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关于座右铭的意思汇编66条

关于座右铭的意思汇编66条

时间:2018-09-24 06:06

名词释义

词目:座右铭

拼音:zuò yòu míng

详细解释

1、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白居易《<右铭>序》:“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戒自己的文字。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都是用韵的。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牅皆格言也。”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种,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欹器”的酒器。

座右铭是铭文样式之一。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历史沿革

见於史籍、经籍记载最早的“座右铭”,大概就是“金人铭”(参见三缄其口)和周武王为了警戒自己而镂刻於身边随处可见物件上的铭文了。

《太公金匮》记载:武王问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师尚父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栗栗(音栗)如不满日。汤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息。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慎书铭,随身自诫,书冠曰:宠以著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书履曰:行必虑正,无怀侥幸。书剑曰:当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书镜曰:以镜自照,则知吉凶。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武王曰:吾欲造起居之诫,随之以身,几之书曰(几,古人坐时依靠之物,其形状类似于今之茶几):安无忘危,有无忘亡,孰惟二者,必後无凶。杖之书曰:辅人无苟,扶人无咎。门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户之书曰:出畏之,人惧之也。牖之书曰:窥望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钥之书曰:昬慎守,深察讹也。研之书曰:石墨相著,邪心谗言,无得污白。书锋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书刀曰:刀利皑皑,无为汝开。书井曰:源泉滑滑(音汩),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弩之戟为翼,弩之书:见奔远行,在才者与任武者也。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而三军劝者,赏之;杀一人而千人恐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动者,杀之;杀三人而军振者,杀之;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武王曰:请著金版。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器物的铭文,发展到以物寓意之“爵”(酒爵,器型似雀,取其鸣“喈喈”,谐音“节”,节制饮酒之意)、欹器等,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关文献

《座右铭》汉崔瑷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背景: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作者表达了洁身自好的思想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相关说法

这种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或其他地方的格言为什么叫座右铭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说法之一

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说法之二

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qī)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

说法之三

东汉崔瑗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后来,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叫做“座右铭”。

铭文样式之一。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座右铭简单解释(motto)

就是始终给与你精神上的极大力量的`一句话,也许是鼓舞也许是激励抑或警告,也许在你灰心丧气的时候,也许在你踌躇满志的时候,也许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以它为人生信条,完成你的每件事,助你成功。

导语:周以前的箴铭以黄帝的《金人铭》为最有名。从金人铭载体的形式看,应该是

座右铭的`含义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详细解释

1、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南朝 梁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白居易《<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延伸:人生格言座右铭

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破釜沉舟,勇夺最先。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6、君子力学,昼夜不息。

7、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8、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1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1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5、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6、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8、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3、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24、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2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0、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33、谟事在人,成事在天。

34、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8、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39、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4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2、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44、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45、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4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47、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8、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49、所有存在都是独创。

5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