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演讲会观后感1
1982年12月4日,在澳大利亚一个普通家庭里诞生了一个没有四肢,无手无脚,只得左下肢有一个“小鸡腿”的孩子,他的名字是力克·胡哲。
没有人知道他的病因是什么,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对待他,面对他的只有迷茫无助的前途。
但他没有放弃,凭借着身边人的爱与关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直到今天,他可以自豪坚定地跟大家说:“现在就算你用百万元来引诱我,叫我长出手脚,我也不会考虑。”因为他相信,因为上帝没有赐他一个想要的神迹,所以其实是想让他成为别人的神迹。
One step a time·One step a life
在他的演讲过程中,有一句令我深受感动。他“站”在桌子上,从左走到右,一次一步,虽然缓慢但终是会走到终点。One step a time是他的方法,也是支撑着他继续前进的.信念。他告诉了我们:一次一步,一步一生。
没有人能够一次就能攀上顶峰,只有不断坚持努力。这看似平凡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所忽略,我们常常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不济,却没有认真地为着目标再去努力一次。还记得那个挖水井的寓言,农夫一次一次地挖,却从来没有一次是专注在一个洞里持续地挖。农夫走了很多步,但总是还没有走到终点就已停止。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自己,以前总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着不公平,总是愤世嫉俗。但看到这个片子之后,真的,我发现不公平永远都会存在,我们无力改变他,但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在这些不公平中活得精彩!
自信演讲会观后感2
巨大的银幕播放了尼克的纪录片,他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但他并没有被他的父母抛弃,他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要挑战学习,更要面对自卑和孤独。他有着过人的毅力,在28年里,他学会用他唯一的小脚跑步、踢球、打字、游泳、骑马、开车,甚至成了一位演讲家。看了片子,我很好奇,尼克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终于,他出场了,尼克穿着蓝色衬衣、黑色西装,但西装没有袖子,更为惊人的的他有一个只有两个趾头的小脚。
尼克的演讲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非常风趣,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大笑声。尼克讲了一个关于他成为演讲家的故事,让我很难忘:一天,尼克的父亲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尼克说:“当然是演讲家。”他父亲又问:“你会演讲吗?”没等父亲说完,尼克就去打电话。他打了52个电话,前面的51个都被拒绝了,直到第52次,他成功了!一个学校终于同意他来演讲,给了他50元的报酬,因为家离那个学校很远,尼克请他弟弟车他过去,把那50元给了弟弟做运费。他在路上来回花了五个小时,只面对着十个学生讲了五分钟,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演讲,并且成功了!刚回到家,尼克就接到了其他学校的邀请,他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尼克告诉我们,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你不去尝试,那你就永远无法成功。就算第一次失败了,如果不接着往下试,你也不会成功。因为不论是哪一个人,都不知道你试验的下一步会不会成功。
听了尼克的话,我想到了自己。每次遇到困难,有的时候是碰到难题,我要么就空在那儿不做,要么就叫妈妈:“妈!快来帮我看一下这个题,超难呀!”比比尼克,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人家没手没脚的都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各种问题,而我只会开口找人帮忙。要是我自己试一试,错了再试,再错再试,总有做对题的时候的。
自信
自信是英雄的本质,每个成功的人都充满了自信,每个人生下来都很自信,从幼年算起,由于环境的不同而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想想我们从小就在父母身边受到了种种限制,这不行那不行,不小心做错了事还有可能挨骂,甚至挨打,上学以后老师学校又给我们了许多限制,走上社会后更加难过,许多表现都是为了迎合别人,迎合上司,久而久之,渐渐的就失去了自我,生活中遇到许多挫折的人都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会靠素别人,“你不行”,“这不可能”等等愚蠢的语言。越是亲近的人,越在你耳边说这种话。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找回自信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只要激发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凡成就的人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们拥有某种特别的天赋,可是深入探究后,发现他们异于常人的乃是自信,而且他们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他就不会有信望,一个推销员买不出去货物,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比不相信货物更可怕,成功者一再向我们指出,我们的人生不手指于先天的环境,而受制于所抱的态度,所以你是自己的主宰,除非你自己认命,否则任何事情对你都均无所用,遗憾的是,许多人任其能力闲荡。找回自信,就会找回我们的能力,我们要重掌自己的命运,扭转我们的人生。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记得有一次听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得到100分,而是错了一个字。“欧阳玉兰,你为什么这次打不到100分,你退步了吗?”我总是反反复复地问着自己。我在自己身上不停地找着原因,可找了许久,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拿不到100分。因为我了成功往往只差一步之遥,总以为自己可以得满分,可现实永远将我拉了回来。我好后悔,后悔自己太得意忘形。我知道,当时的我太紧张,现在手里还捏着汗。郭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人如果有了自信,做什么事情往往都会成功一半。”就在这时,我明白了自信是多么重要,如果,还有一次机会,一定会考到100分。因为,那时的我将充满自信,时时刻刻记得这次听写给我带来的惨败教训!
执着、自信的我
小时候,每次遇到困难,父母总会耐心而又温和的开导我。现在的我远离了父母的怀抱,远离了父母的呵护,成为自信的,执着的我。
以前,我像一只小船,只想泊在岸边,不敢向巨浪前行。如今,我有了自信。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向地面,只剩知了发出烦躁的哀叫,教室里更是烦闷。老师在上《岳阳楼记》,我们根本无法专心致志的听老师讲课。自然一切没能逃过语文老师的眼睛,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他提出一个问题:“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一下子变得安静,教室里鸦雀无声,有的怕老师点到他发言,把头低到了桌面下,好像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似的。我看到他们紧张的表情,再看看教室里没有一个人举手,就连语文成绩特别好优秀的徐霞也包括在内,于是在自己深深的思索下,终于想到了答案。于是好自告奋勇地举手。看到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举手,就如同平地里突然耸起一座山峰,特别惹眼。终于老师示意我回答。我自信地站起,回答:“如果我们学生时刻想着为中华的复兴,就会刻苦学习,学好本领。今后就会接好革命的班,把祖国建设地更富强。”一答完,赢来一阵掌声。
看。我就是这样有自信,别人不能做的事,而我却能做到。自信的我,改变了我的一生。
如今的我不仅自信,而且还很执着。
有一次,我刚刚学会打羽毛球,妈妈就找我挑战。妈妈已经是个“老手”了。对于我刚刚出道的“新手”,打败我完全轻而易举。面对这个强悍的对手,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屈服她、畏惧她。要竭尽全力地打败他。”我面色温柔而且带着一丝笑意,给人一种笑里藏刀的感觉。比赛进行不久,我已经输了4分,并且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而对面的对手还是那么精神,没有丝毫疲惫的样子,真不愧是“高手”,即使面对这样的不利形势,更不能气馁。
于是,我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这是,我使尽全身的力向外一拍,看到那球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又高又远。心想这个球,妈妈肯定接不住的。她虽然认真地关注着。但还是没有接住。过了一会,只差2分的距离,我暗自的想:“只差一点,加油!就可以达到胜利的彼岸了,我绝不能输。”抬头看到妈妈摆出的架势,正“虎视眈眈”地看着球,她的眼神里充满着杀气,脸已经有些通红。我想我只要拥有坚强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就才能打败他。最终,我比妈妈只多一分而取得胜利。正是我这种执着的精神,才使我向成功点靠近。
诚实感恩自信坚持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哈佛家训》。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哈佛家训》的第八章《优秀品质,让孩子闪烁一生的硕大光环》。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妈妈给我定的座右铭:
诚实,感恩,自信,坚持。“一个不诚实的人,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以得到世人的承认与赞扬,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是妈妈一再强调的——做人第一要诚实。记得有一次,我作业没做,骗妈妈说作业写好交了,妈妈也就相信了我。第二天早晨,因为作业没完成,我骗老师说没带,老师说让我明天带,就这样,我又连续几次把妈妈和老师都给骗了,正当我以为阴谋得逞时,老师终于怀疑了,把妈妈叫到了学校,妈妈知道了真相,回家后狠狠批评了我,她后来教育我说:“做人的第一原则就是要诚实守信,没有了诚实,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因此她把“诚实”作为我第一个座右铭。
“学会感恩,做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一个会感恩的人,她才会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热爱父母、老师、朋友……”。记得有一次,“三。八”妇女节,我把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零用钱给给妈妈买了一束很普通的橡皮泥“花”,在晚上的时候送给了妈妈,妈妈非常感动,说我长大了。事后我明白了,感恩无处不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感恩,第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让爸爸妈妈感动。感恩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也是一个让家庭温馨的小小过程,只要你肯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到!“老师又不是老虎,为什么要怕呢?如果你回答问题错了,老师还会把你吃了不成?”这是妈妈第三强调的——做人一定要充满自信,记得以前我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妈妈教育我说:“自信一点,你回答问题了,老师才知道你上课用心听讲了,勤思考了”。从此我记住了妈妈的话,再也不怕老师了,上课发言积极多了,“自信”成了治我发言不积极的“良药”。
“做任何事,一定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去年暑假我考钢琴六级,在考级的几个星期,每天练琴,枯燥乏味,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苦熬,妈妈鼓励我说:“坚持就是胜利”。整个7月份,我拼命地练习,终于我的坚持取得了成果,在考级时发挥出色,获得了“优秀考生”称号。我一定要把妈妈给我座右铭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去,做一个优秀的人。
品质是立人之本——读《哈佛家训》有感
今天,我和女儿一起看了《哈佛家训》的第八章《优秀品质,让孩子闪烁一生的硕大光环》。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慨万千。“品质是立人之本”这句话真是千真万确的,一个人来到这个社会,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要学“做学问”。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孩子的技能,却忽视了孩子的品行教育,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学习很优秀,能力很突出,但是在品行上可能有些问题,当他长大进入社会时往往与社会格格不入,让其他人无法接受,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由于孩子还处于一个缺乏足够判断力的年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全盘接受了家长的一些说话、做人处事方式方法,很多孩子在不经意间学会了父母的一些坏的习惯或者品质,等到我们发现时,为时晚矣。所以孩子就像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他们那可以看到我们的言行习惯,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平时多注意改掉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品质,及时擦掉镜子上的污点,与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共同进步。特别是作为一个母亲,平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接触多,更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有一个平和、淡定、宽容的心态,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人品出众的孩子。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1
“不知道我摔倒了多少次,但是我仍选择站起来。”这是从小失去双臂的智华老师含着眼泪用坚定的语气讲述她学走路时的话。智华老师小时候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双臂,由于家里非常贫穷,没能让她重新拥有双臂。对于智华老师的灾难,她的悲惨身世深深触动我而泪流满面,深感同情,却又为她取得的骄傲成绩而欣喜,更多的则是敬佩。当她的命运经过惨烈打击后,依然不屈不饶,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智华老师失去了双臂,但是她却拥有一双充满力量的‘隐形翅膀’,带着她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我被她这双“隐形翅膀”所感动而震撼了。
听了智华老师讲她非凡经历后,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能否像李智华老师那样,遇到困难也应该勇敢地面对而不逃避呢?是否像李智华老师这样,面对挫折却永不放弃呢?和智华老师相比我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实在太优越了,可我遇到许多困难,却并没有像李智华老师那样努力去克服并战胜它们,我太缺乏智华老师这种精神,我现在非常的惭愧,因为我拥有一个健全的身体,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却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逃避。
是智华老师让我领悟了勇于面对困难的本质含义,让我也看到了我会为梦想而奋斗的动力。我应该学习智华老师那永不言败的精神,遇到困难时勇敢的面对,永不退缩、勇于向前,少一分懦弱和胆怯,多一份勇于面对的精神。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幸福,以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常常抱怨这不公平、那不公平,但现在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就算不公平又能怎样,只要勇敢面对,也能战胜。因为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一帆风顺的,而是崎岖坎坷的,所以我要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挫折,这样才会越挫越勇。而我自己也要快乐地生活着,即使生活抛弃了我,我也要勇敢的面对生活。自己的命运也只有自己才能把握、也只有自己才能做主,所以我要让我的生活过得很精彩。我也知道半年后的实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现在我认为不管以后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会像智华老师那样,在受到挫折后依然要选择面对困难,不被困难给吓倒,而要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把困难踩在脚下,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把困难当成一次次锻炼,只有这样才会有新的希望出现。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为我而敞开。
智华老师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经历都让我看到了她的坚强。智华老师用她的经历感动着我,让我一次次为她鼓掌,同时也激励着我,让我面对困难不会退缩。所以我们要相信,不管你的命运如何,只要勇敢面对,勇于向前我们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也就能成功!因为上帝是公平的。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2
随着岁月流逝,又到了星期六,今天早上学校开办生命、力量的演讲会。
为我们演讲的老师是无臂天使李智华老师。在漫长的人生成长路上,她拥有双手的时间仅只有100天。但她却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用她的双脚,踏出了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
李智华老师在小时候,那时她还是一个百日婴儿,这个百日婴儿被烧得面目全非,浑身像一块黑炭。这场火灾使智华老师失去了双臂,在她没有双臂的生活下。她学会了写字、做饭、缝补、弹琴、开拖拉机……
李智华老师没有双手,但是她却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智华老师失去了手也就失去了平衡,在失去了平衡下,她学会了走路。对于一个失去平衡的小孩要学走路是多么困难,李智华老师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智华老师写了一篇作文《我最幸福》。让智华老师写这个作文,简直是一种残忍,但她写得自己真的很幸福,更让心酸。有许多人问:长大后有怨恨过妈妈?智华老师说,没有,从来没有。
李智华老师曾经说过,她宁可没有脚,也不能没有母爱。今天这场震撼人心的演讲,让我重新思考了什么叫命运。李智华老师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又在一百天时,家中一场火灾失去了双臂……这些都是她的命,非常悲惨命。
从李智华老师的演讲中,从今往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要坚持到底。要相信自己的生命以最好的方式展开。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3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来了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李智华老师。
当时她的演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依然记忆犹新。只因她的坚强与勇敢带给我们的事非一般的震撼。这足以让我们产生共鸣。一场无情的大火。李智华老师永远地失去了她的双臂,命运却没有折断她飞翔的翅膀;一场大雪,带走了李智华老师至爱的母亲,但却没有夺走她生活的勇气;一句残酷的否决,李智华老师便与梦想中的教室失之交臂,但她却依然想象着命运的转变。是啊!只因她拥有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多么残弱的身体,多么伟大的力量!
虽然李智华老师在无情的大火中失去了双臂,可老天又在无形中给她增添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在她的梦想中无限地飞翔,在梦想中,她碰到了天、抚了天上的云,在那里,她就是天空的主角!
可她不只是在梦想中当主角,她在不停地攀登。
没有了双臂的李智华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其他的部位代替手臂。
她试图让双脚来代替双臂,便拿起杯子来挑战。她用脚趾夹起杯子的把手,杯子刚刚颤颤巍巍地起了一些,又马上落了下来,可她并没有气馁,就这样,衰落又端起地重复着,三个月的时间内,她终于可以毫不摇晃地将杯子中的水送入口中。接着,经过李智华老师的努力与坚持,她不仅端起了“沉重”的杯子,还学会了自己叠被子、用脚写字,自己吃饭。是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真真正正的自食其力。
“在我三个月的时候,我就与死神进行了一场顽强的搏斗,在搏斗中,我是一个胜利者!”这句话是李智华老师发自内心的感言,也是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一句话。这不是一个失臂者发出的感言,而是一个强者所发出的贯穿人心的呐喊!可见,李智华老师的内心是多么地强大,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态度,让我不禁心生敬意。当我面对困难时,我应该会不时想起这句话吧!它会使我坚强,它会使我振奋,它会使我带着满满的希望向前进取!
李智华老师的精神定会陪我走过人生的道路,它教会我勇敢、坚强、自信,使我明白人生没有过不去的事,没有跨不过的坎儿,只要坚持,相信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将会过去。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4
那天下午我们听了李智华老师的演讲,心里感触良多。
当身穿红色外套的李智华走进师生们视线的时候,大家无法想象这个看似瘦弱的女孩是以怎样超凡的毅力一路走来。虽然没有了双臂,但她脸上始终洋溢的自信笑容却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的父亲是位憨厚的农民,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常年服药,我是喝小米粥凉开水活过命来的,出生一百天的那个晚上,患病的母亲再次从家门前走失……”李智华娓娓地讲述着自己童年时的悲惨经历。
就是那个晚上的一场大火,使尚在襁褓中的她失去了双臂,也使她的头和左脸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成了一只折断翅膀的“丑小鸭”。然而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她就在练习着用双脚代替双手,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靠着一双小脚,她学会了拿筷子,学会了穿衣戴帽,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缝缝补补、切菜、做饭、开车、绘画、操作电脑……讲到这里,在场的同学们纷纷为之动容!尤其是她为了学习永不放弃的精神赢得了现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做不了什么大的贡献,就想用我自己的经历来让同学们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能够坚强……”
李智华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毅力一路走来,如今,她大学毕业了,有了一份工作,有了自己幸福的家。
报告会上,李智华还以脚举笔,写下了“行胜于言”四个大字。她的现场表演,让到场的每一个人激奋不已。
李智华报告结束后,主持人说:“有的人经常把自强一词挂在嘴边,可是又有谁能够理解“自强”的真正含义呢?在今天,一位年仅26岁的女孩,用她的双脚,用她的意志,用她的人生向我们诠释了“自强”的真正内涵。在李智华老师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疼痛与渴望,我们看到了梦想的美丽之光,我们听到了她用脚敲响的`顽强之歌。我们要向李老师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少一分懦弱和胆怯,多一份勇敢与自信。只有敢于直面命运的考验,经受得起磨难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同学们,加油!”
之后,康杰中学正式聘请李智华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她颁发了聘书。
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报告深有感触,李智华老师发自内心的演讲很感人,她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经历都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坚强,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我们以后也要用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作为有手有脚的健全人,以后在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时光,把自己的人生打造得更美好。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5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特地从西安请来了号称“无臂天使”的李智华老师为我们开展《生命·力量》演讲活动。
李智华老师讲到,在她出生100天时,因为父母亲不在家,她的双手就被一场大火夺去了,听到这儿,我被她的凄惨人生所感动,但李智华老师并没有被不幸的人生开端所打倒。
在她还不到5岁时,就学会了用脚叠军被,在这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为了叠好被子,她曾经对自己立下誓言:“不叠好被子就不吃饭,不叠好被子就不去上学”。从凌晨不到5点就起来了,一只脚站在地上,另一只脚专心的叠被子,一直叠到8点,终于叠好了一个方方正正,像豆腐块一样的被子,她的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听到这,我感触很深,像我这样双手健全的人,平时都懒得叠被子,而她一个残疾人却学会了用脚叠被子,我感到愧疚,也对李智华老师那种坚忍不拔、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在李智华老师6岁时,自己还学会了用脚写字。现场李智华老师还认真演示了写毛笔字,写得是那么的工整,那么的漂亮,我从心底里佩服。心想;“用脚写这么漂亮的字,平时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好好向她学习”。
李智华老师因为残疾,不能上学,一、二年级时就从教室后面的窗户看,太矮就拿两块砖头踩在脚下,到了三年级的一天,教室里的老师看见她,把她领进教师,还用课余时间和放假期间给她补习功课,这个老师就是陶老师。她说:“如果没有我的陶老师,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她这种感恩的行为感动了我,同时也让我体会到,社会需要多一些关爱,我们要像陶老师一样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特别是要帮助那些有残疾或有缺陷的人。
李智华老师的经历很凄惨,但她那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却值得我们学习。她的事迹让我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帮助别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6
俗话说得好: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1984年出生在一个乡村小镇的李智华,在出生的第100天里,就被大火残忍地夺取了双臂,长大后,每每她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而她——只能坐在一旁看着他们玩时,心里便特别不是滋味,但她并不自暴自弃。
8岁——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个正式踏入学校的年龄,但对于李智华来说,她只能每天站在学校外面看着别的孩子上学,她搬来一块砖,垫着脚,趴在窗户上组建了一个自己的“小课堂”教室里的孩子写字,她就趴在地上用树枝写字,教室里的孩子吟诵诗歌,她就在外面学着吟诵诗歌,她的刻苦学习感动了校领导,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小学生。
想想吧!她是一名研究生她没有任何先天优势,更是失去了双臂,她要付出比我们多千百倍的努力,而我们-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总是自以为这些本来我们就应该拥有,我们拥有健全的四肢,我们拥有父母的支持连李智华在没有双臂,没有任何人支持下依旧能考上研究生,何况我们!我们这健全的人就是缺乏李智华老师那种毅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想逃避,而没有勇敢去面对,这与李智华老师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在我的身上可以找出许多害怕困难,逃避困难的事。今天听了李智华老师感人肺腑的讲座,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所有的事都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过了这一段,就是痴迷。
我们应当以李智华老师为榜样,刻苦学习,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7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失去双手的女人。讲述了她一生的脚涯,从起初的艰难痛苦,到以后的幸福生活。
每个人身上赋予生命和力量,让生命活起来,让力量动起来大起来,需要好多方面。第一:需要志向和动力,就像李智华小时候,学校不收她这样的残疾入学籍,她想她自己除了学知识别无选择。老师不让到教室里去学习,她就在窗外趴在窗台上听,由于离的黑板太远,只有听得份没有看的份。既是这样智华还天天到学校来听课。直到有一天感动了一个才分配到这个学校不久的一个大学生,给她破例办理了学籍;第二:还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勇气,就像是李智华,别的学生都用手写字她用脚,一开始还不习惯用脚拿笔,她就让别人帮她用绳子把笔绑在脚趾之间。可是她把字就是写不到田字格里面每次都写那么大,当时智华就恨田字格为什么设置的那么小。以后慢慢的就习惯了。每次老师布置作业就不让智华写,为的是她没有手。可是,智华最烦老师这句话。
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既是老师叮嘱千万遍不让她写,她每次都把作业完成的很完美,一遍遍的练,铅笔用没了头,为了不麻烦别人就自己练习削铅笔,有时不小心削破了脚趾,血止了就再写。每次做完作业都到晚上12点以后,智华心想我比别人差我就要多吃苦多练习;第三:更需要刻苦的努力和勤奋的学习,就像李智华,母亲去世后,在她心情最低谷时。
她天天寡言少语,低头用脚在地上写‘脚涯’这两个字。渐渐地她爱上了书法,可是学校里没有书法这个专业,和书法类同的有绘画这个专业,她就报考了绘画这个专业,到了绘画课堂上老师见了她很惊讶,别人用手,她用脚,老师说教不了她,她哀求老师留下她,她说她会努力的去画,去学!老师无奈勉强留下了她。在这个描绘自己脚涯的校园里,她的坚强,她的勤奋,她的质朴感动了一个人,从此以后她有了依靠,就像是阳光唱的那首歌《你是我的眼》,他就是她的手,他和她从感动到相识相知,从相知到相恋,结为连理,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现在已是一双儿女的四口之家。
李智华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经常出差到处演讲,她的每一句话都那么铿锵有力。听了她的演讲,也许那些有残缺的人不再自卑,不再消沉,不再堕落;那些身体健全的人,不再懒惰,不再走下坡路。在这物欲横流,经济发达的大好时光里,我们都振作起来,去奋斗,去拼搏吧,不要再踌躇满志,让梦想成真吧!就像智华说的,我相信你们会比我做的更好,活得更阳光。
李智华演讲观后感 篇8
2017年2月14日上午,在我们德化县实验小学的操场,电影《隐形的翅膀》的主人公原型李智华老师用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给我校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励志教育课。
在音乐《隐形的翅膀》的伴奏下,李智华老师追述了自己从出生100天到现在走过的艰难坎坷、自强不息的历程。李智华老师以自身求学的经历告诉学生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以生动的“1分钟鼓掌你能鼓几下?”的互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实际能力比自己料想的要强得多,要想成功就要坚持。
李智华老师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师生们心灵深处最宝贵的激情,让在场的全体师生接受了一场生命的洗礼,让大家认识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为激励我校师生,李智华老师现场用脚写下“自强不息”几个大字,与同学共勉。最后,罗校长要求全体同学向自强不息的李智华老师学习,做自强不息的自己,敢于挑战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智华老师虽然没有了双臂,虽然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但她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李智华老师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极大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自信、自立、自强、阳光、开朗、乐观,充满爱心的无臂天使传送来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品质、最坚强的毅力、最伟大的力量。她将感召着一代莘莘学子不断前行,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努力成为各领域的杰出人物。
最后,李智华老师现场献上墨宝“自强不息”赠予学校留念,学校也聘请她担任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李智华老师用她的经历教会了我们“生活需要勇气!每一个困难就是一个新的尝试。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它,一直走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