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孔子座右铭的写作收集100条

孔子座右铭的写作收集100条

时间:2018-09-19 22:10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则匆惮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导语:《

作品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①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②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③。隐心④而后动,谤议庸⑤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⑥圣所臧⑦。在涅⑧贵不淄⑨,暧暧⑩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词句注释

①施:施舍。

②世誉:世俗的荣誉。

③纪纲:法度。

④隐心:估量。

⑤庸:岂,哪里。

⑥守愚,守拙。

⑦臧(zāng):褒奖。

⑧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

⑨淄(zī):黑色;变为黑色。

⑩暧暧(ài):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硁硁(kēng):执著,形容浅薄固执。《论语》:“子曰:硁硁然小人哉。”

介:坚固。

白话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要盲动,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毁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创作背景

曾有打车吕延济题注说崔瑗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就手刃他的.仇敌,然后逃命,被赦免才得以逃脱。于是作此铭来警醒自己,又因为经常放在座位右边,于是叫做座右铭。

原文赏析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言。 “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言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自省自查自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我张扬。《道德经》中有言: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言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言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即慎言。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 “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自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誉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自己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言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 “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独立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言”,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突出。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二是在语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言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名家点评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崔瑗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拈出自己做人的原则——唯仁为纪纲,并指出自己做人的方式: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难能可贵的是,崔瑗不仅以铭文警戒自己,还一生身体力行。这篇《座右铭》已成为他砥砺品格、陶冶情操的一个象征。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教育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几篇

给孔子的一封信

敬爱的孔子先生:

您好:学了您的《论语十则》我受到许多启示,对您的高尚品质与为人我十分敬佩,想向您学习探讨。

学而不思责罔,思而不学则殆。数千年前的您就十分注重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可见思与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学不思。就拿我来说:相同的课上时间,相同的老师讲课,有些认真思考的人总是课下也把老师的课程看一遍,再熟悉一次,我却把老师讲过的课程看一遍,再熟悉一次,我却不在乎此,结果往往是我的成绩远在他们之下,我总是很迷惘,为什么呢?学了您的话,才恍然大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记得有一次,老师讲了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讲完后还特意问我,会了吗?我敷衍了事,说会了。然而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可见,自我反省也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并改正许多错误。孔子先生:您知道自我反省的好处,可像我一样的许多人,多是犯了错才明白您的观点的。我以前朋友很少,却不知道为什么,因此每天都很苦恼,学了您的话,我开始冷静下来反省自己,虽不是每日几次,却也有颇多的收获,我渐渐的认识了自身的不足,也努力加以改正,相信不久便会有更多的朋友。吧。

孔子先生:说了这么多都是在您的启发下才明白的,相信您的话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践行您的思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按您的

孔子先生愿您的理论学说得到更多的.认可!

敬佩您的学生

给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虽然与您相隔宇宙那么遥远的距离,但您的大名却家喻户晓。

我记得您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它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它使我明白了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的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中,我学会了在学习的基础上的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孔爷爷,是您让我领悟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当然,您教会我的不仅这些。你还使我明白了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后两句中含义深刻,使人从中获益不浅。这让我想起了柳公权。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后,不断揣摩,将颜体渗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倘若柳公权一味效仿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体啊!所以,我明白对待一切事物,就要运用您的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些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限制泥潭,一误再误。

您教会我们很多,您的思想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熠熠生辉的,注定也要恩泽后世。

敬祝您快乐,永世幸福。

此致

敬礼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