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1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
(幻灯片出示蟋蟀的图片)
谁认识这个小家伙?
(指名说。学生如果说出“蟋蟀”则板书,如果说出俗称则由俗称导入学名,再板书。)
除了它的名字外,你对它还了解多少?
(指名说,然后追问从哪儿了解到的,同时鼓励学生的善于观察、勤于读书等。)
可是我们今天不想研究它的叫声、好斗……以及其他的习性,而是要研究它的住宅。
(板书:的住宅)
2、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脑子里产生了哪些问题?
(指名说。生说的同时,是把主要的问题板书与题目的旁边。如:指什么、在哪儿、什么样的、怎么建的等。)
3、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27课《蟋蟀的住宅》可以解决一部分(板书:27),到底哪些问题能解决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3页,自由朗读课文,一会儿我找同学说一下哪些问题可以解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朗读完后,如果你对课文的内容还不太了解,请你在默读一遍课文。
3、学生默读。
4、这些问题那些在课文中可以解决?哪一部分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个问题?
5、指名说哪一个问题课文可以解决,再读相应的课文。
6、课文除了能解决这些问题外,你还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
(板书:了解)
7、学生再默读课文,然后再指名说。(同时板书一些重要的内容)
(我们开始提出的问题,课文不能解决的放到课外去解决行吗?)
8、小结: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蟋蟀慎重的选择住宅、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等内容,是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板书:慎重选择住宅、住宅的特点、怎样建造的)
课文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很出名,原因也是这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别深入的研究一下这几个方面好吗?
我们就先研究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吧。
三、深入学习第5、6自然段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板书:特点)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不看书说。
(如果学生说不好,则提示:同学们说不好,我想大概是读书时只注意读了,而忽视了思考和记忆,下面你再读一遍这两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同时往脑子里记一下好吗?一会儿再说的时候肯定能说好。)
4、学生再读课文。
5、和你同位讨论一下你读这两自然段的收获好吗?
6、指名说蟋蟀住宅的特点。
(如果第一个学生说得条理不清,再提醒第二个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同时板书重要的特点,如:朝阳、隐蔽、宽敞、有门、有平台,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
7、针对蟋蟀住宅的特点,我画了一副剖面图。请同学们对照着图,再读一遍第5、6自然段,体会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优点。
(幻灯片出示剖面图)
8、学生再读课文,体会。
四、转换角色复述住宅的特点及优点
1、以前当你听到蟋蟀的叫声活捉到蟋蟀时绝对没想到它的住宅还会如此讲究吧? 既然小蟋蟀的住宅这么漂亮、舒服、使用,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聪明的蟋蟀家族也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成立了一个“蟋蟀房地产开发公司”。瞧,一套住宅刚刚竣工,准备上市出售,正在召开一个“房产订货会”。
(出示幻灯片“房产订货会”)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蟋蟀,在公司里做推销员。现在你的任务是向顾客宣传你们的住宅,注意要把住宅的特点和优点说清楚,语言要吸引人,还要注意礼貌。如果介绍的好,你有机会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
2、看幻灯片同位互说。
(出示第5、6自然段课文的幻灯片)
(如果学生有难度,可以简单开头引导:各位顾客大家好,欢迎光临蟋蟀房地产开发公司来看房,大家看到的这是一套刚刚竣工的住宅,它建在……)
3、指名说。
4、学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然后我们又深入的研究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板书:↓)体会到它的住宅不仅朝阳、隐蔽、宽敞、有门、有平台,而且简朴、清洁、干燥、卫生,住进去肯定很舒服。最后我们运用了我们研究的成果(板书:↓运用),把本课的知识学以致用,做了一次推销员,而且效果很好。
那么蟋蟀的住宅到底如何选择,怎样建造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研究。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蟋蟀的住宅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了。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说说有关住宅的话题。
(板书:住宅)
谁来向大家夸一夸自己的住宅?
(指名学生)
说得真棒,看来你平时一定是一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孩子。现在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比住宅。是谁呢?
板书:(蟋蟀)齐读课题。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质疑,师整理归纳。
二、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生自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要求:
读课文的同时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记号。
2、随机检查自学情况。
3、解决问题:
⑴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⑵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4、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
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⑴ 选择住址方面:
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选址)
⑵ 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词语。
(提示采用拟人的手法)
⑶ 住宅的特点有哪些,找出有关段落和词语。(板书:特点)师小结,生齐读5、6两个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画画蟋蟀的住宅,并同桌间介绍一下。
《蟋蟀的住宅》优秀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中“宅蔽骤燥搜掘钳慎弃朴址糙”等几个生字,理解积累遇而安”等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修建的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学习课文,进行语言感悟的同时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材简析:《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第七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学以致用,把这些介绍事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册有两个训练重点,一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一是阅读有一定速度。因此教学中要巧安排,精训练,突出这两个训练重点。
学情把脉:
1、《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处于本单元第二篇的位置。在学习《鲸》之后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所以在教学课文时学习说明方法,以自读自悟为主。
2、能力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继续贯彻落实“大语文”思想,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由课内带动课外,走近名家名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学前准备:1、蟋蟀的图文资料;法布尔及《昆虫记》的简介。
2、字幕片。
教学流程:
一趣味引入
A猜谜语: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一旦遇敌人,作战呱呱叫。
B诗词吟诵寻找“蟋蟀”,了解它的别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自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蛐蛐、油葫芦、促织、趋织。
蟋蟀又叫促织、趋织、蛐蛐,是一类善吃、好斗的昆虫。夏末秋初的夜晚,它们躲在墙角里、庭园中、杂草间、砖瓦下、土洞里,不停地发出“瞿瞿”瞿”“唧唧……唧唧……”的鸣叫。蟋蟀中只有雄蟋蟀会叫,因为它有发声器,这是一种“求婚”的信号,雌蟋蟀听到后会赶去“赴约成亲”。这时,如果闯来一只雄蟋蟀,就会发生一场搏斗。
两只雄蟋蟀先是振翅鸣叫,然后爪子相对,猛扑乱咬,直到一方斗败逃脱为止。得胜的雄蟋蟀,还要得意地振翅鸣叫一番。因为蟋蟀善鸣好斗,自古以来,人们喜欢饲养蟋蟀,观看它们精彩的争斗表演。
在蟋蟀的头上,有一对比身体长的丝状触角,尾部有一对长长的尾须,雌蟋蟀的产卵管比较长,夹在两条尾须当中,所以俗称三尾子。雄蟋蟀没有产卵管,叫它二尾子。凭鸣声常常可以判断蟋蟀的优劣:鸣声尖而轻的多为小蟋蟀,鸣声高亢雄厚的多为个头较大的壮蟋蟀,叫不成声的可能是“烂衣翅”,它的一只翅膀发育不良,或幼虫蜕变成虫时因外因烂掉了部分翅梢;可是“烂衣翅”不是无用之辈,它在格斗时却十分凶猛哩!
由于蟋蟀善鸣好斗,不少人偏爱它,而对它的坏处反不以为然了。其实,蟋蟀是农业害虫,不论成虫还是幼虫,都能咬食农作物的叶、茎和根。
C交流对蟋蟀资料的搜集:用简单一二句话。目的在于加工整理信息。
【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动物孩子有一种天生的热情,辅之以猜谜语的游戏形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继续学文蓄势。在岳飞的诗词中寻找蟋蟀,既是“大语文”——诵读的渗透,又隐含习作并不玄奥。只是有感而发。只要表达需要,一切皆可入文,一切皆可成诗。语文学习与运用在我们生活的第一个角落。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
二、提示课题,自主质疑。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蟋蟀的家中做客,共同学习23课《蟋蟀的住宅》(板书课题)故意写成《蟋蟀的洞穴》学生到黑板前修改成正确的。其余学生思考质疑:动物的住处生物学中一般叫什么?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之为“住宅”?它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怎么建造的》……(老师相机板书:特点、建造等词语)
【意图】题目为文章的眼睛,是课堂学习重要切入点。当然没必要每文必从课题入手学文。法布尔称蟋蟀的洞穴为住宅,有其用意:暗含了作者对这种小昆虫的敬重与喜爱之情。学起于疑。有问题才有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培养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语文学习本身更重要。学校学习不只是把“?”变成“。”,还应让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去探寻生活中的大“?”。这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的一个体现。
三、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A速读课文,生字生词可以多扫视几遍,加深印象。
B浏览各个自然段,想大意,归并加工成课文主要内容。
C汇报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意图】突出本册及本单元训练重点:速读;渗透方法指导:生字多看几遍,有意注意加强,印象就深了;生词在行文和上下文中多扫视,意会大概意思;主要内容的概括为语文能力
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应随时予以点拨。这里主要是针对本文的特点,指导最基本的段意合并法归纳主要内容。理清行文脉络似乎是要摒弃的糟粕。个人观点是:我们原来把分段说得太多,讲得太深,做得太细。走了极端,以至于把文章肢解成零碎的段落。理脉络没有毛病,只是要定位在整体把握,从整体入手心中架构出文章的粗线条的轮廓,分段(理脉络)不是终极目的,只是“从整体入手”这个课程标准的思想的具体操作层面的体现。原来的做法有些舍本逐末,这是不可取的。
四、细读课文,研究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1、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尝试解疑。
N1,住宅特点:
A向阳:光照温和;B干燥:一定的排水优良,一条倾斜的隧道……C隐蔽:青草丛中,门口有一丛草,从来不碰……
【意图】顺着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尝试自己或者在本组合作解决难题,初尝成功的喜悦。但这只是浅表地自能读书,还需要师生合作进行深入的感悟,方能得语文之精要。
2、设置情境,转换角色,研读课文。
A动手画一张蟋蟀住宅的示意图,准备参加动物建筑博览会。
B假设我们就是小小建筑师——蟋蟀,为博览会参观的人做好解说。
学法建议:结合课文,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评出优胜进行张贴展览,比一比哪组有特色。
C上台展示解说。
【意图】在学生感兴趣的课堂语文活动中,自主合作,全员参与,潜心会文。反复涵咏,学习语言,认识事物,运用语言,学习表达,为课下习作做准备。在小组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合作方法:有明确分工,有团队意识,人人为小组出谋划策,承担责任。上台解说也有培养学生当众表达自己观点的进一步培养。而解说词的准备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加工提高,是内化文本语言之后的输出与外显,这种竞赛形式也是关注了学生的持久兴趣。
预设:
N1如果学生只注重解说蟋蟀住宅的特点,提示也要附带建造的过程。
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工具柔弱(工作情景):前足扒土,钳子搬大土块。后足踏地,后腿铺平。
整修:时间长。随着身体的增长和天气变冷不断加阔。
《蟋蟀的住宅》优秀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如: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 zhòu ,不能读 jū 或 zòu 。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蟋蟀这种小动物很多同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朋友对待。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出名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出名。)
板书:住宅
二、学习第二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板书:选址 工具 洞内外
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
板书: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板书:柔弱
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出现在这一段的最后,起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板书:住宅建造
这一段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板书:时间 建造 整修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板书:十月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
板书:扒 搬 踏 推 铺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板书:长时间 加深加阔
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
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观察一种小动物。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
《蟋蟀的住宅》主要讲的是什么?
《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写了蟋蟀挖掘、建造巢穴的事。
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比喻为住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很形象,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观察有什么好处?
二、朗读全文,体会拟人句
课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请同学朗读全文,找出以上词语,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三、巩固练习,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
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注意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也要写它的活动情况。
教师指导这种练习时,可以先请同学读一篇习作例文,然后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址:排水优良、温和阳光 (不随遇而安)
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 (工程伟大)
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时间:秋天动工
建造 方法:扒、搬、踏、推 (不辞劳苦)
整修:冬季不断整修
要求:平整、光滑、干燥、舒适
【蟋蟀】
斗蟋蟀是一种游戏。
【住宅】
这是新建的住宅区。
【慎重】
处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要慎重。
【住址】
写信时必须在信封的右下角写上自己的住址。
【洞穴】
这个洞穴里可能藏着野兔。
【挖掘】
煤矿工人加紧挖掘地下的煤炭,支持祖国的四化建设。
【柔弱】
柔弱的细苗刚刚露出地面。
【搜索】
侦察排正在搜索前进。
【巢穴】
战士们捣毁了敌人的巢穴。
【倾斜】
天平向一边倾斜。
【隧道】
汽车通过珠江隧道。
【骤雨】
风紧云密,暴风骤雨即将来临。
【当……时候】
当夜晚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那一望无际的银河。
【在……上】
在无垠的草原上,一匹骏马闪电般地奔跑。
【简朴】
参加革命几十年了,爷爷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
【触须】
蜗牛的触须十分敏感。
【整修】
这部汽车需要保养整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