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小学百团大战观后感集合70句

小学百团大战观后感集合70句

时间:2020-05-18 11:11

小学生百团大战(一)

我热泪盈眶,为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永远也不能忘记那些英雄先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影片有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众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重大历史贡献。

影片中的一幕——日本侵略者对姚家村施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当影片的镜头跳转到一个房间,正对着一个产妇,日本侵略者将房门紧闭,活活的烧死了屋内的几个妇女和刚出生的孩子。得知敌人残忍暴行后,彭德怀司令员大吼道:"想要种族不灭,唯有抵抗到底".这些镜头刺痛着我的每一个神经,让我双拳紧握。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热血青年,对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恨之入骨。这样的行为简直掺无人道,这样的国仇家恨永志不忘!

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又是一名路政执法人员,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度、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践行"保路护航、执法为民"工作理念,时刻践行"三严三实". 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群众满意优秀路政执法人员。才能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以先烈为榜样,齐心协力建设祖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伟大的中国梦也定将实现。

小学生百团大战观后感(二)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么有意义的年份,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莒南电影院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百团大战》。

看着《百团大战》影片中催人泪下的画面,感人肺腑的瞬间,每个人的眼晴都湿润了。我们祖国能这样日益强大与这些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是分不开的。我们要记住这些为国捐献的,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明白现在我们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革命接班人,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抓住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初开的花朵,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

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努力吧!好好学习吧!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篇一】《百团大战》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一部叫《百团大战》的电影。里面主要讲述了在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欧洲战场,纳粹军队闪击波兰后,连下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挪威。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江汉平原以至华中大部又落入日本人之手。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看了影片之后,我知道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凶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抱负的人,为祖国献一份力。

【篇二】《百团大战》观后感

我们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百团大战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

在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s("content_relate");

《百团大战》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夺取的胜利来之不易。

小学生百团大战

许多年前,一位貌似反动实则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的家伙曾义愤填膺的对我说:**部的傻子都该枪毙!

怒其不幸未必,恨其不争到是真的。

早几年吃的还是社工学的技术饭,这几年技术没有了只好公然耍流氓了。如今老一辈人丁寥落,甭说张那种邪教理论宗师,即便是胡那种软骨头都不可得矣,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前几日,组织去看了这部《百团大战》,看过之后总体感觉比想象中底线要好一些,虽然我的标准略低,但至少算不上”雷剧‘,虽然有许多“雷剧”的影子。

首先从技术上讲,看得出还是花了些银子和功夫的,当然这只是跟其他的国产电影相比,至于多烂或多自豪的激进评论,当不得真,技术上未必有好,但也没烂到底,当然槽点依旧不少,例如开篇张自忠那一身的德系装备,作为一部为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献礼的片子而言,这未免有些太黑色幽默了。

其次从情节上讲,历史和逻辑硬伤处处可见,许多雷剧细节看着实在眼熟,总体故事线索草率凌乱,人物塑造模糊、许多情节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匆匆忙忙的扯了过去,对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此外除了开头张自忠那两分钟以及部分细节,大部分的煽情都没煽到点子上,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而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电影居然敢把“关家垴战役”这种黑历史做为主线重点浓墨重彩的刻画了一番(彭总督战,三个旅一个团近两万人对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歼,血战两昼夜,未能全歼,最后被迫撤退)结合开篇把邓超饰演的“张自忠”拍的比彭大将军还帅气,以及关家垴战役中抄袭“向我开炮”情节美化日军支队长那段,所以也难怪微博上如郭松民等极左都觉得导演这厮有高级黑的嫌疑。

最后从政治上讲,这还是一部试图用商业片的形式去阐释主旋律的影片,本来是个应景的政治宣传片,但却偏偏想要用商业大片的手法来展现,最后的结果就是黛玉的'身子上长了个潘金莲的脑袋,不要说跟90年代制作精良的《大决战》等主旋律影片相比,即便是与近几年体制外的《前进,达瓦里希》、《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都远远不如,左右讨好的结果就是左右都不好。

其实要我说,即便是素面朝天历史本身的壮烈就足已动人,又何必非要浓妆艳抹的虚构甚至整形呢?70年前那些英烈的事迹,即便按照政治正确的标准去筛选,还是有大把大把的上好主旋律的素材可供选择,例如当年九一八事变时组织全城警察奋起抗击,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黄显声将军,是东北义勇军的创始人,中共秘密党员,西安事变时被扣押,重庆解放的前夜牺牲在白公馆,《红岩》里小萝卜头的狱中老师黄以声的原型,即便是这样一个无论从哪方面讲都足够“正确”的人,这些年得到宣传也不过寥寥,为什么?因为那些高呼要捍卫英雄、惩治抹黑的人,要的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政治目的去塑造、捍卫英雄,而不是历史中那些真正为了这个民族和国家英勇献身的人。

又近九一八,每到这个时刻我总是忍不住去想,八十多年前那个秋日里,一座城池的惶恐、麻木和悲愤,那些喊着绚烂口号意图千古流芳的影帝们成了英雄,而为这座城市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无名背影又有谁曾真心记得。

小学生百团大战观后感二:

今天依照单位指示,去看了主旋律电影《百团大战》,果然不出所料,真的跟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一样让我觉得……拍的真烂。

上来先说国军,我估摸着这几年的风头转了,也开始承认国军在抗战中的贡献,但是按照“我们共军才是抗战中流砥柱”的言论,前几分钟,简直让人觉得毫无意义。

邓超演的张自忠临死前怒吼“华北丢了我跑了”云云,我怎么也看不出慷慨赴国难,马革裹尸的抗日英雄的气魄,那话说的,一点感觉没有,打了几分钟酱油,完了。后边蒋总统和林老的对话,林老振聋发聩的说了抗日的历史,蒋总统别心情复杂的在雨中发了嘉奖令。

以上两段在此片中有啥意义?完全是打酱油的出现,真是莫名其妙。

接着说主题,左权和彭总的对话,总是文绉绉的,说的空洞而看不出任何实际战略战术精妙的话,在那分析个“囚”字,说的那么多,完全是文艺腔的台词,这两位身在沙场的统帅,怎么可能说出这么空洞无意义的话来?

中间这种说的那么“文绉绉”的而空洞的话简直太多太没意义了。

战斗过程就不提了,日军已然毫无军纪可言,站岗抢吃鸡啥的。

然后彭总发狠的喊两句,底下又是齐声一起喊,这是专门也训练这个吗?我简直服了。

战争中间又插看着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生涩感情戏,你就没别的演了吗?最后黄埔6期生,向彭总的表决心,真是让我觉得假的无与伦比。

唉,看完觉得简直百感焦急,有机会再让回味一下,再继续吐槽吧,真是烂的一塌糊涂。

小学生百团大战观后感三:

通过观看《百团大战》抗战历史影片,使我感触颇深。影片中的历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让我感觉身临其境,特别是影片中感人的片段,让我眼角颤抖。所有的恨意和伤感,随着泪珠流进了心里面。当看到革命壮士英勇牺牲的画面时,心里的悲伤和强烈的挣扎,激发着我内心的战魂。作为一名当代革命军人,我们该做的就是苦练杀敌本领,努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不忘国耻,发扬革命先辈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特别是身为戍边卫国的军人,更不能忘记老西藏精神,要为实现强国梦不懈奋斗,争当一名合格的当代革命军人。

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观看了历史影片《百团大战》,我深为触动。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夺取的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才能对得起这一身军装,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现出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国家为己任,在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坚强领导、果断出击,扭转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深入百姓,发展群众,鼓舞士气冲锋在一线作战指挥,将敌人包围圈各个击破,打乱了敌人的战法,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来捍卫祖国,让敌人不敢再犯我疆土。 ——罗先贵

上级领导组织我们观看《百团大战》,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们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加铭记那一段血的历史,也在向我们每一位军人敲响警钟,勿忘国耻,身为当代革命军人的我们就更应当做到铭记历史。

在加入部队这个光荣集体时,我们就宣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我愿意将我的满腔热血流向祖国的土地。

更多热门文章:

1.

2.

3.

4.

5.

6.

7.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