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90后结婚观后感合集76条

90后结婚观后感合集76条

时间:2019-11-16 19:07

《九零后》的观后感1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联大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中国昆明。因为中国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中国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平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席位几近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联大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联大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联大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联大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联大,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联大,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九零后》的观后感2

初接触这个名称时,就存有疑惑,此90后,可是指的现在初成年的“90后”们,在看清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们:98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

就顿感,“九零后”这个片名,有点取巧。取巧之外,也恰当。其一,影片中的人物接受采访的时候,基本上都过了90岁,他们是妥妥的“九零后”。其二,影片主要讲述他们在“中国曾经最好的大学”西南联大求学的故事,那时候,他们风华正茂,一如当下的“九零后”。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九零后”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三位“两弹一星”元勋等等。影片还呈现了他们可爱可亲的一面,“口无遮拦”的巫宁坤、“狂妄自大”的许渊冲、“孩子般pure”的邓稼先等等。遗憾的是,影片创作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已经离开人世,本片的“抢救式”拍摄也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绝笔影像。

一所在战火中临时“联合”的大学;一所以简陋的砖瓦房为教室、以茅草房为宿舍的大学;一所师生时刻准备着“跑警报”的大学;一所仅仅维系了九年的大学;却大师云集,更培养了史上最强的一届“九零后”。

其中,“蒙太奇”式的两位大师回答,也是可爱到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了。原来,西南联大的“文学课”,采取的教学法很特别,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大师每位讲两周,完全抛弃了常见的系统性的教学法。理科生杨振宁坦言:“这样完全没有系统性,不是很好。”下一秒,文科生许渊冲却激动地表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学课。”

西南联大对一年级新生实行“通识教育”,学子们齐聚一堂,不分科。许渊冲、杨振宁、王希季分别属文科、理科、工科,却因为“通识教育”成为同学,其后,他们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这样的“通识教育”,很可能是西南联大大师辈出的重要基石。

活着的“九零后”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而邓稼先、穆旦、汪曾祺、缪弘等他们都是西南联大的“可爱的人”。穆旦、缪弘的人生际遇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穆旦命运坎坷,炼狱重生后,诗风、文风大为不同。缪弘大概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留下学号的联大学生,用生命在述说自我的救赎。

曾经,我有对邓稼先先生的提问,为何如今诞生不出当年的那一批名垂青史的伟人,现在的我可能有了答案。

《九零后》的观后感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平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平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大。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联大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平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联大”,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近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如今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九零后》的观后感4

最近一段时间“躺平”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平”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平”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近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联大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联大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习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自从我买了那本《我是90后》的书,我非常高兴。

摸着《我是90后》的'书皮,我慢慢进入了知识的海洋。我看了很多故事。渐渐地,我便如醉如痴。里面有一些贫苦事情,看了感觉非常可怜,心想一定要助别人。还有一些是有关动物的精神,我感到这种精神很伟大。当我翻完最后一页时。感到我进步了。我有很多

这里还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我是90后》,这本书就像我的老师一样教育着我,走向一条光明的路。

《我是90后》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当我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我要尽力帮助。我读完《我是90后》时,有这么多感想。不但有教育,也让我更上一层楼。

《我是90后》读后感1

通过阅读《我是90后》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90后出生的同学们,要面临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创新、坚韧、责任、自信、乐观、关爱……原来以为90后只不过是时间的代名词,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才有点明白90后的真正含义。

翻开书首先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蒙恩老师写的“寄语90后”,上面写到了祖国的发展、汶川大地震等内容,都要求我们90后的同学们学会坚强,学会勇于承担,学会关心社会。90后的大家成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大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有父母的宠爱,祖辈的骄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家长的溺爱下,大多数90后都很骄横、自私、脆弱。90后的同学们能够学会坚强吗?能够学会勇于承担吗?能够学会关心社会吗?这都应该是我们90后的同学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是90后》全书共有六大主题,阅读每一主题,给我的触动都很大。90后的同学们,虽然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但是同学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学好科学知识,学会做人道理,才能走进社会,更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90后的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正在小学读书,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期。同学们都是以后未来美好世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应该努力,勇于竞争,敢于面对一切挑战。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做到团结协作。

作为90后的同学们要学会自立。不能什么都事情依靠父母,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要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假期里除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应该走出家门,体验社会,帮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在生活中要学会坚强,遇到困难不畏惧,遇到困难首先自己学会解决。

作为90后的同学们要学会充满爱心。父母养育我们,关心我们的点滴成长;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关心大家的健康成长。我们90后都应该对他们感恩,尽自己的能力更多的去关心需要关心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他们。就像去年暑假开学时候上的第一课教育我们的那样,把爱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在爱心中成长生活。

后的同学们要不负众望,正如儿歌中所唱到的那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90后是祖国花朵里茁壮成长、含苞欲放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90后的同学们,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努力吧!

《我是90后》读后感2

这学期,我看了《我是90后》这本书,书中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明白了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是不应该做的。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做人要学会分享,要有爱心。

书中借用小猪种菜的寓言,生动形象的告诉我们一个不懂得分享没有爱心的人,往往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是最笨的人。其实现实生活中,像小笨猪的人还比比皆是呢!就说妈妈的同事吧,她不用上班,家里很有钱,而且对自己从来不吝啬,打牌一输能输好上万块,可是她从来不去帮助穷人,看见要饭的连一毛钱也不愿意掏!就像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大家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尽可能地去帮助灾区的人民,连我还捐了钱了呢。可是那次在我家玩时妈妈问她捐了多少钱给灾区人民得时候,我看见阿姨一脸不屑的样子,还说什么捐钱的都是傻子,钱捐了还不知道是给谁用呢。你瞧瞧!这不是笨小猪是什么?

要说到分享呀,我还真是很会呢!我经常把自己的吃的玩的和同学朋友分享,为此还经常遭到老妈的唠叨。记得有一次爸爸送我到学校时给我带了一箱牛奶,是刚出来的新产品,当天晚上我就和宿舍的弟兄们分享了。还有那次春游,我让妈妈给我做了很多寿司带去了,也是和同学老师分享的。还有一次上美术课要用到水果蔬菜,结果班上很多人都给忘记了,我也忘记带了,我让爸爸一下买了十根黄瓜分给了同学。瞧我是不是很会分享呀。可是我有时候也很纳闷,为什么我有时候还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呢?那我还要继续去给别人分享吗?其实《我是90后》已经给出了答案:付出不是为了回报!爱心是不可以也是不能等价交换的。

让我们这一代谱写出爱心十足的90后吧,再过二十年回头看看或许我们会很欣慰的,因为我们是90后,我们是充满爱心的90后!

《我是90后》读后感3

读完了《我是90后》这本书后,我感触很多。90后就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能量,蓬勃向上,浑身散发青春的光芒。

书中有很多90后拥有现在的孩子所没有的品质,刻苦、机智、勇敢、创新、坚强等等,在书中,每一个品质后面都刻画着一个人物,隐藏着一个故事……

刻苦——“十佳少先队员”锁佳樱,他是全国健美大赛宁夏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一等奖……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光环笼罩着她呢?因为她的刻苦精神,所以让他成功……

创新——第十三届“十佳少先队员”杨懿,她是任锁佳樱后带给大家的又一个奇迹。她从小有一双关于观察的眼睛,创新的种子还在她心里不断萌发,她的科技设想还有好多好多,她的创新让科学家们惊愕……

坚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放的北川芭蕾女孩——李月,她从小爱好跳舞,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李月压在了废墟之下,当人们将在废墟里坚持饿72个小时的李月救出来时,她却听到了一个让她快要疯了的.消息:截肢。可是她坚强,最终在残运会开幕式上,让人们看到了她“一只独舞的红舞鞋”的美丽……

这些人物的品质都是我所没有的,我不但不自信,反而有些不上进。

在四、五年级时,我的作文常被老师表扬,说有新意。还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我看着作文本上一个个“飘逸”的优,我的心不禁也跟着飘了起来……到后来,我的作文一落千丈,并且,懒惰的习惯让我变得不上进,不思进取。直到看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了这个错误。

在这美好的今天,我要学习他们,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我是90后》读后感4

前些日子,我看了《我是90后》这本书后,感触颇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第44页的内容。

故事是这样的:在森林公园的运动广场上,生理学家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生物学家说,身份、种族、性别均不限,只要力气大,能掰开生理学家提供的头盖骨即可,待遇特优。听了这个消息,狮子大象等动物先后来试了试,它们使出了全身力气,也没把这个头骨掰开。就在这时,一粒小小的种子从人群里挤了出来,说:“让我试试吧!请给我浇上水,几天之后你们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三天后,这个头盖骨破裂了,一株小草钻了出来。众人齐声说道:“我们真不该轻视小草,它才是真正的大力士啊!”难道这不是我们90后应有的品质吗?虽然没有人叫小草大力士,但他生命的力量的确令人惊叹,这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会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缩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力。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也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生命一开始的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

作为90后,我们就要学习这种草根精神学习它珍爱生命、坚韧不拔的精神。拥有了这种草根精神,我们就能使生命从草根变成珍珠,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大放异彩!

《我是90后》读后感5

读完我是90后这本书,我觉得我们90后肩上背负着重大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还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现在,我们周围都是垃圾。地球妈妈正遭受着种种环境伤害。

我是90后第二章第4课中遭遇垃圾怪中就讲到这点。遭遇垃圾怪这章节记叙了人们不爱护环境,到处都是垃圾,造成一个垃圾怪的出现,人们面临困境后,人们重视环保,垃圾怪消失的事。

“垃圾怪”狞笑着说:“我生于你们人类,谢谢你们给了我力量,要不是你们提供垃圾,我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出世呢!”这句话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因为如果不是我们人类不爱护环境,就不会有“垃圾怪”的出现。“垃圾怪”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一个惩罚、一个教训、一个告诫。

在日常生活中,我还不能做到不乱扔垃圾。

星期天,我和小伙伴来公园玩。我们几个在公园里玩捉迷藏。最后累得口干舌燥。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小卖部,小卖部里有一个冰箱。我对小伙伴说:“我去小卖部买盒雪糕吃。”我跑过去,买了一盒雪糕,便走向小伙伴的所在地,过了一会儿,我把一盒雪糕吃完了,只剩下雪糕盒和勺子。我对小伙伴说:“我去扔垃圾哦。”我走了两三步,心想:如果他们趁我去扔垃圾时跑了,留下我一个人,那就惨啦。等扔完垃圾,估计也跑得没影了。这可怎么办?我想出了一相办法,我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迅速地把雪糕盒和勺子扔在草丛里,便头也不回地跑回去了。回到那里,小伙伴在那里等我,于是我们回家了。

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自己身为90后,怎能乱扔垃?以后,我一定要改掉乱扔垃圾的习惯。

作为90后新一代,我们有责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让我们从一块电池、一双一次性筷子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环境恶化。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