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摘抄 > 逻辑思维摘抄724期整理86句

逻辑思维摘抄724期整理86句

时间:2020-12-30 19:07

1.如何问问题?

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

2.他们的职业是分别什么?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

3.谁做对了?

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

4.鞋子的颜色

小丽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了,于是大家就猜,小红说:"你买的鞋不会是红色的。"小彩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的就是黑的。"小玲说:"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请问,小丽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这4个儿子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那么,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

6.谁在说谎,谁拿走了零钱?

姐姐上街买菜回来后,就随手把手里的一些零钱放在了抽屉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钱买菜的时候发现抽屉里的零钱没有了,于是,她就把三个妹妹叫来,问她们是不是拿了抽屉里的零钱,甲说:"我拿了,中午去买零食了。"乙说:"我看到甲拿了。"丙说:"总之,我与乙都没有拿。"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在说谎,那么到底谁在说谎?谁把零钱拿走了?

7.夜明珠在哪里?

一个人的夜明珠丢了,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有一天,他来到了山上,看到有三个小屋,分别为1号、2号、3号。从这三个小屋里分别走出来一个女子,1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不在此屋里。"2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在1号屋内。"3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不在此屋里。"这三个女子,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谁说了真话?夜明珠到底在哪个屋里面?

8.谁的成绩好

玲玲和芳芳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问她们:"你们俩经常在一起玩,这次期末考试你们谁的成绩好呀?"玲玲说:"我的成绩比较好一点。"小红说芳芳说:"我的成绩比较差一些。"她们这两个人之中至少有一个人没有说实话。那么,到底她们谁的考试成绩好?

9.她们分别买了什么

小丽、小玲、小娟三个人一起去商场里买东西。她们都买了各自需要的东西,有帽子,发夹,裙子,手套等,而且每个人买的东西还不同。有一个人问她们三个都买了什么,小丽说:"小玲买的不是手套,小娟买的不是发夹。"小玲说:"小丽买的不是发夹,小娟买的不是裙子。"小娟说:"小丽买的不是帽子,小娟买的是裙子。"她们三个人,每个人说的话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么,她们分别买了什么东西?

10.谁偷了奶酪

有四只小老鼠一块出去偷食物(它们都偷食物了),回来时族长问它们都偷了什么食物。老鼠A说:我们每个人都偷了奶酪。老鼠B说:我只偷了一颗樱桃。老鼠C说:我没偷奶酪。老鼠D说:有些人没偷奶酪。族长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它们当中只有一只老鼠说了实话。那么下列的评论正确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奶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没有偷奶酪;

c.有些老鼠没偷奶酪;

d.老鼠B偷了一颗樱桃。

11.一句问路的话

一个人站在岔道口,分别通向A国和B国,这两个国家的人非常奇怪,A国的人总是说实话,B国的人总是说谎话。路口站着一个A国人和一个B国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现在那个人要去B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只许问一句。他是怎么判断该走那条路的?

答案见下一页

1.这个人只要站在A与B任何一条路上,然后,对着其中的一个人问:"如果我问他(甲、乙中的另外一个人)这条路通不通向京城,他会怎么回答?"

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都摇头的话,就往这条路向前走去,如果都点头,就往另一外一条走去。

2.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小王是士兵。假设小赵是士兵,那么就与题目中"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赵不是士兵;假设小张是大学生,那就与题目中"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矛盾了,因此,小张不是大学生;假设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目中"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学生。所以,小赵是大学生。由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

3.假设丙做对了,那么甲、乙都做错了,这样,甲说的是正确的,乙、丙都说错了,符合条件,因此,丙做对了。

4.假设小丽的鞋子是黑色的,那么三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假设是黄色的,前两种看法是正确的,第三种看法是错误的;假设是红色的,那么三句话都是错误的。因此,小丽的裙子是黄色的。

5.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说了实话。用假设法分别假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说了实话,看是否与题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6.丙说谎,甲和丙都拿了一部分。假设甲说谎的话,那么乙也说谎,与题意不符;假设乙说谎,那么甲也说谎,与题意不符。那么,说谎的肯定是丙了,只有甲和丙都拿零钱了才符合题意。

7.1号屋的女子说的是真话,夜明珠在3号屋子内。假设夜明珠在1号屋内,那么2号屋和3号屋的女子说的都是真话,因此不在1号屋内;假设夜明珠在2号屋内,那么1号屋和3号屋的女子说的都是真话,因此不在2号屋内;假设夜明珠在3号屋内,那么只有1号屋的女子说的是真话,因此,夜明珠在3号屋里内。

8.芳芳。假设玲玲说的是实话,那么,芳芳说的也是实话了,与题意不符;假设芳芳说的是实话,那么玲玲说的也是实话了,与题意不符。因此,两个人都没有说实话,把她们两个人说的话反过来就会发现,芳芳的成绩好。

9.小丽买了帽子,小玲买了手套,小娟买了裙子。

10.假设老鼠A说的是真话,那么其他三只老鼠说的都是假话,这符合题中仅一只老鼠说实话的前提;假设老鼠B说的是真话,那么老鼠A说的就是假话,因为它们都偷食物了;假设老鼠C或D说的是实话,这两种假设只能推出老鼠A说假话,与前提不符。所以a选项正确,所有的老鼠都偷了奶酪。

11.如果甲是A国人,说的是真话,问甲:"如果我问乙哪条路是安全之路,他会指哪条路?"他指出的乙说的路就是错误的,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如果甲是B国人,说的是假话同样的问题问甲,因为乙说真话,甲会和乙的答案相反,那么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1.哪个数最小?

有A、B、C、D四个数,它们分别有以下关系:A、B之和大于C、D之和,A、D之和大于B、C之和,B、D之和大于A、C之和。请问,你可以从这些条件中知道这四个数中那个数最小吗?

训练逻辑思维训练题大全2.做题。

老师给全班60个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题,其中有40个人做对了第一道题,有31个人做对了第二道题,有4个人两道题都做错了。那么,你能算出来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吗?

训练逻辑思维训练题大全3.解题

弟弟让姐姐帮他解答一道数学题,一个两位数乘以5,所得的积的结果是一个三位数,且这个三位数的个位与百位数字的和恰好等于十位上的数字。姐姐看了以后,心里很是着急,觉得自己摸不到头绪,你能帮姐姐得到这首题的答案吗?

训练逻辑思维训练题大全4.头巾的颜色。

有一队人一起去郊游,这些人中,他们有的人戴的是蓝色的头巾,有的人戴的是黄色的头巾。在一个戴蓝色头巾的人看来,蓝色头巾与黄色头巾一样多,而戴黄色头巾的人看来,蓝色头巾比黄色头巾要多一倍。那么,到底有几个人戴蓝色头巾,几个人黄色头巾?

训练逻辑思维训练题大全5.分果冻。

小红的妈妈买了许多果冻,这些果冻一共有48个,小红的妈妈对小红说:如果你能把这些果冻分成4份,并且使第一份加3,第二份减3,第三份乘3,第四份除3所得的结果一致,那你就可以吃这些果冻了。小红想了好长时间,终于把这个问题想出来了,聪明的你知道怎么分吗?

训练逻辑思维训练题大全6.买书。

小红和小丽一块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两个人都想买《综合习题》这本书,但钱都不够,小红缺少4.9元,小丽缺少0.1元,用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但是钱仍然不够,那么,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呢?

训练逻辑思维训练题大全答案:

1.C最小。由题意可得(1)A、B>C、D;(2)A、D>B、C;(3)B、D>A、C。由(1)+(2)得知A>C,由(1)+(3)可得知B>C,由(2)+(3)得知D>C,所以,C最小。

2.根据题干所提的我们先假设,两位数是AB,三位数是CDE,则AB*5=CDE。

第一步:已知CDE能被5整除,可得出个位为0或5。

第二步:若后一位数E=0,由于E+C=D,所以C=D。

第三步:又根据题意可得CDE/5的商为两位数,所以百位小于5。

第四步:因为上一步得出了C=D,因此,当C=1,2,3,4时,D=1,2,3,4,CDE=110,220,330,440。

第五步:若E=5,当C=1,2,3,4时,D=6,7,8,9,CDE=165,275,385,495。

所以,这道题应该有8个这样的数。

3.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5个人。40+31(604)=15。

4. 由于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头上戴的头巾,所以,戴蓝色头巾的人看来是一样多,说明蓝色头巾比黄色头巾多一个,设黄色头巾有X个,那么,蓝色头巾就有X+1个。而每一个戴黄色头巾的人看来,蓝色头巾比黄色头巾多一倍。也就是说2(X1)=X+1,解得X=3。所以,蓝色头巾有4个,黄色头巾有3个。

5.四份分别是12,6,27,3。设这四份果冻都为X,则第一份为X+3,第二份为X3,第三份为3X,第四份为X/3,总和为48,求得X=9。这样就知道每一份各是多少了。

6.这本书的价格是4.9元。小红口袋里就没有钱,小丽口袋里有4.8元。

摘要: 语言作为体现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逻辑思维; 要点分析;

前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正视语文学科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联系, 根据语言与逻辑之间的关联, 采取科学适宜的教学策略, 在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思维与语言相辅相成的作用,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逐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论逻辑思维的要点

逻辑一词涵盖了思想、理性等内涵, 根据广义与狭义的定义, 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广义的定义, 逻辑一词具有规律的含义, 可以延伸为客观规律、思维规律等内容。此外,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均属于逻辑的范畴, 并可进一步细分, 如形式逻辑中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演技逻辑以及归纳逻辑。根据狭义的定义, 逻辑仅仅指的是思维规律的变现形式, 涵盖了抽象逻辑等内容。逻辑思维能以作为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观察等的综合能力, 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来是教育教学的重点。

二、基于逻辑思维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要点

1、组织开展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正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水平, 组织开展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 丰富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如根据教学内容, 开展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文化, 成语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 以“成语:中华文化的微观缩影”为主题, 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索这一主题内容, 先以具体的成语入手, 如高山流水、气势磅礴等, 让学生了解相关成语的内涵, 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成语的意义灵活运用这些成语, 知晓成语背后的故事及来源等, 在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之后,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升华和总结, 凸显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金字塔式的教学方式,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这一教学方式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能够起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要求。古诗词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需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及主旨大意, 设置适宜的问题, 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从而起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古诗词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不少学生在准确理解作者中心思想及情感上存在困难。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 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古诗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面对赤壁山水坐着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得进行朗读, 整体把握诗词内容,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2、在阅读写作中培养逻辑思维。阅读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要点。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贯彻落实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理设计阅读教学环节, 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有点到线、由线到面, 进而深化学生思想情感的教学方式, 逐步提升教学深度。为保障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教师要基于高中生学习特点及感兴趣的要素入手, 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并将前期教学设计、

总结:纵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较少、教学内容中关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内容略少等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并不罕见, 这些现实问题无疑给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造成了阻碍。鉴于这一现实情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落实到口语教学及书面语言表达教学之中,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适宜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从而逐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逻辑思维,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昕.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J].读与写, 2017, 14 (28) .

[2]谭军.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 (上) , 2017 (7) :40-40.

[3]崔晓燕.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43) .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