饱满地去追赶大部队时,我哪里追得到,只有望尘莫及的份,我也悔不当初。不一会儿,我的额头上又汗如雨下了,嗓子里干渴得犹如孵化机的温度,恨不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汗水解渴。这时,我看见不远处的父亲,他正向我挥手,随即,向我竖了一个大拇指。嗯,我不能放弃自己,努力向前才有成功的希望,于是我加快了脚步。最终,我自豪地站在了山顶。艰难困苦被我踩在了脚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伸下去,因为苦难是我们蝶变前的必修课。我们要有面对苦难时,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苦难也是另一种美。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朋友,风风雨雨,我们又在一起了。庚子岁初,一场疫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直至全球盛行。如今,我们重新相聚在熟悉的教室,心中充满的有激动,有感恩。这场疫情,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保护自己,感恩他人,更是家国天下,敬畏自然。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宅在家中的日子着实无聊,戴着口罩外出闷热不堪。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忍住了自己外出游玩的欲望,控制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与十四亿中国人民在家“隔离”。疫情初期,感染人数与日俱增,我才越发感受到健康的可贵与生命的渺小。我们虽人在家中,可心却在一起——自己安全了,大家也就安全了。
世事去如烟,恩情存如血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基辛格曾这样论中国。你看,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一呼百应的志愿者医疗队,日日忙碌的老师……这些坚守自己岗位的众多普通人,尽一己之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微光照亮微光,便形成炬火,照进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永远感恩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历史也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如今,中国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世界上许多国家已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得不感叹中国制度的优越。而这背后的原动力,还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的民族凝聚力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教导我们,不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名言。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下,我们成为了胸怀天下的中国人。中国医疗队援助意大利,塞尔维亚,俄罗斯;中国生产的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更是出口全世界,为生民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纵观历史,疫情带给中国的负面影响远远小于对外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中医药的神奇,这次新冠疫情亦然。祸兮福之所倚。通过这次疫情,我们赢得了全世界的赞美,成功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传播了中国文化,也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这也为作为学生的我明确了人生目标。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世界发展的首要前提。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望尘莫及的,千百万年来的地震、海啸、飓风、瘟疫,无不说明这一点。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若一味的傲慢自大,继续破坏自然,等待全人类的终将是灭亡。这次疫情,我体会到了老子之言的含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等来了春暖花开的这一天,但也要时刻铭记这一刻的来之不易。劫后余生,才知生命之微;大难不死,才知生命之敬畏。
这场疫情,既是灾难,又是成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一个人的生命纪录是被不断更新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次开始和结束。每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是一个新的开始,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新的开始。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注定要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我也迎来了我新的开始,因为新学期即将开始。
在开学的前几天,我竟每夜都曾辗转反侧。是因为激动吗?也许吧,开学后会见到好多朋友,会有比假期多的多好玩的故事……是因为对开学后的忧虑吗?也许吧,开学后就是初二了,压力、竞争肯定都会增加,自己能否顶住呢?……是因为对假期的怀念吗?也许吧,开学后的生活肯定不如假期里轻松,奈何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
朋友知道后,说:“你这又何必呢?既来之,则安之嘛!”可是,面对一个新的开始,内心怎么可能会平静的下来呢?有了新的开始,自然会想要做些准备,以一个新面貌来对待将要来到的一切。
……就这样度过了几天,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
有一个新的开始,自然会有一些改变。原来的教室不再属于我们班了,我们初二了。于是心甘情愿地搬到勤学楼三楼的初二(17)班去了。黑板不一样了,由传统的黑色,变成了墨绿色;教室也比原来更亮了,四面墙中有两面有窗户;墙上也不再有我们曾经熟悉奖状和学习版块……
当然,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三门主科,有两门换了老师,由姚老师和丁老师代替了冯老师和钱老师。这意味着我们将要重新开始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原来的所有习惯都会改变。
同学也有很大的变化。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同学们都长高了许多。更多的是由于压力大和心理年龄增加等多种原因,使大家都不再像初一时那么爱玩了。可是爱说话的毛病还是没改,大伙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有的说假期去哪儿了,有的在抱怨假期太忙,有的在打听作业时怎么做的……更有甚者对我说:“我终于又听到你的声音了!”看来,虽然老毛病没改,大家还是准备好了以新面貌来迎接新学期的。
新学期开始了,生命纪录再度更新。一切已成过往,何必再去记挂呢?它们只不过是旧档案而已。在新学期伊始,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来面对即将开始的一切,不留遗憾,向旧纪录挑战是我们应该做,也是将要做的。来吧,让我们一起展现一个新的自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xx月xx日,根据市教委安排,今天是八年级复学的日子。校园人口密度增加,我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积极应对,统筹安排八年级复学工作,使八、九年级师生都能够安心在校学习上课。
清晨,学校校门口和八年级教室内如之前一样准备就绪,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全部到位,八、九年级师生在7:00——7:50分之间分时错峰进入校园,一米间隔排队有序进行体温检测。
进入教室前,全体学生使用免洗手液消毒并接受班主任再次测温后有序入座,观看《李兰娟院士的防疫课堂》。
八年级的第一节课照例是“复学第一课”,5位班主任借鉴九年级经验,提前备课,精心准备《破茧成蝶 加油“八”》的主题班会,学生们在整节班会课中既了解了《弘文学校防控疫情在校一日流程》,也聆听了同伴的经验分享,更感受到战疫中的英雄们的无私付出。
学校安全分管领导、心理专职杨冬梅老师和卫生保健姚春霞老师依次进入八年级五个班级进行防疫卫生宣讲和心理健康教育。
午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八、九年级学生在教室内用餐,所有班主任在班中进行管理,疫情防控小组、工作专班和值班教师全程关注并制定改进方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天越黑,星星越亮。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年。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新冠肺炎的爆发。
战疫一线显得尤为重要,那儿的医护人员,以白衣作战袍,从挺着稚嫩肩膀的到古稀,甚至耄耋之年的,齐心协力,不懈奋斗,夜以继日地拼搏着。
医者的使命,学者的大衣。一个个鲜红的指纹印饱含铮铮誓言;一句句“我先上”溢满了担当的力量;一份份抗疫请战书点燃了团结的圣火。他们陆续地点亮了家家户户的灯火,中华儿女们就是那一根根线紧紧缠绕的大中国结。
战疫英雄们靠科技的力量战胜了新冠肺炎,一方面是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是大家的创造。我们将来也会投身到社会中学习,要以这次抗疫的医务人员及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无数的后勤人员为榜样,很好地投入学习里头,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将来更好地为我们国家服务,为我们的小康社会的建成而服务。
我们每个人都是“小我”。疫情间不出门,在家上网课,就是最好的防护。我们用自己的意志换来了国家战疫胜利的“大我”。中国战疫英雄们,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却不求回报,这正是“中国精神”的最好彰显,是推动我们成长的力量。
疫情就是课堂,我们要心怀梦想,不忘初心,爱党爱国,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锻炼身体,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勇于挑战。几十年求学生涯的积累和沉淀,肯定是战疫医生们重要的勇气给予者,当然还有祖国人民的坚强支持。这场疫情也许会增加挑战,但完美的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积极面对困难,把它变为成长的礼物。作为正处花季的青少年,不论是现在的学业还是将来的职业,我们都要坚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与热爱。我们的祖国很强大,我们也期待着未来的我们能成为各行业的国之栋梁,书写我们00后的中国梦。年轻是最好的资本,未来,当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时,我们一定会感谢现在做到最好的自己。生活永远会给努力的人留下彩蛋,相信自己,为祖国插上奋斗的翅膀,这便是成长的力量。
没有经历过严酷的寒冬的磨砺,就不会对阳光明媚的春光如此眷恋。疫情未过,但希望已至,我们将带着新的希望,扬帆远航。
回到教室,这是多个月来中华儿女们共同奋斗的结果,让我们倍加珍惜,站在这来之不易的春天里,做一棵渴望开花的树,努力成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自己的参天大树。少年报国终有时,雏鹰展翅向天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在里面我看到了山东,湖南,以及我们福建等援鄂医疗队的医生,还有很多服务在社区一线的叔叔阿姨。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也备受鼓舞。
对于2020年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来给我们的祖国蒙上了一层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突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乌云”背后的灿烂的阳光。
万众支援,勇做战“疫”的“守护者”。我们的祖国在危难之际,有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带着沉重的护目镜,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当他们脱去防护服时,衣服已经湿透;当他们摘下口罩时,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当他们累了,就在躺在墙角边地板上小歇一会儿……他们除了完成工作室里的工作,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甚至还要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无微不至,照顾每位病人,却忽略了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他们就是“中国脊梁”,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先锋人物,他们就是可敬可亲的白衣天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天使迎难而上,抗疫英雄层出不穷,在可怕的新冠肺炎面前,中国人如同觉醒的雄狮,咆哮着,奔跑着与疫情战斗。
视频中还有一个孩子,名叫小通,是一名高中生,成绩名列全校前三,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所限,要蹭邻居家的网络来完成线上学习。小通学习异常刻苦,早上五点就起来,到了晚上十一点多才睡下。有人评论道:“古有匡衡凿壁偷光,今有学霸借网上课”。而我要进行反思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视频中说道:“一场瘟疫,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机关干部成了门卫,老师成了主播,家长都成了班主任,只有孩子依然是神兽。”别人都在努力,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努力学习呢?当我们学习有了成就,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不也是对国家有了贡献?延期开学,不代表学习延期,在家可以自主学习,合理安排时间。面对疫情,我们要克服各种困难,做到停课不停学,更应该懂得国家不易,任重道远,更应该奋发图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新冠疫情的严峻,我至今仍铭记于心,逆行者的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仍深深感动。这种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像火一样燃烧着,给予我的成长无穷的力量。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1
今天是2月10日,老师让我们在九点半时观看永康新闻综合台的节目,我看完节目后,内心触动,一时兴起,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人生无常,日子如常,待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愿所求皆所愿,山河无恙,岁月安康。
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哪怕疫情撒下了阴霾,延缓了脚步,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自觉学习是我们的担当!我们还应该感恩在前方与病魔一起战斗的白衣天使,有你们的付出,才能慢慢地控制疫情。我们要努力做像钟南山教授、李兰娟院士那样有知识的人。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渡过这次的大难关。中国加油!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2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商场里没有了往年的人山人海,街道上没有了来来往往的车辆,家家户户没有了走亲访友的拜年、聚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每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实时情况,惊讶于它增长速度之快,更令我震惊的是:病因是因为人们吃了菜野生中华菊头蝙蝠果子狸。这是一次严重的危机,作为人类我们不应该反思吗?如果疫情无法控制,人类将
何去何从?如果我们管好自己不贪吃野味会有这种事吗?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的生命,不要再以折磨的手段对待它们。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加油中国!我相信,在医疗专家及医生的治疗下,一定能控制住疫情的传播;我也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到那时让我们摘掉口罩,一起迎接繁花锦簇的春天。
2020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3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生机蓬勃的季节,是生命初绽放的季节,本该是鸟语花香的世界,却因我们人类一时的贪念,而燃起了战“疫”的硝烟,笼上了疫病的.阴霾。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我们只是大自然普通并且平凡的儿女,而自然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违背自然的法则只会引火烧身,最终遍体鳞伤。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与警告。
心存敬意,懂得担当!吹响战“疫”号角的李文亮,身赴一线的钟南山医生,积极响应国家感召的李兰娟院士,他们是肩负使命的战士,他们是以战“疫”为己任的勇土,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用心铭记,学会深爱!疫情之下更见人心温暖,社会各界人士用行动谱写了众人战“疫”的决心。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便是爱与付出最好的证明。
作为学生的我们,坚守战“疫”后方,当加强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形成健康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关爱小家做起,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善良、正直、敢勇、坚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人。
春的生命,刚强,疫病的阴霾只能暂时遮挡太阳的光芒,永远阻挡不了生命成长的劲头!
2020,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