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金一南演讲大国崛起观后感合计76条

金一南演讲大国崛起观后感合计76条

时间:2019-11-30 16:04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

“百年沧桑,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报告会,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2016年11月在香港的一次演讲视频,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新中国一路走来是如此得不易,100年前多少仁人志士尝试拯救山河破碎的中国,他们前赴后继,无畏无惧,九死一生,真可谓惊心动魄!

多灾多难的中国之所以屹立不倒,只因不同时代都有中华民族的脊梁出现,这些民族之魂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无私无畏,只为救国图强。

我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只在历史书上模糊而知,我不知道我们的先辈是如此得担当,如此得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寻找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光明之路,路在何方?!

当我的心与先辈链接起来时,心中隐隐地痛,在车上痛哭了一场。他们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现如今我们不配做他们的子孙,因为我们活得没有担当!

良知之心是如此地柔软,如此地易痛,如此地易感,当心渐渐开始光明起来,那一刻我触到了先辈的心灵,致良知唤醒了我那颗久被尘封的心!

当年四万万中国人就如一盘散沙,没有国家观念,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组织观念,人民的心在昏睡。当年抗日英雄杨靖宇被身边的人出卖,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只有功利。老乡劝杨靖宇不如投降,杨靖宇说过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惊天动地的一问,视死如视归,中国的脊梁就是心中的那份担当。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十三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有的被开除、有的当汉奸,最后只剩下了两个人从头走到尾:和董必武。

几十年之前,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如此艰难,没有红地毯,没有夹道欢迎,不尽的流血牺牲与叛卖,为了什么?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觉醒!

说:“没有,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的先辈如此轰轰烈烈、前赴后继,而我们如今做了什么?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什么?此心被问得实在惭愧,此心被问得生生地疼!

历史选择了党,人民选择了党,一路走来,今天我们物质富裕,丰衣足食,但我们又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无尽地迷茫,路在何方?!

是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先辈肩膀头子很硬,扛过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为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三十年需要我们醒来,继承! 担当!中国梦需要我们的脊梁!

如今的我们,肩膀头子也要像先辈一样很硬,扛起我们的责任,祖国再也不会是过去那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啦!

我接受了一次真正的心灵洗礼与爱国主义教育!感恩老师们的觉醒和对我们的唤醒,我要去入党!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后代子孙,只为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肩膀头子硬一回,像先辈一样成为后人的脊梁!

作者(张晨)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篇二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香港会展中心演讲“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震耳发聩,发人深省。

2016年11月18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办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举办中华大讲堂,邀请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金一南教授主讲“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

金一南教授细说中国近百年的苦难与辉煌,有识之士是如何探索中国摆脱衰败,从东亚病夫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观后感篇三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推出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众多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称得上是一次“历史教学片”,是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9个主要大国发展史的一次集体学习。

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在过去的500年间,中国所谓的盛世已经持续至清康乾时代,期间还包括明初郑和浩大船队的远洋。但这只不过是古老的“中华龙”惯性繁华的回光返照。而从14世纪开始的300年间,欧洲文兴复兴击碎了中世纪宗教的神学桎梏,将人们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解放出来,在精神方面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翘楚的新时代。

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9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来的500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21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即,西方社会主导全球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

对中国而言,读懂这9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9个大国在过去的150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对中国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中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嘲弄和怒斥资本主义的罪恶更是无谓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

半个世纪前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对新中国如何摆脱历代王朝“兴勃亡忽”的质疑时,给出的药方是“人民民主”。今天,这句话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综合实力成为衡量大国地位的标准时,作为硬实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作为软实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影响力一个都不能少。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必须厘清的是,和上述9个大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有着5000年和平包容文化的深厚根底,绝少侵掠他国的文化传统的贪婪品格。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9大国优点的同时,中国可以避免其他强国最终“亡乎”的历史宿命。

不过,仅有和平的理性,经济的势力和开明的政治依然不能实现强国之梦。如中国两宋,经济文化发展俱佳,政治也相当开明,但依然是偏安一隅最终被异族所灭。去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这虽是对美国提出的警醒,但也给我们以警醒,强国之路,必须要保持软硬力量的综合平衡,综合国力的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颇。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浪。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依靠着有理的地里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鲱鱼开始的,很多人以捕鲱鱼来挣钱。荷兰的商业有许多发展自由和创新能力,一把小刀让他们脱颖而出,对商船大胆的改造,宁愿冻死也没有动货物,使他们一点一点的变强。当年,西班牙占领荷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遇到半点抵抗,荷兰人就俯首称臣了!后来西班牙人宣称,荷兰是西班牙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毫无异议!

当西班牙人派来总督,当他们的国王的时候,他们就马上顶礼膜拜了。但是,当西班牙人提出上重税的要求的时候,荷兰人就不干了!他们马上揭竿而起,奋起反抗,把西班牙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土!他们对于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并具有“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通商和赚钱利益”的思想。后成立了股份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接着又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回顾这段历史,和片头展现的画面一样令人汹涌澎湃,震撼不以,后面的一系列国家由盛转衰,跌宕起伏,期间波澜壮阔极富历史代入感,仿佛让人置身其境!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2

此刻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我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9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期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我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潜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忙。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3

《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大国适时出发、各领风骚,演绎出大国风采的历程。深入文脉,纵观列强的发展史。我们不免会发现,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历史结局。历史的长河仍在缓缓的流动,认真学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是每一个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国人所需要的。

上世纪,应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我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潜力。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应对的挑战。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4

大国崛起是一部历史纪录片,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发展中国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美国,现如今发达国家,也是从前从弱小一步步努力走向强大的。

第十集新国新梦讲述了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这一集告诉我们工业革命的重要性,要努力发展经济和工业革命使中国走向富强。任何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人民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努力提升国家的实力。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5

坐落于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英国,一个小小的岛国,是什么让她拥有今天如此崇高的世界地位?是名族精神的凝聚,是名族力量的苏醒,同样也离不开统治者的管理。

在英国经济不稳的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看到了海洋的潜力,明智的向海上扩充势力,以充盈国库。而面对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声讨时,沉着的打退他们的舰队,并赶走了海上的马车夫——荷兰,从此谱写英国的海上历史。在面对和贵族们的关系时,看清了国家的局势,严格遵守大章的条例,和贵族们处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伊丽莎白去世之后,英国陷入了内战,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英国人民在不断的摸索着新的,适合自己国家的管理体制,终于在光荣革命之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强大的道路。

在看了这个之后,我初步的了解了管理的重要性。从国家到企业、工厂、学校再到家家户户,管理都扮演这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真确的管理方针,可以使家庭和美,事业有成,国家昌盛,而管理上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成为堤坝上的蚁穴。拉丁美洲有这样一种说法:所谓发展中国家,并非是指其他方面落后,而是指管理上的落后。在英国崛起之时,中国人仍在实行着封建君主制度,落后的制度,落后的'管理方针,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影响了现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管理是人生必须学的一门科学,它将带领我们走进更加缤纷的世界。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6

《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大国崛起》讲述了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 。

每一集的介绍都能让我们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他们成功进步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与学习,大国崛起便是这样,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其他国家的强大,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知道了与他们的差距,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进步,超越他们。同时,我们还要吸收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更加精准的前进在我们的道路上。21世纪我们要加快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步伐,同时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7

《大国崛起》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纪录片,采用了非教科书的方式,注重以理性的思维方法和哲学态度,精细梳理从15世纪以来领导世界发展前进的九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沙俄和苏联,日本和美国的崛起历史,分析和探讨这国家崛起的原因,分析这些国家蓬勃发展的背后深层原因,我们可以从这部纪录片当中吸收、借鉴到先进经验和教训。

看完了《大国崛起》以后,我对于这些国家的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可以总结出一些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健全的国家制度,具备一定程度的军事实力,人民内部的凝聚力,良好的人文精神,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自由,国家创新体系完善,人民积极先进,渴望融入世界的主流,并且具备相当的海洋优势,懂得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等。然而,在这其中,成功崛起的大国的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基本都是要根据本国国情和历史背景才能给选择正确的道路。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着和平崛起的伟大复兴之路,但是这条道路显然是坎坷与长期的。虽然中国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但是中华民族忍受了百年的屈辱,近代我们又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刚刚搭上末班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和审慎的对待发展问题,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强国之路。

国家的未来发展重责就寄托在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上,《大国崛起》真的很值得我们去看看。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8

通过本片,对过去五百年来世界上各个相继崛起兴盛的大国有了基本的认识和认知,本片中最后,有四个小结,实际上也是四个问题:

大国之谜。是什么因素能够使这些大国在相应的时期崛起从而傲立全球,成为那个时代的世界霸主或者时代的先锋巨擘?稳定的政治基础、国家民族的统一从而形成核心凝聚力、思想文化的繁荣、科技发明与创新对时代发展的推动、适合国情的政经体制以及发展道路……

创新是一股伟大的力量,比如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而后发国家对于先进国家的学习模仿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前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开始以西方为师。历史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荷兰,只有两个北京大的弹丸之地,三百万的人口,抓住了全球海上贸易的契机,通过发明创新以弱胜强战胜英国,并且建立起世界海上霸权,成为著名的“海上马车夫”,辉煌一百余年!英国更是抓住时代机遇,在伊利莎白一世主导建立的体制环境下,在科学巨匠牛顿、人文思想大师莎士比亚、经济学巨擘亚当?斯密,发明家瓦特等巨星的光芒照耀之下(牛顿发现了走向新世界的一把钥匙,瓦特用这把钥匙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指导了自由市场经济的腾飞),率先突破中世纪的黑暗、走向经济与思想文明新的曙光,缔造了百年不落的日不落帝国与称霸世界几个世纪的全球霸主!

是的,历史留给每个国家的机遇窗口是短暂的,能抓住时代的机遇,便能乘风顺势,一飞冲天。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9

最近,香港事件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之下,数年前金一南教授就《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所做的主题分享视频在朋友圈疯狂传播。一方面,演讲主题与内容坚定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香港事件的结果——如今的中国不会再做出任何的退让,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再允许他人撼动;另一方面,金一南教授将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风趣的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严肃的观点以合理的方式展现,接地气的手法让普罗大众也能融入到高端知识分子的思维当中。

我看了这个演讲分享视频整整五次,每一次都获得了巨大的震撼,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历史层面,抑或是个人命运、个人奋斗层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启示。在这里,我就其中的部分内容做一个简单的解读和延伸,借助历史,就个人命运与奋斗,谈谈感受。

发现问题之源,乃解决问题之根本。

当年的中国积贫积弱,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堂堂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仅数万外敌,便将天朝置于亡国灭种之边缘。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做出了选择。但数次变法,皆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变法者未能洞悉近代中国大患之根本。

器不如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认为,抗争失败的原因是器技不如人,便掀起长达30年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建设兵工厂、制造新式兵器、培训舰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洋务运动最大的成果北洋水师在日本舰船的炮轰之下全军覆没、葬身鱼腹。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0

《大国崛起》试图通过讲述世界性大国的崛起过程来告诉其他国家,一个国家的崛起要靠自身的力量,它的发展壮大要符合自己的国情。如荷兰,地处西北欧,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依靠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荷兰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的一半股份;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着世界。荷兰的崛起与壮大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地理优势,寻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当今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荷兰的崛起经验,找出自己国家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探索出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拿中国来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的绝大多数,这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地方,同时,这也可以成为中的一个优势,中国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化,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业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

另外,《大国崛起》的最后一集《大道行思》启迪世界,依靠战争、霸权的崛起之路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应该遵循和平的原则,在崛起中求和平,在和平中发展壮大。

《大国崛起》观后感 篇11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你是否会和我有同样的思考:为什么不断会有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什么历史上的强国却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而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我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经验或教训?

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大国崛起》正是带领我们探索他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来分析自身的发展状况,去己之槽粕、取他国之精华,让我国在未来世界的发展局面中占据着有利的地位。

时间回到21世纪的新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去完善国家自身、社会组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相信这也定是发展中国家所要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又一个改变崛起困境的战略方向。

一直以来,我国致力于民族的复兴,并不是向现有的国际体系及其秩序挑战,而近30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融入国际体系的开放政策。由我看来:当前国家赖以存在的资本扩张与聚集有逻辑带来的问题更为隐蔽,同时也更为重要,它对于中国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基础性。

金一南讲座观后感1

金教授所说的美军是如何保持队伍的战斗力,其中精髓就和企业管理是一致的。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先进的管理理念、激励制度。美国军事法典规定军`官既要遵守命令又不能盲从命令,当上级命令打了败仗要问责,不遵守打了败仗也要问责,唯有带邻队伍夺取胜利才是唯一出路。而晋升机制就是向听得到炮火的一线倾斜。制度设计的激励到位,是美军保持强大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也是结果导向的典范。

严格规范的人才选拔。美军军`官都是从全美优质高中的优先生中选拔,制度激励的作用,他们会争先到一线部`队去履职,这就使这些受到过良好教育加之拥有丰富前线

荣誉感。诚实、勇敢、服从等优秀品质的培养贯穿整个士兵的军旅生涯。每个兵种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不服输的精神 。对外是一个整体,对内都以一种不服输的态度较劲,就如我们所说的,五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但撰成拳头的力量就是惊人的。

回看企业的管理也同于此道,一方面企业的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另一个方面企业的成功更是以结果为导向,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永比从成功中总结经验更能使人提升,员工只有不断的'在学习和总结中完善自己,才能完成企业的最终愿景。

金一南讲座观后感2

4月18日上午,我有幸通过视频聆听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作的题为《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胜利》的讲座。

我个人对金一南将军算得上是很熟悉了,在我从部`队转业到政法系统之前,就曾经多次听过他的讲座和授课,也曾拜读过他的几部著作,《苦难辉煌》《浴血荣光》等,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将军的书和讲课,每每听到总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这次也不例外。

这次讲课中,金一南将军以其著作《苦难辉煌》为基础,用珍贵的史料、生动的例证,阐释了中华民族经历苦难和挫折,从挫折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以中华民族的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为主线,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伟人与伟业,真人与真理”等主题,着重讲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存在并且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精神家园;信仰的力量无穷,我们究竟应该坚持一种怎样的信仰等问题。下面,我写下了聆听此次讲座的一些感悟和

一、有责任意识——“想做大事”

如果没有对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执着,没有他把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我们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奋斗多少年?如果没有朱德沉着镇定地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是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黑暗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中国红军这只坚强的武装力量也许就荡然无存了!如果没有伟大的长征,革命的火花也许早已被扑灭;如果没有艰苦的长征,共产党人和红军也不会如此成熟和壮大!如果没有周恩来在长征前和毛主席的彻夜长谈,也许毛主席就留在了苏区战斗象许多留下来的同志一样牺牲,这将是革命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有它的方向,但是无数巧合又让这个方向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偏移!

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为人民谋福祉,才能最终成大事——赢得革命的胜利。

二、有责任作风——“可做大事”

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有荆棘密布、时时有暗流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事求是地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走自己的路”,“不盲从、不照搬”。二是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共产党人的胜利,国民`党人的失败,绝不是偶然。这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因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三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中毛主席是承认过自己打过败仗的,并不是歌词中唱到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历史从来都不是电视画面中南湖红船上霞光万道,遵义会议后红军的一帆风顺,历史就是让中国共产党人在无数次失败中清醒,在历尽坎坷中找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在这个过程中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让中国革命在黑暗中看到到了胜利的曙光。失败、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勇于面对、听进批评、自查自纠。

三、有责任成果——“做成大事”

我们的党从1921年党的一大时全国50多名党员,到今天,全国党员总数达8千多万名;我们的国家从20世纪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如今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泱泱社会主义大国。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让人民走进小康、迈向富裕,活的幸福而有尊严。虽然,如今就说“做成大事”的确为时过早,但是,中国式的发展奇迹依然举世瞩目,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的挑战。

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经历过了大灾大难,便知道了灾难的沉重。现在,我们的祖国走出了阴霾,我们日益强大,但绝不忘记历史,只有对历史的不断学习和了解,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真正明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深刻内涵。无数革命先烈年纪轻轻闹革命,年纪轻轻丢性命,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今天我们强大的新中国,正如金一南将军在他《苦难辉煌》一书的序言中写的那样: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