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温暖的故事小鸟说的话仿写总汇60条

温暖的故事小鸟说的话仿写总汇60条

时间:2021-07-31 16:04

江西于都城关小学 孙琴丽

一、仔细拼,认真写,你一定行!(16分)

Wēn nuǎn zhù fú jūn jiàn wān yāo

zāi hài lì shǐ rēnɡ diào

(答案:温暖 祝福 军舰 弯腰 早晨 灾害 历史 扔掉)

(每个字得一分)

二、按要求填空。(10分)

要查的字 音序 音 节 部 首 除去部首还剩几画 组 词

(答案:H hóu 犭 9画 猴子G ɡōnɡ 工或力 2画或3画 功夫)(每空一分)

三、划去( )里不恰当的字。(8分)

(到 道)路  水(洼 娃) (乘 乖)客 养(分 份)

灌(溉 概) 眼(睛 晴) (幸 辛)福 (拔 拨)牙

(答案:道路 水洼 乘客 养分 灌溉 眼睛 幸福 拔牙) (每空一分)

四、我会填。(9分)

( )的歌声 遥远的( ) 一种( )

( )的礼物 健康的( ) 一块( )

( )的海洋 清澈的( ) 一片( )

(欢乐的歌声 漂亮的礼物 蓝色的海洋 遥远的地方 健康的身体 清澈的`湖水 一种水果 一块土地 一片树叶)(答案不一,每空一分。)

五、写出你喜欢的四字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句子。(6分)

( )( )( )( )

(每空一分,有错别字不给分;造句两分。)

六、把古诗补充完整。(6分)

寒 径斜,  。

儿童  ,  。

(答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每句三分。)

七、口语交际。(6分)

学校的大树底下聚集了一堆人,你好奇地走过去,发现是一只受伤的小鸟趴在那里,几个调皮的男孩把它拨来拨去,这时,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我会说:“同学们,可怜的小鸟受伤了,你们不应该把它拨来拨去!”

我会轻轻地抱起小鸟,带到老师那儿,帮它治好伤,把它送回大自然。)(回答清楚一个问题得3分)

八、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6分)

1、 天空中有好多 星星。

2、 鱼儿 在水里游。

3、 树上挂满了 果子。

(美丽的天空中有好多一闪一闪的星星。数不清的鱼儿自由地在水里游。果园的树上挂满了好吃的果子。)(答案不一,每题2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大兵,一年四季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月亮在空中旋转却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月亮想离开地球,但是地球的引力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紧紧抓住月亮不放。这样,一个要离开,一个要拉住,两边力量正好相等,所以月亮就不会掉下来。

1、这段话共有 句话,第 句话提出问题, 两句话回答问题。(3分)( 4 ;2;3、4。)(每空一分)

2、月亮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答案:最后两句)(画对一句得一分)

3、多音字组词。(4分)

为 wéi ( ) 相 xiānɡ ( )

为 wèi ( ) 相 xiànɡ ( )

(答案:四海为家 因为; 相信 照相。)(每空一分)

4、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个。(4分)

(答案:第一句或第三句是比喻句。)(每题2分)

十、编故事。(20分)

小猪、小鹿和小兔三只小动物来到森林里玩,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编个小故事吧!比一比谁写得最有趣!(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句通顺,基本无错别字,16—20分;能编完整的故事,语句基本通顺,有个别错别字,12—15分;故事不够完整,部分语句不通顺,有较多错别字,8—11分;故事不完整,语句不通顺,0—7分)

小鸟的拟人句【一】

1.天空中的小鸟像歌唱家,欢快地唱着歌儿。

2.树林里的小鸟在唱歌,歌声飞上天空;飞过树林;飞跃小溪;飞到屋子里,动物们都来听这场“演唱会”。

3.春天,布谷鸟迈着轻快的舞步来了。

4.啄木鸟会替树木看病,好像是树医生。

5.害羞的小鸟从巢中出发,轻盈地在空中飞翔。

6.小鸟在树上建了个舞台 唱起了歌。

7.天空中的小鸟像歌唱家,欢快地唱着歌儿。

8.鸟儿的嘴像人的手一样灵活,看见虫子迅速的伸出尖嘴捉住它。

9.淘气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10.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

小鸟的拟人句【二】

1.果园里,麻雀叽叽叫。果园里,麻雀(叽叽喳喳地争论着什么)。 、

2.树林里的小鸟在唱歌,歌声飞上天空;飞过树林;飞跃小溪;飞到屋子里,动物们都来听这场“演唱会”。

3.淘气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4.清晨树林中的小鸟犹如快乐的孩子在欢唱着儿歌。

5.电线杆上的小鸟放开了歌喉,唧唧喳喳地唱起了一首奇妙的歌。

6.百灵鸟在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

7.经典搞笑语句海鸟自由地飞来飞去,和浪花悄声细语。

8.鸟儿的嘴像人的手一样灵活,看见虫子迅速的伸出尖嘴捉住它。

9.小鸟站在柳枝上唱歌。

10.一只美丽的小鸟无忧无虑的在树上翩翩飞舞。

11.啄木鸟会替树木看病,好像是树医生。

12.天空中的小鸟像歌唱家,欢快地唱着歌儿。

13.害羞的小鸟从巢中出发,轻盈地在空中飞翔。

14.小鸟在天上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自由自在的飞,花儿在为他喝彩,小草在为她跳舞,他和白云姐姐在天上玩起了捉迷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15.小鸟在树上建了个舞台 唱起了歌。

16.小鸟安逸地躺在大对怀抱里欢快地唱起了“小兔子乖乖”。

17.春天,布谷哼着歌,踏着春花走来了

18.春天到了,小燕子匆匆忙忙地赶回来报信。

19.春天,布谷鸟迈着轻快的舞步来了。

《树和喜鹊》 优质教学设计1

文本解读

1、作者作品解读,作者金波著有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儿童诗选》。

2、《树和喜鹊》是一个童话故事,情节并不曲折,只是通过树和喜鹊在数量上的变化,阐述了友情所带来的快乐。

3、学习本文要求学生会写四个生字,要求会认读11个生字。

4、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写本课“里、有、几、飞”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并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 正确认读文中十一个生字。

3.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话。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拼读、比较、识记、组词开花等方式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

2. 通过观察比较、书写、组词,会写本课四个生字。

3. 通过拼读、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进行阅读训练,逐步掌握朗读技巧,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难点分析

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的写好“里、有、几、飞”四个字。

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

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2. 请一名同学拼读课题。

3. 齐读课题。

4.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 导入: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质疑课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 把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读得好。

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4.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此处需要老师详细提供句子。

(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加深对字的印象。

5. 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老师适时给予引导、点拨。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识字方法。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 开火车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3. 老师板书“孤单”、“快乐”。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

(2)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生自由发言,师指导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3)为什么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邻居”或“朋友”,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并指导朗读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4. 课件出示: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用上“……也……”说话。

[设计意图] 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锻炼遣词造句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课文回顾

1.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 猜字谜比赛。

3. 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 猜字谜比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动了脑筋,还积累和巩固了识字方法。

二、练写生字

1. 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

2.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并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1)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

(2)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3. 口头给生字组词。

4. 学生练写生字。

指导书写时,教师要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书写的姿势。

5.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写字情况。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外拓展

1.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把自己与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写在小本本上,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提高语文课堂的综合效益。

教学反思:

教授完第十二课《小乌鸦和妈妈》之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感触最深的就是父与子,母与女之间的亲情终于使这些年幼无知的孩子们受益匪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以歌曲导入,随着一首《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在听读的基础上自读课文,这样就排除了再读文与识字上的过关难的障碍。借机让他们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最让你难忘?

同时,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的方法,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交给学生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来提高朗读水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好习惯,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为理解课文内容,流利的读文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学生喜欢的多种方式理解课文

由于这篇课文,学生可能会对有些词汇不太了解,要通过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猜测、教师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所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对于他们在理解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同桌互相倾听对方朗读课文,然后相互帮助和指导。说说同学读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还有哪些地方自己读得比较好,再互相说说自己朗读时的体会。利用范读,创设情景。

2.同学间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然后推举一名同学在全班讲故事。在朗读或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和观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哪些地方理解较好,还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难,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

三、课外扩展,引向生活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课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讨论这个故事,然后同学间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体会。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与父母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好儿女。

《树和喜鹊》 优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树摇曲》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4、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5、积累AABB的词语,会用“ , 也 。”的句式说话,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只有”“也”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诗歌《小树摇曲》。

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金波爷爷的《小树谣曲》,看看诗中小树的是怎样变化的。

2、师范读:

3、问题:会和它说什么呢?孩子们,开动脑筋想想吧。看谁想到金波爷爷心里去了。

听听金波爷爷是怎么写的,师读诗结尾:

等我长成大树,

狂风也吹不倒;

你就在

我的枝叶间,

筑一个温暖的巢。

4、生自由、指名读、邀请小伙伴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

5、仿写诗歌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定能较好地诱发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爱鸟护鸟,在想象中培养思维能力。)

6、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小树啊!小树也召来喜鹊,看看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再来学习金波爷爷的一篇童话《树和喜鹊》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完成任务:

过渡语:树和喜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1)标一标有几个自然段;

(2)用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

2、检查任务:课文有几个 自然段?

3、随文识字

过渡语:我们班的孩子学习能力真不错,自然段标得又快又准,相信你们生字肯定也读得很好了,我来检查检查。

4、指名读6个自然段。

5、出示词语:只有、鸟窝、孤单、种树、都有、邻居、安静、

6、儿歌巩固生字:

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孤单单。

许多树,许多窝,许多邻居真快乐。

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

天一黑,一起回,安安静静回窝睡。

指名读、齐读。

7、指导读好“一”的变调。

yí 一个鸟窝 天一亮

小结:后面的字是第四声的时候读第二声

yì 一棵树 一只喜鹊 天一黑 一起飞

小结: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声的时候它偏要读第四声!

齐读带“一”的词语。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想一想,填一填:快乐 邻居 孤单

从前,一棵树上住着一只喜鹊,树和喜鹊都觉得很 ,后来,这儿种了好多树,树和喜鹊都有了 ,它们感到很 。

三、细读品悟,感受“孤单”

1.出示插图,指名读一二段。

2. 联系第一段指导理解:孤单。

(1)从哪里可以看出喜鹊很孤单?请你读一读这个词。

(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读。)

(2)小结:孤单就是“只有一个”的意思。板书: 孤单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孤单”

你什么时候觉得孤单?(预设: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觉得孤单,学校没有小伙伴玩的时候觉得孤单,生病的时候觉得孤单……)

3.练读、抽读、师生合作读、齐读一二自然段,读出孤单的感觉。(重读那几个词)

四、对比阅读,理解“邻居”

学习第3--6自然段

1.过渡语:怎么让树和喜鹊快乐起来呢?后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指名读第三、四段,指导读出变化。板书: 快乐

3.理解“邻居”:

什么是“邻居”?(住在附近的人。)

你的邻居是谁?(指名说)

4、天一亮,喜鹊们有什么快乐的事?天一黑,小喜鹊们又有什么快乐的事?那么树呢?

起风了,他们手拉着手一起 。

下雨了,大树会给小树 。

[设计意图: 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感悟主题。

孩子们,树和喜鹊这个故事学完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外推荐:《板凳狗和一朵小黄花》。

[设计意图:在全民阅读之际,增强阅读量是势在必行,好书推荐让阅读继续延伸,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小就在心里埋下阅读的种子。]

《树和喜鹊》 优质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2、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3、学习“里、有、几、飞”四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借助拼音,熟练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复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逐步学会和同伴一起学习。

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的快乐、幸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制作的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喜鹊吗?大多数是在什么地方看见的?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树和喜鹊》的课文,请打开书11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范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

1、坐姿端正。

2、认真看课文,仔细听老师读课文。

三、 自己读课文: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

2、同桌两人一起读一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讲的故事。

四、请学生复述课文。

其他学生做到:学会倾听,注意听后试着补充故事内容。尝试自己理清课文思路。

五、认读生字:

1 、随文认读生字。

2、多媒体出示生字认读:从前、孤单、安静、睡觉、喜鹊、几个、后来。

3、在句子中认读生字: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后来,这里又种了很多树。

树很孤单,喜鹊也孤单。

几个孩子在安静地睡觉。

六、 理解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理解。

1、“只有”是什么意思?

2、什么是“孤单”的意思?树为什么孤单?喜鹊为什么也孤单?

3、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树为什么变得快乐了?喜鹊为什么变得快乐了?

七、学后交流:

在家里,爸爸妈妈做自己的事时,你有没有感到孤单?或者感到快乐的时候?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八、延伸阅读:

推荐任溶溶的诗歌《没有不好玩的时候》

1、如果有时间,全班范围内阅读。

2、交流:说一说自己更喜欢怎么玩?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复习课文。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二、处理课后第二题。

再次体会“也”的作用

三、认读十一个生字。

四、学习生字:

1、读音准确,笔顺正确。

2、按老师或田字格的占格,书写“里 有 ”两个字。

3、组词。

4、试着用组的词语说一句通顺的话。

5、学习“横折弯钩”的写法。并练习写法。

6、照上面的学法,学习“几 飞”

五、固练习生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