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孩子讨厌听到的话语汇总90句

孩子讨厌听到的话语汇总90句

时间:2019-09-11 05:05

一、孩子最怕听到的话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最不应受到伤害又最容易被伤害的群体。弱小而又敏感的他们对大人的评价已经可以形成一种心理反应。你的肯定会让他/她心花怒放,你的一句无心的责备,也会在他/她幼小的心里形成难以磨灭的阴影。

为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一份快乐的记忆,请不要对他们说以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二、早教的三种心理误区

“早教”创造了“神童”的传奇,让父母们趋之若骛。

专家提醒:“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父母在早教中容易陷入的3种心理误区。

早教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教育话题,各种早教机构、早教方式零零种种,父母们应接不暇。方式科学的早期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出类拔萃,优人一等。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各种“小神童”和“小天才”的案例。

正是因为早教有这样的“神奇功效”,让许多父母不再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态度看待孩子,认识教育。“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现在父母们在早教中容易就犯的3种急功近利心理。

1、“求早”——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希望。正因为一些父母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变”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

任意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训练教育是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完意识到的教育误区。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急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出生2、3个月就训练孩子练习走路;2、3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4、5岁,小学

更有一些父母执意主张提早孩子的入学年龄,由此也引发了育儿网上妈妈们关于早读书是否好的讨论。

专家分析: “求早”未必好

针对父母们在早教中的“求早”心理,儿童心理及教育专家们颇感忧虑。他们认为,过早的训练和学习违反幼儿认知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

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也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

专家解语:

教育孩子的关键首先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适时教育。

2、“求快”——“拔苗助长”危害大

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小树苗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样,孩子也是慢慢长大的。

小时侯,我们会笑话成语故事中那个为了求快而去“拔苗”的农夫的愚蠢。有一天自己有了孩子,也许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因为盼望自己的“麦苗”快快长大,而去做拔苗的动作。

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一些父母便设计了“宏伟的”教育计划:婴儿期故意让孩子哭,训练孩子的肺活量;3、4岁就强迫他们弹琴、学画、学书法……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快速打造成出一个“小神童”和“小天才”。

专家分析: “求快”出于父母的功利心理

早教中父母出现的“求快”心理很多半是出于害怕孩子落后和成人的功利心理。在父母中,尤其是在城市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攀比心理。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家的宝贝也要跟着学,并且孩子学习的快慢就是衡量孩子智商的标准。

不同的孩子有他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父母们一味地求快,认为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他今后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却不知这样的做法直接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可能引发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情绪。

专家解语: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切不可求之过急、过早,需平和心态,理性看待。

3、“求全忧”—— 世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教育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可是,事情总有愿违的时候,在成长路上孩子难免失败和错误。当他们表现出这不好,那不好时,性急的父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哀,这种悲哀进而上升为用一种激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样样做到最好。

专家分析: “求全优”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

想想我们自身吧,不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孩子样样都是最出色的,包含着父母一种非理性的教育心态。

上个世纪末,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醒我们:孩子生下来就并非全优。一些智能天生会比较出色,也有一些智能会比其他人逊色。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的智能框架各不相同,8种智能有长有短正构成了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专家解语:

培养孩子“全优”不太现实,不如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总之,早教不是生产天才和神童万能法。养育聪明宝宝的关键还是要从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了解孩子的优势,让他发挥最大的潜能。

一些儿童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孩子最怕听的10句话。”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

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1、内心一团火、不听话的孩子看着真招人烦

2、工作不开心、家长不配合、小孩不听话、领导不理解、烦!

3、是真的不喜欢小孩子,真心不喜欢。长的好看还乖的还能忍,有些不好看 又不听话 还一天到晚烦你的,真的无敌超级不喜欢。

4、无比失落今天,希望今天是最糟糕的。感觉好无力,看着孩子好烦,尤其不听话的时候

5、真的'快要得抑郁症了,孩子不听话,工作不顺利!深呼吸…,调整好的心态。

6、无论多烦多累,真的要耐心教孩子。她是我的镜子,我的表现不好,她看起来也很不听话。但一旦我理顺了气,好好和她沟通,她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天使宝宝”嘛。困难人人都有,但都得坚持度过。

7、最近真是烦烦烦,上个月的工资到现在还没给我。孩子又不听话还感冒了。真是累

8、心里好烦好烦为什么俺家的孩子那么不听话,简直是为他操碎了心可是他还是学不会珍惜

9、不管是高铁还是飞机,后面有小孩子不听话乱蹬乱踢的是真烦

10、孩子在家,总是不听话,心累,烦!孩子不在家,心里空落落!

11、烦,孩子不听话,工作不顺心,我要出去走走。

12、一肚子火,烦死了,孩子真不听话,有这种老人,怎么教育好孩子。

13、在公共场合打电话大声吵架的,熊孩子不听话一直闹的,挡路的,都!很!烦!

14、太多时候拿酒来安慰自己,孩子学习不自觉,老婆不懂事,女儿不听话,自己工资待遇一般。

15、孩子们不听话被气 工作做不好被批 复习复不好各种烦 家里各种叨逼 反正我什么都不是就对了 我需要正能量!我需要正能量!

16、最近真的碰到好多熊孩子 贼烦 各种不听话

17、孩子不听话起来真是又烦又累啊

18、非常发愁啊,小孩子对他不严厉吧,他太不听话。对他太严厉吧,又怕他长大性格懦弱。

19、又到了焦虑期,各种烦各种想骂人,熊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真怕哪天忍不住

20、有点烦,上班,带小孩,忙不完的家务,改不完的作业,不听话的孩子。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