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我余生来得及,你是我所有的不介意。
2、一个男人拼命挣钱却不注意健康,等于是在给另一个男人打工,一个女人拼命省钱却不注意修养,是在给另一个女人腾地方。
3、即使分道扬镳,我还是想奔赴上那条能遇上你的路。
4、你是我的不知所措,我却只是你的心不在焉。
5、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6、这世间最残忍的爱,不是得不到,而是已失去。
7、你说你陪我走到剧终,却只陪我走到了剧中。
8、珍惜身边的人,人心要是凉了就再也暖不起来了。
9、有些人不会忘,由于不舍得;有些人必需要忘,因为不值得。
10、爱情会让人变笨,但我不介意变笨一点。
11、喜欢你,是我这辈子做过最认真的事。
12、我知道你不善于表达,你一直呆在我身边,从未离开,就是你给我最好的爱。
13、喜欢一个人,在一起很开心;爱一个人,即使不开心,也想在一起。
14、“你猜我喜欢谁?”“反正不是我”“你巧妙的避开了正确答案。
15、最美好的事,是人潮拥挤你自然而然牵紧我的手。
16、“老公,你咋从来不说你爱我呢”“我娶你那天说过了,要是有变我会告诉你的”。
17、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我们想要用尽毕生的勇气与情感,把爱和时光通通看透。
18、你一句话可以暖到我心房,也可以刺痛我心脏。
19、我无法决定会为谁动心,但至少可以决定放不放弃。
20、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
21、她愿为他披上铠甲,挡下千军万马,他却不肯绾她长发,许她一世繁华。
22、我还是很爱你,只是从浓烈变得悄然无声。
23、做事总三分钟热度我,却爱了你那么久;平时总是健忘,丢三落四的我,却把你记得那么清。
24、手机没电的时候最怕你找我,却忘了有电的时候你一次都没主动过。
25、只怕爱的太早,不能和你终老。
26、我很懒,每天从懒得起床,到懒得入睡,所以不要觉得我很喜欢你,我只是懒得放开你。
27、我们的故事,没法长话短说,就像喜欢你这件事,我从未怠慢。
28、“我爱你”三个字,讲出来只要三秒钟,解释要三小时,证明却要一辈子。
29、爱,是你给了我一巴掌,而我却问你手为什么这么凉。
30、一场异地恋,多少别人所不知的心酸,但愿陪伴与深情,换来一生温暖时光。
31、你若赐我一段浮华,我便许你满世繁花。
32、喜欢你朝我走过来的样子,虽然只是路过。
33、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34、真爱就是你喜欢的人长的像猪一样,你还生怕对方被别人抢走。
35、后来,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像你,却都不是你。
36、我也说不出来你到底哪里好,反正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37、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陈词滥调的故事,就像你已剪短的长发,时间久了,还是会怀念。
38、从不触碰让我上瘾的东西,你是例外。
39、爱可以简简单单,但不能随随便便。我的微笑可以给任何人,但我的心只能给一个人。
40、成功率最高的告白:“你去玩吧你的数理化我来帮你写”。
41、放假时急忙想去学校的人,要么就是好学生,要么是学校里有你的另一半在等你。
42、“你我的友情走到尽头了。”“为…为什么?”“该开始爱情了。”。
43、无论用什么给你备注,都不及你的名字让人心跳加速。
44、暗恋最伟大的行为,是成全,你不爱我,但是我成全你。
45、自从遇见你,千万人走来,我都觉得只是路过。
46、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待是最温暖的港湾,不求与你共相伴到老,只愿能陪你待你可好。
47、后来,你终于成为了别人的故事,我也不再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48、爱一个人,吸进去那么多勇气,最后吐出来的全是叹息。
49、如果你迟迟忘不了旧爱,一是新欢不够好,二是时间不够老。
50、你在他心里掉价的原因,是他知道了你喜欢他。
51、他爱不爱你,问你的心,别问你的耳朵;你爱不爱他,问你的眼泪,别问你的笑颜。
52、爱情就是一场冒险,赢了,厮守一生;输了,那个比朋友更近的人,连朋友都不是了。
53、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54、只要你敢在我身上赌,我拼了命也不会让你输。
55、有些风景只能喜欢却不能收藏,就像有的人只适合遇见,却不适合久伴一样。
56、刚接触你名字的时候,没想到会发生那么多的故事。
57、下一次,可不可以换你退去一身骄傲,喜欢我到疯掉。
58、我也曾改变自己变成他喜欢的那种,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因为他根本就不值得。
59、也想偶尔打扰你,可是没有话题,也没有勇气。
60、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么一个人,他让你的.欢笑和泪水都有意义,他善待你,把你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
61、明明一秒都没拥有过你,却好像失去了你千万遍。
62、纵使喝醉酒满嘴胡话,也有一句好想你发自肺腑。
63、感情就是超强万能胶,一旦动了它,就会被粘上,再也甩不掉,除非连皮带肉撕下一块来,然后留下一出清晰的疤痕伴你一生。
64、我们不能拥抱,不能一起压马路,不能在一起呼吸相同的空气,嗯,我们是异地恋。
65、欠某个人的,会有另一个人要回去;某个人欠你的,会有另一个人还给你。
66、你是我穷极一生都做不完的一场梦,我是你三两年后无关痛痒的往事。
67、不能与你感同身受,但能做你的最佳听众。
68、我们都还年少无知,那些一辈子的承诺我们许不起。
69、爱你的人宁愿留下来陪你吵架,也不会去爱别人。
70、你再优秀,也总有个人不爱你,你再不好,也总有个人死命守着你。
71、一个你,一个我,一颗心,不松手,不转身,在一起,一辈子,这就是我想要的爱情。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可以模模糊糊,唯有爱情必须清清楚楚。
72、让我爱你两天,有你的那天和没你的那天。
73、所有的深爱都是秘密,所有的深情都只为你。
74、等你喜欢上我之后,我就塞个炫迈给你吃。
75、你就只记得我的毒舌、我的野蛮、我的泼妇,却记不住当初爱你的我。
76、oppoR7充电只要五分钟又怎样,有人陪你通话两小时么。
77、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不求万人怜惜,但求一人懂得。
78、我或许不能与你感同身受,但我会是你的最佳听众。
79、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80、伤口不深不知疼,感情不毁不知冷。
81、我一直希望我是你的爱情,而不是你的青春。
82、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83、你离开我之后,我永远不会问你到底爱没爱过我,只要你牵了她的手,就不再是我的英雄。
84、恋爱中最心酸的事大概是,对方已经决定跟你分手了,只是还没想好充分的理由,而你却还在计划着两个人下一步怎么走更幸福。
85、你是我值得一生去观望的烟火,可惜最后只能在记忆中临摹。
86、也想偶尔打扰你,可是没有话题也缺少身份和勇气。那些想说却不能说的话,最后都变成了转发。
87、空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却忘了问你愿不愿意。
88、一般情侣散伙的原因都是,一个不爱解释,一个爱想太多。
89、每当我错过一个女孩,就在山上放一块砖,于是便有了长城。
90、你的手是我不能触及的倾城温暖,我的心是你不曾知晓的兵荒马乱。
91、喜欢一个人想要她的现在,爱一个人想要她的未来。
92、你又怎会知道我在朋友面前三句不离你。
93、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和遇见一个优秀的你。
94、有时候,选择与某人保持距离,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清楚的知道,他不属于你。
95、什么是爱,我不懂,我只知道,你一笑我整个天空都明亮起来了。
96、后来,有关你的话题,我都尽量逃避。
97、你在他心里掉价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了你喜欢他。
98、后来的后来,我遇见了他,仿佛看见了从前的你。
99、别问我有多爱你,我连你爱别人都能忍受,你说我有多爱你!
100、我好像从没重要过,你只是偶尔需要我。
101、在乎的人是我心安的理由,也是我心慌的源头。
102、我忘记了很多事情,但我从来没有忘记爱你。
103、后来砸碎了酒瓶也没换来清醒,弄脏了自己也没换来爱情。
104、我就是那个被你反复折磨多次,然后一句话一个举动又被哄好的心软人。
105、相似的人适合一起欢闹,互补的人适合一起变老。
106、真想带你去见见从前的我,这样你就知道你的出现,究竟怎样改变了一个人。
107、深爱一个人就是当他不理你时,你便开启了疯子模式。
108、我再也不会奋不顾身的去爱一个人了,哪怕是你。
109、我怕冷,却迷上了雪;怕黑,却恋上了夜;怕痛,却爱上了你。
110、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没羡慕过任何人。
111、爱情里,我要的是很重要,而不是被需要。
112、你是我一生中最美的相遇,尽管呼吸同一片天空的气息,却无法拥抱你。
113、感情最折磨的不是别离,而是感动的回忆让人很容易站在原地,以为还回得去。
114、“你的口头禅是什么”“是你的名字啊”。
115、如果有一个人比我还爱你,愿意为你去死,那么让她去死吧,我来爱你。
116、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忘记你,可是,看到人群中相似的背影,为什么,我的心还会痛。
117、也许是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噪,你正好在笑,所以我动心了。
118、你是我枯水年纪里的一场雨,你下得酣畅淋漓,我淋得一病不起。
119、有人曾经说过,当你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爱着某个人的时候,那就表示你已经不再爱他了。
120、朋友的升级版是恋人,恋人的高级版是陌生人。
鲁迅风筝教案1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运用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的读将多种能力的训练渗透其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亲情,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读,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
2、彩屏显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什么情景?想到风筝,你们会有怎样的情感?(生谈感受。)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灵吧!
(用歌曲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感情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二、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彩屏显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围绕什么展开回忆的?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
教师:
指导复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情节。
(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三、研读,合作探究
彩屏显示: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2、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为什么?
(题1要让学生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要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实际加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张扬个性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唯物观。)
四、精读,理解人物
学生活动(彩屏显示):
朗读第3、4段,说说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谁才是真正的悲剧制造者。
演读:一位学生表演哥哥,一位学生表演弟弟,朗读第3、4段。要求所有第三人称均改为第一人称,并读出人物的感情。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以更好的理解人物。)
五、思读,质疑问难
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特征。)
准备问题:
“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怎样理解结尾的句子?
六、联读,延伸拓展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把学生从课本引向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七、小结,朗读课文
《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精神。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风筝》的世界……(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与《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我 风筝 弟
自责反省
浓浓亲情
鲁迅风筝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⑵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
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3、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⑴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⑵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⑶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4、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1、问题探究:
⑴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⑵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⑶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2、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1、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2、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3、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
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
二、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
三、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第一组:
⑴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⑵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处境?
⑶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⑷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
2、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⑵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待我懂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⑶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⑴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⑵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四、体验拓展
1、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
3、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鲁迅风筝教案3
教材简析:
《风筝》一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是继“人生”“自然”“科学”主题之后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设的单元。在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等等。我认为教材的“点”更在对“精神的虐杀”的觉醒与反思,所以教学时以此为要点,逐步挖掘开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考虑让学生扣紧文本、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感受,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 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 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 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 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 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 生字词教学
2、 概括课文内容: 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 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 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 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 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 知错就改 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对学情的把握还很有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听一遍再快速地读一遍,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后面的质疑和释疑环节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发现、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学”体现得不明显,学生提问往往问不到点子上,释疑更难以把握课文意蕴。
2、整堂课的教学,事实上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得少。一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深,致使很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老师的讲解;二是老师心太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匆匆抛出答案。事实上是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综上两点,最大的问题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转变,仍是教师操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上,应尽力的改变自己惯用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急,不躁,让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学习和领悟。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而努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01年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会计法》规定,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生成的会计
A、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B、企业会计工作规范 C、各地方相关法规 D、各项具体会计准则
2、原始凭证出现金额错误,应由( )
A、经办人更正 B、会计人员更正 C、原开具单位更正 D、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3、《会计法》要求,作为记帐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 )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A、经办人签字 B、领导认可 C、金额无误 D、经过审核
4、《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年度自(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C、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公历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
5、《会计法》规定,单位有关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 )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6、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文字应符合以下规定( )
A、只能使用中文 B、只能使用外文 C.使用中文,同时可选择一种外文 D、在中文和外文中选择一种
7、我国境内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其( )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A、填制的记账凭证 B、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 C、取得的原始凭证 D、登记的帐簿
8、《会计法》规定,( )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A、总会计师 B、单位负责人 C、会计人员 D、会计机构负责人
9、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可通过( )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进行
A、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B、单位内部纪检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上级单位领导
10、我国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
A、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B、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 D、担任会计专业职务
1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应由( )负责监交
A、其他会计人员 B、审计人员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
12、会计人员如有侵占企业财产、私分国有财产和罚没财产行为,应当按照( )有关规室给予定罪、处罚
A、《会计法》 B、《公司法》 C《刑法》 D《审计法》
13、对连续两年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财政部门将给予( )
A、通报批评 B、罚款处罚 C、撤职处分 D、吊销证书
14、以下事项.不得使用现金支付( )
A、支付购买物资款5000元 B、支付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款5000元 C、预支出差人员差旅费 D、支付个人劳动报酬
15、以下帐户可用于支付工资及奖金( )
A、基本存款帐户 B、一般存款帐户 C、临时存款帐户 D、专用存款帐户
16、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称为( )
A、背书人 B、出票人 C、收款人 D、付款人
17、银行本票适用于( )需要支付各种款项的单位或个人
A、国际结算中 B、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 C、不同票据交换区域间 D、相同及不同票据交换区域
18、以下有关转帐支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转帐结算 B、可背书转让 C.可用于支取现金 D、只能在付款人所在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
19、银行审核支票付款的依据是支票出票人的( )
A、电话号码 B、身份证 C、支票存根 D、预留银行签章
20、信用卡销户时,单位卡帐户的余额应( )
A、转入基本存款帐户 B、转入一般存款帐户 C、转入临时存款帐户 D、支取现金
21、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称为( )
A、委托收款 B、汇兑 C、托收承付 D、支票结算
22、采用验单付款方式办理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时,付款承付期为( )
A、两天 B、三天 C、五天 D、十天
23、持票人可持以下票据向银行贴现( )
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商业汇票 D、转帐支票
24、填写票据出票日期时,2月12日应填写成( )
A、贰月拾贰日 B、零贰月拾贰日 C、零贰月壹拾贰日 D、贰月壹拾贰日
25、会计法律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考试相关《01年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每选1个正确的答案得0.5分。)
1、各单位要依法设置以下账簿( )
A、总帐和
2、从事代理记帐工作的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则( )
A、依法履行职责 B、保守商业秘密 C、对委托人示意要求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应当拒绝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
3、以下项目属违法行为,其责任人应承担法律责任( )
A、私设会计帐簿 B、毁损、灭失会计资料 C、隔页登记会计帐簿 D、未将取得的原始凭证送交会计机构
4、以下项目属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行为( )
A、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超过1000元 B、用本单位银行帐号为他人支取现金 C、用现金收入进行现金支出 D、将本单位现金借给其他单位临时支用
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包括()
A、票据是出票人依法签发的有价证券 B、票据金额应由出票人自己支付或委托付款人支付 C、票据行为只包括出票、背书和承兑 D、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生效的重要条件
6、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人可以是( )
A、收款人开户银行 B、代理付款银行 C、收款人 D、付款人
7、以下票据不得背书转让( )
A、现金支票 B、商业汇票 C、银行汇票 D、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8、汇票中未记载付款地的,可以付款人的以下法定地点为付款地( )
A、营业场所 B、住所 C、经常居住地 D、主要财产所在地
9、各单位应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相应的会计凭证记录逐笔核对,检查以下内容是否一致( )
A、时间 B、编号 C、经济业务内容 D、金额和记账方向等
10、款项是指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一般包括( )
A、现金 B、银行本票存款 C、保函押金 D、各种备用金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写√;认为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误的扣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为零分。)
1、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
2、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
3、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销毁。( )
4、代理记账,是指企业委托有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的记账行为。( )
5、移交人员办理完交接手续后,仍需对原工作期间经办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6、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 )
7、会计人员对违反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
8、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9、所有开户单位的现金收入必须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 )
10、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的,银行可以受理,但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出票人承担。( )
11、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为一个月。( )
12、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不能办理转账结算。( )
13、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
14、单位办理支付结算时,结算凭证填写有误,致使银行错投,款项不能解付,银行应承担连带责任。( )
15、伪造会计凭证,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 )
四、简答题(第一题8分,每二题9分,每三题4分,共21分)
1、简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的含义。
2、《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现金使用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3、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我国会计专业职务为分哪几级?
五、综合题(第一题9分,第二题目10分,共19分)
1、甲厂某采购人员持由该厂开户银行签发的、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1张,前往乙公司采购物资。由于该采购人员保管不慎,在途中将装有银行本标的提包丢失。随后,甲厂根据该采购人员的报告,将银行本票遗失情况通知该银行本票的付款银行,要求挂失止付。
(1)银行本票是否可以挂失止付,为什么?
(2)除挂失止付外,甲厂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救?
2、公司5月份发生以下事项:
(1)公司档案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将已结账到期会计档案编造清册,报请公司负责人批准后,由财务部负责保管会计档案的张某在无他人在场时销毁。
(2)会计人员李某因病休假两个星期,其会计工作需要他人代理。李某考虑休假结束后仍从事会计工作,故未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
(3)因公司经理出差在外,财务部经理指定公司出纳赵某代理李某所管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收入、支出、费用明细账的记账登记工作。要求:指出上述事项中哪些行为不符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