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电影我的旗观后感400汇合80句

电影我的旗观后感400汇合80句

时间:2020-04-09 21:09

【篇一】

《旗帜》以10集的篇幅回眸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我们今天的辉煌,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并带领他们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旗帜。

《旗帜》每集聚焦一个历史阶段,从九十年前,南湖游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一幅气势磅薄,而又绚丽多彩的优美画卷。

看到无数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有的英勇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不幸落入了敌人手中,遭受了各种各样的酷刑时,就禁不住热泪奔流,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先烈用他们的血泪乃至生命换来的,敌人那些酷刑中的任何一样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况且我们的先烈有时要经受几种或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咬紧牙关,挺过来的。有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点儿的小小的困难就叫哭连天,或者请求别人的帮助,一点儿也没有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想想先烈再想想自己,未免脸红。

中国共产党90年的丰功伟绩,不知带给世界多少惊奇,中华民族遇到过很多灾难的考验,在危难关头,总能看到党旗高高飘扬,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二】

昨天晚上在指挥部会议室,金华指挥部的全体干部人才观看了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点献礼电影《我的旗》,这电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动人的故事:20多年前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民胡达拜尔地·依明和朋友们赶着马车送儿子去看病。途中,马车陷入泥石流之中,就在这时退伍军人罗强挺身而出,挽救了他们,但罗强却英勇牺牲,退伍前这名战士是一名升旗手。怀着对这名战士的感恩之心,对国旗的.崇敬之意,胡达拜尔地·依明决定以后每天在村委会升国旗,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家乡的天空,这一坚持就是20余年。

影片分为主人公胡达拜尔地·依明买旗、升旗、找旗、传旗几个部分,真切饱满地表达了一位维吾尔族普通农民一心跟党走、坚定爱祖国的崇高情怀。胡达拜尔地·依明用个人的“私房钱”买旗,说明了他的初衷;胡达拜尔地·依明在爱人和儿子不理解的情况下,砍下家里用来赚钱的树来升旗,和在朋友的启发和帮助下,打造一个机器(活塞)来升旗说明了他对认可事的执着;在受伤的情况下胡达拜尔地·依明还继续找旗说明了他的坚持;最后他的事迹感动了他家乡的所有人,他也能坚持升旗并且升旗后继有人。

买旗、升旗、找旗、传旗是一个普通新疆人胡达拜尔地·依明爱旗、护旗的性格写照,他把我们中华民族知恩图报、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援疆工作中做到像胡达拜尔地·依明那样的人,一旦认定对援疆工作有意义的是,坚持去做。

胡达拜尔地·依明是个普通新疆人,但他却是千万新疆人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援疆人学习的榜样,这也是我来新疆援疆的初衷之一,我想。

胡达拜尔地·依明的事迹肯定会鞭策我,鼓励我陪我走完我的援疆路,我一生教育之路。

篇一: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重点影片《我的旗》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首映式,该片即将在全疆公映。

电影《我的旗》取材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普通农民胡达拜地?依明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升国旗的真实事迹。该片通过一位普通农民在边防战士舍生忘死抢救群众英勇行为的感召下,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在村里升国旗的故事,弘扬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时代主旋律。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军说,这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影片,它将爱国主义的重大主题融于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把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

作为该片导演之一的阎清秀说,这个时代非常需要这样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教育,希望他们通过影片能够对国旗有一种真正的认知、认识,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传承下去。

该片于2013年12月21日在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开机拍摄,2015年7月完成制作。

本片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温宿县委宣传部、温宿县文化体育广电局及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

篇二: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我的旗》,在新疆人民剧场首映,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军出席首映式。

影片《我的旗》是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根据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兰干村村民胡达拜地·依明,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在村里升国旗的真实事迹创作改编。该片在充分尊重原型人物真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买旗、升旗、找旗、传旗几个部分,真切饱满地表达了一位维吾尔族普通农民一心跟党走、坚定爱祖国的崇高情怀。

李学军说,该片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影片,它将爱国主义的重大主题融入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把中华民族知恩图报、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相信通过影片的播映,将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宣传、教育、引导的作用,对我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疆精神,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多热门电影

1.

2.

3.

4.

5.

6.

7.

8.

9.

篇一:

20多年前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农民胡达拜尔地·依明和朋友们赶着马车送儿子去看病。途中,马车陷入泥石流之中,就在这时退伍军人罗强挺身而出,挽救了他们,但罗强却英勇牺牲,退伍前这名战士是一名升旗手。怀着对这名战士的感恩之心,对国旗的崇敬之意,胡达拜尔地·依明决定以后每天在村委会升国旗,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家乡的天空,这一坚持就是20余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也是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而拍摄的`重点影片《我的旗》里面的故事。

9月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温宿县委宣传部、温宿县文化体育广电局及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影片《我的旗》在乌鲁木齐举行首映式。

电影《我的旗》在充分尊重原型人物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把爱国主义的重大主题融于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用血浓于水的生死情义来呈现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时代价值,充分接地气,充满正能量,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该片选题准确,主题重大,品质优良,较好地体现了小题材、大主题:小人物、大情感;小成本、大品质的创作追求,体现了于细微处见真情、于平凡处见功力的艺术特色,是我区本土电影创作的又一部精品佳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据悉,2013年4月起,电影《我的旗》的创作团队多次赴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走访胡达拜地·依明本人及其家人、亲属及当地干部群众,搜集丰富创作素材。为保证影片摄制的艺术质量,大森公司聘请国内知名导演和主创人员与疆内优秀专业人员组成高水准的拍摄队伍,采用一流的拍摄器材与设备,并从中央戏剧学院、新疆艺术剧院、喀什话剧团、阿克苏市文工团等艺术院团挑选优秀演员担任本片主要演员。

该片于2013年12月21日在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开机拍摄,2015年7月完成制作。该片将作为新疆成立六十周年重点影片于9月份在全疆公映。

当日,胡达拜尔地·依明老人也赶到首映式现场,他告诉记者,今后他还将继续坚持升国旗,还会将这个仪式传给儿子。

篇二: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重点影片《我的旗》在新疆人民剧场首映,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学军出席首映式并讲话。

李学军说,这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影片,它将爱国主义的重大主题融于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把中华民族知恩图报、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相信通过影片的播映,将充分发挥文艺作品宣传、教育、引导的作用,将我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疆精神,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悉,该片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委宣传部、温宿县委宣传部、温宿县文化体育广电局及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摄制工作,将作为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重点影片于9月份在全疆公映,由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

影片《我的旗》取材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普通农民胡达拜尔地·依明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升国旗的真实事迹。通过一位普通农民在边防战士舍生忘死抢救群众英勇行为的感召下,二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在村里升国旗的故事,弘扬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时代主旋律。影片在充分尊重原型人物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用血浓于水的生死情义来呈现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时代价值,充分接地气,充满正能量,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据了解,2013年4月起,电影《我的旗》的创作团队多次赴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走访胡达拜地·依明本人及其家人、亲属及当地干部群众,搜集了丰富创作素材。于2013年12月21日在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开机拍摄,2015年7月完成制作。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