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小孩肝硬化的话,有治好的几率,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治疗,刚刚出现肝硬化的时候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一般的肝炎十分的相似,会出现一些的腹胀、乏力、黄疸的'症状,到了中晚期的时候就是会出现消瘦、面色晦暗、食欲减退、皮肤色素沉着,有些的患者还会出现下肢肿胀。
2 其次:如果肝硬化是因为肝炎引起的,我们可以吃一些的保肝片等,给予一些的保肝、降酶、退黄的治疗。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的静脉注射葡萄糖加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的治疗。
3 最后:肝硬化最怕的就是会出现肝腹水,如果出现肝腹水可以进行的治疗是,服用一些的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量不要一次的用太多,慢慢的添加,以免造成其他的伤害。是在不行的要进行腹腔引流。
注意事项
只有我们预防病毒性肝炎,才不容易引起肝硬化,同时还要注意改掉坏习惯,一定要戒烟戒酒,不要吃一些的辛辣的食物,要多吃一些的蔬菜水果。定期的到医院检查肝功能。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
本次说课所选用的教材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侯恒主编的全国高职教育卫生部规划供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用教材《内科学》。说课内容选自本教材第四篇第十章《肝硬化》。
本章是在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总论及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几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本系统常见、重要的疾病,掌握好本课内容将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能有重要意义。
1.2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等。
2.学情分析
2.1学生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生源大多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学习态度有待转变。而且由于之前学习成绩的影响,他们大多数长期处在不被重视的学习环境中,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学习信心。
2.2学生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已经学习过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但知识掌握情况欠佳。而在专业课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消化系统疾病总论、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对本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常用检查方法、治疗措施等有所了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目标分析
结合上述教材、学情分析,本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宗旨,将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及目标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学重点、难点
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及治疗。
3.2教学目标
3.2.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具备对肝硬化初步诊断治疗能力。
3.2.2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信念,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4.教法学法
4.1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医学专业自身学习特点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可行性基础上,本课主要运用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贯穿分组讨论、诱导提问等互动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
4.2学法指导
通过教法的渗透转化,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完成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5.教学程序
根据医学专业知识自身特点及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形成的内科学学习思路,对这次课的程序设计分以下五步:展示病例,导入主题;理论讲授,辅助演示;再现病例,组织分析;角色扮演,探索治疗;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整个过程辅以板书。
5.1展示病例导入主题
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份典型的肝硬化病例,并且给出医生对此病例的诊断。由此形成学生对本病的初步认识,消除陌生感,激发学习兴趣;紧接着,为学生介绍本病流行病学情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肝硬化作为一种常见病对生命健康的危害,从而引起在学习态度上的重视。
5.2理论讲授辅助演示
接下来开始教授新课。医学是以实践经验和实验结果为理论基础的科学,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把握必须牢固,这是医学生素质能力的根基。为打牢这个基础,教师按照病因、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检查诊断的思路为学生逐一介绍,并对重点难点内容着重温故知新,深入浅出的分析。在这看似循规蹈矩的教学程序中,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演示、及时的总结提问始终吸引学生通过感受和思考参与到课堂中,领会和掌握相关知识。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牢理论根基,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缜密的医学逻辑思维。
5.3再现病例组织分析
在介绍了以上知识后,教师再次展示课堂开始给出的病例,同时提出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①医生为什幺诊断为肝硬化?依据是什幺?
②为何没有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或者慢性肝炎?
③如需确诊,该患者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这是对前面所讲授知识的.综合回顾、运用。以此锻炼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对疾病诊断的能力。
教师请同学思考讨论后,个别同学作答,并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形成最终结论。三题讨论结束后,提出第四个问题:如果你是医生该如何为这位患者治疗?请学生给出治疗方案。
5.4角色扮演探索治疗
探索治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医学专业能力素质的最重要体现。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请学生扮演医生角色,就此病例的治疗展开讨论,讨论开始前教师先交代清楚思路,即可以从病因治疗、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讨论。
讨论结束后要求每组给出一份治疗方案,并提供该组同学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最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巡堂参与,通过聆听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
十分钟讨论结束后,请每小组一名代表发言,针对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组同学可以赞同,也鼓励提出疑问,调动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思考。对于有创造思维的发言给与充分肯定,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针对不同观点的结论归纳分析,并对提出的最有争议的问题着重解释,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
5.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课堂小结旨在将重点、难点内容进一步归纳、强调,并再次结合本课病例加深学生的印象。
6.板书设计
尽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传统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本课的板书设计旨在明确体现知识结构,着重突出重、难点,直观形象。
7.教学评价
本课是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教学方式的一次尝试,一方面为学生打牢理论知识根基,形成缜密的医学逻辑思维和端正的职业态度,培养对肝硬化的初步诊治能力;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讨论中将理论知识运用,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义诊通知 篇1
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肝炎日”,20xx年我国世界肝炎日的主题为“消除肝炎威胁,中国在行动”,呵护肝脏健康,需要您我的科学认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在各种病毒性肝炎中,丙肝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超过1.85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约1/3慢性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因丙肝相关并发症而死亡人数高达35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各国要加强对丙肝的筛查识别,高危人群要及时进行筛查,一旦确诊就要接受正规的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尚佳教授介绍,丙肝需要早筛早治,并对丙肝的治疗方案做出了规范和推荐。丙肝的情况在中国同样不容乐观,估计有1000万名丙肝患者,但目前的筛查率和治疗率低,就诊率不足2%,接受抗病毒治疗者仅约4万人。及早筛查和即刻治疗是改善丙肝防控现状的根本措施。
丙肝病毒善“伪装”,长期潜伏损害肝脏
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是2至16周,平均7周。“然而,大多数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疲倦、恶心、腹胀等轻微症状,这是因为丙肝病毒会伪装自己的蛋白质外套,使其不易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拒之门外,从而躲藏在人体内不断地损害肝脏,这使得50%~80%的`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展为慢性丙肝。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尚佳教授介绍,大多数患者在感染上丙肝后没有任何症状,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感染丙肝的患者,在体检中有三成患者肝功能检验正常,平时也没什么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仅出现转氨酶偏高,却被误以为是疲劳、饮酒等其他原因引起,并因此耽误了诊断和治疗,有些甚至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才发现。
危害大,高危人群要及早筛查
资料显示,中国患者当中约有70%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仅12%的患者获得规范的治疗机会。如不尽早治疗,70%-90%的丙肝病人会逐渐发展成慢性肝炎,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和肝衰竭,甚至有1%至5%的患者会演变为肝癌。
由于目前丙肝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肝的筛查和管理进行规范指导,明确定义了筛查人群、筛查时间及流程,并要求对筛查出抗体阳性的人群必须尽快至相应的感染科或者肝病科进行高精度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以确认是否仍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尚佳教授指出,在中国,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包括:
1、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2、维持血液透析者;
3、共用过注射器者;
4、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5、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6、艾滋病毒感染者;
7、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8、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9、不安全性行为者;
10、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穿耳洞,针灸者等。
尚佳教授强调:丙肝与乙肝不同,假如仅仅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转氨酶正常,肝脏病变轻微,可暂不治疗,只要定期随访和观察。但丙肝则恰恰相反,一旦感染,它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因此,无论病人有无症状,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就应尽快治疗,不宜拖延。
丙肝可治愈,规范治疗要趁早
绝大多数患者对丙肝缺乏了解,并不清楚丙肝是可治愈的,在被确诊后,都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丧失治疗信心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事实上,丙肝是一种可以临床治愈的疾病。大约有70-80%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治愈。但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丙肝的防治需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丙肝,患者应当即接受治疗,尽可能缩短诊断到治疗的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丙肝给肝脏带来的危害。尚佳教授强调,丙肝越早治疗,其获得治愈的机会就越大,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就越低。如果延误治疗,等到发展成失代偿期肝硬化甚至肝癌就为时已晚了。
为帮助丙肝患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7号)将于20xx年7月28日(星期五)全天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东区5楼肝病门诊举行由丙肝患者义诊活动,届时该院的相关专家将为公众提供免费丙肝筛查及相关肝病咨询,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加。
义诊通知 篇2
尊敬的市民朋友:
___月___日,我县将举行大型义诊活动,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劳模协会、福建省立医院共同主办,特邀福建省立医院(省劳模医疗专家服务团)专家大夫参加本次义诊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___年___月___日(星期三)上午9点至12点。
二、活动地点
县文化广场(县妇幼保健院对面)。
三、活动内容
义诊各科(类)有普外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妇科、儿科。市民可持以往病历、X光片、化验结果单等材料前来咨询。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欢迎市民朋友前来问诊。
义诊通知 篇3
20___年为了关爱儿童成长健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将在___月___日(周六)举行"关爱尿床儿童"义诊活动。免费为5岁以上尿床儿童进行疾病咨询、诊病(仅限当天义诊时间段内)。
免费对象: 5岁以上夜间还会有尿床的儿童。
活动目的: 关注尿床儿童成长健康,排除尿床并发的一些其他疾病、症状。经过医生诊治后,尿床儿童达到治愈。从而不影响儿童心理发育、学习、成长活动、日常生活。关注小改变、托起大健康。
义诊流程:直接到义诊地点进行免费诊病和咨询,如果是确认需要进行辅助检查或者药物治疗的儿童,再去按医院的规定挂号和检查。
免费项目:免看病和咨询费用。 (备注:检查和取药不免费)
出诊时间: ___月___日上午10点-12点
出诊地点: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大楼一楼大厅
出诊专家:儿科肾病专家:于力主任医师、郝志宏副主任医师
交 通:公交(人民北路站、广医站、市一医院站);
地铁(纪念堂站D1出口、西门口站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