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话语 > 一个女人害三代人的话汇聚80条

一个女人害三代人的话汇聚80条

时间:2019-10-10 09:09

三 代 人

一直以来,我很拒绝用文字去写生我养我的父母,不是为别的,而是觉得父母之情大于天地,文字略显得过于苍白,而今而立之年,我本想能用自己的所得给予自己的双亲报恩,只可惜,事实和命运多舛,至今,怕是只有这文字能给予一种心灵的慰藉。

母亲出生在1956年秋天,是哪个年代的独生女,说来哪个年代独生女是非常稀有的,母亲那一代人,农村的家庭一般都是七八个,最少都三四个,而母亲却独独的一个人,这也是母亲一生最遗憾的事情,没有亲姊妹,亲兄弟。说起母亲为何独生,那不得不去提一个人,就是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奶奶。

新中国成立的早些年,中国的农民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温饱问题还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我的外奶奶,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只可惜在那个时代,地主是不被看好且家道中落的时候。外奶奶虽然生在大户人家,却嫁给了贫下中农的外爷爷,那时候,嫁给这样的人却是光荣的,外奶奶身量不高,十几岁得了一场怪病,伤了脑子,成了言语有障碍的人。外奶奶虽然言语不通,半聋半哑,但是从小培养的女红和烹煮手艺却精湛的很。据说外奶奶绣出来的花放在远处似乎是活的,她会用布渣拼接做衣服和鞋子,做出来的鞋子往往能穿几年,轻巧但结实。还有就是天空中飞过的鸟儿蝴蝶,外奶奶用一张烟盒的纸片就能剪出来,剪出来的样子似乎会动起来。外奶奶的厨艺更不在话下,全村的人最喜欢在母亲家干活,虽然吃的是高粱、糜子面,但是在外奶奶的手中,这些粗粮面做出来的吃食却是色香味俱全。可惜这么一位绝才,只活了30多岁,就撒手人寰了。

外爷爷是个地道的贫农,家中贫穷,外奶奶嫁过去生下母亲,就得了不育症,就再也不能生养了,然而延续香火的封建思想却迫使外奶奶也需要一个儿子为她们二老养老送终。于是几经商量,将二外爷爷(外爷爷的二哥)家的唐舅过寄过来顶外爷爷的家的门户,唐舅三四岁才被领来,外奶奶对这个儿子是亲的不得了,将自己身上唯一的棉衣,扒拉下来,为唐舅做了一身翻新的棉衣,而自己穿着一件夹层的衣服过了一个冬天。然而更可悲的是,她的妯娌也就是唐舅的妈妈最终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连哄带骗的将唐舅领回家去了,从此再也没送回来。

外奶奶的期盼和希望懂因此受了重创,加上一个冬天的冷冻和艰苦岁月里的操磨,一病不起,过了一年多,全身肿胀裂口去世了。母亲因此成了一个没有娘的孩子,那时候她才刚刚十一岁。母亲回忆说,外奶奶活着的时候自己虽然缺少吃穿,还没有遭过大罪,但是没了娘,自己真的遭尽了这世上的苦。

母亲十来岁担起了家务,和外爷爷相依为命。十二岁开始在集体劳动挣工分,为外爷爷烧饭洗衣,衣服常常烂的没法穿,于是自己学着缝补。母亲的艰苦岁月在挨饿受冻中度过。唯一的就是母亲还有个舅舅家稍微能给予她平时没有的温暖。还有就是母亲的两个姨娘也对母亲视为亲生,以至于母亲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也是养成了善良却要强的性子。有一年,青黄不接,集体分的粮食在麦子刚出穗的时候已经断了,外爷爷出远门干活去了,母亲一个人在集体劳动,家中没了吃的,只能在六月刚结了果实的豌豆地理度过了三天,哪个季节,豌豆角刚刚长大,能生吃,她一个人睡在豌豆地理,白天干活,晚上吃豆子充饥。有几个年长的老人看不下去,就拖人告诉了母亲的舅舅,舅爷爷才将母亲拉到了自己家,吃了几顿饱饭。那段艰苦的月,家家的口粮急缺,所以多一个人吃饭,都是负担,母亲明白,所以她要强的时候是不愿意给自己舅舅家人添麻烦。一直到外爷爷回来,才想办法换了一点吃的度过了难关。

后来母亲成人,就许了人家,那时候母亲不识字,却是个有主见的女人。因为勤劳善良却不服输的性格,这一段婚姻她自己做主还给推掉了。事情是这样的:母亲许的人家,男人的哥哥是个暴徒,打女人的时候非常狠,母亲有一次去玩,亲眼目睹了自己要嫁的男人的哥哥在暴打自己的女人,哪个场面简直能吓傻一大堆人。那时候在农村,男人是天的高贵地位,似的女人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男人打女人那是属于家法管理,但是那样的暴打几乎是罕见的。母亲回到家中,每每想起总心有余悸,经过再三思量,她觉得虽然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但是毕竟是一奶同胞,有血亲,万一哪天那个男人那样对她,她可受不了。于是母亲坚决要退婚。为此保媒的大爷爷(外爷爷的兄长)大发雷霆,以老人的资格命令母亲不能退婚,但是母亲态度坚决,并且以死相拼,最后撩下一句话:进他家门,好,把我打死,拉进去可以!众人无力,外爷爷也是没了主意,最后同意退婚。那家人因为退婚,近乎把给的彩礼,连一串萝卜干也要了回去。母亲是高兴的,要就要了,总之是不用嫁了。

笔落此处,母亲的终身幸福当还得有另一个人出现才能完成,那就是父亲。父亲一家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但父亲从小心灵手巧,学了一身手艺,做木匠活、维修农具和开拖拉机,当时这些那都是“能人”干的活。父亲在那个时期也算是一个技术人员,张的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只是因为从太爷爷辈就穷的缘故,家中也是十分困难。老大不小的他因为穷娶不上媳妇,甚至穿不起一双鞋子。父亲的形象很像路遥先生笔下的孙少安,虽然精明能干,但是在旧时代下,却穷苦的天天为一顿稀饭发愁。村上的人前后为他介绍了几个,但都因为穷,女方拒绝了。父亲心灰意冷,就再不愿意谈娶妻的事情了,一直到了26岁,算大龄青年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就在父亲在集体还有点影响力的时候,母亲家却意外遭窃,家中刚分的一袋子麦子和一个枕套中的麦子被偷了,父亲为了帮母亲讨回公道,竟然挨家挨户的搜,最终精明的父亲破获了案子,拿回了粮食。就在那时候父亲和母亲走在了一起。母亲什么都没要,就是要父亲收留外爷爷,为他养老送终。

这样一个新家就建立起来了,母亲生育了我们姊妹四个。无独有偶,我奶奶虽然对母亲爱护有加,母亲也因从小失去了母爱,对奶奶也是尊敬孝顺,但是奶奶临死时,哀求将大哥哥送去伯伯家顶门户,因为伯伯家没有儿子…….母亲想起外奶奶因为重男轻女丧了命,就忍痛做了这样的事情。还好我们一家人都在一处,也没有离得太远。

我生下来,已经是改革开放五六年后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那时候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是我不用在挨饿,相比我几个哥哥,我生活的比他们辛福,比起母亲我更是辛福的不得了了。因为家中就我一个女儿,父母亲对我疼惜有加。每年有新衣服,冬天有棉衣和暖鞋。

但是贫穷还是压在农民的身上,我们依然是早当家的孩子。我从小早早的学会了自立。7岁学会刷锅洗碗,和哥哥两个赶牲口在冬天往地里拖粪,秋天叶落时候和哥哥一起在去扫树叶。就这样和父母一道披星戴月为这个贫穷的家庭而努力。12岁我开始下地帮忙除草、收割粮食,相比80后的好多女孩子,我的生活也算是艰苦了很多。那时候农家的女孩不比漂亮,不比穿新衣收拾打扮,比的就是在屋里屋外的“能干”,因为这个思想的影响,我的童年、少年比灰姑娘还灰色,连唯一懂的男女差异时候的心动,因为贫穷的自卑,都深深的掐死在刚懵懂发芽的状态。但是艰苦依旧,生活依旧。

对于我们几个上学,母亲却是积极的很,在我们那个地方那时候上学,凭的的是天赋,我从小较一般女孩子领悟能力好些,在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我竞年年考第一。和我哥哥一样,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有着别人家孩子没有的光环。农活也不耽误,别人家孩子干的我们也干。一直到哥哥上了初中,加上天旱灾荒,家中供我们三个人上学已经捉襟见肘,母亲为了我们几个能读书有出息,就出门打工去了。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在外面也没有一技之长,赚钱又少,加上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干不动家里的农活,所以我们家的角色就调换了一下。这在村里引起了很多非议,但是母亲却说,为了你们别人的话也顾不得了。母亲出门,每年去两趟,一趟两三个月,母亲在外打工的岁月竟然持续了近十年,直到我上了大学。母亲不在家的日子,是我最难熬的时光,做饭洗衣服,下地劳动,我包揽了家中母亲留下的所有能干的活计,那时候我才十来岁,还是需要母亲陪伴的年龄,我常常想母亲想的晚上一个人哭,生怕她丢下我们或者有点意外。母亲每次回来,我都哭好久。上初中的时候,住在离学校附近的街上,每次同学的妈妈来看他们,我就只能偷偷的哭。后来我变得坚强了,有什么也不愿意说出来,该干啥就干啥,因为我突然觉得所有的悲伤改变不了什么。我看到人家女孩子不会因为生活困窘,也不会因为生活而自卑,但是我有那么多的不一样,唯一了不起的就是我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从那时候起,我决定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我对父母辛勤劳动的回报。

皇天不负有心人,03年我小哥哥考上了重点大学,继我伯伯家的大哥哥后,我们家出了第二个大学生,全村的人登门道贺,父母亲脸上骄傲的神色,我至今难忘。05年我也考上了本省的大学,二哥哥

我常常回忆母亲在那些年月忧愁的眉梢,也常常想象那个未曾谋面的外奶奶,她们这两代人之间的点点滴滴,生活的苦楚和艰辛,遭遇和磨难,也常常想念自己走过的路途,脑海总是翻滚着太多的画面,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途和命运,有自己的精彩和磨难,但是生活总是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会有希望。

外奶奶、母亲和我生活在三个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人世间不一样的沧桑,却也不甘心命运的驱使,一代一代的努力着。母亲一生艰辛,她受的苦最多,我想此生这文字怕是装不下了,只愿在有生之年,她能健康平安,我们不在步其后尘,为梦想继续努力!

校园安全法制宣传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摘要:

1、第八条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第三十六条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3、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4、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5、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

二、中学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防止意外伤害提供帮助请拨打“120”——生命转折线

在遇到突发疾病,意外事故伤害时,拨“120”电话,请记住以下几点:准确说出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尽量提前接车,平时不可随意拨打。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家有病人事危急,快拨“120”莫迟疑,详细地址认真讲,转危为安忧变喜。

2.遇险与自救——游泳抽筋了,脚尖快上跷

常识:游泳时应记住以下几点:(1)天热时,先喝点冷饮,降低一下体温,之后再下水。(2)下水前一定要充分活动一下,如能做一套体操更好。(3)在水中不可持续地拼速度,要一会儿慢一会儿快地变换泳姿。如果出现抽筋的现象,要把脚尖尽量上翘,缓解后,游到岸边休息。

口诀:游泳抽筋皆因凉,一旦抽筋别着慌,跷脚蹬地求缓解,吸取教训莫逞强。

3、如果在林中迷了路可以按以下方法去做

(1)回忆:立即停下,回忆走过的道路,尽快确定方向。(2)观察:看看四周的野草。刚走过的路,草会被踩倒且倒向某一方向;确定了来时的方向就有可能找到来时的路。(3)到高处去:爬上最近的山脊。一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二可以发现人活动的迹象。(4)寻找水流:在林区,道路和居民点常常临水而建,沿着水流的方向,就有可能找到人家,也容易走出山区。

口诀:林中迷路要镇静,登高寻人看究竟,沿着山川寻路走,伏草蛛丝指你行。

4、遇险与自救——不慎落水里,智勇求生机

常识:如果不慎落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憋气:要憋住气,用手捏着鼻子,避免呛水。(2)轻装: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3)站起:当漂到水浅的地方,要及时站起,不可坐失良机。(4)漂游:顺着水流,边漂边游,不要径直游向对岸,方向稍偏些更好。(5)呼救:不会游泳的,要边拍水边呼救。放松:如有人相救,自己要尽量放松,不可紧紧抓住拯救者。

口诀:掉进水中莫慌乱,狂喊力气会耗光,顺水漂流寻时机,冷静观察好脱险。

5、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在你外出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2)尽可能结伴而行。(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4)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5)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6)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口诀:外出活动不要怕,结伴而行正气大,电筒哨子手中拿,胆大心细巧筹划。

6.女孩外出自我保护的忠告

女孩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晚上外出时,应结伴而行。衣着不可过露,不要过于打扮,切忌轻浮张扬。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在外不可随便享用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

法制教育宣传材料----校园安全知识

第一,爬墙危险,勿因贪玩或图一时方便而悔恨终生。

爬墙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小事一桩,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总是嗤之以鼻,认为老师是无中生有。殊不知,危险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小事中,其结果有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近日南京某高职学校发生一起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名17岁学生夜间从学校机房下网,想抄近路回宿舍,徒手攀爬校园里一处4米高围墙,不慎失手跌落下来,头部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代人》 外奶奶、母亲和我生活在三个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人世间的沧桑,却也不甘心命运的驱使,一代一代的努力着。母亲一生艰辛,她受的苦最多,我想此生这文字怕是装不下了,只愿在有生之年,她能健康平安,我们不在步其后尘,为梦想继续努力!

一直以来,我很拒绝用文字去写生我养我的父母,不是为别的,而是觉得父母之情大于天地,文字略显得过于苍白,而今而立之年,我本想能用自己的所得给予自己的双亲报恩,只可惜,事实和命运多舛,至今,怕是只有这文字能给予一种心灵的慰藉。

母亲出生在1956年秋天,是哪个年代的独生女,说来哪个年代独生女是非常稀有的,母亲那一代人,农村的家庭一般都是七八个,最少都三四个,而母亲却独独的一个人,这也是母亲一生最遗憾的事情,没有亲姊妹,亲兄弟。说起母亲为何独生,那不得不去提一个人,就是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奶奶。

新中国成立的早些年,中国的农民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温饱问题还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我的外奶奶,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只可惜在那个时代,地主是不被看好且家道中落的时候。外奶奶虽然生在大户人家,却嫁给了贫下中农的外爷爷,那时候,嫁给这样的人却是光荣的,外奶奶身量不高,十几岁得了一场怪病,伤了脑子,成了言语有障碍的人。外奶奶虽然言语不通,半聋半哑,但是从小培养的女红和烹煮手艺却精湛的很。据说外奶奶绣出来的花放在远处似乎是活的,她会用布渣拼接做衣服和鞋子,做出来的鞋子往往能穿几年,轻巧但结实。还有就是天空中飞过的鸟儿蝴蝶,外奶奶用一张烟盒的纸片就能剪出来,剪出来的样子似乎会动起来。外奶奶的厨艺更不在话下,全村的人最喜欢在母亲家干活,虽然吃的是高粱、糜子面,但是在外奶奶的手中,这些粗粮面做出来的吃食却是色香味俱全。可惜这么一位绝才,只活了30多岁,就撒手人寰了。

外爷爷是个地道的贫农,家中贫穷,外奶奶嫁过去生下母亲,就得了不育症,就再也不能生养了,然而延续香火的封建思想却迫使外奶奶也需要一个儿子为她们二老养老送终。于是几经商量,将二外爷爷(外爷爷的二哥)家的唐舅过寄过来顶外爷爷的家的门户,唐舅三四岁才被领来,外奶奶对这个儿子是亲的不得了,将自己身上唯一的棉衣,扒拉下来,为唐舅做了一身翻新的`棉衣,而自己穿着一件夹层的衣服过了一个冬天。然而更可悲的是,她的妯娌也就是唐舅的妈妈最终也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连哄带骗的将唐舅领回家去了,从此再也没送回来。

外奶奶的期盼和希望懂因此受了重创,加上一个冬天的冷冻和艰苦岁月里的操磨,一病不起,过了一年多,全身肿胀裂口去世了。母亲因此成了一个没有娘的孩子,那时候她才刚刚十一岁。母亲回忆说,外奶奶活着的时候自己虽然缺少吃穿,还没有遭过大罪,但是没了娘,自己真的遭尽了这世上的苦。

母亲十来岁担起了家务,和外爷爷相依为命。十二岁开始在集体劳动挣工分,为外爷爷烧饭洗衣,衣服常常烂的没法穿,于是自己学着缝补。母亲的艰苦岁月在挨饿受冻中度过。唯一的就是母亲还有个舅舅家稍微能给予她平时没有的温暖。还有就是母亲的两个姨娘也对母亲视为亲生,以至于母亲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也是养成了善良却要强的性子。有一年,青黄不接,集体分的粮食在麦子刚出穗的时候已经断了,外爷爷出远门干活去了,母亲一个人在集体劳动,家中没了吃的,只能在六月刚结了果实的豌豆地理度过了三天,哪个季节,豌豆角刚刚长大,能生吃,她一个人睡在豌豆地理,白天干活,晚上吃豆子充饥。有几个年长的老人看不下去,就拖人告诉了母亲的舅舅,舅爷爷才将母亲拉到了自己家,吃了几顿饱饭。那段艰苦的月,家家的口粮急缺,所以多一个人吃饭,都是负担,母亲明白,所以她要强的时候是不愿意给自己舅舅家人添麻烦。一直到外爷爷回来,才想办法换了一点吃的度过了难关。

后来母亲成人,就许了人家,那时候母亲不识字,却是个有主见的女人。因为勤劳善良却不服输的性格,这一段婚姻她自己做主还给推掉了。事情是这样的:母亲许的人家,男人的哥哥是个暴徒,打女人的时候非常狠,母亲有一次去玩,亲眼目睹了自己要嫁的男人的哥哥在暴打自己的女人,哪个场面简直能吓傻一大堆人。那时候在农村,男人是天的高贵地位,似的女人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男人打女人那是属于家法管理,但是那样的暴打几乎是罕见的。母亲回到家中,每每想起总心有余悸,经过再三思量,她觉得虽然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但是毕竟是一奶同胞,有血亲,万一哪天那个男人那样对她,她可受不了。于是母亲坚决要退婚。为此保媒的大爷爷(外爷爷的兄长)大发雷霆,以老人的资格命令母亲不能退婚,但是母亲态度坚决,并且以死相拼,最后撩下一句话:进他家门,好,把我打死,拉进去可以!众人无力,外爷爷也是没了主意,最后同意退婚。那家人因为退婚,近乎把给的彩礼,连一串萝卜干也要了回去。母亲是高兴的,要就要了,总之是不用嫁了。

笔落此处,母亲的终身幸福当还得有另一个人出现才能完成,那就是父亲。父亲一家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但父亲从小心灵手巧,学了一身手艺,做木匠活、维修农具和开拖拉机,当时这些那都是“能人”干的活。父亲在那个时期也算是一个技术人员,张的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只是因为从太爷爷辈就穷的缘故,家中也是十分困难。老大不小的他因为穷娶不上媳妇,甚至穿不起一双鞋子。父亲的形象很像路遥先生笔下的孙少安,虽然精明能干,但是在旧时代下,却穷苦的天天为一顿稀饭发愁。村上的人前后为他介绍了几个,但都因为穷,女方拒绝了。父亲心灰意冷,就再不愿意谈娶妻的事情了,一直到了26岁,算大龄青年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就在父亲在集体还有点影响力的时候,母亲家却意外遭窃,家中刚分的一袋子麦子和一个枕套中的麦子被偷了,父亲为了帮母亲讨回公道,竟然挨家挨户的搜,最终精明的父亲破获了案子,拿回了粮食。就在那时候父亲和母亲走在了一起。母亲什么都没要,就是要父亲收留外爷爷,为他养老送终。

这样一个新家就建立起来了,母亲生育了我们姊妹四个。无独有偶,我奶奶虽然对母亲爱护有加,母亲也因从小失去了母爱,对奶奶也是尊敬孝顺,但是奶奶临死时,哀求将大哥哥送去伯伯家顶门户,因为伯伯家没有儿子…….母亲想起外奶奶因为重男轻女丧了命,就忍痛做了这样的事情。还好我们一家人都在一处,也没有离得太远。

我生下来,已经是改革开放五六年后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那时候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是我不用在挨饿,相比我几个哥哥,我生活的比他们辛福,比起母亲我更是辛福的不得了了。因为家中就我一个女儿,父母亲对我疼惜有加。每年有新衣服,冬天有棉衣和暖鞋。

但是贫穷还是压在农民的身上,我们依然是早当家的孩子。我从小早早的学会了自立。7岁学会刷锅洗碗,和哥哥两个赶牲口在冬天往地里拖粪,秋天叶落时候和哥哥一起在去扫树叶。就这样和父母一道披星戴月为这个贫穷的家庭而努力。12岁我开始下地帮忙除草、收割粮食,相比80后的好多女孩子,我的生活也算是艰苦了很多。那时候农家的女孩不比漂亮,不比穿新衣收拾打扮,比的就是在屋里屋外的“能干”,因为这个思想的影响,我的童年、少年比灰姑娘还灰色,连唯一懂的男女差异时候的心动,因为贫穷的自卑,都深深的掐死在刚懵懂发芽的状态。但是艰苦依旧,生活依旧。

对于我们几个上学,母亲却是积极的很,在我们那个地方那时候上学,凭的的是天赋,我从小较一般女孩子领悟能力好些,在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我竞年年考第一。和我哥哥一样,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有着别人家孩子没有的光环。农活也不耽误,别人家孩子干的我们也干。一直到哥哥上了初中,加上天旱灾荒,家中供我们三个人上学已经捉襟见肘,母亲为了我们几个能读书有出息,就出门打工去了。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在外面也没有一技之长,赚钱又少,加上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干不动家里的农活,所以我们家的角色就调换了一下。这在村里引起了很多非议,但是母亲却说,为了你们别人的话也顾不得了。母亲出门,每年去两趟,一趟两三个月,母亲在外打工的岁月竟然持续了近十年,直到我上了大学。母亲不在家的日子,是我最难熬的时光,做饭洗衣服,下地劳动,我包揽了家中母亲留下的所有能干的活计,那时候我才十来岁,还是需要母亲陪伴的年龄,我常常想母亲想的晚上一个人哭,生怕她丢下我们或者有点意外。母亲每次回来,我都哭好久。上初中的时候,住在离学校附近的街上,每次同学的妈妈来看他们,我就只能偷偷的哭。后来我变得坚强了,有什么也不愿意说出来,该干啥就干啥,因为我突然觉得所有的悲伤改变不了什么。我看到人家女孩子不会因为生活困窘,也不会因为生活而自卑,但是我有那么多的不一样,唯一了不起的就是我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从那时候起,我决定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我对父母辛勤劳动的回报。

皇天不负有心人,03年我小哥哥考上了重点大学,继我伯伯家的大哥哥后,我们家出了第二个大学生,全村的人登门道贺,父母亲脸上骄傲的神色,我至今难忘。05年我也考上了本省的大学,二哥哥

我常常回忆母亲在那些年月忧愁的眉梢,也常常想象那个未曾谋面的外奶奶,她们这两代人之间的点点滴滴,生活的苦楚和艰辛,遭遇和磨难,也常常想念自己走过的路途,脑海总是翻滚着太多的画面,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途和命运,有自己的精彩和磨难,但是生活总是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会有希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