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
人到了一定时期总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既然终将会死去,我为什么还要努力?我在想这个问题时,得不到任何结果,但我也只能如虫豸一般继续生活着。
这部影片的名字一开始让我以为是讲关于学校布置的作业如何多的故事,之后却发现不是这样。正在上高中的.主人公乔治认为:“我们孤单地活着,孤单地死去,人生就是一场虚无。”所以他不写任何作业,随便逃课。之后在学校天台上认识了正在抽烟的校花莎莉,两个人似乎找到了某种相似之处,成为了知己好友。可他却发现自己无法融入别人的交际圈,只能用画笔描述他的内心世界。当时看到主人公每天放学不回家,自己一个人坐在荒芜人烟的湖泊旁的草地上,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时,心里产生了某种共鸣,可能是因为我也是喜欢独处的人吧。
在校长室里,当校长跟他说,如果他再不交作业、不认真上课,他将无法毕业时,他流下了眼泪。那或许是他对自己前途的迷茫的不知所措。
当他在女主家外的街道上哭泣时,那是他对自己所抱有希望的爱情和友情被打破时的悲伤。(女主和一位画家朋友在一起了)
之后,他的家庭因为继父破产而支离破碎,母亲提着箱子与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靠着他的肩膀脆弱地说他们即将无家可归时,他红了眼眶。他下定了决心,完成了校长让他在三个星期内写完一个学期的作业的挑战,同时也晚场毕业画作,成功拿到了毕业证书。
有人说这故事太过平庸且俗套,但我觉得这是青春期少年最真实的心理写照。也有人问“乔治最为为什么能够下定决心要写完作业拿到毕业证书呢?”我仔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因为他感到了生活的重担,认识了人生生活的意义所在,有了需要他的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所以他最终冲破了心灵的矛盾困惑期,走向了成熟。勇敢地面对了自己,承担责任。
再仔细想想,只有无所事事,内心空虚的人才会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吧?因为一旦你忙碌在生活中,生活的意义自然就明白了。其实,认真生活就是生活的意义。
阅读了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对“家庭作业”的目的和实效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书中作者看到这些年美国政府因要提升其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出的改革方法包括定期的学习成就评量与增加家庭作业。后者的`争议不多,几乎大家都认为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练习才得完美。可是,增加作业会增加父母负担、孩子压力、家庭冲突等。这些损失并没有以学业成就来加以平衡。书中作者提出了研究证据说明这一点,也借用了不少老师的经验,阐明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问怎么做才有效益。而问作业的效益时,问的不只是是否提高学业成绩,还有更核心的,孩子有没有兴趣,是否能增广、加深学习,亲子间的关系与互动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
我小时候读书,好像并没有很多的家庭作业,因为老师把该布置的都布置了。就拿
很多年后,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布置批改作业,作业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相仿设法让孩子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题目,以便在考试时感觉游刃有余。可是,近些年来,号召让孩子减负,肩负归根结底还是得减作业不是吗?所以,能少则少,能精则精。这样一来,学生的负担确实轻了许多,可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训练量。
对于作业,我觉得,量变产生质变,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练习的量的积累,才算对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有了这个量奠定的基础,他才有能力去选择,去拓展,否则好比空中楼阁,虚无飘渺。另外,我们不是一直崇尚“黄金分割”嘛,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作业也一样,太多太少都会适得其反。总之,我们应该把作业作为孩子牢固掌握知识的途径,而不是取得高分的工具,把握好作业与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系,让家庭作业变得有趣有效。
不知在什么时候,作业变成了一把大锁,锁住了那条能通往快乐的街。
不知在什么时候,作业变成了一道天险,成为求知路上难以逾越的界限。
我做学生时就是这样,或 许我的 老师做学生时也是这样。现在,我做了老师,,我会努力告诉我的孩子,
作业应该是一把尺,在一天的训练之后,看看现在的自己能跳得多高。
作业应该是一块表,在一天的训练之后,看看现在的自己能跑得多快。
每一个儿童,不管你是中国小孩还是外国小孩,自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便不得不在8小时之外面对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家庭作业。对于家庭作业,它与考试一样,尽管存在诸多争议,却永远无法消除。只要教育存在一天,家庭作业便会存在一天。至少到目前为止,家庭作业的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中国孩子家庭作业多是举世闻名的,它也因此为人所诟病。那么,在被誉为“儿童天堂”的美国,家庭作业存在的现状是怎样的?美国人对家庭作业有什么样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家庭作业的迷思》带我们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国教育现状,颠覆许多人对美国“儿童天堂”的惯性思维。
一、美国孩子也一样要面对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二、作者的主要观点:家庭作业对于学习的改善毫无益处,应予取缔
三、家庭作业的出路在何方
作者给出的药方是:最好是没有家庭作业。但我在开头说过,家庭作业和考试一样,只要教育存在一天,它就会继续存在下去,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不同意见就会消失。因此,我们无须在取消家庭作业上下功夫,而是应该思考,如何使家庭作业更有用、更有趣,并尽量减少必须让家长协助的部分。
很多地方教育局严格限制家庭作业的时间。如一二年级不许有书面作业,中年级作业总量不得超过一个小时,高年级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等等。这些措施在书面汇报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却远非如此。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是不争的事实。
在若干年前,取消家庭作业是比较现实的。因为学校科目少。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今天则完全不可以。比如说
布置家庭作业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或者巩固所学知识。因此,作业的布置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说,语文作业以前常布置的作业是把某一课的生字词写5遍。现在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明天要检查默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写或者不写,如果写,写几遍,以记住了为准。只要能通过第二天的默写,他们写了几遍或者不写,又有什么关系呢?其他学科的方向,我想,也应该大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