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格言经典
1. 尊老爱幼.互谅互让;勤劳朴实.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为人正直.遵纪守法;正义.平和.礼貌.刚强;家庭和睦.尊敬长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身教言传.以身作则。——作者: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 刘世英
2. 处事以谦为贵,做人以诚为本。——作者:中央党校 财务部 杨黎
3. 勤勉修身,行善养德;知礼孝亲,待人宽和;以爱为根,知足常乐。——作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政策法制司 孙蕾
4. 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5. 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6. 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7. 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
8. 男女平等是指在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9. 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己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10. 公婆如同一家的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11.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12.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13.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14. 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15. 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妻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还能家齐,子孙昌盛,所以男人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和乐。
16. 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女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人决定一个家族的命运。
17. 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18. 女人要如水,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19. 衣食用度不可过奢,清廉品格应须常怀。——作者:新华社 离退局 丁克实
20. 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家风家训格言精选
1. 夫妻有四界: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互相管辖了;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2.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3. 做人要做老实.诚实.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4.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洗脸洗耳朵,扫地扫旮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常记人之长,常忘人之短;常想人之善,常思己之过。——作者:中央宣传部 出版局 刘建生
6. 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7. 守法纪,举文明,积善德,奉爱心。不贪财,勿恶行,爱学习,励勤奋。倡节俭,终不贫,长自律,子孝顺。多恩爱,少争论,和兴家,乐天伦。——作者:中央网信办 CNNIC用户服务部 李晓玉
8.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9. 人和方可亲,家和万事兴。——作者:新华社 中经社控股 武静
10. 夫妻之间要做到互相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11.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12. 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
13. 家和万事兴:父严.母慈.兄友.弟恭。吃亏是福: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者:中国日报 广告部 唐莹
14. 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长者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5.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16. 知书达理,乐善勤勉。——作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介晶
17. 学诗学礼,敬业敬人;孝老爱亲,和睦邻里;正身清心,方言矩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者:中央网信办 网评局 邓杭
18. 夫妻要三合。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19. 为国家之公民尽义务,为社会之人民守公德,为众生之个体创价值,为尊长之晚辈奉孝道,为夫妻之伴侣共患难,为儿女之父母严教养。——作者:人民日报 保密档案处 贾维双
20. 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有关,第二要考虑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21. 人以善良为本,以勤俭持家;以读书为品,以严谨做事;以豁达度平生。——作者:中央党校 党史部 侯悦
22. 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23.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24. 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乐,为尽孝。老人临终能令其安详含笑而去,算是尽孝尽到头了。
25.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明?徐渭《杀狗记》
26. 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27. 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28. 弱夫也叫懦夫,撑不起家庭,唯唯诺诺,说而不做,不敢担当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专听女人指挥。
29. 女人不要刚爆,不要急躁,不要啰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情,应助夫不累夫。
30.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31.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长劝他们多休息。
32. 为人妻,自己要先从“三从”上定位,才能助夫成德。“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应该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禀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33. 性善,心地自然比他人宽;能勤,时间自然比他人多;肯动,空间自然比他人广;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作者:中央宣传部 理论局 徐春生
34. 如果你爸娶错了女人,那么你就会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如果你娶错了女人,那么你就会有一个苦难的中年;如果你儿子娶错了女人,那么你就有一个苦难的晚年。家有好女人,定能出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定能家庭美满。
3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36. 为善为德,诚信中和,清素心静,性守怡养;茶禅悟道,缘圆自得,敦品笃学,既寿永昌;家中长辈经六十甲子,品悟人生,得此家训。——作者:共青团中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严利君
37. 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38. 长者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39. 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修身利行.明事知礼,学补不足.行道利世。家庭是组成国家的细胞,是人生发展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基点,家和万事兴。幸福是相互扶持的力量,是互敬互爱的恬淡,是润物无声的奉献,幸福在心里。——作者:中央网信办 秘书局 胡哲
40. 给老人物质的满足,那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全孝,“孝”还要完善自己的本分,给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才是真孝。
41. 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养父母之身。孝心,要懂父母之心,父母所爱何物,我必爱之;所近何事,我当奉行之;所亲何人,我当敬之。孝性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
42. 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43. 包容——家庭和谐之本;包容——家庭融洽之本;包容——家庭有爱之本;包容——家庭善良之本;包容——家庭财富之本;包容——最美家庭之本。——作者:全国总工会 服务中心 景双英
好家风好家训格言警句摘抄一
1.家庭就餐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边吃边玩,不浪费粮食。
2.公生明,偏生暗。
3.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
4.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5.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8.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9.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10.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11.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12.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13.教育孩子,全凭德行感化。不娇、不溺、不打、不骂,根据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
15.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16.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17.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9.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20.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好家风好家训格言警句摘抄二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3.德惠人生,品立天下。
4.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5.鸳鸯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6.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9.一身正气廉政,两袖清风持家;三生相伴无悔,四季和睦相随。
10.夫妻以爱为根,相互补漏,互不埋怨。
11.为人父母要涵养天性,懂得必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
12.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13.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14.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
15.勉学立家,明德养家,文明治家,孝悌传家,勤俭持家,赌毒败家。
16.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17.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创业致富,勤俭持家。
18.家庭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灾祸生。
19.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20.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21.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2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23.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2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26.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27.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8.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29.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3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事实论据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牺牲时年仅39岁。
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名人名言
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2、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梁书周舍徐勉传》
3、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元无名氏《渔樵记》
4、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陶行知《怎样选书》
5、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6、有财无义,惟家之殃。——《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7、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8、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宋林逋《省心录》
9、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10、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11、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2、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鲁迅《随感录三十三》
13、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中国谚语
14、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中国谚语
15、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中国谚语
16、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阿拉伯谚语
17、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土耳其谚语
18、君子居家,须是能容。——《古今图书集成家范范》
19、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清范寅《越谚》
2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21、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宋林逋《省心录》
22、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英]斯珀吉翁《农夫约翰》
23、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5、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中国谚语
26、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新约马可福音》
27、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英]泰勒《布道书》
28、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9、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郭沫若《题苏联妇女生活展》
3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宋王应麟《三字经》