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给父母的话表情包集合80条

给父母的话表情包集合80条

时间:2019-11-11 08:08

前几天,一次下课,同桌问我:“过几天就到元宵节了,你回不回家?”

听到这话,我哽咽了一下,小声回了一句:“不回了。”

“为什么?这是元宵节啊!再说了,你这次不回,就要等到下一次放假了,现在离下一次放假,还有很久呢!”同桌听了我的话,很吃惊的说。

“不回就是不回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我很敷衍的给同桌回了一句。

同桌听了这话,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

其实,同桌问我话的时候,我心里还没有决定好到底要不要回家,但我终究还是没有回家。

今年元宵,你回家了吗?

从小到大,每年元宵节我都是在家陪父母一起过的,而唯独今年,我没有陪父母一起过元宵,甚至连一通电话都没有打。

我是一名高中生。你可能会想一个高中生怎么可能会没有时间陪父母过节呢?但是,由于学校提起开学,我早在正月十五之前就已经来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学校放了两天假。

尽管两天的假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坐车回家过节,但想了很久,我还是没有回家。

由于上学期我的成绩从初中的名列前茅到现在的名落孙山,我心里很不好受。所以,今年,我想多花一点时间在学习上。我知道,这付出的代价就是和爸妈团聚少了。

最后,我只是给爸妈发了一个微信——爸妈,元宵节快乐!

昨晚,我抱着手机一直等爸妈的回复,等了好久,才等到一句回复——“嗯!知道了!你在学校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下次放假时,记得给我打电话。”

听到了手机叮咚声,我赶紧打开微信,看到上面的回复,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知道,此刻,爸妈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尽管我们都知道昨夜为元宵节,但我们却分隔两地,元宵佳节,我们并不元宵。

看完爸妈的回复,我也回复了他们一些话——“嗯!知道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也会好好学习的,你们也都要好好的。”

然而,这一条微信,却没有回复。

我知道,不是爸妈没有看见,也不是他们故意不回复。我想:他们应该是怕回复我的消息,我又会发一些话来戳中他们的泪点。

今年元宵,家里只有爸妈两个人一起过,我在学校,而哥哥姐姐们都去了外地工作。可以说,今年元宵,爸爸妈妈过得并不开心。

我又抱着手机,想给爸妈打电话,但又不敢打,我怕我会哭,也怕爸妈担心,更怕爸妈伤心。与此同时,我也在期望爸妈中的一个人会给我打电话,这样我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我在犹豫,也在等待。

犹豫无果,等待也无果。我没给爸妈打电话,爸妈也没有给我打电话。我觉得,这就是一家人的心连心吧!我不给爸妈打电话,有我的原因。而爸妈也未给我打电话,肯定也有他们的原因。

也许,我们不打电话的原因,保持沉默的原因,其实早已猜出了对方的心思,也就没有必要打电话了。

有些时候,沉默也是我们和家人之间的一种心照不宣。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家时,看见路边有卖烧烤的。从小,我都特好吃和好玩,看见路边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或者好吃的食物,都按捺不住。

更何况这是烧烤,我更是按捺不住了。尽管人多,我还是在后面慢慢的排队等待。于是,也忘了快点回家。

就这样,我等了很久,才轮到我。到我时,我给了老板一张十元钞票,随后问:“老板,多少钱一串啊?”

“一块钱一串。你要是要十块钱的,我再送你一串,好不好?”老板一边在加炭,一边笑着对我说。

“好呀好呀,我就要十块钱的,你送我一串。”我笑着说。

“好嘞!”老板一边说,一边把我要的十块钱烤串递给我。

“谢谢老板!”我接过串,蹦蹦跳跳的走了。

一路上,我边吃边笑,丝毫不觉得天色已晚。

就在快到家的小路旁,我看见妈妈在朝我的方向走。因为她的样子很着急,所以没有看见我,也没有向我挥手。

我大声喊:“妈妈,妈妈!”

妈妈听到了我的声音,才发觉前面不远处是我。

她跑过来,眼含泪水的问我:“放学干什么了?那么晚才回家,以前你放心不到半小时就回家了,今天怎么一个多小时才回来啊?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啊!”

“对不起,妈妈,我去买烧烤了,因为人多,我就在后面一直排队,所以回家晚了。我以后不会这样了,你别哭了!”我说。

“小馋猫,知道了,下次不许这么晚回家,知道吗?”母亲破涕为笑地说。

听完母亲的'话,我抬头望了望天,才发现现在已是黄昏,而路灯也亮了。

就这样,我和母亲趁着路灯与夕阳的光辉,有吃有笑的回到了家。

自此,我再也没有晚回过家。

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见母亲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次哭都是因为我,小学是,初中是,现在也是。

所以,我很怕母亲哭,昨晚爸妈的微信回复,我才一定是母亲发的,因为每次她给我发消息,最后都会带个一个表情包——微笑。

但是,从这个表情包里,我读出的并不是如同这个表情包——微笑,本身的情感,而是失落。

我知道,母亲对我元宵节没回家,她很失落,尽管她没有说出来。

妈妈,对不起,我食言了,元宵节,我不仅晚回家了,而且连家都没回。

现在想想,昨晚我不敢打电话给爸妈,也许不仅仅只是怕我哭,更怕母亲流泪。

但我始终相信,母亲她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坚强。

和我同寝室有一个女生,和我一样,没回家。

我问:“你为什么没有回家?”

“刚开学,就回家,然后待个一两天,再来,我不想回家过了一个元宵节,又徒增伤感。我在期待下一次和家人见面的机会。”她说。

“原来如此啊!”我回答。

其实我们每个星期天都可以回家,但是由于星期的时间太短,只有一天时间,所以我们都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时间较长的节假日时间回家。

所以,今年元宵,我没回家,是为了期待下一次与爸妈相见的时刻;我没打电话,是为了等待听到下一次爸妈叫我的名字。

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以下为您整理的是一份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希望可以帮到您!

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 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深化文化立校、文化理校的理念,扬爱的风帆,展责任风采,着力打造“爱与责任”的学校文化,让学生在爱与责任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中心校实际情况,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研究任务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则,以爱的教育为主体,教育学生从小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家长,使每个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突出抓好“五爱四责教育”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凸显个性,培养一代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少年。

三、研究目标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有爱才有责任,让爱与责任同行,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我们在过去抓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安全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公德,讲秩序、有规律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能力;通过“学习习惯”培养,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文明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通过“安全习惯”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进而树立良好校风,班风、学风,并以此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研究内容

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根据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

(一)生活习惯

1.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体贴父母,帮父母做扫地、擦窗、刷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 勤俭朴素,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花零钱,不吃零食,不在校内外摊点买零食等东西。

3. 讲究卫生,勤洗头、洗澡,饭前、便后要洗手。积极主动做值日,定时清扫卫生责任区和教室。

4. 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5. 不乱贴、乱写、乱画,养成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习惯,共同维护社会及学校环境的整洁。

6. 宿舍保持清新整洁,床上用品清洁美观、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

(二)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静坐看书,等候教师上课。

2、学会正确地使用铅笔或钢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用笔卫生。

3、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4、课堂上培养对多门学科的兴趣,尤其是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

5、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6、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7.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8.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9.学习各科知识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10.学会记课堂笔记,书写认真、工整。

11.树立学习自信心,温故知新,及时复习和整理的习惯。

听的习惯

1. 专心听讲的习惯。(不交头接耳,不小声交谈,不搞小动作)

2. 边听边想的习惯。(抓要点,听清楚,听明白,听出不同意见。)

3. 边听边记的习惯。(记主要内容,记好听讲笔记。)

4. 边听边审视的习惯。(察看说话者的表情、动作、意图)

说的习惯

1. 说话口齿清楚,语意连贯的习惯。

2. 背诵名篇名段,积累语言的习惯。

3. 善于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4. 善于参加小组讨论、交流,乐于合作学习的习惯。

5. 说话讲究礼貌的习惯。

6. 善于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习惯。

读的习惯

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做好读书笔记,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

2、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

3、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养成边读边查的习惯,应用多种工具辅助阅读,如看电视、听录音、上网等。

5、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要读3—5遍等。

6、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每天观看少儿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3首。

写的习惯

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2、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 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4、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5、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如低年级学生用HB型的铅笔,不用自动铅笔。不用玩具类的学习用品。

完成作业的习惯

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2. 按时完成不拖拉,不应付,及时上交。

3.不抄袭,不作弊,不让他人代做;遇到困难要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 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

5.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涂改液,保持纸面整洁。

6.写完作业必须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7. 考试(测验)要遵守考试纪律,尊重监考老师,诚信作答。

8. 实验要遵守实验规则,精心操作,仔细观察,合作探究,同时要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爱护实验器材,注意安全操作。

(三)文明礼仪习惯

1. 尊敬师长,见到长辈、老师主动打招呼,背后不直呼教师名字,与教师谈话主动立正站好,不顶撞辱骂教师。

2. 团结同学,互相谦让,妨碍别人主动说对不起,不用污言秽语,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拉帮结派,不打架、不骂人。

3. 进入教师办公室,先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不私闯教师办公室。

4. 举止文明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佩戴首饰,衣着整洁,端庄得体。

5. 遵守公共秩序,广播操、升旗及集合时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公共场所不得喧哗。

6.不在室内大嚷大闹,打饭时不插队或故意拥挤。

7. 爱护花木,不攀折花草树木,爱护学校财产和公共设施。

8. 不带手机进入校园,不吸烟喝酒,不出入营业性网吧,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

9. 建立正常、健康的同学关系,同学间交往要得体,有分寸。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10.诚实守信,不说谎、欺骗,不造谣、传谣。

(四)安全习惯

1. 进行各种活动时,听从老师安排,不擅自行动。

2. 未经老师及家长同意,不在外留宿。不到水库、大眼井、河套、池塘洗澡、滑冰、玩耍。

3. 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不偷窃、敲诈别的学生,向其他学生索要钱物。

4. 不野外用火;不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带电用电器,不私装电器。

5.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不东张西望或做其他事情,不在道路上并排行走或骑车。

6.遵守交通规则,听从指挥,穿越马路,走人行横道线,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不乘坐超远车,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7. 不准携带管制刀具等器械进入校园,不打架滋事,不允许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泄私报复。

8.不攀爬教学楼内栏杆、学校校门围墙及其他建筑物。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9.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10.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各学段要求

(一)学习习惯

1.低学段(一、二年级):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回家后先做作业,再做其它事;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让家长督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和“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不乱撕作业本。

2.中学段( 三、四年级):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3.高学段(五、六年级):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能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二)文明习惯

1.低学段(一、二年级):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对老师有礼貌;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早上起床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休息时向爸爸妈妈说“晚安”;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

2.中学段(三、四年级):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上下车时要按顺序、不拥挤,主动让座;不追逐打闹,做有益的游戏;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3.高学段(五、六年级):诚实守信,不说谎、欺骗;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教育,不任性;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热心帮助别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

(三)生活习惯

1.低学段(一、二年级):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有废纸要放到果皮箱;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按时睡觉、起床;学会自理,自觉在指定位置徒步入校。

2.中学段(三、四年级):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帮父母做扫地、刷碗、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捡起来放到果皮箱里;不乱花零钱,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零食等东西。

3.高学段五、六年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见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别人扔垃圾物主动劝阻;不骑自行车上学;不乱花零钱。

(四)行为习惯

1.低学段(一、二年级):出操时整齐有序,不说话,到达指定位置后立正,认真做操。

2.中学段(三四年级):不带零食进校,不丢果皮纸屑,见到垃圾主动清理。抽屉、书包整洁,书本,作业本摆放有序。按时准备,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不在走廊、楼梯上追逐、游戏。

3.高学段(五六年级):经常借阅图书柜图书,爱护书本,能摘录一些好词好句 ;不在走廊、楼梯上追逐、游戏,注重安全。除值日生打扫卫生之外不进花坛,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不进网吧、游戏机房等。不破坏公共安全财物,如:消防器材、应急灯、路灯、电闸开关等。

(五)安全习惯(低、中、高要求相同,同养成教育内容)

五、研究对象

全镇的小学生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全面或个案调查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师生心态要求,及本地农村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作全面了解:然后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骨干教师筛选日常研究中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有针对性的理论,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顺序来解决问题,获取相关经验。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积累有效方法。

4.家校共育法:重视收集评价学生的基本材料,如:通过录音、相片、作品的方面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并定期向家长展示情况,以便家长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学校与家长加强交流与合作,对课程实施形成思想上统一,行动上的一致。

5.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及时将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6.测验法:检测考核学生对礼仪的认知、行为能力。

7.观察法:观察学生的礼仪表现,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

同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必须坚持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会、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实验原则:

1.坚持从本地农村实际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到切实可行。

2.整性原则:用素质教育,全面观及现代人才观,指导研究课题的实施,既考虑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遵循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和谐发展原则;和谐发展体现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及健康成长全过程,包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校教育的全过程。

一、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刻画

写人的记叙文往往离不开典型的事件,事件往往建立在人的行为、动作上。因此,叙事时就要对人的行为、动作进行精细刻画,从而使人物鲜活地呈现出来。如《苏武传》中,苏武被迁北海后廪食不至,他就挖野鼠、收草实来吃。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节上的毛全部脱落。简单的几个行为、动作就塑造出苏武不畏艰难、坚贞爱国的形象。

二、对人物的外貌、衣着进行描写

人物一出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的肖像、衣着。肖像、衣着反映人的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是我们写人记事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外貌、衣着的描写很典型。第一次与第二次到鲁镇时的外貌、衣着大致相同,稍有不同的是:第一次的“两颊却还是红的”,说明她的精力还充沛;第二次“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两颊与眼睛的变化,可见她精神上受到了刺激,极度悲伤,活力已不在了。正是这两处肖像的差异显出了生活的不幸给祥林嫂的摧残。

三、对人物的言语、表情进行描摹

常言道:“言为心声。”言语、表情是人物心灵的窗口,细腻地描写言语、神情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动态与思想性格。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后总是直着眼说“我真傻,真的”,反复重述的这句话多在讲述儿子阿毛遭狼的故事之前或静坐之时,深深地表达了对失去儿子的自责与愧疚之情,以及难以走出精神创伤漩涡的痛楚之态。

此外,还有心理描写。它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与思想性格,能使人物显其本质。

以上几种是基本的细节描写方法,主要用于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从而精彩地活化出有个性的人物。

【优秀范文】父亲的手

父亲的手,即使是在教训孩子,也会给以孩子温暖。

——题记

自我有了记忆能力起,我对父亲一直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老实说,父亲并不高大,一米七的个头,略有些发福的腰,微微挺起的肚子,以及一副金丝边眼镜,怎么看怎么像个有学问之人,理应是温文尔雅的。谁知在我的心中,他却像个山野村夫一样,有些匪气。

尤其是他那双手,虽不似练武之人布满老茧,威力却很惊人。他的手,厚且大,指头极粗,张开五指,便像一块砖一样厚重。当他的.砖一样的手掌向我挥来时,我顿时觉得我成了孙猴子,即将被“五指山”压得无翻身之日。

事实上,我也仅仅和父亲的手掌亲密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手,第二次是脸,第三次是头。

记得我八岁那年,正值顽童岁月,也是任性的时候,那时我迷上一套漫画,数次开口索要不成后,我便挺而走险——偷,大概偷了三十块钱,当然,当时的我显然不够熟练——当然后来也没偷过,当我把手伸进父亲皮夹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身后鼻息直喷颈部,反头一看,一黑脸大汉正铁着一张脸,剑眉集中,怒视着我。当天,当父亲的“砖头手”第一次用力地拍到我的手掌时,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因为太痛了!

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畏惧程度一天天加剧,心中也产生了一丝丝怨恨。在我十五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第二次打了我,当他厚重的大手甩到我的脸上时,终于,我下定了决心——等什么时候我长大了,绝不会任父亲打了!

十六岁,十七岁时我的身高如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真有“势拨五岳掩赤诚”之势,十七的我和父亲站在一起时,个子高他一头。

终于,在又一次犯了错后,父亲又扬起了他的手。我心想,若他挥下,我一定有挡住他的手的力气。他扬起的大手上有一道深深的红色指甲印,我清楚地看到,那时在听老师训斥我时,父亲用他的大拇指,狠狠地插入了他的食指之中。父亲的宽大的手掌,最终还是落下了,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摸了我的头,眼神复杂,不知那里包含了多少情感,有期待,有愤怒,也许还有失望。

我愕然了,我没有想到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我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想过,当我有力气抓住他挥向我的手时,我会得意地笑,会张狂地笑,会毫不畏惧地和他相对视。但我没想到父亲只是用手抚了抚我的头,还留给我那样一个复杂的眼神。

父亲转身走了,留给我一个背影。父亲有些驼背了,身子却更胖了,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想到父亲的手,那不仅仅是惩罚我的利器,更是温暖我的太阳啊。

回想起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片段,想到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准备早餐的父亲的手;想到每天晚上十一点要去学校自习室接我的开着车的父亲的手;想到帮我涂药的那双手;想到抚摸我头的那双——我父亲的手。

我忽然对着父亲的背影大声喊:“爸,我会努力的!”父亲身影猛然一顿。终于,他缓缓扬起了手!像太阳一样!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