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的递交礼仪
① 将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再递送给对方。若只有一只手有空闲时(手上拎着包)只能用右手递送。
② 面带微笑,注视对方。要大度些,勇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展示出自己的自信,让自己神采飞扬。
③ 递送时应该要说一些客气话。这是中国礼节上的要求,中国礼节上都存在相互恭维的习惯,这个在递送名片时也很重要
④ 将名片的正面对着对方。这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的,不要递送名片时,名片的正面的正方向是对着自己的,这是个不礼貌的行为。
⑤ 如果自己是坐着的,应该起位递送或者欠身递送,这是为了证明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双方的高度应在比较一致的高度上。
⑥ 递交名片的顺序:名片的递送先后没有太严格的讲究。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当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较高或年龄较大者,如分不清职务高低和年龄大小时,则可以先和自己对面左侧方的人交换名片。
⑦ 接受名片的一方必须点头表示感谢,同时要以同样的方式递出自己的名片,接着要花一些时间仔细阅读名片上的内容。原因是:名片就是你的身份;它表明你是谁,是干什么的,以及你为谁工作——名片就是你的外表。
递交名片的礼仪
1.递交名片的姿势。递交名片要双手递过去,以示尊重对方。将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夹住名片,其余四指托住名片反面,名片的文字要正向对方,以便对方观看,如果对方是外宾,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对对方,同时讲些友好客气的话。名片的持有者在递交名片时动作要从容,表情要亲切、自然。而且,应当事先将名片放在身上易于掏出的位置,取出名片握在手里,然后再在适当的时机得体地交给对方。
2.递交名片的时间。递交名片的时间,应当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双方只是偶然相遇,可在相互问候后,得知对方有与你交往的意向时,再递交名片。如果名片持有者与他人事先有约,一般要在告辞时再递上名片。
3.递交名片的顺序。与多人交换名片时,一定要注意讲究先后次序,这是基本礼仪的体现。切不可像散发传单似的乱发一气,这种名片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
名片的接受礼仪
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街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
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具体步骤】
1.立即起立,面向对方。
2.双接下端,齐胸高度。
3.表示感谢,认真拜读。
4.存放得当,珍惜爱护。
5.交换名片时,先接对方的名片,把自己的名片放在下面,接过后仔细阅读。
注意:
1.随身携带的名片应使用较精致的名片夹,最好放置在公文包中;
2.在接名片时,应该礼貌起身,用拇指和食指持名片下方两角,接过并浏览片刻(别忘了礼貌的说“谢谢”);
3.顺序: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男士向女士先递出名片,在人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
3.名片的存放
接过别人的名片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应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
名片礼仪的注意事项
1.到别处拜访时,经上司介绍后,再递出名片。
2.如果是坐着,尽可能起身接受对方递来的名片。
3.辈份较低者,率先以右手递出个人的名片。
4.接受名片时,应以双手去接,并确定其姓名和职务。
5.接受名片后,不宜随手置于桌上。
6.不可递出污旧或皱折的名片。
7.名片夹或皮夹置于西装内袋,避免由裤子后方的口袋掏出。
8.尽量避免在对方的名片上书写不相关的东西。
9.不要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
10.上司在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
名片是华夏先人献给世界文明的一件礼物,它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只是最初没有纸,写在竹、木片上,以后才写在纸上。汉初称谒,六朝称刺,唐朝以纸书“刺” ,称“名帖” 、“名刺” 、“名纸” ,宋朝称为“门状” ,到明清通称为门状、名刺和名帖(红贴) 。
名片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使用起来简便、灵活、文明,能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十分频繁的需要,因而成为现代交际的一种工具。
名片样式
通常使用的名片分为私用名片、商务名片和单位名片三种类型。单位名片的主角是单位,其内容大体是两项:一是本单位的全称及其徽号,二是与本单位联络的方法,包括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等。私用名片、商务名片的主角则是个人。除单位名片外,通常一枚标准的名片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本人所属的单位、徽号以及自己所在的具体部门;二是本人的姓名、学位、职务或职称;三是与本人联络的方法,包括单位所在的地址、办公电话号码、住宅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等。此外,还可酌情列出本单位的传真号码、电报挂号以及本人的寻呼机号码。不管是私人名片和商务名片,一般都不提供本人家庭住址和手机号码。如确有必要,可在交换名片时当场提供。这样做,往往被视为是向交往对象表明自己的重视与信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有些人,名片成了“明骗”的一种幌子,因此对其名片所列内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掉以轻心。
名片的规格一般是长8畅5 ~ 10 厘米,宽5畅5 ~ 6 厘米。名片的印制以横排为佳。名片的质地应是柔软耐磨的白板纸、布纹纸;名片的色彩切忌鲜艳、花哨,讲究淡雅端庄,以白色、黄色、乳白、浅蓝为宜。我国的习惯是把职务用较小号字体印在名片左上角,姓名印在中间;外国人的习惯姓名印在中间,职务用较小号字体印在姓名下面。如果同时印中外文时,通常一面印中文,另一面印外文,外文要按国际习惯排列。不论是印制个人名片还是商用名片,上面列的职务都不要太多,列一两个主要职务即可,以免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虚衔开列过多,反倒显得自己水平不高。假如必要,可为自己设计几种单位不同、职衔不同的名片,在公务交往中,该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在西方,一位商界人士口袋里有好几种名片,是不足为奇的。
名片的公关意义
在现代社会,名片不仅有进行
① 它可以替代便函,用来对友人表示祝贺、感谢、介绍、辞行、慰问、馈赠以至吊唁等多种礼节。为了表示不同的礼节,可以在名片左下角用小写字母写上国际通用的法文缩写。如:敬贺 ,谨谢 ,介绍,辞行 ,谨唁c ,恭贺新年 。也可以写上祝贺或问候短语,寄给对方。假如祝贺名片上只有几行冷冰冰的铅字,会让人觉得您是敷衍了事的。寄祝贺名片给朋友,如对方已非单身,收件人应为夫妇两人,只给一方会显得很不礼貌。② 可以替代礼单。向友人寄送或托送礼物或鲜花时,可在礼品或花束中附上名片并写上祝贺短语,自己收到友人的礼品,可立即复一张名片,左角下用铅笔写上p畅r ,以表示感谢。③ 可作“
名片递接礼仪
正常情况下,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会认同、获得社会尊重的一种方式,对于商务人员来说,它还是所在组织形象的一个缩影。所以名片交换应重视其礼仪效应。恰到好处地使用名片,会显得彬彬有礼,令人肃然起敬。
交换名片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与人初识时自我介绍之后或经他人介绍之后进行。递送名片的先后没有太严格的讲究,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出于公务和商务活动的需要,女性也可主动向男性递名片。当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较高或年龄较大的人;如分不清职务高低和年龄大小时,则可依照座次递名片;应给对方在场的人每人一张,以免厚此薄彼。如果自己这一方人较多,则让地位较高者先向对方递送名片。因名片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在未弄明对方的来历之前,不要轻易递送名片,否则,不仅有失庄重,而且有可能被冒用。
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正视对方,将名片的正面朝着对方,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名片上端的两角送到对方胸前;如果是坐着,应起身或欠身递送,递送时可以说一些“我叫× ×× ,这是我的名片,请笑纳”或“请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如果同外宾交换名片,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名片,随后再跟着摹仿。因为欧美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惯于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日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的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并轻声说“谢谢” ,“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 。如对方是地位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则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类的赞美之辞。接过名片后,应十分珍惜,并当着对方的面,用30 秒钟以上的时间,仔细把对方的名片“读”一遍,并注意语音轻重,有抑扬顿挫,重音应放在对方的职务、学衔、职称上;不懂之处应当即请教:“尊号怎么念?”随后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人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随意乱放,以防污损。如果接过他人名片后一眼不看,或漫不经心地随手向衣袋或手袋里一塞,是对人失敬的表现。倘若一次同许多人交换名片,又都是初交,那么最好依照座次来交换,并记好对方的姓名,以防搞错。在公共场合如欲索取他人名片,可以婉转地说:“以后怎样向您请教?”“以后怎样同您保持联系?”如自己无意送人名片时,可婉转地说:“对不起,名片未带。”为了查找和使用起来方便,宜分类收藏他人的名片。对个人名片则可按姓氏笔画分类,也可依据不同的交际关系分类。要留心他人职务、职业、住址、电话等情况的变动,并及时记下有关的变化,以便通过名片把握每位客户、每个朋友的真实情况。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以下是“社交礼仪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社交礼仪基本知识
一、索要对方名片的方法
1、交易法。就是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
2、明示法。明示法,就是明着说明自己的本意:“×先生(女士),认识您很高兴,能换一下名片吗?”
3、谦恭法。倘若这个人地位比较高,身份比较高,你可以给他先做个铺垫:“……听你刚才这个讲座很受启发,我本人也深感自己在交往艺术方面有待提高,跟你相见恨晚,现在知道你很累了,不便打扰你,你看以后有没有机会继续向你请教?”
4、联络法。假如我年纪较大,对面坐一个女中学生也就是16岁,我要说想要她的名片,我可以说:“认识你很高兴,希望以后能够保持联络,希望下次到上海来还能与你再见,不知道怎么跟你联系比较方便。如果你不想给我,你可以这样讲:“以后还是我跟你联系吧。”言下之意,“我以后就不跟你联系了。”这个是有退路的。
二、交往法则
1、在人际交往中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
2、在人际交往中,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两个要点是你不可以忘却的。
第一个要点,就是互动即“换位思考”。交往以对方为中心,所以你和外人打交道,你和别人聊天,最佳的话题是对方所擅长的问题。
第二个要点,是有效沟通。一般而论,女性对自己相貌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说白了,就是女人一般都认为自己长得不错。但是她有的时候她跟老公、跟男朋友假谦虚,她往往跟她的他说:“我长得也就是一般人。”其实她要的答案是否定之否定。
3、人际交往中距离有度。
(1)亲密距离。它是家人、夫妻、恋人的距离。
(2)交际距离。半米到一米半之间。你在公共场合和任何陌生人相处,这是最佳的距离。
(3)礼仪距离。又叫做尊重的距离,比如我现在讲台和我们现场的听众的距离,就是礼仪距离。交往双方间距在一米半到三米之间。
三、仪表礼仪
1、和别人说话拿手指指点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老师讲课可以指,但那是空指,不能实指。指着别人身体有教训之嫌,指着别人鼻子和头有侮辱之意。
应该这样:手从下往上翻,掌心向上,手指并拢,这样,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就比较好看。当然也别做过了。
2、仪表礼仪有四个要点:要注意容貌的修饰;要注意化妆;要注意举止;要注意表情。
(1)修饰的基本礼仪。
修饰仪表时第一个问题讲的是容貌的修饰。主要修饰要点有这么几个:发型、面部、口部,还有一个跟容貌比较搭界的就是手部,因为手有时候像我这样讲课它动,动不动它就跑到脸这个位置来了,所以它实际上也是这块儿的一个部分。
发型最重要的就是要整洁,规范,长度适中,款式适合自己。
面部修饰最重要的除了整洁之外,还要注意胡子、鼻毛和耳毛、口部要力求无异味,无异物。
(2)化妆的基本礼仪。
化妆要自然,使用的化妆品最好要成系列;化妆的各个部位要协调;化妆要避人。
四、服的礼仪
1、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男人打领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礼貌。而与之配套的服装有讲究。
(1)穿套装要没有领带,这西装就没味道。倒过来说,不穿套装的时候,大可不必去打领带。
(2)时尚的人士一般是不用领带夹的。穿西装的时候只有两种人才用领带夹:第一种人是穿制服的人。工商、税务、警察、军人、空中先生。第二种人是大人物——领导人,大老板。
2、扬长避短。如果我脖子比较短,我就不穿高领衫,我穿U领或者V领的服装,露出一段胸部,冒充脖子。我腿长得比较粗短,我尽量不穿超短裙。
3、区分场合。办公场合:庄重保守;社交场合:时尚个性;休闲场合:舒适自然。
4、遵守常规。西装上衣下面这两个口袋,有经验的人知道,这两个口袋里是不能放东西的,聪明的人西装买来之后那个口袋的线都不要拆开。
5、穿西装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我们把它叫做三个“三”。
(1)“三色原则”:穿西装的时候,全身的颜色是不能多于三种的,包括上衣、下衣、衬衫、领带、鞋子、袜子在内,全身颜色应该在三种之内,此即三色原则。
(2)“三一定律”:重要场合你穿西装、套装外出的时候,鞋子、腰带、公文包应为同一颜色,而且首选黑色。女人穿流行,男人穿品牌。前者追求时尚,后者则关注品味和档次。
(3)“三个错误”:袖子上的商标没拆;就是非常重要的场合穿夹克、穿衬衫、打领带;重要场合袜子出现问题,白色的袜子和尼龙丝袜都是不和西装搭配的。
6、职业场合着装的六大禁忌:过分杂乱;过分鲜艳;过分暴露;过分透视(重要场合要注意内衣不能让别人透过外衣看到);过分短小;过分紧身。
7、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或上班的时候,特别是穿制服的时候,露趾和露跟的凉鞋是不得体的。在非正式场合穿露趾凉鞋是可以的,但是穿露趾凉鞋有一条游戏规则:不穿袜子。
8、在公共场合,人们打量一般人时,讲究“女人看头,男人看腰”。有社交经验的女人知道,在重要场合是要化妆,这是基本礼貌,化妆是对交往对象和对别人的尊重。有地位、有身份的男人腰上是不挂任何东西的。
五、饰的礼仪
饰物佩戴和饰物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基本礼仪:以少为佳;同质同色;符合习俗;注意搭配。
六、礼品礼仪
礼品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人和人打交道,礼品是是纪念品。企业和企业打交道,礼品是宣传品。
在送礼的时候,我们要换位思考。就是你送给别人的礼品应该是对方所需要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还有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不是说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是至少你要明白,你送的礼物不应该是对方所厌恶的或者拒绝的,这是一个常识。另外你给别人送礼,你至少得明白这么一条:“人无我有”,即强调礼品的独特性。
赠送礼品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送给谁。我到您家去,我这个交往对象也是男同志,我一般的礼品往往是送一件女孩子喜欢的礼品,如果他们有孩子了,最省事的就是把这个礼品以小朋友为受众对象,当然如果他们家有老人,特别是老人年纪比较大的话,那么我们以老人为对象,这样的话皆大欢喜,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2、送什么。要注意礼品的时效性;要注意礼品的独特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3、便携性。
4、在什么地方送。公务交往的礼品一般应该在办公地点送,以示郑重其事。私人社交的礼品一定要在私人交往的地方送,以示公私有别。公务礼品和公司企业送礼品,一般是两个情况:一是主管领导会见对方时。比如我到你公司去,董事长跟我见个面,董事长把礼品拿出来,这等于是公司向我送礼,你一个部门经理拿出来,等于你这个部门向我送礼,层次差远了。二是告别宴会上送。它算一个结束曲,来的时候客人送,走的时候主人送,善始善终。
5、什么时间送。拜访别人时礼品应该在见面之初拿出来,这叫登门有礼。主人一般是在客人告辞的时候送礼。
6、如何送。但凡有可能的话,我们需要亲自赠送礼品。在公务活动中,最好是由单位主管领导亲送,这样可以提升礼品的规格。我走的时候董事长、总经理亲自给我赠送,说明我是你公司的客人,而且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礼仪上叫“礼宾对等”。
接受礼品,有以下三个点需要注意:
1、要落落大方。能接受你就接受了。但是如果有些礼品是不能够接受的,当即要向送礼者说明原因:“不好意思,你送我的礼品我非常感谢,但是我们公司有规定,在公务往来中是不能收受礼品,尤其不能收受现金和有价证券,谢谢你的好意,请您拿回去。”
2、要表示感谢。
(1)如果当场接受别人礼品的话,你最好口头上表示感谢,必要的话还要和对方握手道谢。要欣赏对方的礼品。
(2)要保持低调。赠送礼品属于一种私人交往,在外人面前你要低调一些,不要张牙舞爪地去说:“这是谁送我的,这个是谁给我的。”别人问可以讲的,没有必要的话则大可不必以此去招摇。
七、节庆礼仪
节庆的时候人们聊天最佳的话题:
1、谈自己的近况。在一般情况下节庆的时候,它是报喜不报忧的。特别是对外人,因为它会破坏气氛。
2、关注时效性问题。就是此时此刻最热闹的问题。
八、电话礼仪
1、时间的选择。晚上10点之后,早上7点之前,没有什么重大的急事别打电话。
2、就餐的时间别打电话。
3、节假日若无重大事情不要打电话。
4、私人电话就是在家里打的,办公电话则是在办公室打的,别占小便宜。
5、长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
7、暗示对方终止通话标准化做法就是重复要点。
8、发话者先挂断电话,地位高者先挂断电话。
九、介绍礼仪
1、介绍要选好时机。
2、介绍的主角。一般都是地位低的人需要首先要向地位高的人说明情况,主人应该首先向客人做介绍。
3、谁来当介绍人。家里来了客人,社交的'场合,宴会、舞会、家里聚会,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这是女主人的天职。
在一般性公务活动中,公室主任,领导的秘书,前台接待,礼仪先生,公关人员,他是专业人士,他们干的活中有一个职责就是迎来送往。
4、介绍的顺序。标准化做法是先介绍主人。交际礼仪告诉我们,地位高的一方应该后介绍,地位低的一方应该先介绍。
5、业务介绍要把握时机。换而言之,当消费者或者你的目标对象有兴趣的时候你再做介绍,见机行事,效果可能比较好。
做业务介绍有四句话需要你注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诚实无欺。另外要尊重竞争对手。在进行自己的业务介绍时,千万不要诋毁他人。
十、握手礼仪
1、伸手的前后顺序。在一般性交往应酬之中,握手时标准的伸手顺序。应该是位高者居前,也就是地位高的人先伸手。比如,男人和女人握手,一般是女人先伸手。家里和单位来了客人的话,应该是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表示对客人的一种欢迎。但是如果客人告辞的时候,客人先伸手。
3、手位。标准化的手位应该是,手掌与地面垂直。手尖应该是稍稍向下,你别直着过去,实际上是向侧下方伸出,手掌垂直于地面,五指后面四个指并拢,拇指适当地张开,这是比较标准化的。
4、时间。一般和别人握手最佳的做法应该是三到五秒钟。除非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可以时间稍微延长。但是绝对又不要长过三十秒钟。
5、力度。握手时最佳的做法要稍微用力。
6、寒喧。握手时,寒喧有两大要点:要说话;要以表情进行配合。
十一、座次礼仪
1、面门为上。重要人物坐的位置,是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面门为上。
2、以右为上。面对正门的位置是主人坐的,主人右手坐的就是主宾。
3、居中为上。
4、前排为上。
5、离房门越远位置越高。比如说圆桌,圆桌的话主人是面对着门的,离门最近的那个人是末座。
6、在中国左比右高,前比后高;国际上右高。注意:座次排列中的左和右,是指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和右。
7、出入房门时应该让客人或者贵宾在通过房门的时候先入先出,因为前面比后面高。
十二、宴会礼仪
1、宴请的环境。环境要卫生;环境要安全;交通要方便。
2、你请客人吃饭时,首先不要问他爱吃什么,而是问他不吃什么。
3、敬酒。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宴会桌上,敬酒应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如我是主人,第一杯酒一般是要跟我右手边的人干的,因为右手的那个人通常是主宾。然后我就按顺时针方向走,我的左手,左一、左二、左三、左四这样走的,顺时针方向前进。通常认为:它是一种比较吉利的方向,因为我们与时俱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