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适合好朋友之间抱怨的话题收集50句

适合好朋友之间抱怨的话题收集50句

时间:2019-03-26 11:11

从“永不抱怨”到说得“头头是道”

台湾资深出版人何飞鹏老师曾讲过,任何企业、任何职场都普遍存在着问题。他说,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所在公司的产品有许多问题,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低而且好用。他跟公司反映了许多次,但公司都不肯改变,这让他很困扰,不知该如何是好。何飞鹏老师问他,公司的运营状况是否很糟?他说公司的运营状况还好,因为公司卖的是高品质的高价产品,竞争对手是新公司、小公司,他们用低价与服务取胜,虽然有些小客户会流失,但大客户还在。所以,公司不愿意调整产品线。

何飞鹏老师继续问,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大客户,去卖公司强势的高价品?那位年轻人回答,他是新来的,大客户都在老同事手上,他只能从小客户着手,因而感到痛苦不堪。何飞鹏老师再次问:“面对这种状况,那你有什么想法?”那位年轻人依然回答:“产品就是这样,我能有什么想法呢?”整个“剧情”已经很清楚,那个与何飞鹏对话的年轻人不仅对公司充满了多面思考,还对公司怨气十足。试想年轻人那样的心理状态,他能在公司里做好吗?回答是否定的,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都不会无缘无故让一个员工出人头地的。再说,那位年轻人所在的公司运营状况还不错,更说明年轻人对公司的负面思考欠主流意识。假如那位年轻人换一个思路去考虑,他的困惑未必有那么大,他的处境也未必有他自己认为的'那么难堪。

这并不是说他所在的公司没问题,也并不是说他作为一名职员就不允许有想法,但有想法应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机会以恰当的口气去说,而不是“很困扰,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一、任何企业或单位,不管大小,都是“一盘棋”,动一子而影响全局,绝对不能因为您的一个不同见解就打乱组合;二、企业管理是一个常做常新的永远做不完的重要课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问题才不正常。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管理者会在不影响企业营运状况的大前提下做出微调,因为“营运状况”决定了大家的饭碗,不可随意更改。

那么,作为员工怎样在恰当的机会以恰当的口气去说自己的见解呢?“恰当的机会”是指企业或单位拿出一定的时间和辟出一定的地点或场合广纳众言,其他机会、其他地点都不算“恰当”;何谓“恰当的口气”?是指下级专为上级谏言所用的口气,其他口气都不属于“恰当的口气”范畴之内。为什么要选择“恰当的机会以恰当的口气”谏言呢?目的就是提高谏言效果,让领导刮目相看。如果不是这样,谏言也就没有意义了,反而让领导对你产生反感心理。可以说,从“永不抱怨”到说得“头头是道”,这不仅仅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行事的基本原则。假如失掉这两个基本原则,人就做得讨人厌,事就做得让人烦,自己想在朋友和同事中有威信,事做得叫大部分人都说好,恐怕很难。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

以埋怨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

从来,我都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妈妈说我自带阳光。是的,我的表情包里没有埋怨。

晨曦微露,在妈妈的轻唤中醒来,一起床总能看见桌子上丰盛的早餐。一周里几乎每天不重样,有时是蒸鸡蛋,有时是香喷喷的炒饭,有时是金黄的炸薯条,当然,总少不了切好的水果和冒着热气的牛奶。虽然前一天淘气的我还让妈妈很生气,可是当新的一天来临她对我仍笑意盈盈。这样美好的清晨,为什么要埋怨呢?

课堂上,跟着老师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好似蜜蜂徜徉花丛,欢快地汲出香甜的蜜。老师洪亮的声音在耳旁回响,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眼神闪着光芒。如此多彩的课堂,为什么要埋怨呢?

灿烂的`阳光里,同学们鸟儿般在校园里绽放青春,每一阵风中都裹挟着桂花清香。体育课,好友伴着体育不好的我跑步,不停地鼓励我,为我加油。她有低血糖,跑久了就会头晕,但她仍然陪着我跑,笑着说自已没事。终于,跑到终点,在桂树下歇息,笑着闹着,我摘下一朵桂花轻轻一吹,花打着旋落下了。微风轻拂,清凉的感觉直浸心扉。有贴心的好友相伴,为什么要埋怨呢?

华灯初上,妈妈在楼下风中等着我,见我跑去,脸上漾起微笑、变魔术似的递来面包并招呼我上车。坐在妈妈电瓶车的后座上,虽然冬风刺骨,可是贴着妈妈温暖的后背,一切的寒冷都散了。温热的爱,环绕着我,让冬天变成了暖春。我知道,此时口中香甜的面包是妈妈忙碌到十一、二点才加工好的。有这样慈爱的妈妈,我干嘛还埋怨?

在这样温馨的日子,我一天天成长。一日日,如此美好,我唯有珍惜。所以,我的表情包里没有埋怨。

以埋怨为话题的作文600字2

现在人们之问,很难“友好共处”,遇事就愿意牢骚别人这不对,那不好,难道自己就是圣人不成?

就像上面这刘例子,人家那位中年男子见老人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而两人都是弱者,于是自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也许稍晚了些,可这该车厢那端那人什么事,他牢驻什么?他当时怎不马止站起来,招呼那位妇女来坐他的位里?

像这样只会挑别人错,发牢骚,自己却“光说不练”的人,我真见得多了!

看,这人见前边有人随口吐了块口香糖在地上,他自己满肚牢骚,还念叨着前边的人怎么不讲公德。我心怨,这人挺有觉悟。可不一会儿,“叭”一口痰从这人口中吐到了地上。瞧,那人正和同路的人大发议论,说前边那人怎么随手就把冰糕纸扔到地上。我又很敬佩,这一定是一位“环保拥护者”吧!可不一会儿,又见其用纸擦擦因口若悉河飞裁出的唾沫星子,随手一甩,纸花“优稚”地落到了地止。

我真失望,现在人们只知道评价别人之过,为何不低头看看自己的“杰作”,不怨自己是否有底气去发牢骚。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不能就让这你一句、我一句平白无故的牢骚,和你一“无心”之过、我一“无心”之过而经灭了啊。人家孔融在那古老的年代,小小年纪还知送把大梨让出去,来平息几个兄长问的牢骚,而我们呢?

别光看不惯别人,自己做得很好,才有权利去评价别人。我们应相信人无完人,所以,我们大家也就少些牢骚,多干点实事吧!

你可千万别怨,我怎么也这么多牢骚,就以上而论,我可是从来不随地吐疾,不乱扔纸花,而且在汽车上能主动让座的吸!

20XX年的秋天,我花十分钟做了一个决定,办一个“密室失恋告别会”。

我在东莞的一家青旅,包下一个宽敞的六人间,邀请了六个读者聊聊失恋这件事。

昨天晚上,我又临时发起了一个活动,想要邀请一些人,来参与我们的“惊吓周末”。

其实是换种方式,把两年前东莞的密室失恋告别会,搬到了两年后的广州。

在路上发完这封邀请后,广州就下雨了。

我们打车来到体育西的一家小酒馆,等这群朋友的到来。

最快到达的一个,是在45分钟后。

一个小时后,原先暂定五位,最后却来了9个人,没有被放鸽子,有些出于我的意料。

我带着一个目的,去开始这个活动,包括我,也只是其中一名的参与者。

我想建立的就是这样一种“临时关系”,开始的突然,过程的深刻,以及告别的决绝。

聚会上,我无意问了一个问题,“原先你们打算怎么度过今晚的?”

一女生说已经洗了澡上了床,刷微博等12点的到来。

男生说,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原先正一个人在网吧打lol。

另一男生说,最近女朋友实习压力很大,每天晚上都哭,我刚安慰完她,从她宿舍出来。

还有另一对情侣,暑假开始了一个月的同居,开学就又要分开了。

我突然觉得,在这群人谈论的这个过程中,是不存在朋友这个角色的。

可是他们都赶过来了。

虽然都是以“因为鳗鲸”的名义,但我知道,我不过是一个顺带的联系人。

他们想要的,是在这个密不透风的城市里,找到一些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我慢慢觉得,在大学的后半段,或者说,毕业后,我们这群人,已经找不到交朋友的方式。

我曾劝过一个两难的朋友,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

花了很长时间跟她分析利害,为了让她三思,我放下过工作,跨30公里去找她。

我们在外面聊了一晚。

我以为她明白,后来我才知道,每一个提出困惑的人,她们心里都有答案。

而我认为真的有用的,对她们来说,或许就是一种负担。

我给她的答案,跟她心里的答案,不是同一个。

之后我就没有再过问过了。

只是后来我常跟她说,“回到广州,如果有空,就找我吃饭”。

她的公司,离我们公司,也不过八百米不到的距离。

前两天我看到她发了一个朋友圈,她最终还是决定回去了。

不过她最终也还是没有告诉我,也没有跟我吃过饭。

我不难过她的决定,我明白每一种选择,都有存在的合理理由。

我难过的是,我之所以感到难过,是我对这段关系,对这个朋友,用力过度了。

曾经的我,或者现在的你,我们对朋友的要求,是过分苛刻的。

比如,在朋友需要陪伴的时候,因为有一些无法推脱的事情忙,没有尽到所谓“朋友”的义务。

于是下一次,在自身遇到困惑的时候也觉得,自己不该享有朋友的权益。

所以,为了消除“失望”和“被失望”。

毕业前后时期的人,变成了,一群看起来极度绝情的人。

我们最没有时间的,就是为朋友花时间。

前两天亦非表达过一个观点,她坦白说,其实她不需要朋友,她需要的,确切来说,只是一些临时的朋友关系。

而她一直在做的,她说是“赶走朋友”。

有一些人站出来指责她,认为她很自私。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做很多事情去维持朋友关系,还在他们的惯有认知里,不管这样的关系合不合适,辛不辛苦。

但很多人同时不愿意承认的是,维系一段惯有认知的关系,是一个麻烦的过程。

也就是,当你难过,困难,甚至于无聊的时候,你都在指望对方的陪伴,而对方的陪伴,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举动。

可是因为毕业前后的生活很麻烦,所以大多数人想要的是,只是“偶尔需要”的朋友。

比如,不要长期的倾述和抱怨。

比如,不要陪伴的一日三餐。

比如,谈了恋爱之后,不需要对朋友感到负担或者抱歉。

我跟亦非谈过,我们竟有一个出奇一致的想法,就是认为自己活到30岁,就差不多了。

30岁以后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不吸引的。

她问我,你想过你跟男朋友的以后吗?

我想都没想便回答,“我从来没想过以后。”

所以谈恋爱的时候,未来有没有房,对我们来说,也还好吧。

关于朋友,能不能维持下去,我们也不抱有特别的看法。

你说这是自私,这是悲观吗?我倒对这种突破的“关系”挺乐观的。

我跟亦非并不熟,见过一两次面,没怎么说过话。

亦非是个上海女孩,在北京上大学。下半年的九月,她准备着去东京留学。

这是她在离开国内的最后一个月了。

昨天我约她和刘白吃饭,她递给了我一个黑色的牛皮袋,说买了一条裙子送给我。

突然送我礼物的原因,她说的是,“我逛街看到,感觉很适合你,就买下了。”

今晚我住在她们在广州暂住的民宿,她又拿了一条裙子给我看,“这是我给刘白买的,是不是很适合她?”

她手上的那条裙子,跟送给我的两条裙子,是两种风格,可爱的粉色连衣裙,文艺的绿色格子裙,刚好就是刘白跟我的`风格。

想起昨天,从小酒馆换宵夜场的时候,我们在广州的街头走着。

天气很闷热,又因为下雨了,偶尔会有凉爽的风迎面袭来,我问亦非,感觉怎么样?

“很舒服”

她转过头跟我说,“我喜欢现在这样的关系,不需要再多了。”

凌晨三点左右,聚会临近结束,开始有人小声提议,“我们建群吗”。

临走他们又嘱咐我,“回来把人拉起来建个群吧”。

他们甚至不舍的表达过,我们不想只当一晚上的朋友,真的太短了。

我随意应和着说,好。

回去的出租车外,雨已经下得挺大了,我们被“温情”和“感动”,包围了一晚,

如果是真的朋友,因为见面的机会有很多,大概也不会像这样,有不玩手机的交谈。

而这种聚会,大概因为都抱着一种“下次不会再见面”的心态,所以几乎没有人浪费见面的时间。

但最终我并没有建群,因为我认为,如果这是一段友谊,现在已经是它最好的部分了。

我好像突然明白,亦非或我,在建立这种临时友谊的时候,并非自私,我们只是建立了一个“现代友谊防备系统”。

不是用来辜负别人,而是用来调节自己的心态。

因为每个人要开始一段关系,很容易,但是要自己不提高对朋友的要求,是很不容易。

我们曾经比谁都喜欢朋友,比谁都要讲义气,可现在,我们把对“朋友”的期待值,降到了最低。

我们渴望“关系”,才把对关系的期待值,也降到最低。

昨晚离开的时候,有两个女孩拥抱了我一下,其中一个过了凌晨,便是她20岁的生日。

也就是说,她跨入20岁的第一个拥抱,是与我有关的。

我跟她,也许以后都不会再见面。但我们人生某一个重要的时刻,是相重合的。

而如今,“交朋友”对于我来说,不再那么苛刻,我们度过一个晚上,临走一个拥抱,天亮便回到各自正常的生活。

这种特别的关系,足够轻,但也确实足够多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