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军已经濒临战败的前夕,日军准备实施一个名叫风号的作战计划,并准备将一个在中国抢劫的极其珍贵的文物偷运回日本。
为了不让日军得手,一位姓郭的厨师和女兵小刘假扮成伤兵上了阿多丸号(一艘假冒的日伤兵船),但日本人有一个阴谋,那就是让一批有强悍战斗力的日军回国作为神风突击队的队员撞沉美军航母。日军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那就是获得了美军最新的'密码识别本。这样,日军就可以在海上大摇大摆地冒充美军了。还有一个更疯狂的计划,那就是利用热气球将一批毒气弹运到美国上空,使很多美国人死去。最终,几个人得到了武器,对日军进行攻击,然后他们引爆了毒气弹,炸沉了日军的阿多丸号,并杀死了一位日军大佐。他们还成功利用热气球离开了即将沉没的阿多丸号,将中国的国宝沉没在了中国的海底下。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日本人想要的中国的国宝是一件考古学上的无价之宝。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女兵小刘在离开时扔下了一个瓶子,里面有一张纸,写了1945年4月1日中国的国宝沉没在了中国的海底下。现在,这个瓶子已经漂到南极啦!
看完这个电影,我只有一个想法,无论那些列强国家想在我们国土上掠夺什么,我们都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阻止他们!
昨天上午,老师给我们播放了著名导演冯小宁的电影——《举起手来之追击阿多丸号》这是一个抗日喜剧,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军濒临战败的前夕,许多战争中被当俘虏的日本士兵经过改造、教育后,踏上回国的旅途,其中也包括下等兵“罗圈腿”。然而日本人在这垂死关头仍不死心,偷偷的将从中国掠来的珍贵文物运出我国境内,这一切都被一个老教授知道,他把文物清单都藏在了一个可乐瓶内,把可乐瓶交给了“郭大叔”,自己却被日本鬼子杀害……
于是,就发生了中国人民与日本士兵在一艘名叫“阿多丸号”的船上巧妙的周旋,最终以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小日本鬼子的故事。
这部电影把中国人的智慧,日本人的愚蠢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小女孩把小球儿扔到地上,把日本士兵摔了个狗啃泥,牙都磕掉了几颗;“罗圈腿”一屁股坐到了“轮椅太君”的生日蛋糕上,一个大屁股印,“轮椅太君”还吃得津津有味;当“阿多丸号”要沉没时,日本兵吓得团团转,跳海的'跳海,要不就是在船上直接等死。而我们的同胞用自制的热气球,就了自己一命……
“死得连渣儿都不剩了。”这是哪位坐轮椅的太君说的话,这也是“阿多丸号”所有人日本人的下场——除了那个“罗圈腿”士兵,他夸张地被美国人的炮弹载到了一个岛上“大叔,这里是日本吗?”“日本?这里是钓鱼岛,是中国的,举起手来!”这是我喜欢的对白,“举起手来!”这句话道尽了中国那八年受到的苦楚,我们胜利了!
不过,观众也不都是喜欢这部电影的。网上有许多人指指点点“爱国,请带智商。”“喜剧?闹剧!”“丑化敌人就是丑化自己,弱智化敌人就是侮辱自己!”我其实也觉得他们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部电影把日本人写的那么愚蠢,把中国人仿佛神话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我们还受了侵略者长达八年的侮辱,受了八年的欺负?
但话又说回来,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喜剧吧!我觉得它应该不能算作一部抗日剧,它带给了我们欢乐,叫人回味无穷呀!
电影让我们在不时捧腹大笑之余,更让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继续了解了当年日军在中国的无耻行为。虽然那时的年月与今已相隔好几十年,但仍然让人痛心疾首、愤愤不平!它以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军已经濒临战败的前夕为背景,讲述了郭大叔和女兵小刘等人与偷运中国珍贵文物的日军,在一艘叫做“阿多丸”的`货轮上展开了智慧与勇气的拼杀。几经波折,那艘宝船“阿多丸”最终被击沉,而上面的珍贵文物,与大批可恶的日本人,一起沉下了海底,不知去向……电影用这惊险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电影里那可爱伶俐的小娃娃,接着长长的刘海,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大大咧咧的郭大叔,神气地挥舞着一把菜刀,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砰砰”地剁着肉。
最有趣的还是那傻咧咧的罗圈腿——中村下等兵啦,他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一撮滑稽的胡子留得长长的,虽然他傻,但是在电影中他似乎永远在说两个字:“回家!”是啊,回家,多么美好的愿望,谁都不希望战争发生,是战争,让父母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战争,让很多人有家,却不能回。这种思念之情,哪怕是可恨的人,也有着可怜之处,这种感情是痛不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