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金城纪念馆
今天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全体老师、同学前往张掖市高金城纪念馆进行纪念缅怀活动。
高金城(1886—1938)字固亭,河南襄城县人。家贫,11岁入福音堂做勤杂工。13岁入基督教内地会学堂学习,后又到开封教会医院勤工俭学。毕业后,来到兰州,在白塔山下勃德恩医院从事医务工作。1917年起,先后在甘 (张掖)、肃 (酒泉)二州创办福音医院,行医布道。
高金城纪念馆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大衙门街解放巷14号。高金城纪念馆建于1998年, 2000年9月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张掖纪念馆。纪念馆以红西路军西征为背景,着重反映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驻甘肃代表谢觉哉和红军联络处处长彭加伦的委托,以甘凉肃抗敌后援会主任的公开身份,以重开福音堂医院为掩护,在张掖开展营救红西路军流落失散将士。在半年多时间里,不畏艰难、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并营救红军300多名。最终被国min党新二军驻张掖三百旅旅长韩起功秘密杀害在其司令部后花园内的感人事迹。
此次缅怀纪念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我们着装整齐,在铜像前满怀敬意地举行追思缅怀仪式,奏唱国歌,敬献花篮,整个过程庄严而肃穆。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讲解,不仅了解了三苏精神和高金城
以及诸多革命先烈英勇不屈、为国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而且对革命先烈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更是被高金城无私奉献的生平事迹所感动,同学们眼眶中聚满泪水,在这样的日子显得格外凝重。
通过这次的纪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懂得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这幸福来之不易,我将永远铭记,这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新一代青年牢记历史的教训,认真学习现代科学,不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祖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终身。
篇二: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寒假里去了刘老庄(我母亲的老家),参观了八十二陵园。
八十二墓在淮阴区几乎人人尽知,但到了市区几乎没几个人知道,去年拍了一部电影叫《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可能名气会大一些。那么,我就先做个介绍吧:八十二陵园座落在淮阴县刘老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淮海区刘老庄牺牲的82位而设立的陵园。1943年3月18日,日伪军3000余人从淮阴出发,企图合击位于六塘河一带的中共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此时,驻守刘老庄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第四连的82位壮士,在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的带领下,为掩护人民群众和领导机关的安全转移,与日军展开激战,毙敌200余人,伤敌300余人,后因弹尽援绝,全部壮烈牺牲。淮阴人民将遗骨清理并举行公葬,建成八十二陵园。
陵园中最奇特的莫过于两座碑,一座是建国初的一九五五修的高十五米的纪念塔,上书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的题字“淮阴八十二墓”;另一座是现在新建的纪念碑,为白色的大理石建筑,上面有一红五星,碑座上书写着“八十二纪念碑”。走在陵园中,不仅感受到们英雄壮举的伟大,同时也从当地人的角度感受了一下两座碑。旧碑屹立,透发沧桑,给人一种稳重.厚沉的感觉;新碑朝气蓬勃,给人一种“新”的气息。两座碑都很高,但不让人感到被拒之千里,仿佛是在守护这片土地,保佑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蓬勃发展。
八十二名生前为保护这片土地而壮烈牺牲,死后的丰碑继续镇守,守护。从刘老庄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感到了们对这片土地的祝福与热爱,以及人们对这些的崇敬。我相信,将来这片土地一定会随这八十二名一起被更多人知晓。这不,去年拍的《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不就是一个开头吗?我们也将永远铭记带给我们新生活而牺牲的壮士。
篇三:参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年11月30号,作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借支部组织生活的契机,我们来到了重庆红岩革命圣地,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以及红岩革命纪念馆。浩气长存的群雕,栩栩如生的塑像,气势磅礴的大型浮雕,以及精美的大型壁画,诗文碑林,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记得少年时代,《红岩》这本书曾使我爱不释手,《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曾经看过几遍,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英雄形象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当我们站在革命先烈曾经牺牲的地方,看到监狱里一件件残酷的刑具,我们的心情非常愤慨。它是国min党反动派的帮凶,它是用来残害革命先烈的,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一些革命志士成了英雄,一些意志薄弱者成了叛徒,是什么力量使革命先烈经受住了人间最残酷的折磨?是党、是国家、是人民的利益,凭着他们对革命的信念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为了民主自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甘洒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了个人的一切,这就是英烈们的世界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呢?当今时代我们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我们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次革命教育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是21世纪的建设者,应该去面对21世纪的挑战。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应该以革命先烈们在战争年代表现出的那种高昂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再造我们的时代精神,用这种时代精神来巩固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美好河山,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青年应当有朝气,敢做为”。我们在这里呼吁所有的党员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世纪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谨记“八荣八耻”的准则,并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宏扬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旗帜,让革命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游陵园有感 篇1
“哈哈!GOGO!这是从巴运车上发出来的笑声和欢呼声。我们要去中旗川井体验生活。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五原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将军骑着战马矗立在石碑上,那正是傅作义将军,下面的石碑上刻着九个大字——五原抗日纪念碑。这时,天气也好似和我的心情一样,灰蒙蒙的。好像正为那些的牺牲感到悲哀、伤心,就好像马上要哭出来似的。
下车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一块大石碑前,在上面刻着一段故事——五原大捷,在此我们默哀了一分钟。随后我们排成一队去参观了的墓碑,瞧!那一座座洁白如玉的墓碑是那么庄严。这时,我仿佛看见了他们在站场上浴血奋战、奋力杀敌的场景,他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的精神令我无比的敬佩。我们把们的墓碑绕了一圈,我边走边想:“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灵魂永远的久居在了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每点时间,珍惜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游陵园有感 篇2
在一个阴沉沉的上午,老师带我们去参观“陵园”。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陵园”走去。
不知不觉就到了“陵园”的正门。正门上面写着十四个字“定南山城好风光,革命精神大发扬”。登上台阶,看见了一尊塑像,有一个小姑娘,抱着几只和平鸽,象征着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不要战争。两侧刻着十几幅精美的图案,有:老城古塔、京九公园……
我们从正门走上去,踏上了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小路。小路两旁矗立着苍翠的松柏。走了几分钟,我们终于到了“革命纪念碑”前。纪念碑高二十多米,宽一米多。上面刻着七个鲜红的大字“革命纪念碑”。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墓前。在墓前,我们低下头,默哀了三分钟。墓有五米多高,八米多宽。墓旁的石板上刻着许多英雄的名字,有:雷锋、黎富元、黎为清……有的只有二十岁就牺牲了自己,救了别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些英雄生前勇敢地同敌人搏斗,他们那种精神多么可贵啊!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过上幸福生活,他们舍生忘死地战斗,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我们的社会!
从“陵园”返校途中,我内心还在赞叹那些革命的英雄气概。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做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游陵园有感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又到了,学校里组织全体五年级的同学,去陵园扫墓。
星期三的下午,我准时来到操场,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陵园出发。一路上,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抬头一望,树枝一排一排的,十分整齐,就似乎是排着队,整装待发似得。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陵园。一进陵园的大门,庄严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老师在一进门的时候就对我们讲:“不要说话,不要惊醒了!当年战争的时候他们就没休息好,现在让他们好好的休息吧!”在正对大门的地方,有一座宝塔,上面全是为革命而牺牲的们,下面开始举行仪式,开始的时候,先是低头默哀三分钟,在这期间,我想:如果没有当年他们的英勇奋战,我们就不会有幸福美好的今天!
仪式结束后,我们围着陵园走了一圈,我心中暗暗自豪:我是中国人!
在回去的,我心想:我们这只不过是走了十里路,比起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差得多呢!我们就累得不行了;还有,我要永远记住那些曾经为中国流过血的!
游陵园有感 篇4
今天是四月三日,距离人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还差一天。我们团结街小学六年级来到了马鞍山市唯一的陵园——濮塘陵园,参观了渡江战役牺牲纪念塔、刘一鸿纪念亭和革命纪念馆。
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们每人手捧一束白菊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来到目的地,我们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耸立着的纪念塔。纪念塔大概有六七米高,上面刻有闪闪发光的八个金字——“革命永垂不朽”。仿佛是在警示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换来的!
于是,在纪念塔前,我们开始了扫墓仪式,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我们一一向纪念塔前敬献花圈,在“革命永垂不朽”的见证下,握紧右手,昂首挺胸,许下了“振兴中华”的宏愿。
沿着山路向上,我们来到了刘一鸿纪念亭。这是一个不大的园亭,但是在亭顶内却有关于刘一鸿参加战役的简介,共六场战役。看到插图中浓重的红色,我们不禁感叹:“战争是多么的可怕!”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内整齐干净。在这儿我们看到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无数位英雄豪杰,当年兵荒马乱的真实情况,旧报纸上刊登的一篇又一篇令人斗志高昂的新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现在,我正待在温馨的家中,望着旁边的电视、电脑,脑海里闪烁着今天看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不禁思绪万千——
我觉得我们不能辜负先烈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国。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热血洒何处,还看今来人。
游陵园有感 篇5
星期三的下午,老师带着三年级全体同学到嘉定陵园去,不仅是同学和老师还有吕婉茹的妈妈,俞佳欣的妈妈也同我们去。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同乘着大巴到嘉定陵园去缅怀。
我们到了陵园,看见了桃花盛开,桃红柳绿,十分安净。我一蹦下车,就在那里羡慕着,来了一位同学把我拉到了纪念碑前先去排队。然后他们给我们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接着对三鞠躬。最后由队干部献花。
仪式结束后,我们就自由参观。我们走到了“雷锋”叔叔的照片前下面,我把自己精心做的花献给了“雷锋”叔叔,然后三鞠躬。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许多许多的事迹,有的被日寇打死了,有的结婚三天就死在了战场上,还有的18岁的小青年为了救我们而牺牲了。
扫墓回来了,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我们现在的生命,生活都是用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我长大一定要报答祖国,为战士们报仇。我们少先队不会忘记您的。明年清明节时,我们还会去扫墓的。
游陵园有感 篇6
阳新陵园是个让人回念的地方。
进了陵园的大门,就来到了一个水泥平台,平台的两旁有的塑像,们有的扛着枪,有的背着炸弹,有的拿着棒子,随时准备出战。看到这些们,我仿佛就看到他们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去攻打敌人,甚至有些人倒在战场上。看到这些,我的泪水从眼框里流出来了,是他们战胜了敌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太平日子。每到了晚上,这儿开起了彩灯,大人们在这跳舞,唱歌,我想:他们也一定是为们伴舞,为们唱歌。
再踏上几级阶梯,就来了中心广场,中心广场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写着“鄂东南革命永垂不朽”,纪念碑下面石墩的正前面有一段文字,写的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史。左边画的是日本人侵略中国人民的图片。看到这里,我非常仇恨日本人,右边画的是们打仗时候的情景,背面画的是们救那些老百姓的场景。广场的两旁种着松树、柏树和鲜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种松树和柏树却不种别的树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只有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陵园是纪念的地方,所以种松树和柏树。一阵风吹过,阵阵花香吹来,使人心旷神怡。
我穿过中心广场,就来到了鄂东南革命纪念馆,里面有革命用过的武器和他们的相片,外围都有栏杆围着。
我绕过鄂东南革命纪念馆,就是一片葱郁的树林,这儿鸟语花香,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沙-沙”的响着,再加上鸟儿的歌声和鲜花的芬芳,坐在亭子里,就算多么疲劳,也会消除掉。
陵园的美,说也说不完,有空的话,你也来参观参观!作文
游陵园有感 篇7
今天是我们要去扫墓的日子,也是十分庄重、严肃的日子。能去给革命扫墓是多么骄傲的事呀!
第一节课下,同学们去扫墓,我们都激动万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循序井然的出发了,走在通往陵园的路上,鸟儿的叫声伴随着我,风儿陪伴着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陵园。
青岛市城阳区革命陵园位于城区东部凤凰山,于2000年兴建,是青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占地面积37。8亩,陵园内主要建筑有:有名墓区、无名墓区、纪念墙、悼念广场、主题公园、主题雕塑、办公区。陵园内安放着解放青岛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118名有名和26名无名。
参观完其他建筑,我们来到了有名墓区,我知道任全新、荣述生、淘宝之、李森先、刘同法、刘明德、于文清……几百位叔叔为解放青岛、打败帝国主义把他们赶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牺牲的。
然后我们来到了悼念广场,第一项:献花圈,开始放音乐有学生代表献花圈;第二项:默哀,主持人说为革命默哀一分钟;第三项:由袁主任演讲,袁主任讲了好多战斗事件;第四项:学生代表上台发表感想,她的话对我十分激励;第五项:宣誓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劳动,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第六项:唱队歌,同学们唱着庄重的队歌:1、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2、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这次活动不但让我们向致以崇高敬意,我们学习了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埋在心中的那颗种子茁壮成长吧。
游陵园有感 篇8
又是一年春风暖,青草、绿芽、嫩笋、鲜花全都闻讯赶来,聚拢到公园。田野。山间形成了春光烂漫的春天。在这大好的春光里我和爸爸妈妈相约去陵园春游。
虽然秀山的山秀丽葱茏,秀山的水清凉可口,秀山的风景更是引人眼球。但今年春游我们却选择了陵园,因为在那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春景,同时还能感怀们的高尚情操。充实了我的心灵。
跨境陵园大门遥望,整个陵园依山而建,成百上千的台阶直达山顶,一层比一层高,层层叠叠望不到头。登上山顶,一路怀着对的敬仰之情。爸爸告诉我:“他们象征着们保家卫国时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听着听着,对们的敬仰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升。每上一级台阶,都上我联想到们的一个壮举。并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们的崇高与伟大。越往上走,这种感受就越强烈。高大的革命纪念碑矗立在山头,显得那么庄严。肃穆。碑座四周,青松翠柏环绕,我想他们一定是象征着先烈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又想,他们多像身穿军装的战士,在为们站岗放哨守护着们的英灵。当我轻轻抚摸着刻在碑身上的们的名字,轻声念着它们时,仿佛们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是那么威武高大。它们的名字不仅仅只刻在墓碑上,更是刻在了我心里。当我望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时,我觉得我仿佛已真实地看到了他们为保家卫国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壮举,令我心潮澎湃。
在陵园里,不光有的事迹吸引着我,陵园中明媚的春光,烂漫的春色,同样令我心动。我漫步陵园,寻春赏春。每寻到一处春色都不由得惊呼并连声赞叹,逗得爸妈笑语不断。看那,艳丽如霞的桃花正开的旺盛,朵朵抢上枝头,挤满纸条。柔嫩的花瓣跟小妹妹百里透红的脸颊一样美丽娇艳,笑盈盈地迎接着温暖春光的洗礼,让我情不自禁地想伸手去摘一朵。梨花也不甘落后,忙着把雪白的.花瓣舒展开,向人们炫耀起她的美貌,就像一朵朵飘落在枝头的雪花,洁白无瑕。再看姹紫嫣红的三角花、绚丽芳菲的樱花、金灿灿的迎春花、花团锦簇的杜鹃花、山茶、紫藤、玫瑰……哎呀,太多了!我已经目不暇接了!她们争奇斗艳,竟吐芳香,像是在举办一场选美比赛,好热闹哦!
春风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一会儿跃上繁花枝头摇下落英为大地织件彩衣,一会儿飞上树梢弹奏一首妙曲调出春的韵味,一会儿俯下身来,温柔地抚摸轻轻的小草,牵起她们的小手给予她们勇气,小草快乐的舞蹈了。之后,频频向我们深深鞠躬表示热烈的欢迎。绿油油的草地上,可爱的小野花也要把春天装扮。这些小精灵调皮地打开春姑娘的彩妆盒,往自己的小脸蛋上抹啊抹,于是,红、黄、粉、白、紫……似天女散花,花落人间。远远望去,真像一大块华丽的“花绒毯”,让我忍不住投进了它的怀抱,舒展四肢,放松筋骨,抬眼看天空轻轻掠过的小鸟,优雅展翅的蝶儿,乘风遨游的风筝,在尽情欣赏,一碧如洗的蓝天大舞台上,白衣先生、魔术大师精彩的变身表演。顿时疲累消散心旷神怡。
我沉醉在美丽的陵园中了,久久不想离去。
游陵园有感 篇9
转眼间,清明又到。我们随老师到陵园扫墓。
我们走了20多分钟的路,到达了陵园。站在陵园的广场上,我们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听着战士们的丰功伟绩听着战士们宁死不屈的精神。
站在广场上,我们低着头,耳朵里听进的,是流不尽的哀思,是说不完的故事,是写不出的精神。小鸟在树上,似乎也被感染,连唱出的音乐,都令人觉得是那么悲伤。
事迹馆里,幽暗的灯光,照在每一块挂在墙上的牌子上。牌子上的巨幅照片,牌子上比眼睛还大的字的,记载着们的成功与失败。们!你们的事迹,你们的言行,你们的举止,都记着,都记在了牌子上,都刻进了大家的心里!你们感动了大家,感动了所有人。于是,屋子里静悄悄,静悄悄,静的只能听见鞋底与地毯的摩擦声,静的仿佛能听见你们的呼吸声。
树下的墓碑,刻着一个又一个的大名。我不知道,在那些人雕刻这些墓碑时,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雕刻的;我只知道,这些墓碑,看起来让人觉得鼻子发酸。
墓碑旁的绿化带上,花,又开了;草,又长了;树,又高了;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们,你们或许看得到吧,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各色的花……这些都是你们赠与我们的,我们,该怎样报答你们呢?
们,你们闻得到吗?树上的梨花已开了。们,你们听得到吗?天上的小鸟在叫呢。们,你们看得到吗?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碑前,敬献上了他们的花,他们的情……
游陵园有感 篇10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去陵园给壮烈牺牲的们扫墓,因为没有这些就没有我们现在这温馨幸福的生活。
我们上午八点三十分到了陵园,下车后,走进大门,两边的白杨树沙沙作响,好像在为壮烈牺牲的们默默哭泣,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凝重起来,陵园共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座高达几十米的大雕塑,第二部分是一个雄伟的展览馆,第三部分是为壮烈牺牲的们敬献白花的墓地。
这座高达几十米的大雕塑上面深深地刻着青沧战役纪念碑几个大字,在李大队的带领下,我们重温誓词:我们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们的声音在陵园中久久回荡,我仔细的观察这座高达几十米的大雕塑,上面刻着战士们为了解放沧州而举行的青沧战役的一幅幅画面,战士们满脸鲜血,有的负了重伤,有的被子弹击中,可战士们不顾伤痛,依然冲进火海中去,他们这样坚持着,想想我们,有时候只为了一点点小伤便娇气的哭个不停,可们呢?他们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无畏,许许多多年轻的生命就为了解放沧州这个城市壮烈牺牲了。
走出陵园,我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们壮烈,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让我们永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游陵园有感 篇11
今天,天气阴转多晴,但没有影响我们去游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陵园,参观气象站,做“大地寻宝”.击鼓传花猜谜语等小游戏,我最感兴趣的是“大地寻宝”。当刘老师说完一个“大地寻宝”的游戏时,我们就想;是埋在地里的,还是在地面上的?
这时,刘老师说;“地点在右边的小树林里,这个游戏不是寻金、银、珠宝,而是寻一些纸条,纸上写着谜语,只要找到了,把答案说对,老师就会将励你奖品。”我们听了后,就迫不及待的叫刘老师,快喊开始,刘老师见了,说;“开始”。
我们急得像蚂蚁炸开了锅,一窝蜂似的飞到树林里,找呀找,我转过身来,发现了一张,我准备去拿时,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后,纸条已经被人拿走了。我怒气冲冲的继续找。大概过了十分钟,我又找到了一张,我快速地跑去,拿了过来。我看见有些同学一会儿就找到了4张,我更加仔细地找了。最后,老师喊集合了,老师说:“找到的举手?”我举起手来,老师让我读我的谜语,我大声的说:“太阳送我到天上,风伯送我到四方,可怜我眼泪汪汪,才能够重回家乡。
”老师问:“谜底是什么?”我回答:“水蒸气。”老师说:“对了。”老师奖励了我一个棒棒糖。我开心极了!同学们也各自获得了不同的奖品,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转眼间,到了回家的时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陵园,踏上了回家的路。啊!陵园真好玩!
游陵园有感 篇12
迎着四月的春风,踏着轻快的脚步,我们于四月三号的这一天,来到了郑州市陵园来祭拜。
陵园离我们的学校很远,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了之后,我么表情严肃地走进了陵园。一进去,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纪念碑,足有六七层楼那么高,上面写着几个大字——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紧接着,我们站在纪念碑前,纷纷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白花先给祖国的革命先烈,希望他们能够安稳地睡去。
一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参观陵园。
陵园可真大啊!老师给我们每一个小组都下达了任务,要我们找到几位著名,并记下他们的生平事迹,回来是要交上来的。下达了任务,我们开始边寻找边参观。
不久后,我们找到了第一名,我们急忙摘抄下他的生平事迹,并在他的碑前鞠了一躬。之后,我们便接连找到了其他几名的记录,并摘抄到了纸上。
时间到啦!我们小组回到了集合地点,老师又领着我们去了一个院子里,那里面全都是飞机、大炮、坦克等战时的武器装备。我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当时英勇的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情景。啊!我们现在的和平不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及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吗?
我们回到学校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之后为我们的国家作出宝贵的贡献,不能辜负了们的鲜血啊!
游陵园有感 篇13
中山陵一“游”雨花台陵园,同学们对这个地方不陌生吧!这里是专门纪念为中华民族而壮烈牺牲的英雄,我们认识他,或者不认识他,都应该在我们。
上星期六风光好,春光,阳光灿烂。猜猜我带我去哪儿?对了,雨花台陵园。
雨花台陵园,时候不早了,对我说:“我们先去草坪吃些东西再去别的地方,好不好啊?”我撒娇说:“不嘛不嘛,先去孔雀园看孔雀嘛!”可不同意。办呢?在家,我们会抽签决定,可没纸没笔,只能包剪锤了。结果,出布,我出锤,我输了。先去草坪吧!哪儿,才这儿人山人海,空位没了。我们挑了较大的空位坐了,拿出了零食,有鱼、薯愿、巧克力等等。吃饱喝足了,该去孔雀园了,她却要睡觉。没办法,好坐在那儿干等了。草坪上挺热闹的,,有人在聊天,有人在野餐,有在打羽毛球,干脆在草坪上搭帐篷睡觉好不容易熬醒来,终于可以去孔雀园了。孔雀园,哇噻,院子里有成千上百的孔雀在转悠。到孔雀园,不看孔雀开屏嘛,不例外。等了好久,才看到一只孔雀张开了它那五彩斑斓的尾巴,是只有千金小姐用的扇子,美极了。
雨花台陵园的风景也不错哦!有桃花、梨花、梅花等等,处处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你们有兴趣也可以去那儿玩一玩,也许你去的时候,那儿又增加了新设施,到时候,要向我介绍介绍啊!
游陵园有感 篇14
清明节清晨,老师带我们兴高采烈地登上快乐大巴向濮塘驶去。一路上,我只盼着车子开快点,早点到濮塘,就连沿途像金黄色地毯的油菜花也无心欣赏。车子开啊、开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濮塘陵园。
从南大门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群雕,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铸就的纪念碑。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阳光静静地洒在革命纪念碑上,被 朝霞染红的雕像显得更庄严肃穆。你看,仿佛有革命先烈双目怒视着敌人,仿佛在说:“你们的日子不长了!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充分体现了们的大义凛 然、视死如归的浩然之气。注视着纪念碑,不由让我浮想联翩,想到了无数先烈为中国解放英勇献身的情景,想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前仆后 继,想到……
纪念碑身后是苍松翠柏组成的绿墙,沿两边环陵大道而上,就到达了公墓,无数英烈静静地微笑着,安详地注视着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我望 着爷爷题写的“革命永垂不朽”的碑铭,内心涌动着无限敬仰之情。站在纪念碑前,放眼望去,濮塘风景秀丽,松柏翠绿,春花似锦,天上的鸽子时而飞 翔、时而落地,这正是象征着们的心愿——让和平永驻人间。
踏上返程的大巴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用鲜血换来的。们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珍惜时光,刻苦学习,长大了建设祖国。
游陵园有感 篇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要来到清明节了,而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当然要追悼为国捐躯的了。
可真是正合我意,学校举行了追悼革命先烈的活动,并且我们班也要参加。一大早,我们班就开始向陵园前进。
时间如流水,我们马上就来到了陵园。一进陵园我们大家就被这凝重的气息所影响,映入眼帘的便是几个大字:“革命永垂不朽”,它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也仿佛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在陵园之中矗立。环望四周,青松围绕着陵园,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严寒酷暑中,它巍然挺立,像一位士兵一丝不苟的守卫着,再看看他的躯干,斑斑点点,多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虽然有些时间了,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革命那热血沸腾的战场上抗战杀敌。看着那八个大字,我们仿佛看到邱少云宁可自己牺牲也不能让这么多的战友牺牲,更不能将任务失败。邱少云这种顾全大局,坚韧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仿佛看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这种精神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仿佛看到董存瑞,用那双手顾全大局,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我们仿佛想到董存瑞、邱少云、朱自清,好似像岁寒三友一样在严寒的环境中绽放。是啊!有的人死了,但他已经活了,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通过游陵园,使我明白了: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啊?总而言之,千言万语的话也表达不出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感激。
游陵园有感 篇16
上个礼拜四,我们去陵园去纪念因解放上海而光荣牺牲的解放军叔叔们。
一到门口,我就看见一块纪念碑,上面有陈毅写的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愿解放上海而牺牲的战士们永垂不朽。我们要献花了。我拿出精心准备的小白花,小心翼翼地放在纪念碑下。我一抬头,看见有不计其数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下。这些名字,都是为解放伤害而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字。我看了,眼眶不禁湿润了,心想:战士们为了解放上海,保护上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可是我们却不在战士们用血汗换来的土地上好好的读书,天天在玩电脑,一直在看电视,还有看到解放军叔叔打仗受伤的照片会笑出来的(良心何在啊!),浪费了学习的美好时光。想到了这里,我深深的自责起来,是在为自己的不努力在自责。我缓缓的站起来,凝视着这块刻有名字的纪念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还要拥有强健的体魄,看以后谁还敢欺负我们的中国?!
之后我们又去了纪念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块石雕。它不是用大理石和花岗石雕刻的,也没有上颜色,只是用平淡无奇的石块雕刻的。
你一定会问:“那我为何会喜欢那么平淡无奇的石雕吧。告诉你吧,因为上面的解放军战士们被雕刻的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又拿着枪射击的;有拿着大刀向前冲锋陷阵的;还有和敌人肉搏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我们又去看了们用过的遗物。
很快,我们要回去了,在车上,我不停地想:我要努力,要让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看以后谁还敢欺负我们的中国。
游陵园有感 篇17
3月16日,全校师生怀着凝重的心情,来到位于浦东的高桥陵园。经过约一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一走进陵园的大门,我就看到了那雄伟的革命纪念碑正高高矗立着——它高12米、宽20米,巍峨壮观,上面写着“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不禁被这气势所折服了。再环顾陵园四周,陵园两侧建了两幅高1.8米、宽15米的大型浮雕,纪念碑两侧也新建了12幅高2.2米、宽1.8米的花岗岩浮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激烈场面。我不禁暗暗感叹道: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是可敬啊!正想着,广播里突然传来了“开始默哀”的声响,我再看看其他同学,只见他们都手捧着黄色或白色的小花,并微微的低下了头,我也急忙低下了头,这时,广播里传来了悲痛的乐曲,而我的眼前,也仿佛出现了解放军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三分钟过去了,广播里传来了声响:“默哀毕。”听到这,我们都慢慢的抬起了头。
接着,我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围着革命纪念碑走了一圈,我们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小红花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死去的革命的名单下面,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扫墓活动就结束了,在回去的路上,我思绪万千:如果没有许许多多革命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是用革命的鲜血所换来的呀!谢谢你们,伟大的革命!
【篇一】
5.1号走进莱蒙的东方国际影城观看这部期待了很久的电影南京南京,一定要去看这个片子原因有很多,这个片子做了很多的宣传,让人联想很有看头。而且我曾经在南京呆了五年,每年的12。13整个南京城会拉响警报,我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光是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拉这样的警报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还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面的一幕幕都会让你浮想那些无
我看了后就产生了几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杀害同类?在什么情形下,一个受过教育、知书达理的人会变成野兽?施暴的人为什么失去了应有的悲悯和良心?日本人也是应该是人啊。他们也应该有兄弟姐妹,他们也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而为什么把中国人不当人甚至连狗都不如的处理掉。
在我们观看影片时,全场自始至终只有沉寂,每个人都沉浸在影片当中。
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
南京是当时的首都,中国也算是泱泱大国,小日本来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居然一句守不住了就丢下城内几十万百姓,想一下日本人该有多得意,整座南京城就是他们的了,城内的所有东西包括人,他们当然是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了,而且剩下的都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政府跑了他们也绝望了,所以他们一个个都表情麻木听任日本军官的命令,不管哪种死法就是一个死。那样的环境里,就像角川最后说的活着不会比死好吧。可是人总是想要活下去的,那些在拉贝保护下的难民没有被集体枪杀觉得幸运,所以当拉贝接到命令要离开南京时他们的无助他们的呼喊,“拉贝先生不要走,不要走”,其实另一个声音就是“我们不想死,不想死”。小白今天中午还问我为什么拉贝不留下来呢,他为什么要留下来?他接到的是命令,什么是命令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另一个方面就是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政府都放弃你们了,一个外人怎么插手管,而且你们的死活,与一个德国人有何干系。他不也说了,再这样下去会破坏他们的日德关系。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活的希望没有了,支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断了,他们的精神也就跨了,精神跨了,灵魂就飞离躯壳了。于是,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了。那么,任由屠杀也就不难理解了。那个时候的普通中国老百姓,他会有民族的精神吗?当然没有。
再说说这部片子里出现的女人吧,看过很多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导演往往会选择以点盖面,因为赤裸裸的画面不仅会对先人的不敬,也是对后人的伤害。陆导演觉得味道不够重不能让人家记住,所以,一开始在那些暴尸中就有女人的裸体,还不断的出现女人被强奸,而且不断的被强奸、轮奸,再加上一直晃动着没停过的镜头。特别是选出来的慰安妇送到所里后的那一段,放的时间还特别长,到底什么目的啊,难道我们不知道慰安妇去是要做些什么吗,还要放那么长的镜头,还有最后拖出来的一车赤裸裸的尸体。死法有很多种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这样的死。她们是为了保住难民区里的人命自愿站出来去做日军的慰安妇的,所以我认为她们才是这部片子里最勇敢的人,最后的英雄。我也是看到这里泪流不止的。就连那个高圆圆演的算是有文化一点的领头人被日军抓出来眼看是个死的时候,她向角川使了一个求助的眼神“SHOOTME。”希望早点结束,不愿再受到什么凌辱。至于里面放到的由范伟演的那个汗奸不知道在这部片里出现有何意义,一切都是莫名奇妙的,到最后也是莫名奇妙的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法场枪毙。
导演可能潜心安排他死时说的一句他老婆又怀孕了是有愚意的,我却觉得简直狗屁。还不如说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这样没骨气的。我以前是很讨厌日本人的,就是因为他们曾经侵略过中国,曾经对中国人做了无法原谅的事情。可是看完这部片子,我除了难过和悲伤,竟然没有憎恨,日本人角川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们也只是受上面控制的机器而已,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屠杀,我看过纪录片里一个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回忆,说当时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自己,就是一部杀人机器。到最后都不觉得被杀的是人。但回过神来活着相伴的是无尽的恶梦。所有一切历史的教训无非就是归结成一句,弱肉强食。中国发达了,谁还敢跑来撒野。只是这种题材有纪录片就够了,不应该拍成这样的商业片,拍这部片子的人叫陆川,现在来看票房成绩还不错。可我觉得他拍完这片子估计也会恶梦连连。再总结一下整部片子吧,整部片子镜头太晃,看的人有点晕,情节是基本没有。人物也不突出。总之就是不知所谓,我劝还没看过此片的人还是不要看了。没多大意思,想知道那段真实的历史还是在历史课上多用点心听课吧。
【篇二】
生为中国人的我们,是一定要看爱国主义影片的。这天,学校就组织我们观看了这部电影《太行山上》,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这是抗战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爱兵如子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士兵在站岗,就上前嘘寒问暖。当小战士把手放在嘴边哈气取暖时,朱总司令就把小战士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去暖。最后干脆自己替小战士站岗,让小战士跑步热身。当时我看了很受感动,他指挥作战已非常劳累,晚上就应该好好休息,可是他却这么关心一位普通的小战士,从这件小事中就能看出这位伟人的平易近人、关心士兵的高风亮节。
影片中独臂将军贺炳炎那奋力杀敌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潇洒的杀敌动作,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仇恨。当他接到上级撤军的命令时,生气地将大刀向下一扔,好像消灭多少敌人都不能解除中华民族的仇恨。
在看到一位日本中将在太行山区考察被炸死时,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看到爱国将领郝梦龄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时我感到: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多么可敬的将士啊!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由衷地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壮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啊!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有着这样的革命先烈,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在是世界的东方。
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身处和平年代的少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来报答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